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圣琴心 > 第8卷 游历四方之酒 第142章 异象四起

剑圣琴心 第8卷 游历四方之酒 第142章 异象四起

作者:繁星楼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岳阳城外,七里之地,一片枫林,叶红如血。枫林深处,两条人影此起彼伏,三条剑光交错起落,蓝影手中长剑挥洒如意,粉影掌中双剑轻灵飘逸,一个是幻月六神剑,一个是倾城十五式,双方你来我往,快慢相随,相映成趣。

枫树之下,白衣丽人盘坐抚琴,琴声清新自如,时如流水欢畅,时如飞鸟轻鸣,时如风过竹林,时如春花鲜艳,时如秋月行天……琴音穿越天地,直入肺腑。

就在这蓝天白云下,就在这缠绵悱恻的琴音中,三把长剑迎来送往,剑光闪动,舞了一会儿,两条人影将手中长剑往空中一掷,三把长剑忽如矫健神龙飞入天空,又从空中电射而下,蓝影手执剑鞘伸出承之,长剑轻车熟路般钻入剑室;粉影剑鞘一迎,九天凤仪剑亦同时归入剑匣之中,要做到这一点,时机、胆量、信心,缺一不可。

舞剑的正是裴旻与公孙大娘,弹琴的正是月娥眉。

公孙大娘笑道:“阿弟,我做不了你的娘子,只有做你的弟子了,从今天开始,我就正式拜你为师!以后追随师傅左右,请师傅多加指点!”

裴旻道:“你的倾城剑法已是十分了得,如今你也做到了双剑合一,人剑一体,你的剑舞之术当更上一层楼了,以后我会传你幻月剑法,你也可以将幻月剑法化为剑舞。”

公孙大娘道:“刚才我和你练习剑法,我根据你长剑走向,顺势舞剑,只感到双剑似乎脱离束缚,率性而为,但又在我的掌握之中,九天凤仪剑双剑合璧,不分彼此,这是倾城剑法十五剑从未有过之新体验,这一剑似乎将我所有的剑法都融入其中,我将之取名为倾城十六式---红颜知己。”

公孙大娘已经想通了,不但拜了裴旻为师,还将之因为一生知己,她已将对裴旻的那份男女之情偷偷的藏了起来,真是此生相知不相许,直到天涯不分离。

裴旻道:“我亦有同感,刚才我用剑之时,心中全无剑招,只是随着心中所想,随着九天凤仪的走向而动,仿佛心中无一处羁绊,无一处空隙,如同月光洒满大地,每一丝光线皆与自然融为了一体,连同我也是自然中的一员,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第七重幻月剑法---满月剑,人剑合一随自然;而最后抛剑收剑的剑法亦可作为幻月剑法的终极飞剑绝招---追月剑,流星追月飞霄汉。”

公孙大娘柔声道:“满月剑,追月剑,此剑法刚柔并济,足以震古烁今,以后剑法上还请师傅多家指教。百花谷大战之后,我以为你再也无救,害得我心痛之极,只落得满心空空荡荡,失魂落魄,着实伤心了一场。如今能与你练习剑舞,谈论剑术,真是上天垂怜我公孙氏,我又怎敢再有其他奢望,你,你去和月妹子说话吧,她一定有很多话要跟你说……”

公孙大娘转而来到月娥眉的身边,在她的耳边轻轻道:“我是叫你师娘,还是叫你月妹子呢?我们情同姐妹,我看还是继续叫你月妹子好了,以后……你可要照顾好我的师傅呀!”

说完,公孙大娘留下了一串爽朗的笑声,顷刻之间,她已走出了枫林之外。

凤仪琴与青钢剑并排放在了一颗大树边,此时,剑琴相倚,和谐共鸣。

裴旻和月娥眉相互靠近,如鱼得水,似鸟投林,心之所向,退无可退。

“她跟你说了什么?”裴旻奇怪的问道。

月娥眉只是微笑着轻咬着嘴唇,摇了摇头。

裴旻与月娥眉同时伸出手来,两人执手相看,恍若隔世,一时默默无言,胜过千言万语。

裴旻从怀中掏出一只精致的银月蓝宝金钗,这还是他在岳州城中买了准备送给月娥眉的,但见金钗下坠着一枚银色的弯月,就像天上弯弯的月亮,也想月娥眉弯弯的眉毛,银色弯月里又镶着一颗蓝色的宝石,就像月娥眉的蓝色眼瞳,整枚金钗真是好看极了。

