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圣琴心 > 第7卷 游历四方之乐 第132章 君山飞花

剑圣琴心 第7卷 游历四方之乐 第132章 君山飞花

作者:繁星楼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公孙大娘忙问道:“敢问是在何处?”

女店主伸手朝洞庭湖里一指,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曾从花界耆宿谈论中得知,这洞庭湖心君山之上有一神秘花圃,名曰飞花坊。此坊因位于君山孤岛之腹地某处,四季得湖水雨润,四时气候与岳州各地大不相同,致使飞花坊中别有洞天,一年四季温暖如春,景色怡人,红玫瑰与红牡丹能在那里四时开放,实乃人间福地也!”

公孙大娘奇道:“哦,我天性喜爱红牡丹与红玫瑰,或用来制作香囊,或用来沐浴香薰,真有这种好地方,那我倒要去找一找。”

那女店主摇头道:“客人还是别去为好,那地方好便好,但一是不知到底在君山何处,二是传闻飞花坊进出之路极为隐秘,且花坊附近常有猛兽出没,许多怀有好奇心的人都是有去无回,不知所踪,阿妹一介女流,万万不可为了几朵鲜花冒险前往。”

公孙大娘微笑道:“多谢姐姐好意,小妹爱花成狂,势在必行,就此别过。”

在那女店主目送之下,公孙决然向湖边走去。

只可惜天色已晚,湖边渡口并无渡船,公孙大娘只得怏怏返回城中,只待第二天再行前往。

一夜难眠,第二天凌晨,天未大亮,老渡口边,公孙大娘早早便来到这里寻找渡船。

堤岸边,一个老翁戴着一顶破旧的斗笠,披着一身宽大的蓑衣,叼着一杆旱烟袋,正自悠闲地坐在一条渔船上垂钓。

公孙大娘唤道:“老人家,我要雇您的船到对岸君山,请您载我过去!”

那老翁抬头看了她一看,便将鱼竿收了起来,起身应道:“好勒,姑娘,请上船吧。”

湖上,一叶扁舟往君山方向缓缓划去,双桨不急不缓的在水波上拨浪前行,此时太阳还未早起,明月尚且悬空,连启明星也还那么显眼,偌大的湖上雾霭连连,看不到边际。

公孙大娘手持宝剑,独立船头,她身姿挺拔,一动不动,不言不语,心平如镜,一袭粉衣渐渐融入了茫茫白雾之中。

船到中心,划船老翁忽然问道:“姑娘,你一人这么早便独上君山,可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公孙大娘仍站立船头,一动不动,只应道:“没有什么要紧事,我听闻君山是岳州观日绝佳之地,每当日出之时,于君山之巅居高临下,可见云海红霞,金光映水,湖光山色气象万千,景象极为奥妙,因此只是一时兴之所至,随便走走,如能到君山顶上欣赏日出,则心满意足矣。”

老翁道:“可要小心啦,山中有豺狼。”

公孙大娘见老翁话里有话,似有所指,她装作不懂,道:“我从小胆子很大,去去便回,不碍事的。”

老翁脸上神情自带几分坚毅,话语却十分柔缓:“我看姑娘携带宝剑,气质不凡,定是江湖女侠,只是豺狼十分狡猾,姑娘不可不防。”

公孙大娘道:“多谢老人家好意,小女子心领了。”

老翁不再说话,只轻轻划动船桨,小船推开波浪,继续往前驶去。

晨雾不知不觉的将公孙大娘的刘海滋润,她捋了捋发丝,坚毅的目光一直望向向前,像要把浓雾望穿。

过了许久,扁舟终于穿过了浓雾,缓缓靠岸。

公孙大娘给了老翁百枚通宝为船资,飞身跃上了小岛,

刚踏足走了几步,忽然,公孙大娘回头问道:“老人家,你的眼神让我感到有几分似曾相识,敢问您老高姓大名?”

那撑船的老翁哈哈一笑,道:“江南洞庭南宫傲,洞庭龙宫自逍遥。在长安天牢得裴少侠与公孙姑娘等人搭救,在下感激不尽,经此劫难之后,我看淡江湖纷争,回到岳州后,南宫傲已化为洞庭一闲散老渔翁了。”

公孙大娘点点头,道:“原来如此,多谢南宫先生载我一程。”

南宫傲微微一笑,道:“我知道姑娘乃女中豪杰,认定之事,轻不回头,我便将小船泊在这里等候,姑娘可快去快回。”

公孙大娘道:“如此也好,公孙告别。”

离开湖岸后,公孙大娘举目四望,君山山顶似乎有几栋房屋之飞檐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要找到飞花坊,站在高才能看得远,想到这里,公孙大娘决定往君山山顶行去。

谁知这山上鲜有人类涉足,四处荆棘丛生,一路并无路径可循,十分崎岖难行,公孙大娘拨开一丛丛挡路的植株和野刺,艰难的往山顶跋涉,荆棘划破了她的衣衫,晨露打湿了她的双履,但她浑没将这些放在心上,只因她性格天生有几分倔强,誓要将真相弄个水落石出。

