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 第二百二十四章 门曰玄武 惊天之变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楚墨风在东市酒肆与东宫率更丞王晊会面,从王晊口中打探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消息,并且还意外得知天策府内曾有人重金收买王晊,而后楚墨风独自一人乔装打扮,前往了太平坊裴寂府邸,顺利地将裴寂带到了京兆尹的牢房内,在以其家眷安危作为筹码之下,楚墨风顺利地控制住了裴寂。

另一面,天策府众人集中在一起商议相关事宜,却不料秦王李世民临阵退缩,楚墨风见状果断地安排好了各项事宜,要求众人在事成之后拥立自己登基,正在众人准备表态之际,王晊应邀来到了秦王府,并说出了那个不存在的阴谋,随后李世民终于幡然醒悟,遂坚定信念决意与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较高下。

事情有条不紊地按照计划进行着,谁知就在李世民向李渊密奏太子、齐王祸乱后宫一事之后,李渊却派中使去相关人员府邸传诏,而其中一名中使却是张婕妤的心腹,待传诏之后迅速将此事告知张婕妤,因此刻宫门落锁无法走动,无奈之下张婕妤只好等到天亮,差亲信前往东宫报信。

武德九年六月己未日(初三)亥初时分,西宫主殿承乾殿正殿内灯火通明,大殿周围密匝 匝围着五百盔甲鲜明的王府护军。

秦王府内已然戒严,宫眷、侍女、侍卫、内侍、文书、杂役、兵丁各色人等不得随意走动,宫内岗哨密布,三座宫门均设重兵把守。

而长安城皇宫外附近几处里坊内,均有整装待发的天策军藏匿于此,此刻楚墨风静静地坐在位于义宁坊的府邸内,全副铠甲早已穿戴整齐,手中焚天杵地,就这样静静地坐着,一旁柳非烟等人也已然戴好面具,各自手持兵器正襟危坐。

贤王府邸内此刻也已然戒严,鉴于府内人数不多,故而各房分别管理,至于府内下人也全部安置妥当。

长安城内,楚墨风早已派人去西市跟那群胡人的地下势力打过招呼,明日西市歇业一日,无论有何异动城内不许一人进出。至于那些江湖门派世家以及麻伟平、莫利罗处,楚墨风也早已下达了指令,东市休市一日,市内所有商户一律不许上街。

而楚墨风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将麾下能用的人尽数安顿好,然后责令其麾下游子、龙城军以及盟友东路军尽数蛰伏,一日时间楚墨风运筹帷幄,直至亥时才回到府邸。

一众人正在屋内静静地等待,只见史寒霜和窦婧妍全副武装走了进来,楚墨风见状站起身望着二人说到:“你们二人明日不要出动,尤其是婧妍,你既然份属皇亲国戚,又被进封为郡主,如若被陛下得知,岂不是会让他心寒?”

窦婧妍点了点头,将手中的霸王弓一横,“那臣妾就在府邸与凤儿护卫阖府安全。”楚墨风闻言点了点头,随后望着已然戴好面具的史寒霜说到:“你考虑好了?这么久没有出山了,此番前方或许是刀山火海,你真的想好了?”

“既然这次是你决定带着彼岸花前往,那作为彼岸花的一员,我定然不能袖手旁观的,府上有凤儿和婧妍在我就放心了。”史寒霜点了点头,而后将自己的面具戴上,随后坐在了一旁。

楚墨风见状走到窦婧妍身边耳语一番之后,后者点了点头迅速离开了此处。

另一面潜入太极宫的行动极为顺利,李世民所率十二将二百亲兵于初四子时自永安门出了西宫,转由西侧的安福门出了皇城,沿着城墙一路向北,经芳林门入西内苑,在常何亲自率领的一百北门禁军的接应下顺利进入了玄武门。

一路之上虽说遇到了两起南卫巡兵阻拦盘问,却随即被身着亲王冠服的李世民斥退,在进芳林门之前还遇到了一起城防卫队,却是问也不问视若不见。到子时三刻,秦府兵马已经顺利开到了临湖殿。

