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圣琴心 > 第8卷 游历四方之酒 第152章 青松剑法

剑圣琴心 第8卷 游历四方之酒 第152章 青松剑法

作者:繁星楼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接着,青松居士对这六大剑式略作介绍。

第一式,虬枝飞逸剑。剑法模拟松枝之貌,飘洒自如,自由伸展,无拘无束;

第二式,绿叶成荫剑。剑招效仿松叶之状,密密层层,绿意盎然又毫无空隙;

第三式,硕果累累剑。剑法神似松果之样,果实丰硕,走凝重大气之道;

第四式,岁月年轮剑。剑法遵从松轮之形,剑划成圆,御敌于身外,以不变应万变。

第五式,松风舞动剑。剑法效法狂风来袭,松枝随风舞动之貌,此剑势专走霸道一路,攻无不克,如秋风过境,万松摇动;

第六式,万物归根。剑法因袭树根之态,落叶归根,万剑归宗,返璞归真,却是最为稳健,不可动摇的剑招。

裴旻听完,思索良久,叹道:“青松剑法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人、剑、松三者合一,又符合自然之理,得之自然,返璞归真,今日得见,令我大开眼界。”

青松居士道:“素闻裴将军剑法超群,青松见猎心喜,如今有此良机,你我何不切磋一番,互相验证剑道之理。”

裴旻欣然道:“居士相请,敢不从命!”

他见青松剑法如此高明,自不免跃跃欲试,看一看到底是青松剑法厉害,还是幻月剑法高明。

两人执剑在手,抱拳互道一声“请”后,各退七八步站定。

青松居士双目微闭,如苍松顶天,巍然不动。

裴旻有意试剑,便反客为主,虽离青松居士七八步之遥,但他围着青松居士绕步疾走,寻找出手的机会。

岂料青松居士仍然双目微闭,不动如山,裴旻反而不敢轻易进攻。

忽然,平地一阵狂风,院中那棵巨大的青松立时下起了松针雨。

情形有变,值此契机,裴旻一声轻喝:“奔月剑!”话音未落,但见他掌中剑如一条白虹朝青松居士飞刺过去。

青松居士双眼猛地睁开,眼中仿佛射出两道精光,但见他右手一抖,手中剑鞘已自行飞到墙边童子手中,而他已挥出极其飘忽的一剑,“叮”一声轻响,已将裴旻刺来之奔月剑化解,而他脚下仍未移动半步。

裴旻脚下不停,连用星月、玄月等幻月剑法,不断朝青松居士喂招,他矫如游龙,身形灵动,绕着青松居士挥剑如雨,但他剑上并未蓄带真力,只因此为切磋技艺,并不需要分出胜负。

青松居士以不变应万变,其人如一颗苍松扎根岩缝一般,任凭裴旻攻势如狂,他自巍然不动,且他掌中之剑拦、截、缠、挑、刺、挂,并无定势,但又暗含青松剑法六大剑意,真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架势。

游龙绕树,风云四起。

斗了数剑,裴旻见青松居士兀自挺立如松,不由他不使出浑身解数,他一声大喝:“连月剑!”

只见平地一道皎洁无比的剑光匹练般朝青松居士卷去。

青松居士刚才也仅仅是堪堪抵住裴旻进攻,一见此剑,知道再不移动,自己绝无办法抵挡,他亦一声清啸,手中剑使出“松风舞动”式,但见两条剑光裹挟在一起,分不出彼此。

两人突然心领神会,两柄长剑搭在一起,同时舞得溜圆,裴旻用的是圆月剑剑法,青松居士用的是岁月年轮剑式,两柄剑越缠越紧,越舞越快,形成了一道严丝合缝的光圈,漂浮在光圈周围的松针纷纷折断飞开。

光圈旋转十余周,突然消失了,两柄长剑均脱手飞上空中,又从空中落下,并排插入了地上,两把剑柄兀自不停晃动!

就在此时,青松居士脚下生尘,闪身而上,右手食中二指骈指如剑,刺向裴旻咽喉。

裴旻一愣,不料双剑脱手后,青松居士仍可用手指使出他奔月剑的剑招!

青松居士已收回剑指,裴旻奇道:“这是什么剑法?”

青松居士道:“这即可以是你那刺剑法,也不是不是任何剑法,你可以当这只是两根手指头,又何必过于拘泥呢!心中有剑,万物为剑。”

他牵起裴旻右手,哈哈大笑,裴旻知道青松居士在不经意间点醒自己,他亦醒悟大笑,两人一起回到了茶桌旁。

青松居士喝了一口茶,道:“好久没有这样酣畅淋漓的用剑了,真是痛快,痛快!若非裴老弟这样的身手,又怎能激发我全力以赴,尽数提升青松剑法之威力!”他高兴之下,连“裴将军”的称呼也改为了“裴老弟”。

裴旻微笑道:“居士人剑合一,青松剑法武林一枝独秀。但不知居士为何愿将此高深剑法公诸于众,与我等分享?”

青松居士正色道:“我倒想请教裴老弟,何为剑?何为武?”

裴旻道:“旻学识浅薄,岂敢夜郎自大、班门弄斧,愿闻居士高见!”

