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三百三十五章 恭请父王 退位让贤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齐王李祐兴兵叛乱,封闭城池人心惶惶,贤王殿下晓以大义,里应外合平息风波。这才引出长安城硝烟再起,太极殿父子交锋,楚墨风兵行险着,李承乾锒铛入狱。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三月下旬,适逢西北一带有异动,李世民得知之后遂命楚墨风将修罗铁骑派往西北平叛,与此同时二月初不良人公所收到密报,晋州境内有人借着军被军粮营生以次充好,将破烂的棉花填入军被中,且送到晋州一带的军粮皆是掺杂了沙子的陈粮,收到消息之后囚牛认为事关重大,遂带领麾下不良人尽数赶往晋州调查,此时长安城大营内空空如也,不良人公所中寂静无声。

随着消息的传回,长安城内一座宅邸中,一名身材瘦削长相阴鹫的中年男子,面带微笑地捋了捋胡须,随即冷哼一声说到:“不将你的人尽数调走,老人怎能便宜行事?”

说罢,转头望着面前的年轻人,语重心长地说到:“太子殿下,既然现在万事俱备,殿下您何不趁此机会登高一呼,老夫已然为殿下招募了大量的死士,届时太子殿下只需带领您麾下的东宫守卫,效仿您那父皇直逼中宫,待您荣登大宝之后,就算是那个贤王楚墨风回来又如何?”说到这,那名中年人冷笑一声,“不过殿下也请放心,此时那个贤王正在忙着处理齐王的事情,估计一时半刻也回不来的。”

由于李世民下旨将自己的乐童称心以及几名‘好友’杀死,心灰意冷的李承乾早就对李世民没有了一丝感情,然而面前的中年人提及了贤王楚墨风,李承乾原本蠢蠢欲动的心瞬间被浇了一盆凉水,自己不是不想效仿自己的父皇,然而一想到那个宛如杀神一般的身影,李承乾心中瞬间生出一丝惧意。

此时一名容貌精致的女子缓缓地走到李承乾身旁,柔夷微抬温顺地为李承乾按摩起来,“殿下,父亲大人说的对,此时不做更待何时?臣妾自认看中的男子必定是能够成就一番伟业的。”

“婉儿,你真的相信本王吗?”李承乾听了女子的话,身形微微一颤,宽厚的大手瞬间覆在女子皓白的手腕之上,“既然如此,本王索性搏他一搏,三日之后本王要坐在那张龙椅之上。”似乎是下定了决心,李承乾的眼中闪烁出一道莫名的光芒。

听了李承乾的话,对面坐着的中年男子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而后淡淡地对女子说到:“婉儿听话,先回房去吧,为父与太子殿下有事商议,吩咐下去让后厨准备晚饭,今夜太子殿下就宿在府内了。”

话音一落女子秀眉一蹙,轻轻地应了一声,而后缓缓地起身对着李承乾和那名中年男子施了一礼,随即缓缓地离开了房间,就在房门关闭的那一刻,女子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复杂的表情,有期待,有不忍,更多的是一种叫做痛惜的表情。

望着姗姗离去的佳人,李承乾正待张口呼喊,却见对面的中年男子笑着说到:“太子殿下,儿女情长之事暂且放一放,待大事已定,太子与小女再恩爱也不迟,届时老夫也能凭借婉儿的地位,混一个国丈当当,日后九泉之下也无愧于侯府的列祖列宗了。”

李承乾闻言讪讪地一笑,而后面色凝重地说到:“既然决定了,那还请潞国公不吝赐教。”

潞国公,侯君集,此刻面色深沉地说到:“既然太子殿下有如此大志,那此时还得从长计议,咱们应该......”轻轻地凑到李承乾面前,借着微弱的烛光,侯君集与李承乾低声商议起来。

贤王府邸内,楚墨风慵懒地靠在椅子上,端着一尊精致的琉璃盏,语气轻佻地对着面前的花灵儿说到:“人都散出去了?”

