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圣琴心 > 第7卷 游历四方之乐 第121章 江南小镇

剑圣琴心 第7卷 游历四方之乐 第121章 江南小镇

作者:繁星楼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5: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裴旻应声倒地。

公孙大娘大怒,眼见裴旻替她挡了百花谷主毒蝎娘子那最要命的蝎尾叉,如今倒在地上,生死未卜,她情急之下,脑中朦朦胧胧的一个念头闪过,不知是什么力量,她跨过裴旻,人已随之腾空跃起,双剑再不容情,迅捷无匹的朝地上的百花谷主连环劈削而去!

这是公孙大娘惊怒交加中无意使出的倾城第十二剑。

百花谷主身上连中七八剑,她面上戴着的轻纱也被长剑削中,那轻纱随风飘落,显出了百花谷主那脸上道道纵横交错的一条条如蜈蚣一般的疤痕,其容颜十分可怖,想是她偷练毒蝎功以致容貌如此受损。

百花谷主面目狰狞,不怒反笑:“好剑法,好剑法,你这是什么剑招?真是见所未见!”

公孙大娘一愣,脱口而出道:“这叫绿珠坠楼。”

西晋歌女绿珠,不但貌美如花,而且能歌善舞,有一次,她在山中遇到群盗抢劫,恰遇散骑常侍石崇相救,便跟着石崇回到洛阳。

石崇是大富翁,他专门建了一座叫做金谷园的辉煌别苑,供绿珠居住。

但绿珠的美貌却被当朝中书令孙秀看中。后来,那孙秀为了绿珠,想尽办法杀死了石崇,便要来金谷园抢绿珠,为感激石崇救命之恩,绿珠奋不顾身从楼上跳下,慨然赴死,以保名节,其志节之凛然高傲,足以使后人仰慕歌咏。

刚才公孙大娘愤然腾空而起,利用下坠之势连环劈出无数剑,将百花谷主击败,其剑势中真有绿珠跳楼之时悲愤不已、慨而从死的决心意志,其势不可阻挡,“绿珠坠楼”便成了倾城剑法中第十二剑的名字。

说罢,公孙大娘再次举起了九天凤仪剑,她下定决心一定要立刻取百花谷主的性命,免得再遭这毒蝎娘子反噬。

“叮”的一声轻响,一枚筷子长短的玄铁针飞速而来,撞开了九天剑致命的一击。

“唉……”一声长叹凭空传来,“她武艺已废,今后不能再以毒蝎娘子之名为恶,就留下她一条小命苟延残喘吧。”

只见那头发花白的老婆婆已经出现,她站在场中,那来无影去无踪的玄铁针却已收在她的长袖之中,二十多年前老婆婆在灵溪之水中打磨成了玄铁针,如今老婆婆早已神功练成,玄铁针真是神出鬼没,收放自如。

“婆婆。”李白上前行礼。

老婆婆点点头,她突然“咦”的轻呼了一声,刚才还坐在地上的百花谷主却已躺在冰冷的石地上,她的嘴边冒着丝丝冷气。

老婆婆环顾四周,双方皆有伤亡,随着百花谷主倒下,双方已经罢斗,孔玉颜正忙着指挥百花谷的女弟子救治伤者,四周并不见有任何何异样。

百花谷主不知道遭了谁的毒手,那神秘的“冰蛊”真是无处不在,而且在老婆婆这样的世外高人眼皮下得逞,真是匪夷所思,更说明了那些影子杀手真的太可怕了。

老婆婆皱了皱眉,看着场中的人,似乎有了主意。

老婆婆将孔玉颜唤了上前,郑重道:“玉颜,百花谷向来与世隔绝,淡泊名利,又何必寄他人之篱下。今后你好生整顿百花谷,务必督促弟子们以修真修心为要,不可再起争名夺利之心。那不可结交男子的陋习,也可以从此废除了吧。你性子温柔,我相信在你的带领下,百花门一定会重归世外桃源,至于她……”

她指了指地上的百花谷主,道,“她虽然性子乖张,但毕竟是我的女儿,也是百花门的门主,就将她葬于百花谷后山,也算她叶落归根吧。”

