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圣琴心 > 第9卷 游历四方之医 第167章 扬帆起航

剑圣琴心 第9卷 游历四方之医 第167章 扬帆起航

作者:繁星楼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正说间,突然,寺外传来一阵纷扰喧闹,有僧值匆匆来报,说外面有一群人要强行进寺,一些大明寺武僧正在阻拦。

只听有人大喊道:“裴兄弟,你在哪里,我们到啦,快快出来相见!”其声音大如惊雷。

另有一人也在大叫:“裴大哥,小弟也来了!你听见了吗?”

裴旻侧耳倾听,他已经听出了万仞山和何天涯的呼叫声,他面露喜色,道:“是我的朋友们!他们来了!”

说罢,裴旻按捺不住内心的欢喜,起身飞步而去。

大明寺寺门前,万仞山正在那里大呼小叫,但佛门之地,毕竟不能过于蛮干,他不停的原地踱步,时而又喊叫几声。

何天涯正想努力往里冲,但被寺僧推阻,看到裴旻从寺里跑了出来,他兴奋得挥舞起了双手。

古通今背着铁锅,摇着纸扇,笑眯眯的站在一边,一言不发的等待,还是老人家沉得住气,比较有耐心。

裴旻来到寺门,跟寺僧说明情况,古通今等三人才被放行。

裴旻先向古通今问好,古通今道:“裴老弟,幸好你还记得老朽,自从陌桑村一别,我还以为你把我给忘了。你再不来找我,我又要四处云游,过我的说书生涯去了。”

裴旻道:“如今正有大事要做,先生博古通今,学识渊博,正有用到先生之处。”

裴旻又问万仞山,“万大哥,你走了,我的紫嫣妹妹谁来照顾呢?”

万仞山挠挠头,不要意思地道:“她怀了身孕,在陌桑村陪伴着伯父伯母。”

裴旻没想到万仞山这么快就和裴紫嫣有了爱情结晶,他哈哈笑道:“紫嫣妹妹终于有了一个疼爱她的人了。”

万仞山窘道:“伯父伯母比我还疼她呢,有他们照顾,我很放心,你知道的,在陌桑村里住久了,我很早就想出来走一走了。”

裴旻给了何天涯一个紧紧地拥抱,道:“天涯,一两年不见,你越来越高了。”

何天涯亦甜甜的叫了一声“大哥”,几人前呼后拥的进了寺中。

到了中午,大家在大明寺的会客厅准备用餐的时候,裴旻将自己的三位朋友向安庆绪、鉴真大师、褚怜香、罗浮萍和水凝冰他们一一介绍,众人互相客气了一番,就算相识了。

又等了几日,却没有见到书画乐三圣及诗仙的到来,只不过前去传音的使者都有回音,这几人不是抽不开身,便是不想出海东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务和想法,裴旻也并不计较。

又过了三个月,转眼间已到阴历六月,天气也越来越热,阳光越来越刺眼,眼看着夏季已经来临,安庆绪便催促着鉴真大师早日出发。

鉴真大师因为有前几次渡海失败的经验,他倒是不慌不忙,只是张罗着让安庆绪手下兵士及寺中僧侣往长生号中搬运饮水、食物、经书等一应用具。

闲暇之时,鉴真和尚让大弟子祥彦加紧训练水手,以备随时出海。

而裴旻等人在大明寺中暂住,他们不是整日打拳练剑,便是到扬州城中四处游览。

扬州的女子,美貌动人,有诗为证: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扬州的景致,别有韵味,有诗为证: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扬州的夜晚,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有诗为证: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是澄平日,犹自笙歌彻夜闻。

扬州的明月,也是如此多情,有诗为证: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尤其是万仞山和何天涯二人,在扬州和大明寺的短短时日,让他们大增见识。

日子一天天过去,东渡事宜一切准备就绪,只等黄道吉日,即可出发,直到六月初三这一天,消息传来,鉴真大师终于决定三日后,即六月初六起航东渡!

当天晚上,鉴真大师就在后院的一间秘密僧房中会见了一位僧人。

此人身穿灰布僧袍,容貌消瘦,眉毛胡子苍白而细长,他双掌合十,向鉴真大师行了一礼。

这人正是来大唐邀请鉴真东渡的日本和尚,法名荣睿,他一直潜伏在大明寺中,只是为了避免惹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这第五次东渡他亦在背后努力了很久,见第五次东渡马上即可成行,他今晚便向鉴真大师辞行,因为他要先回日本,为鉴真大师的到来打点一切。

六月六日转瞬即至,这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空中一片蔚蓝。

扬州崇福寺边的长江码头边,一艘巨舰横卧江面。这船是安庆绪动用鸿胪寺的威信,寻找全国最好的造船工匠打造。安庆绪要亲自出海,他首先考虑的肯定是自己的生命安全,他所监督建造的一定是当时最先进最牢固的大船。

只见这“大唐长生号”有三层楼之高,长二十余丈,可以搭载上百人,船舷两边装备了形状如同鹘鸟翅膀的防浪板,这种装置既可防倾侧,又可掩挡海浪,保护甲板上的人员与物品安全。

大船的船舱内,上有大厅与阁楼、瞭望台,大厅和阁楼用于乘员歇息,瞭望台用于海员观察前方情况。船舱下部有均匀分布的十几个水密舱,可以抵抗大风大浪的击打,整个“大唐长生号”的船身亦采用榫钉接合与油灰捻缝技术,船体十分结实,大船周围还悬空系有八只救生小艇,以策万全。