手捧几支梅花的花灵儿,信手将花枝插在一尊景德窑的方瓶内,缓缓地点了点头说到:“都散出去了,只不过青璃姐姐她们已经进城了,现在就在文成商号内待着。”

“明日寻个由头,将她们送进宫内。”将琉璃盏内的美酒一饮而尽,楚墨风直起身子叹了口气说到:“没想到承乾那孩子还真的被侯君集那个老货忽悠了,竟然想谋反,西施那边现在如何?”

听闻楚墨风提及‘西施’,花灵儿贝齿轻咬缓缓地说到:“自从李承乾迷恋上侯君集的女儿候婉儿,西施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李承乾了,偶尔遇见也是行色匆匆的,此前陛下那一柄屠刀落下,间接地也算是打草惊蛇了,只不过当时殿下不在京城,不然定然能够劝阻陛下。”

“罢了,昨日本王带着苦无去见过李世民那小子了,如若不是亲耳听见苦无所说,估计李世民现在还蒙在鼓里。”缓缓地叹了口气,楚墨风信手抄起面前的一张字条,只见上面赫然写着:自文德皇后殡天,陛下的身体已然大不如前,唯恐有变,还请殿下明示,是否有中意的太子人选。字条的末尾则是印着‘要离’二字。

人选,自己心中倒是有个人选,但是如若太子李承乾能够回心转意,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但是这种想法或许连三岁的稚童都不会相信的,事情既然走到了今天这一步,那不妨顺势而为之,想到这楚墨风轻咳一声,对花灵儿说到:“回复要离,伺机建议李世民将目光转向晋王,务必保护好自身安全。”

闻言花灵儿点了点头,缓缓地退出了房间,待花灵儿离去之后,窦婧妍和杨琳二人联袂而至,几年不见在楚墨风的滋润之下,窦婧妍和杨琳愈发水灵,望着眼前的娇妻,楚墨风不怀好意地拍了拍自己的大腿,二人见状脸颊一红,缓缓上前一左一右坐了上去,揽住二人细腻的腰肢,本以为楚墨风会说些什么风花雪月的情话,谁知只听楚墨风轻声说到:“明日辰时三刻,你二人乔装打扮自春明门出城,娘子关守军已经接到我的调令,半数以上的人马会抵近长安,你二人接手之后,化整为零进驻城内大营,切记务必要低调行事。”

从楚墨风凝重的语气中,二人听出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缓缓地侧过身之后,杨琳有些惊诧地问到:“殿下,恕臣妾斗胆,敢问这长安城是要有大事发生吗?”

长长地叹了口气,楚墨风抬手刮了刮杨琳的琼鼻,而后低声说到:“咱们那位太子爷,想给我们这些老家伙再上演一出‘玄武门之变’只不过陛下不是太上皇,他李承乾也不是秦王,你们就等着看好戏吧。”

第二日清晨,随着贤王府邸一道道指令发出,犹如一潭死水古井不波的长安城,瞬间又沸腾起来,霎时间长安皇城太极殿,犹如一道张开了血盆大口的巨兽,安静地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三日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四月,甲午日(十四),这一日在日后大唐的史书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世之人提及这一日,皆称之为谋逆日。

清晨卯初时分,楚墨风一身常服,乘着马车缓缓地向着皇宫走去,得知齐王李祐被押解回京,定于今日在朝堂上接受李世民的讯问,念及当初曾经答应李祐保其一命,故而楚墨风早早地进宫,准备与李世民当面说清,毕竟那是李世民的亲儿子,怎么说还有一层血缘关系,虽然自古皇室的血缘关系十分淡薄,但是楚墨风也不想做那失信之人。

来到太极殿时,早朝尚未开始,眼见大殿内许多臣工聚在一起,楚墨风进门之后便简单地打了个招呼,随即站在了自己的位置上,众人发觉今日贤王殿下似乎有些不悦,一时间人人都噤声不言,唯恐惹得对方恼怒。

随着王德一声‘陛下驾到’,众人赶忙列位站好,随后对着李世民施了一礼,李世民见状微微一抬手,而后笑着说到:“今日诸位卿家可有大事奏禀?如若无事不如早早退朝。”

众人闻言互相对视一眼,却发觉似乎都没有什么可以奏禀的,谁知此时兵部尚书李勣走了出来,对着李世民施了一礼说到:“启禀殿下,此前齐王李祐作乱,现已被押解进京,还请陛下明示该如何处理?”

