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圣琴心 > 第9卷 游历四方之医 第165章 长生不老

剑圣琴心 第9卷 游历四方之医 第165章 长生不老

作者:繁星楼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裴旻正欲回答,忽然,山下大明寺中响起了一阵洪亮的钟声。

鉴真大师道:“裴将军不必急于回答,如今重阳将近,天气转寒,这次东渡尚未准备周全,目前只是打通了各方关节,而出海的船只、船上的人工、随行的人员、要带的物品、等尚在筹划之中,造船和路费等钱款也还差了一截,还要想方设法利用化缘和募捐来筹集,我想,此次东渡大概至少会在明年春暖花开之后才能出发,那时将军再做决定也还不迟。此时寺内钟响三又三声,共九声,必有官军来到大明寺,不知是谁此时前来山门拜会,我们下山去瞧瞧吧。”

两人随后从大明山顶峰下山。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两人虽紧走慢赶,也用了大半个时辰才回到寺中。

有小沙弥悄悄来报,说有一位朝廷大官已在客堂等待多时了。

鉴真大师与裴旻来到客堂,只见一个身材魁梧之人正站在堂中,漫不经心的欣赏着墙上的壁画。

鉴真大师仍是宣了一声佛号,道:“果然是安大人造访鄙寺,贫僧来迟,未曾远迎,请恕罪。”

来的正是大理寺卿安庆绪。

安庆绪转过身笑道:“大师说哪里话,安某说过处理好了上清观的事后,便会来大明寺造访,如今姗姗来迟,大师勿怪。”

三人分宾主落座,安庆绪道:“自上清观一别后,不知你们所说的褚大侠伤情如何?”

鉴真道:“褚大侠暂居大明寺,由老衲予以医治,他所中之毒已经尽除,所受之伤已趋于稳定,总体已无大碍。”

安庆绪道:“如此甚好。无事不登三宝殿,此次我来宝寺,实则有一件重要大事和二位相商。”

鉴真道:“安大人有什么吩咐,尽说无妨。”

裴旻见安庆绪虽身居高位却并不趾高气扬,对他倒没有什么反感。他却不知道安庆绪曾经对公孙大娘展开过追逐,虽然每个人都有追求所爱的自由,但安庆绪妻妾众多,又怎会给公孙大娘带来幸福,要是裴旻知道此事的话,定不会对安庆绪假以颜色。

安庆绪道:“我听闻鉴真大师曾多次出海,但未成功。今年大师又在做出海的准备,我此番前来,所商之事便与大师出海有关。”

鉴真大师与裴旻对望了一眼,两人似乎都在想,我们刚在山上谈过此事,他是怎么知道的?

裴旻自是不方便发问,鉴真大师已出声相询:“不知安大人如何得知我即将出海的消息?”

“哈哈哈……”安庆绪笑道,“鸿胪寺主管一切内礼外交事务,只要是大唐管辖之地,地方但凡有重大事件,当地官员必先呈报鸿胪寺备案,鸿胪寺结交遍布天下,消息灵通,天下之事本寺卿不知道的又有多少呢?”

鉴真与裴旻不禁悚然动容,心里都有一种隐隐不安之感。相比朝廷中的三省六部,鸿胪寺虽是特设的一个机构,但它是一个没有多大实权的部门,既不管钱,又无兵权,没想到暗地里掌握了大大小小上上下下无数的机密要事,看来官场这中间的水实在是太深了。

鉴真大师道:“敢问安寺卿,到底是什么事情用得着老衲之处?”

安庆绪娓娓言道:“你们都知道,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在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中华第一位大统一的皇帝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用尽各种办法,他听方士徐福上书说海中三座仙山上有神仙居住,必有长生之术。于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预备好的三年粮食、衣物、药品、农具等一应物资,乘坐蜃楼之船入海求仙,但徐福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与神仙,后来,徐福便神秘失踪了,有人说他葬身大海,有人说他在岛上自立为王,还有人说他带着那些童男童女去了日本……”

裴旻道:“这些传说我也听人讲过,但此事怕有一千年之久,早已成为历史,真相如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安大人又为什么讲起了这件事呢?”

安庆绪道:“这个徐福寻仙的传说与我此次之任务大有干系。我朝明皇陛下今已年过六旬,自从今年七月十五中元节在泰山祭祖告天后,他似乎与天有所感应,仿佛觉得上天在召唤于他,陛下本来就十分痴迷于长生不老炼丹术,这一两个月以来,他求取长生不老药的意念更加迫切。因为我身为鸿胪寺卿,精通各地地理人情,陛下以前便一直让我花大力气寻找不老药。本月,吾皇已下密令,多次催促我举全中华之力,为其物色炼丹术士,务必炼制出长生不老药,还要循着历朝历代道家仙人的足迹,寻找散落各地的长生之药。”

鉴真大师长叹一声,道:“古往今来,哪里来的长生不老,那些寿龄极高之人,大多是抛却了喜怒哀乐、功名利禄的修道之人,他们常常隐居深山,粗茶淡饭,过着无忧无虑、云淡风轻的日子,他们吃得粗粮、睡眠康健,因此得以长生,是药三分毒,哪里是药物能延年益寿的呢?”