劈落铜锁进入殿内,李世民面无表情地将大殿内扫视了一遍,随后迈步便沿着梯子上了二楼。推开南北两面的窗子,李世民终于松了一口气,杨妃所言不差,这里确是监视玄武门和长生殿的最佳所在。他转身对跟上楼来的长孙无忌道:“就这样吧,你们快去布置,我稍事歇息即刻赶往长生殿,贤王还在那边等着我。”

子时三刻,楚墨风率彼岸花小队离开了位于义宁坊的府邸,临行前楚墨风嘱咐窦婧妍,待今夜亥时之前,无论谁来叫门都不要打开。随后翻身上马径直向皇宫走去。

通过义宁坊的里正打开坊门,楚墨风等人迅速离开了义宁坊,一路经安福门走承天门来到了玄武门前,负责值守的常何,眼见几骑飞速而至,当即心头一惊,以为是走漏了风声,赶忙带人上前阻拦。

待几骑上前之后,常何正待开口询问,却借着火光看见了为首一人的面具,当即一言不发命人将玄武门打开,而后只听那人擦身而过的时候说到:“今日还有天策军需要借道,望常将军疏通一二。”

随后此人带着身后几骑顺利地进入了玄武门内,在玄武门外右侧树林深处,发现了尉迟敬德率七十名精锐骑兵在此处藏匿,一见楚墨风到来,尉迟敬德点了点头。

只见尉迟敬德低声说到:“贤王殿下,秦琼、程咬金、长孙顺德、段志玄、丘行恭等率七百多人作为前线后援,在据玄武门不远处的民房附近等候呢。”

“守好了,成败就在此一举了,我现在要赶往长生殿去找秦王。” 楚墨风搂住照夜玉狮子的头,一个翻身上了马背,而后双腿一夹马腹,径直向着长生殿方向走去。

此刻长生殿内,李世民一脸愤恨地望着身穿睡袍的李渊,而李渊也是惊诧之余带着些许愤怒,父子二人就这样静静地对望着。过了半晌李渊恢复了帝王的威严,冷哼一声说到:“二郎此时进宫所为何事?为何手持利刃?难道你是想行大逆不道之举吗?”

只见李世民手中宝剑并未出鞘,而是望着李渊忿忿地说到:“父皇,儿臣斗胆问一句,这么些年儿臣为大唐打了多少仗?立了多少功?为何父皇这几年愈发疏远儿臣了?难道是儿臣做错了什么吗?”

“你并未做错什么,只是......”望着面前自己的二儿子,李渊一脸落寞地叹了口气,想起了当初自己与楚墨风在御书房的那段对话,不由地心生无奈。

“只是因为儿臣太过耀眼,遮住了李建成那个废物的身影了是吗?”李世民将手中的剑鞘重重地往地上一杵,扯着嗓子大吼到:“就因为如此,那个废物与尹、张两个贱**乱后宫您可以视而不见;就因为如此,那个废物屡次设计陷害儿臣您可以一笑而过;就因为如此,儿臣麾下的忠于大唐的官员,只不过与那个尹姓贱人的父亲起了口角,却无缘无故被毒打一顿......”

说到这李世民抹了一把眼泪,而后冷冷地望着李渊,“其实父皇,这些事儿臣都可以不计较,毕竟当初您三次要立儿臣为储君,皆是儿臣先行推辞,并不是儿臣不想做这个储君,而是隋朝的灭亡就是前车之鉴,儿臣也想让大唐昌盛久远,所以儿臣一再推辞,可谁知外界竟然还以为儿臣想争这个储君,儿臣一再忍让,若不是楚小子处处维护儿臣,恐怕今年已然是儿臣的忌日了,您让儿臣如何是好?”