听到‘齐王李祐’四个字,李世民不免眉头一蹙,忿忿地说到:“此子罪大恶极,朕不想再看见他,责令刑部、大理寺、不良人三司会审,从犯尽数赐死,主犯待问明之后赐死。”

话音一落满朝文武皆是哗然一片,见此情景李世民一拍龙椅的扶手,忿忿地说到:“怎么了?当这里是尔等府邸的花园吗?”众人闻言纷纷止住了议论的声音,趁着方才混乱之际,楚墨风隐晦地对着王德摇了摇头,对方见状附在李世民耳畔低声说到:“陛下,有道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陛下不如改为让齐王流配,这样也能彰显出陛下的仁德,毕竟那是陛下的亲生儿子啊。”

李世民闻言一怔,正待开口斥责,只见楚墨风站出来对着自己施了一礼,“启禀陛下,臣弟认为对于齐王的处置有些过于严苛,臣弟此番也有幸前往清楚叛乱,据臣弟所知,此番齐王叛乱,一是由于其身旁聚集了一些奸猾小人不断地怂恿齐王;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齐王府长史权万纪过分管束齐王导致,鉴于权万纪已然身死,臣弟认为只需再惩治从犯,将齐王改为流配命其自我反省就好。”

待楚墨风说完,李世民正待开口询问,却又被楚墨风出言打断,“且臣弟听闻,太子詹事对于太子也是变本加厉地管束,臣弟认为借由此事,不妨早朝之后将太子唤来问话。”

听了楚墨风的话,李世民赞许地点了点头,而后朗声说到:“既然贤王有所异议,那今日早朝暂且到此为止,诸位爱卿自行离去,朕要宣太子进宫问话,退朝。”话音一落在场朝臣纷纷对着李世民施了一礼,而后依次退出了太极殿。

眼见众人离去,李世民当即对王德说到:“将所有的禁军尽数调至后宫一带,你亲自带队保护,这里就交给朕和贤王就好。”

王德闻言点了点头,随即将殿内的禁军尽数带至后宫,待王德离去之后,李世民这才整了整衣冠,对着楚墨风轻声说到:“都准备好了?”

后者闻言点了点头,随后李世民对着殿外喊到:“传太子李承乾入宫觐见。”话音一落只听门外响起了一个小黄门的声音,“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您不能就这样进去,啊......”伴随着一阵凄厉的叫声,太极殿外的大门上,瞬间泼洒了一层红色的斑点。

大门缓缓地被推开,只见一身甲胄的李承乾,右手紧紧地按住左腰际悬挂的宝剑,身后则是一群东宫卫士,其间还有一名长相阴鹫的中年男子紧随其后。透过大殿的大门向外看去,只见太极殿外躺着几具尸体,门外身着奇装异服的男子手持兵刃,络绎不绝地向着太极殿涌来。

走到距离龙椅前大约二十步的位置,李承乾缓缓地停下脚步,抽出腰间的长剑,指着龙椅上的李世民朗声喊到:“父皇,儿臣最近明白了一个道理,若是想不受别人管束,必须要坐在您现在的位置上,所以儿臣斗胆恳请父皇退位让贤就好,届时儿臣会将父王您送入大安宫内,不知父王意下如何?”