现在,他将这枚日月金钗轻轻的插在了月娥眉松软的发髻之中。

月娥眉娘笑颜如花,心甜如蜜。

突然,他们张开双臂,紧紧的拥抱在一起,如同柔柔的白云投入了宽广蓝天的怀中,互相感受彼此的温暖,似乎天地与生死再难将他们分开。

裴旻靠在月娥眉的耳边,嘴里发出梦一般的呓语,他轻轻呼唤着月娥眉的名字,满腔里皆是柔情蜜意,娇宠无限;月娥眉情难自禁,吹气若兰,红唇轻启叫着她的情郎。

但他们自己却轻轻地分开了,只因他们渴望寻找彼此的唇,双唇甫触,两人身子轻颤,但更加紧密的拥吻在一起。

两人浑身赤热如火,慢慢的倒在了铺满厚厚枫叶的“红毯”上……

没有花前月下,没有海誓山盟,他们抛开了世俗之见,自然的结合在了一起,互相得到了天地间最最美好的宝物,而迎合的仅仅是自己内心的抉择。

两人经过凤翔府相遇、千载寺相识、长安城相处、陌桑村相知、剑南道相爱、峨眉山相思、百花谷相离、岳阳楼相逢、火枫林相融,自此,两人珠联璧合,相守相依,从此花前月下,鸳鸯蝴蝶相伴,以后行走江湖,互相配合默契,举手投足皆知对方心意。

蓝天,它吞吐天地,包罗宇宙,浩瀚无垠,湛蓝澄澈,幽深空洞,引人遐想:神仙出没无常地,天宫飘渺在云中;牛郎织女不能会,一道银河阻相逢;嫦娥独守广寒宫,不如飞鸟去匆匆;抛开人生愁万种,闲庭信步乐无穷。

白云,它轻软如棉,温柔似梦,洁白如雪,纤尘不染。它时而如龙如虎,时而如犬如兔,又似飞羽鱼鳞,还似雪莲白帆,云来云往似过客,云聚云散如浮萍,云快云慢多变幻,云卷云舒在天边。

蓝天有了白云的点缀,方显出深邃的胸襟,蓝天有了白云的衬托,方显出博大的情怀。

白云视蓝天为母港,白云以蓝天为倚靠,白云飘向蓝天的怀抱。

真是:

剑胆琴心死生同,天骄狂侠情意浓。

美人如玉剑如虹,鸾凤和鸣枫林中。

良久,两人整理好衣裳,依偎在一颗枫树下,互道别后之情。

裴旻轻抚月娥眉香肩,道:“是我对你不起,我那日扑在你和公孙大娘的身前,为你们挡下那蝎尾叉,一是出于本能反应,二是对你们有所亏欠。”

月娥眉道:“亏欠这话又从何说起?”

“只因为那彩蝶陆离之故,我与她……”

于是,裴旻毫不隐瞒的将他与陆离的故事讲了出来。

月娥眉听罢,幽幽道:“这几日历经生死,我已对世态看淡了许多。那陆离也是一番情痴,最后却为其母所害,真是可惜,当时在百花谷中,我已看出一些端倪,但就算是你不说,我也不打算追问,你我能再次重逢,我已是感谢上苍垂爱,生命与缘分如此宝贵,很多事又怎能过于奢求?”

唐朝文化本就十分开放,月娥眉其实早就偷偷的喜欢上了裴旻,她一棵情根深系裴旻身上,连与裴旻有过情缘的陆离也有心接纳,这也许就是爱屋及乌的道理吧。

裴旻道:“我本乡野无名小卒,月儿你是名师之徒,琴艺无双,闻名天下,能获你垂青,我此生无憾也。”

“裴郎这是哪里的话,我并非贪恋权势之人。想多少王侯将相对我有意,我未曾动心,我心中却一直为你留着一方净土,只因你是那聪明实诚阳光之人,是令我敞开心扉,毫无防备想要接纳之人。只是早些时日,我知道公孙姐姐对你极好,我同为女子,自然知道她的心思,我又怎好与她争风吃醋,因此将一颗心隐藏起来,直到你在百花谷被蝎尾毒叉击中,我以为你死了,因此才将心思说了出来……”

裴旻道:“那日我中了毒叉,那蝎毒太过厉害,我只感有无数热泪滴在我的胸口,我虽不能动弹,但也因此求生**更加强烈,我听到你的呼唤,一直激发着我生存的意志的,就是你……”

月娥眉道:“我回到陌桑村,将消息告诉了伯父伯母和万大哥、古先生,他们心急如焚,赶到花月谷,才知道你被婆婆治好后,已经走了。伯父回陌桑村去了,以免伯母着急,而我们又顺着你行进的痕迹追到了江南。你害得我伤心一场,如今总算在岳州相逢,我亦心满意足了。”