李渊闻言正待开口说话,却听见门外先是一阵喧哗声传来,而后长生殿的大门被缓缓地推开,只见楚墨风穿着那尊铠甲缓缓地走了进来,一见楚墨风到来,李渊精神一振大声说到:“楚小子你来的正好,二郎来向朕兴师问罪,你们兄弟二人一向交好,快劝劝他的。”

“陛下也知道我们兄弟二人一向交好,您觉得我回去劝他吗?”只见楚墨风缓缓地走上前,将背后的焚天抽出,随即向着地面一杵,揭开覆面缓缓地说到:“其实陛下,自晋阳起兵前,这一日就已经在小子我的预料之中了,只是没想到老二忍让到今日才发动。”

“你,你竟然早就知道二郎会这样,那为何不提早阻止他?朕真是看错你了。”听完楚墨风的话,李渊顿时恼羞成怒,冷冷地望着楚墨风。

谁知楚墨风却丝毫不在意,缓缓地说到:“陛下,请允许臣给你讲个故事......”而后楚墨风简明扼要地从高熲的那封遗书说起,一直说到前些日子李世民遇险,最后楚墨风缓缓地说到:“陛下,非是臣不去劝说老二,而是您觉得单凭太子的种种行为,他能建立我们心中那个昌盛久远的大唐盛世吗?”

楚墨风的一席话让李渊不免陷入了沉思中,是啊,自己这几个儿子是什么样,自己能不清楚吗?如若不是因为隋朝覆灭的前车之鉴,李渊真想不顾阻拦立李世民为太子,但是自己不敢豪赌,总不能让大唐像隋朝一样不过三代就灭亡了。

想到这李渊缓缓地坐在龙椅上,叹了一口气说到:“既然如此,你二人今日之事朕不予计较,且先行退下,待明日朕与满朝文武商议之后,改立二郎为太子可好?”

“父皇,晚了,最后一次您说要立儿臣为太子之时,儿臣没有推辞,但是却是父皇您食言了,就因为那个废物和齐王在您耳边一番哀求,您食言了。”李世民闻言凄苦地一笑,而后怔怔地说到:“其实那时候儿臣也觉得无所谓了,后来父皇准备派儿臣去东都镇守,儿臣也觉得没什么,躲得远远的也好,谁知那两个废物又向您进了谗言,您却将儿臣留在了京城,从那时起,儿臣就知道,他二人如若不除掉儿臣,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李世民这么一说,李渊顿时大为火光,当即抽出一旁的佩剑,对着李世民冲了过来,李世民见状正待拔剑,却被楚墨风一把按住,随即楚墨风挡在了李世民面前,正在李世民错愕之际,李渊的剑已然顶在了楚墨风的盔甲上。

眼见楚墨风挡在了父子二人之间,李渊不免有些惊诧地喊到:“为何要替这个逆子挡剑?你难道不怕朕连你一起杀了吗?”

“陛下,臣与秦王今日来不是为了上演父子相残逼宫篡位,如若那样天下定然大乱,届时百姓再度饱受战火摧残,这不是臣和秦王愿意看到的。”眼见剑尖顶在盔甲上不能前进丝毫,楚墨风随即笑了笑说到:“臣和秦王所向往的是那个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庶,边塞没有战事,西域诸国来朝的盛世大唐,所以陛下,臣恳请您暂且好生休息,待日后要杀要剐,臣悉听尊便。”

只听哐啷一声,李渊将手中的佩剑丢在地上,而后似乎是因为气愤,一时间气血上涌,只觉得头上 一阵眩晕,脚下一个踉跄向后倒去。楚墨风见状赶忙一把将他扶住,急切地问到:“陛下,您要保重龙体啊。”

李渊见状无奈地摇了摇头,只听楚墨风对着门外喊到:“来人啊。”随即彼岸花的人与王德一同进入了长生殿,一见李渊倒在楚墨风怀中,王德赶忙小跑上前喊到:“陛下,陛下您这是怎么了,可不要吓老奴啊。”