青松居士略作沉思,道:“从古人造字法来看,将‘武’字拆开,乃‘止’加‘戈’也,武术,原为停止战斗纷争而产生,而剑术,不过是武术的一种,剑也是化钝为锋,手之延伸。远古之人为生存而学会劳动,在狩猎等劳动过程中,逐渐学会和积累了劈、砍、刺等技能,这些便形成了武术的基础。而处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代,部落之间战争不断,一拳一腿,一刺一击等搏斗经验得以总结、模仿、传授、习练、提升,促使了武术的渐渐成型。所以,武术本就来源于生活,因此,最简单的、朴实无华的武术才是最厉害的。”

裴旻自幼习武,拳脚、弓箭、剑术无一不精,但无论是父亲也好,道子师傅也罢,都只是传授技艺,却从未给他讲过这些武术的起源,此番听扬州大儒青松居士娓娓道来,他似乎又进入和洞悉了武术的另一个世界。

“我曾遍阅古籍,所获颇多。商周时分,军队已有固定动作的‘武舞’来训练士兵,鼓舞士气。周天子设立类似当朝国子监的学舍,将射御之术与武艺之术列为学舍必教内容。同时,周文王创《周易》,亦称《易经》,经中言: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阴阳,一阴一阳为之道,而后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我中原武学体系之根源!”

裴旻不由思之,《无极心经》发源于周易,而集儒道佛为一体,其中心经上总篇从“混沌世界”之说一直延展至“武技之道”所言,无不与青松居士所说之理暗合。

青松居士接着道:“想我华夏,泱泱大邦,从尧舜禹汤至秦皇汉武,从三国归晋至隋唐盛世,千年文明之中,武术同步发展,才有今日中原武艺之百花齐放,尤其是如今之剑术,更是遍地开花,百家争鸣。春秋末年,越女阿青学剑于白猿,其剑法快至无影;战国诸侯争霸之时,专诸、聂政、豫让、荆轲四大剑客名震天下,连齐桓公也要每年春秋举行“角试”来选拔天下英雄;三国马超马上使枪,马下使剑,自创剑术“出手法”流传于世,他曾以一剑力敌凉州五将,剑光明处,鲜血飞溅;三国神医华佗首创“五禽戏”,被视为中原武术之源头活水;大唐亦不乏出名剑客:太极剑手许宣平,七星连环剑兰陵老人,凌云剑客沩山僧人等剑术神乎其神,连青莲居士李白亦是十五好剑,颇有侠名。”

裴旻听到这些剑客之名,不禁心驰神往,尤其又想起了李白,不知李白如今身在何方,他报国之志是否得偿所愿。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光寒旧山河。数点流星血飘落,事了晓月自狂歌。这是侠者最淋漓尽致的写照,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无论是何等武艺,何等剑术,强身健体,除暴安良才是武者应有的风范。所以我认为,武术是世人之共同财富,不该有门户之见,应该将之发扬光大,造福于人。”

裴旻听闻青松居士一番肺腑之言,内心莫名感动,他暗暗发誓,自己也要做一个任侠剑客,也要传授剑道给愿意学剑的正直之人。

青松居士目视裴旻,道:“老弟剑法超群,他日必定前程似锦。如今朝廷上的王公大臣们夜夜笙歌,粉饰太平。但以我观之,现在大唐处于藩镇割据之局,地方豪强拥兵自重,不久必定天下大乱。天幸当朝并未废除武举,老弟何不去夺取武状元头衔,到时候一可以当朝封将,率军队抵御外辱,二可以以武状元之名而号令天下武林有识之士,亦可为百姓除暴安良,岂不美哉?”

裴旻道:“我天性不受拘束,本无意功名,但自幼得父亲谆谆教诲,又蒙师傅苦心告诫,如今又有居士这样的高士语重心长地开导,他日如有机会,我定不负居士嘱托,以保国安民为己任。”

青松居士喜道:“如此最好,宝马配英雄,宝剑赠烈士,红粉送佳人,惺惺惜惺惺。我看老弟所用之剑乃一口寻常的青钢剑,我这口松纹古剑虽非吹发立断之宝剑,但也是难得的一口利剑,如今我将之赠送于你,助你一臂之力。”

说罢,他从地上拔出古剑,从童子手中取过剑鞘,还剑入鞘,郑重的将剑捧到裴旻身前。

裴旻道:“本来君子不夺人所爱,但居士一片赤诚,裴旻却之不恭。”说罢,他亦郑重的将剑接了过来。

青松居士指着还插在地上的青钢剑笑道:“将你的随身之剑给了我吧,我将之留作纪念。”

裴旻点头应了。

两人这一番比剑与论剑,旁观的公孙大娘、褚怜香、水龙吟亦从中结合自身武艺领悟,均觉心中境界有所突破,收获良多。

过不多久,众人纷纷向青松居士告辞,青松居士拱手道:“醉里读书君莫笑,方块字里有乾坤。青松每日下午有品酒读书的习惯,诸位请自便,恕青松不远送了!”

青松书院,宾主尽欢而散。

这真是:

翩若惊鸿公孙舞,矫若游龙将军步。

绝代风华寺卿妒,霹雳晴空秃鹰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