老婆婆毕竟是百花门前任掌门,也是百花门仅存的前辈高人,在百花门中颇有声望。

孔玉颜点点头,道:“谨遵婆婆之命。”然后,她又继续收拾残局去了。

从此,百花谷在孔玉颜的带领下,终成宁静的方外之地,只是每年彼岸花开之时,许多人慕名而至,欣赏那无与伦比而绝美的火红之花。

老婆婆看了看陆离,又看了看裴旻,一个是她最爱的孙女,一个是最欣赏的年轻人,她也许是她见过太多的生死离别,又也许是她已经修行到了心静如水的境界,她没有流泪,只是再次长叹:“好一对苦命鸳鸯,原指望你们双宿双飞,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局,命由天定,又有什么法子呢?我还是将你们带回花月谷吧,有你们相伴,我也不会太过寂寞。”

裴旻的好友李白、王积薪、张旭围了过来,就连李龟年和孔玉颜也十分关切的注视着躺在地上的这位少年侠士。

公孙大娘不相信裴旻就这么离他而去,她晃动他的肩膀,轻呼道:“阿弟,阿弟……”可裴旻已脸如金纸,没有半分反应,那枚要命的蝎尾叉正正命中了他的胸口,他死了。

可怜公孙大娘心有千言万语,又向谁述说,她静静地站起身来,只见她一身粉衣带春光,却挡不住心里的寒凉,她没有流泪,只那么静静地看着地上的裴旻,她的脸上看不出有任何悲戚的颜色,但内心的痛苦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一个柔弱的身子奋力推开众人,一团白影扑在了裴旻的身上,放声大哭起来。

众人一看,正是沉默寡言的女琴师月娥眉。

月娥眉眼泪扑簌簌而下,一滴滴热泪滚落在裴旻身上,她轻启朱唇,声音哽咽:“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裴大哥,我以为我们再见之日,定可敞开心扉,互诉衷肠,岂知世事难料,天不遂人愿,今日见面竟成永诀,这分别的两三个月里,我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你,以前,我也都明白你的心意,只是我身份不明,不敢考虑终身之事,更何况,我知道公孙姐姐对你一往情深,我怎能夺人所爱,现在,你,你死了,我才能将心中的心思对你一吐为快!你的后颈正中生有苦情痣,你可知道,我后颈中央也同样有一颗那样的苦情黑痣,你我难道就是那前世的恋人,但为什么你今世来找到了我,我们还是不能在一起,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不会再拒绝你了……”

公孙大娘听得呆住了,她向来性格豪放而直爽,敢爱敢恨,她只知道,尽管自己热情如火,裴旻却对自己保持距离,她却没有留意裴旻那时常停留在月娥眉身上的充满爱意的眼神。

公孙大娘握着月娥眉的手,道:“月妹子,你我情同姐妹,你为什么没有告诉过我,你喜欢阿弟?”

月娥眉泪眼朦胧,道:“公孙姐姐,是你带我出来行走江湖,让我见识了这昌明隆盛之邦,结交了诗书画剑之贤,走遍了花柳繁华之地,享受了温柔富贵之乡,我出生寒微,从小没有兄弟姊妹,你关心我,爱护我,你待我如同亲妹子,我视你为家中长姐,我明知你对他有情有义,我唯有芳心暗许,却不会有丝毫表露。”

公孙大娘道:“我现在终于明白了,阿弟自始至终都把我当姐姐一样对待,他心中喜欢的人是你,你们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月娥眉道:“斯人已逝,幽思长存,就让婆婆将他带去花月谷吧。”

公孙大娘道:“经此一事,我亦心如死灰,想去四方走走以散忧心,不知妹子有何打算?”

月娥眉道:“我想先去陌桑村中,将裴……裴哥的事情告之伯父伯母,让他们也知道他的去向。”

公孙大娘道:“伯父伯母知道之后,必定万分难过,还要妹子好生劝慰,这事儿就全拜托你了!我走啦……”

月娥眉道:“姐姐保重,我们有缘再相聚。”

月娥眉往北,公孙大娘往南,二女怀着沉重的心情,自此各走一方。

老婆婆雇了两辆马车,将裴旻与陆离安顿在马车之上,往花月谷进发,出了酆都城,却见李白正在那里等候。李白神神秘秘的将头上的雁翅帽取下,交给了老婆婆,道:“唉,百花谷主所求取的残图之一,我便藏于这帽子的翅膀之中。如今我即将前往长安,裴将军却……这帽子便陪了裴将军去吧。”