只见楚墨风轻声说到:“霜儿,你与琇儿留在这里,稍后我还需要带着贞儿她们与秦王一道前往玄武门,切记,只要不是我与秦王麾下的人,但凡要接近陛下的尽数格杀。”

史寒霜点了点头,随后就见李世民招呼了自己的人进来,对着问讯赶来的长孙无忌说到:“从此刻起这边的人手你来调配,其他事情听从大王妃指示,东海池子边上有个坞,里面系着两条龙舟,你带人请陛下移驾湖上,每只船上大约能够载四十个人, 你把两只船都划到湖心去,另外再派人把守长生殿和船坞。要赶紧派人通知玄龄那边,待宰辅们到了,立时护送他们进宫,记住,没有我或者贤王的命令,皇上的御舟不能登岸。宰辅们来了的话就用另外那艘船把他们载到湖心去,让他们在船上和皇上说话。”

而后长孙无忌取出一个镶金的黄匣子,李世民见状递给了楚墨风,将其中三方天子玉玺拿出看验一番,又交给了李世民在早已准备好的敕书上用了印,李世民将敕书递给了长孙无忌说到:“赶紧去催促玄龄那边。”随后二人带着部分人马向着临湖殿走去。

此时已是寅时二刻,平日宰相们议政的政事堂中此刻热闹非常。萧瑀,中书令封伦、杨恭仁,侍中陈叔达、宇文士及六位朝廷宰辅大臣分左右坐在大堂中央,周围围着一圈密匝匝的玄甲卫士,由庞卿恽、张士贵两名杀气腾腾的将军统领。众人当中唯有宇文士及事先得到了点风声,猜出了个大概,因此此刻他倒显得神情自若沉稳安详。

而另外四个人到此为止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萧瑀满面怒容,陈叔达扬着脸看也不看周围的军士一眼,杨恭仁脸色苍白惴惴不安。唯有封伦端着茶杯细细品尝,神情淡漠,半点惶急疑惑的意思也没有,人群中唯独不见裴寂踪影,这让其余几人不免有些诧异。

正在众人各怀心思之际,只见房玄龄匆匆地走了进来,将敕书递给众人,随后施了一礼说到:“诸位大人,奉王命,请诸位交出你们随身携带的私人印信……”

另一面李建成接到了张婕妤亲信的禀报,随即将李元吉唤来,一见面二人就赶忙凑到一起,正待招魏征前来,李建成却想起魏征已然生病在家休养,随后又命人去唤‘先生’前来,却被告知先生已于前日失踪,至今未归。

想到这李元吉忿忿地说到:“殿下,臣弟还是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为防万一你还是将万彻召回城来吧。有他在你身边,我心里还踏实些!”

只见李建成摆了摆手,“此刻如若急召其进京,已然是来不及了,别担心,我还有冯氏兄弟呢。”

我们应该立即组织两府军队,做好战斗准备,”李元吉见状心中一狠,随即忿忿地对建成说,“然后称病不上朝,看清形势再说。”

“万万不可,如若这样岂不是向父皇证明咱们心中有鬼了吗?”李建成闻言摆了摆手,“咱们即刻启程前往宫里,在父皇面前痛哭一番,称李世民诬告,届时父皇定然会相信咱们的。”

李元吉闻言点了点头,论起现今的信任程度,李渊还是会相信自己二人的,随即二人起身准备赶往皇宫,临行前李建成通知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副护军薛云,命其带人等候指令。

随后李建成和李元吉骑马向着太极殿赶去,谁知走到离玄武门约有一百多丈的临湖殿,突然看见玄武门右侧树林里闪出一骑身背长弓,此人正是李世民。

眼见李世民竟然出现在此,二人顿时感到情况异常,果断调转马头飞驰而逃。

李世民见状一边大声呼唤二人,一边向前追去,李建成和李元吉闻言哪敢回答,只是拼命地向着玄武门跑去,奔跑途中李元吉抽出弓箭准备射杀李世民,谁知惊慌失措之际,接连三箭尽数落空,而李世民则抽出一支箭矢,拉满弓弦使劲一松,只见箭矢飞速没入李建成后心,当即将李建成射在马下。