安庆绪接着道:“陛下哪里知道这些,他与秦始皇一样,一心一意追求不老药。加上宰相杨国忠因为杨贵妃的关系,在朝中势力很大,深得明皇信任,但他一味专权跋扈,败坏超纲,我父身为三地节度使,多次向皇帝陛下进言,直陈杨宰相专权误国之事。因此杨国忠与我父多有不和,常常污蔑我父有谋反的野心,还常在明皇面前煽风点火,说我办事不力,不是真心为皇帝求取仙药。明皇陛下因此大怒,要我最迟在明年内必须找到长生不老药,否则,就赐我一死!”

“因此,我不得不以此事为当务之急。我任鸿胪寺卿以来,结交遍布天下,四海英雄莫不给安某几分薄面。于是,我利用所有的人脉打听消息,终于得到了一个可靠的情报。”

“情报里说,九百多年前,秦始皇向东巡游到泰山附近之时见过一位奇人,叫做安期先生,他们一见如故,大谈了三天三夜,秦始皇赏赐了非常丰厚的珍宝给那安期先生,但安期先生走的时候却两手空空,只留下一双赤玉鞋和一封羊皮信,信中叫秦始皇三年后到蓬莱仙岛去找他。三年后,始皇帝就派了徐福向蓬莱进发,至于结果如何,先前我已经说过了,无果而终。但是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叫李少君的方士称自己路遇盗贼,一个叫安期的神仙救了他一命,安期先生还请他吃了个仙枣,李少君吃了仙枣后,他身上被强盗打伤的地方便痊愈了,整个人还精神百倍,眉飞色舞。”

裴旻道:“东海长流水,南山不老松。这一切不过是前人传说,不可尽信,人岂能长生?能从秦始皇活到汉武帝时代的人,少说也是百岁以上高龄了吧,我只听说本朝异人李道子活了一百多岁,其他朝代百岁以上者实属凤毛麟角。”

安庆绪看了裴旻一眼,道:“那是因为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极少,凡人有几个能遇仙缘?我认为安期先生的确存在,他的仙枣极有可能就是人们苦苦寻找的长生果,而长有仙枣的地方便在海上的神秘仙岛上。根据我收集的情报推测,那神秘岛就应该在扬州出海口与日本国之间的大海上。”

安庆绪神神秘秘的从怀中取出一大块儿红色的玉石,放在手掌上托着,道,“你们看,这是什么?”

只见安庆绪掌中的那块儿红玉约莫有三寸左右,呈现出一只天然鞋子的形状。

鉴真大师看了看,道:“大明寺藏经阁中有一本《仙家记事》,书上便提到了安期先生与秦始皇的奇闻异事,也提到了赤玉鞋与羊皮信,今观安大人手中之玉,赤红剔透,天然如鞋,这难道是赤玉鞋?是传说中安期先生留个秦始皇的那双赤玉鞋之一?”

安庆绪道:“不错,这是左赤玉鞋,是我花重金从一位古董商手中购得,也许此物是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关键所在。”

裴旻皱了皱眉,道:“还是那句话,安期先生的传闻历时太久,这赤玉鞋虽然书上亦有记载,但安大人还是莫被别有用心的人设局骗了!”

安庆绪又道:“那卖赤玉鞋的古董商说这是他的传家宝,我花了极大的代价才从他手中获得此宝。不管怎样,如今刀快要架到我的脖子上了,好不容易打听到一点相关消息,只要有希望,就不得不冒险一试。我知道,单凭我一己之力,很难到达目的地,所以,我亦想得到两位的帮助。我之所以来到扬州,便是寻找帮手,本来我已物色好了让秃鹰去海上仙道寻找长生药,因为他本就是方士出身,他的炼丹术在大唐首屈一指,道术高明,武艺高强,实在是极好的人选,谁知道他却……如今我也只好亲自出马了。至于出海的费用,鉴真大师不必费心,所有船只、食物、人工等一切用度都包在我身上,不知大师意下如何?”

鉴真大师思虑片刻,道:“我前四次东渡,其中有两次是因为人为干预而失败。既然安大人要与我同行出海,你是朝廷大员,有你一起,想必黑白两道都不会找我们的麻烦,那真是太好了。”

裴旻看了看鉴真大师,道:“好,一来我也正好要出海见识见识;二来当今皇帝虽然年纪大了,但毕竟是一代中兴之主,以前因我友钟馗之死,我对他颇有嫌隙,如今我也想通了,玄宗皇帝在位多年,如能振臂一呼,重新亲贤臣,远小人,国家必定振兴繁荣,所以我亦愿帮助安大人寻找长生药。离明年出发还有大半年时间,我也好召集一些旧友做帮手,大家一起出发,如能既帮皇帝找到仙丹,又助鉴真大师东渡成功,那真是功德无量了。”

安庆绪道:“好,就这么定了。鉴真大师,这几日之内,你将明年东渡还欠缺的物品列成清单,我派人外出采购,出海的船只你亦不必劳心,我在扬州长江之滨的崇福寺边已着手建造一艘大船,最迟明年二三月便能建成。船只建成后,六月我们就能顺风出海了。”

三人定好了大事,安庆绪自去安排,而裴旻与鉴真大师亦各自准备。

正是:

秦皇梓棺化尘土,汉武茂陵草木深。

明皇又求不老药,安期仙枣何处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