说罢,李白大踏步向北行去,他到了长安之后,得到了玄宗的接见,也被擢为翰林大学士,可以随时得到皇帝的召见。

然而,他得到的并不是他所理希望的以所学报效国家的宏图大计,而是侍候皇帝洗澡、陪伴娘娘赏花、给梨园配词之类为帝妃们吃喝玩乐而鞍前马后的差使。他为此郁郁不得志,常常喝得烂醉如泥,期间因此发生了杨贵妃为其醒酒,高力士为其脱靴的坊传轶事。

过了两年,李白彻底放弃了为国效力的抱负,被赐金放还,他离开了长安,从此游遍华夏名山大川,写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诗篇,在历史上留下了诗仙的美名。

上穷碧落下黄泉, 生死茫茫两不见。

却说七夕与会之人分道扬镳后,公孙大娘浑浑噩噩的离开了酆都城,她双眼朦朦胧胧,一颗心似无可依靠的黄叶在风中飘飘荡荡,她孤身一人,毫无目的且不辨方向的随意而行。

她走得累了,便取出一贯通宝在路边村舍买了一头毛驴用以代步,那卖主见公孙大娘不讨价还价,以为自己碰到了一个大方的买主,心里乐滋滋的自去了。

公孙大娘心乱如麻,哪里计较得这许多,她走走停停,一路穿镇过村,流连山水,游历人间,希望借此洗涤内心之痛楚。

谁知公孙大娘并不能如愿,她的痛苦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减少,反而经常因为一个人独处而更加伤感。她有感于人之情重,而人之立世如此艰难,很多事也不能如意得酬,也只得随心四处飘零罢了。

大半年后,已是第二年的六月,这一日太阳西斜,眼看天色渐渐昏黄起来,公孙大娘牵着那匹瘦小的毛驴,来到了江南的一个小镇上。

江南的小镇与西南风物又大为不同。

这座小镇古朴、宁静,宽阔的街道与幽静的小路纵横交叉,条条河道在小镇上也是四通八达。

小河边,垂柳一排排的延伸开去,不少长长的柳枝垂入水中,随着水流荡漾着,却别有一番景致。

一座座拱桥将小镇又紧紧的连在一起,街上的台阶也铺到了河边,一些妇人正忙着在河边一遍遍搓洗着衣服,不时传来一阵阵“咚咚咚”的捣衣之声。几只白鹅的红掌在水中不知疲倦地拨弄着,又时不时引吭高歌几声。

不远处,一条小船撑着竹篙正缓缓划行于河面上,船头上站立有一位公子哥儿,作一副书生装扮,其人生得秀眉杏目,一头长发用一件玉箍轻轻的束住,他身上穿着一袭华丽的苏绣红梅锦领袍子,腰缠一条翡翠八宝玲珑带,带上插着一支白玉笛,端的是英俊潇洒,风流倜傥。

他此时正用右手拇指与食指轻轻拈着一方熏过龙涎香的丝帕轻轻擦拭本就很白净的面颊,却无意间露出了额头上那皱成“川”字的眉心,显得就有些美中不足。

公孙大娘自无心情留意这些,她只觉得腹中有些饥渴,便信步寻找旅店,她远远看见对面柳丛中有一面酒旗在风中飘荡,便牵着毛驴从拱桥上踱至对岸,往巷子深处走了一段距离,来到那酒旗下,可是她失望了,这家酒家门户紧闭,早已关门歇业。

正当她将欲折返,另寻他处之时,却听见从这酒家隔壁的一所大宅子中传出了一阵悠扬的歌声。

公孙抬头一看,那所大宅子门方上挂着“凌波别苑”的牌匾,只听得里面一男声放开了嗓子唱道:“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歌者声调清越而悠扬,伴随着铿锵的琵琶声音,一句句穿墙透壁,送入公孙耳中。

公孙大娘幼读诗书,兼之善舞,知晓此诗出自汉乐府,乃汉武帝为其最为深爱的李夫人所作,由此诗作可知,那位李夫人必定有倾国倾城之貌,能歌善舞之才,直令一代帝王亦为之渴念。

公孙听之,心底不由涌起了一阵阵莫名的悸动,世间有如此动人之歌,佳人难再得,知音更难觅,她的心中似平静的湖面再度投入了一枚鹅卵石,泛起了片片微澜。

歌声暂时停歇下来,里面偶尔传出了男男女女走动嬉笑和高声谈论的声音。

正是:

生离常作相思吟,死别不忘旧时恩。

江南忽闻放歌声,一曲触动伤心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