李世民见状忿忿地说到:“朕的亲儿子,今日竟然来反朕,好,好,很好,看来朕是小瞧你了。”

一旁的楚墨风看到眼前的场景,不由地笑着说到:“既然这是你们的家务事,本王也不好久留,二位好生谈话,耽误不了你几分钟的。”

谁知李承乾似乎是得理不饶人,指着楚墨风忿忿地说到:“贤王叔,今日您暂且别走了,且看侄儿继承大宝,届时您在从旁为侄儿出谋划策即可。”

楚墨风闻言并未开口说话,只见李承乾用剑指着李世民忿忿地说到:“敢问父皇,儿臣究竟哪里做错了,为何您对儿臣置之不理?”

李世民见状叹了口气说到:“乾儿你错了,试问朕从未对你失去信心,只不过你此前所作所为,让朕对你有些失望了。”

“失望?父皇真是推脱的一干二净啊。”闻言李承乾冷笑一声,“若不是父皇找了一群心怀不轨之人前来管束儿臣,儿臣岂会走到今日这一步?此事您大可问问您身旁的贤王叔,看看贤王叔怎么说?”

眼见自己被牵扯进来,楚墨风轻咳一声笑着说到:“启禀陛下,太子殿下所言一点也不差,于志宁、杜正伦等人皆是腐儒,且这些人与齐王长史权万纪一般,仅仅是为了获取陛下的赞誉和赏赐,从而忘记了当初陛下任命其的初衷,故而此事臣弟也赞同乾儿的说法。”

听到楚墨风这一番说辞,李承乾不由地放声大笑,而李世民则是一脸惊诧地望着楚墨风,“墨风,你......难道你也认为此子今日之举乃是正确的?”

话音一落只见楚墨风摆了摆手,笑着说到:“陛下,臣弟只不过就事论事罢了。”说完转身对着李承乾,缓缓地从背后摸出自己的焚天灭世,指着人群中的一人大声喝骂到:“侯君集,你个狗东西给老子滚出来,缩在后面算什么本事?有胆量怂恿太子和齐王谋反,而今兵戎相见却龟缩在后面,莫不是你们老侯家皆是属缩头乌龟的?”

被楚墨风这番呵斥所惊诧,只见李承乾身后走出一名长相阴鹫的中年男子,一身甲胄手持长剑对着楚墨风冷冷地说到:“就知道你是个难缠的角色,若不是老夫将你麾下的人马尽数调走,估计今日还真不好再踏入这太极殿内。”

眼见侯君集出现,李世民这才反应过来,缓缓地站起身指着侯君集忿忿地说到:“侯君集,朕自认待你不薄,你为何要怂恿朕的儿子谋反?”

“不薄?陛下真是敢昧着良心说话啊。”听到李世民的话,侯君集冷哼一声说到:“当年老夫不过是与隐息王走得近了些,陛下因此记恨老夫,好吧,当初之事老夫也自认做得有失偏颇,那后来呢?”望着身穿龙袍的李世民,侯君集忿忿地说到:“我们一群人将陛下送至高位,所有人都有了封赏,而老夫呢?原地停滞不前多年,好容易爬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却因为一件小事被撵下去,至今不再踏足太极殿一步,这就是陛下所谓的待我不薄?”

说到这侯君集指着一旁的李承乾说到:“好在后来老夫也算是想明白了,既然当年陛下的位子是靠政变夺来的,那老夫为何不择一明君,再次发动一场政变,届时老夫也算是从龙功臣,岂不是妙哉?”随后侯君集冷冷地望着李世民身旁的楚墨风说到:“唯一的一个麻烦就是你和你麾下的人,好在老夫略施小计将你的人尽数调走,现在太子殿下身后有三千东宫卫士,而黄冈内还有将近一万名死士,老夫倒要看看,单凭你楚墨风和李世民二人,如何能够杀出这重围?”

本以为一番话能够吓到二人,谁知楚墨风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哎哟,本王真的好怕啊,不过潞国公是不是忘记提及你在金州、并州以及定州三地联络的那些所谓的从龙大军了?”