裴旻听闻此言,将月娥眉揽得更紧了些:“我定是上辈子积了大德,才能此生与你相遇相知,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月娥眉道:“谁叫我们都生有苦情之痣,我们上辈子也一定是夫妻的,所以我们今生才会重逢,来生我们还会在一起,这叫三生情缘,永不变心……”

两人互诉衷肠,倾心相付,自是甜蜜无比,恍如时间已经静止,浑不知周遭云淡风轻,红叶飘零。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重镇,唐代更是空前繁荣,在“十里长街市井连”的扬州街市上,盐、茶、陶瓷、金银、珠宝、药材、织物等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又尤其是扬州的云液琼花酒,据说是仙人饮用之酒,各地好酒之士无不争先恐后品尝购买。

因此,扬州是当时富甲天下的大城市,以至博得了“扬一益二”的美誉。(益州天府之国只能屈居第二。)

天宝五年,扬州城里城外突然异象四起,一时闹得人心惶惶。

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之处,突然有人见到一只大如簸箕的百年金色鲤鱼现身江心,那金鲤浮出水面,也不游走,只是露出大嘴,对空大声高叫,发出类似于小孩“哇、哇、哇……”大哭一样的叫声,这叫声每天出现一次,长达七天,而后正待人们四处寻找这条巨大的金色鲤鱼之时,金鲤却已消失不见。

城外东北大山上,有人见到有一头大黑野猪,不惧行人,反而逢人口吐人言,嘴里言道:“藩镇割据,天下大乱。北燕雄立,康称圣武。”待有大胆猎户组队前往捉之,黑猪早就无影无踪了。

又有扬州居民在自家屋后掘井,深挖地下数丈之后,不见有水冒出,却从深土中挖出一只木偶,那木偶高大健壮,憨态可掬,肚腹上雕刻着一颗栩栩如生的鹿头,鹿头的眉心上插着一支狼牙箭,挖井人与邻居百思不得其解,只得将此事上报村正。

不知何时,城中童谣纷纷传唱:“北有宝瓶女,凡人视不见,山水为其断,怎奈又逢山。”至于童谣中具体何意,无人能解。

同时,扬州城不知何时涌入了一些北方流亡之人,这些人衣衫褴褛,满面风尘,以沿街乞讨度日。

而且,当金鲤现身、黑猪说话、木偶出土、童谣传唱之时,附近的天空之中都有一只巨大的苍鹰在附近盘旋,却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时任扬州刺史的杜伏威接到相关信报,亦百思不得其解,便派州府衙役前往调查,一番折腾无果,只得具折上报朝廷,怎料奏折如石沉大海,全无消息,想是玄宗只顾与美人享乐,对此等无稽之谈不屑一顾吧,又或许他根本没有接到奏折,那奏折便被人拦了下来了也说不定。

扬州城东北方十里之外有一座深山,山中有一座道观,叫做上清观,观中住着一名老道,此时正是一日清晨,那老道正坐在丹房中打坐,在丹房中央,一座丹炉里隐隐有烈火焚烧,炉盖上正冒出缕缕氤氲白气,整个丹房都充斥着浓浓的硝石硫磺和丹药味儿。

再细看那老道,只见他脸庞瘦削无骨,鼻子曲如鹰钩,嘴唇薄如金纸,最显眼的却是那光亮的秃头上,戴着一枚錾满古文的金箍。

老道浑身披着一件青色的道袍,此时他盘坐在蒲团上,紧闭双眼,双手重叠平端在腹前,全身纹丝不动,唯有嘴唇不住翕动,口中念念有词,不知在念些什么密语。

突然,老道双掌一搓一扬,掌心中一蓬金粉如一缕青烟般飞向房中的丹炉,丹炉中轰然爆开,一团火焰从炉中烧了起来。

等炉中火烧得旺了,那道人大喝一声:“起!”

那沉重的丹炉便随着他缓缓抬起双手慢慢上升!

老道双手猛的一推,喝道:“转”,那丹炉便在空中飞速旋转起来!

待丹炉转了一会儿,老道口中吐出一口真气,双手轻轻下按,口中道:“落”,那丹炉缓缓下降,回归原位,炉中的烈火亦慢慢熄灭。

只见老道整了整道袍,从丹房上方的蒲团上不紧不慢的走了下来,他来到丹炉边,用厚布将丹炉的盖子拿开,只见丹炉中间的铜鼎中有几粒朱红色的大药丸。

老道凝视片刻,从那些药丸中选了一颗颜色较深的药丸放入口中,和水将这枚丹药吞了下去,然后朝道观后院走去。

真是:

奇地有奇人,奇人有奇事,奇事有奇闻。

风再起,云再涌,狭路相逢再争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