好在今日仍旧天气晴朗,太阳一出,便将露水蒸干,越往山上走,植被越略显稀疏,路总算好走了一些。

经过近半日的努力,公孙大娘已攀近了峰顶,谁知四处却没有看到任何房屋的影子,公孙大娘就近寻到一块儿较为平坦的草地,坐下略事休息,也借机寻思如何找到出路。

突然,不远处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传入公孙大娘的耳中,她微微一惊:岳州花店的女店主曾说过,君山人迹罕至之处有猛兽出没,南宫傲也警告过她山中有豺狼,难道是……

一念及此,公孙大娘轻轻站起身来,探首查看,只见山坡上一条白色的身影在不远处的灌木丛中频频起伏,似在寻找着什么。

公孙大娘不由喜出望外,如此荒僻之地好不容易有人活动,何不趁机打探消息,她远远招手唤道:“喂,朋友,这厢有礼了,敢问……”

那白影站直身子转过身来,公孙大娘呆了一呆,只见那人不过二十三四岁,明眸皓齿,眼波流转,肤白如雪,竟又是一正值妙龄的女子。

那女子也没料到这荒山野岭中还有第二人存在,也是暗暗吃惊,但她那雪白的脸上立马露出甜美的笑意,反问道:“姐姐一人在这山林中,难道也是和小妹一样寻找药材么?”

公孙大娘道:“我听闻君山上有一座飞花坊,坊中种有世所罕见的奇花异草,我一时好奇,想要造访欣赏,谁知不识路径,竟迷失在这莽莽山林里。”

那女子道:“巧了,我今日也要到那飞花坊,待我采完了这里的白雪香花,姐姐便可与我同行。”

趁着等她的间隙,公孙见她所采之花形如雪片,且散发阵阵独特幽香,便忍不住问道:“这花开在这无人之处,妹妹采之有何用处?”

那女子道:“姐姐有所不知,我向来以贩卖胭脂水粉为营生,那飞花坊坊主便是我的老主顾。而我出售的胭脂中有一种叫做雪花膏的,江南只我一家,别无分号,这白雪香花是制作雪花膏的绝佳材料,周围几十里也只有这君山山坳才有出产。”

说罢,白衣女子似乎已将周遭的白雪香花悉数采摘完毕,她朝公孙大娘招手道:“好了,咱们这就走吧。”

白衣采花女率先在前走去,公孙大娘理了理鬓边的发丝,自然跟了上去。

那采花女对山中路径竟是十分熟悉,哪怕是被灌木遮住或者被杂草和苔藓掩盖的小路,她也清清楚楚的知道如何下脚,全不像公孙大娘先前那样在山上乱闯乱撞,吃尽苦头。

两人继续往顶峰攀登,直到站到了山顶最高层。

采花女向山坳中一指,公孙大娘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君山腹地有一处古朴的庄院赫然在目:但见一座独栋三层高楼巍巍耸立,气势非凡,高楼周围虽然有高高的围墙包围,但有无数的鲜花从围墙里奋力长出,远远看去,就像是奇妙的花之墙。

这处庄院所在之地的地理位置颇为奇妙,从湖边山脚可以看到飞檐耸峙,在山中反而什么也看不见,直到站在山顶合适的位置,才又能看到庄院所在。

两人一同来到庄院门口,果见门上的牌匾上刻着“飞花坊”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门边一副对联:玉笛曲中闻折柳,江南无处不飞花。此联与飞花坊之名倒也十分贴合。

守门的女奴见了采花女,笑道:“黎姑娘来了,可惜今天我家主人不在家,你可要白走一趟了。”她转而看见采花女身后的公孙大娘,立即警觉地问道,“这位姐姐是谁?怎地从来没有见过?”

那黎姑娘答道:“这位姐姐是我在山里偶然相逢,也是来找你家主人,所以我便将她带来了。”

“既如此,来者是客,两位里面请。只是我家主人不知何时能归,两位就只有暂且等待了。”

那女奴在前引路,公孙大娘和那黎姑娘在后跟随。

进了房门,一阵花香沁入心脾,公孙大娘眼前一亮,只见坊内遍布花圃,圃中一株株玫瑰与月季开的正盛,连墙角廊下也种着许多鲜红的玫瑰花,甚至连墙上挂着的一排排的花盆中也有一簇簇的鲜花开得艳丽多姿,在这里,只要是能种花的地方都有鲜花开放,仿佛不是坊内种着鲜花,而是红色的玫瑰与月季将整个飞花坊包围了起来。

公孙大娘被这些花陶醉了,她欣赏着,轻嗅着,抚摸着手边的花株,却没有留意那黎姑娘在一旁偷偷看她的奇怪神色。

这飞花坊所处之地为君山腹地,而君山四周皆被洞庭湖湖水包围,所以坊内气候真的与岳阳城中大为不同,哪怕正午**辣的太阳照下来,这飞花坊中依然是凉风送爽,温暖如春,也难怪在岳阳城中难得一觅的红玫瑰与红牡丹在这里却花开正艳,由此可见,那集市中消失的卖花女与这飞花坊必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场风花雪月的奇事重装来袭。

正是:

洞庭波光山水色,扁舟轻桨踏青螺。

青螺山逢采花女,飞花坊里奇事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