听到这句话,侯君集眼皮一跳,有些忐忑地望着楚墨风说到:“你怎么会知道的?”

“别问了,实话告诉你吧,修罗铁骑是离开京城了,只不过没有随你所愿前往西北,而是兵分三路奔赴金州、并州和定州,目的就是剿灭你的援兵。”有些轻佻地对着侯君集摆了摆手,楚墨风饶有兴趣地说到:“至于小爷麾下的不良人,的确是前往晋州了,只不过你真的以为小爷麾下只有这点人马吗?”

话音一落只见太极殿内的各个角落里,走出来数名手持兵刃的人,而此时大门外有人对着内里喊到:“启禀太子殿下,皇宫外冲来一队人马,人数大约在两万人左右,看服饰像是娘子关守军,现在正对我部发起攻击,属下们快抵挡不住了,还请太子殿下示下。”

娘子关守军,听到这几个字侯君集面色惊恐地指着楚墨风说到:“你已经不是兵部尚书了,没有权利调动京城外的守军进京,你这么做等同于谋逆,谁给你的权利?”

“是朕,朕准许贤王这么做的。”只见李世民缓缓地从龙椅背后抽出一柄步槊,忿忿地指着侯君集说到:“此事当然是朕默许的,你们的计划朕早就知道了,只不过朕一直不愿意相信乾儿会谋反,故而朕一直等到今日,没曾想乾儿你太让朕失望了。”

见状楚墨风突然从怀中摸出一块金牌,高高举起之后对着殿内的人大声喊到:“诸位听着,宣太上皇临终前口谕。”

一旁的李世民闻言,先是看了一眼楚墨风手中的金牌,而后当即跪在地上恭敬地说到:“父皇在上,儿臣恭听圣喻。”

大殿内李承乾和侯君集等人眼见李世民跪下,纷纷跪了下来,楚墨风见状缓缓地说到:“太上皇口谕:朕深感命不久矣,奈何朕近些年察觉到皇孙承乾思想激进且容易被他人左右,朕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倘若日后承乾继承大统,需由朕之义子楚墨风从旁悉心辅佐,若是承乾不堪大任,则由楚墨风告知皇帝,改立皇孙李治为储君,日后一旦储君继位,需由楚墨风悉心指导。”

话音一落李世民当即高声喊到:“儿臣谨遵圣喻。”

而楚墨风则是对着殿内的东宫卫士说到:“念及尔等皆是受到侯君集等人蛊惑而行事,此刻放下兵刃离开太极殿,本王可代表陛下饶恕尔等死罪,如若有人意欲负隅顽抗,届时莫怪本王手中双锏不讲情面,速速退去!”长年征战杀伐,使得楚墨风这一通话语中挟裹着凛冽的杀气向着对面冲去,似乎是感受到了对方的杀意,李承乾身后的东宫卫士接二连三地放下了手中的兵刃,缓缓地退出了太极殿。

见此情景楚墨风指着侯君集冷冷地说到:“这么些年的恩恩怨怨,今日一并了解了吧。”说完楚墨风脚下一蹬,整个人向着侯君集冲了过去,“陛下,你儿子交给你处理了。”

听到楚墨风的话,李世民挺着步槊大步地走下台阶,忿忿地说到:“逆子,今日如若你将朕斩杀当场,朕背后的这张椅子你去坐。”话音一落手中步槊随着手腕一拧,对着李承乾刺了过去。

眼见楚墨风冲来,侯君集也深知此刻已然是不死不休的场面了,当即挺着长剑向着楚墨风冲了过去,兵刃相交之际,许久不曾征战的侯君集,哪里是楚墨风对手,顷刻间便被楚墨风击倒在地。

而另一边由于腿脚不便,李承乾也很快败落,颓然地坐在地上,面如死灰地望着李世民......

有道是虎毒不食子,且看李世民大索天下,再看楚墨风晋州查案,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