“大唐长生号”威武雄壮,气势不凡,引得许多百姓前来围观。

此时岸边码头人头攒动,五十余名兵士及二三十余名水手已各就各位。

安庆绪与裴旻、月娥眉、公孙大娘、古通今、万仞山、何天涯、水凝冰以及褚怜香夫妇、鉴真大师及大明寺随行僧侣等一一上船。

长生号因是安庆绪筹资建造,便由安庆绪担任船长,鉴真大师的大弟子祥彦精通航海术,便由祥彦任大副。

岸上送别的人群之中,有平民百姓闻听东渡盛事而来看热闹的,有当地的一些达官贵人为讨好皇帝身边的红人安庆绪而亲临现场捧场的,也有许多来送行的僧侣在暗暗祈祷鉴真一行平安远航。

等所有拟定人员上船完毕之后,鉴真大师及弟子们再将所带之物全部检视了一遍,直到准确无误之后,鉴真大师和安庆绪才来到大船的前甲板上。

按照规矩,新船出航,必须祭河神。

有的大船处女航行必须血祭,即用大公鸡之血洒于江上,但鉴真等是修行之人,尤忌杀生。于是,他们便在甲板船头上摆上香案和果品,然后,鉴真大师点燃三柱信香,焚香对天礼拜,嘴里念完了唐三藏法师玄奘译注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愿上天保佑,祈祷这次东渡顺利成功,念完心经,算是祭天完毕。

安庆绪亦在香案前三拜顿首,愿河神庇佑,以示诚心求药。

祭天已毕,吉时已到。

随着岸边一声巨大的礼炮声响,长生号主桅杆上升起了绣着巨大“唐”字的彩旗,船工们拉动绞盘,收起船锚,升起大帆,长生号缓缓扬帆,离岸顺江而去。

长生号顺着长江水路向东航行,一路畅通无阻,直向出海口而去。

一过扬州城后,长江呈喇叭状,水面越来越宽阔,水流越来越湍急,长生号在惊涛骇浪中起起伏伏,船工们喊着号子,奋力控制大船前进的方向。

长江是华夏文明之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从世界屋脊上的唐古拉山发源而从扬州崇明岛入海,浩浩荡荡,奔波上万余里,到了入海这里,江水汹涌澎湃,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大唐长生号在浪涛中上下摇摆,裴旻、月娥眉、公孙大娘、万仞山、何天涯等人从未经过如此大浪颠簸,他们互相搀扶着,或紧紧的抓住身边可以抓住的东西,当仍被甩来甩去,他们觉得头晕目眩,天旋地转!

尤其是万仞山,一个不注意,他被甩了一个趔趄,只见他紧紧抓住船舷栏杆,猛地站在船舷边呕吐起来,吐了很久,他差点儿没有把肚里的胆水吐出来。

好在这样的颠簸没有持续多久,长生号已经驶入了一片开阔而平缓的水面,裴旻来到甲板一看,眼前一片蔚蓝,远远望去,水天一色,原来大唐长生号已进入了出海口外,远处便是茫茫一片的东海海域。

这时候,何天涯、水凝冰也来到了甲板之上,他们年纪尚轻,从未来过海上,此时看到海洋波澜壮阔的景象,便大声赞叹起来,尤其是水凝冰,一番欢呼雀跃,像个小孩子一样,看得古通今与褚怜香暗笑着摇头。

连万仞山也慢慢适应了大船航行的频率,没有再呕吐了,他瞪大眼睛,看到了一个从未看见过的世界。

连公孙大娘也赞道:“我自小游历四方,经历过洞庭湖之烟波浩渺,领略过长江之浩浩荡荡,也见识过黄河的一泻汪洋,但与这大海相比,它们终归是投入了大海的怀抱,海纳百川,莫过如此!”

裴旻亦道:“这还是刚入海之情景,已是海天一色,蔚蓝如新,让人心胸为之一开,如此壮观,又不知道进入了大洋深处是何等的景象了。”

古通今道:“直面大海,方觉人之渺小,天地之大,更是浩瀚无垠,行走江湖,当存敬畏自然之心。自然之道,不可违逆。”

裴旻道:“愿提七尺剑,直为斩楼兰。我只盼能扫尽天下邪恶奸佞,杀尽江湖无情无义之人,收尽尘世负心无耻之魂,还五湖四海朗朗乾坤。”

古通今盯着裴旻的眼睛,十分严肃的说:“有些苟活于世之人早该一死,有些命不该绝之人却逝于人世,少侠行走江湖,其志可勉,面对人命自要谨慎,不要轻易论断和决定他人的生死,即使是最睿智之人也很难看穿天命所归,如果铸成大错,将是终身遗憾。”

裴旻心中一震,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青松居士何等慈祥仁爱之人,却不幸殒命,猎鹿尊者何其邪恶,却阴魂不散,天命是什么?谁在主宰人世命运?……

长生号按照鉴真大师预先制定的航海图向东北方向航行,水手门轮班划船,一直走了四五天,一路平安无事,倒是海上时而有各种各样的海鸟来船帆上停留,惹得水凝冰直拍手叫好,那俏皮美丽的模样,将一旁的何天涯看得也痴了。

正是:

茫茫大海波连天,千鸟竞飞大船边。

乘风破浪勇向前,五番东渡挂云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