随后李世民也顾不得查探,继而再射出一箭,正中李元吉肩膀,疼痛之余李元吉也掉落马下,谁知李世民这边只顾着射箭,胯下骏马使劲冲锋,竟失去了控制从路上斜入林子中,被树枝绊住马腿,马身整个摔倒在地。

李世民被一股巨大的力道锨下马来顿时一阵头晕眼花,本想着挣扎起身追击,却不料追击被马匹压住一时竟动弹不得。

远处仓皇逃窜的李元吉见状,面色狰狞地折返回来,抄起地上的长弓,用弓背勒住了李世民的脖子,李世民见状双手使劲向外推,意图阻止李元吉,就在二人胶着之际,只听身后一声大喝,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冲了过来。

李元吉瞥了一眼当即亡魂大冒,此人正是李世民的死忠尉迟敬德,眼见李世民被李元吉压制,尉迟敬德当即冲了上来,而李元吉见状赶忙松开长弓,起身向着前方跑去,尉迟敬德见状抄起背后的弓箭向前追去,待行至李元吉身后,尉迟敬德当即射出一箭,箭矢如流星般飞向李元吉的脖颈处,随即一截箭头从李元吉的喉结处冒出。

见此情景李世民赶忙命人将压在自己身上的马匹搬开,而后走到李建成和李元吉面前检查一番,在确认二人已然死透之后,李世民将目光望向了玄武门方向,只见楚墨风手持焚天缓缓地走了过来,原本光亮的铠甲上,已然是血迹斑斑,而身后的彼岸花众人,面具上、衣衫上尽数沾染着血迹。

就在二人处理完玄武门这边的同时,玄武门外马蹄声像暴风骤雨一般响起。东宫和齐王府的军队已然攻了过来。

东宫离玄武门不远,从逃回的侍卫那里,翊卫车骑将军冯立等人得知了建成的死讯,众人的脸立即变成了死灰色。

冯立叹息着对闻讯而来的薛万彻说:“难道有人家活着接受人家的恩惠,人家死了自己就逃难的道理吗!”

薛万彻闻言点了点头,随即大吼一声,“为太子殿下报仇。”而后准备集结众人向着玄武门方向冲去,谁知刚一出门便被赶来的魏征拦住,只见魏征眼珠一转低声说到:“不能让下面的人知道太子遇难,否则一旦消息泄露,势必有人产生异样的想法。”

薛万彻闻言点了点头,将士兵召集在一起大声说到:“诸位,秦王发动叛乱,咱们现在去将陛下和太子救下,日后人人有封赏。”随后大军向着玄武门方向冲去。

尉迟敬德见状指挥身边七十名骑兵射来一阵箭雨,薛万彻令军队还射,然后挥军冲了过去,随即尉迟敬德率军冲进敌阵,奋力厮杀起来。东宫将领谢叔方率几百名步兵涌向玄武门,长孙无忌、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六人与常何手下几十名宿卫坚决抵抗。由于门小,两府兵根本无法密集冲锋,谢叔方便令士卒退后,集中了一批弓箭手向大门处射箭,张公谨等急忙躲到大门两旁,流箭直飞向门内的宫殿。

此时李世民端坐在东侧厢房的椅子上,冷冷地听着外面的喊杀声,而后抬起头望着楚墨风说到:“我估算了一下对方大约有两千人左右,此刻咱们人少,下一步如何行动希望你能够拿个主意。”

只见楚墨风缓缓地走出宫殿,手持焚天拨开了迎面而来的箭矢,从怀中摸出一支响镖向着空中使劲一甩,只见响镖带着凄厉的叫声飞向空中,正在负责冲击的薛万彻像是想起什么恐怖的事情一般,当即大喊到:“分出一部分人防御身后,小心对方还有埋伏。”

而副护军薛云听见响镖的声音,则是缓缓地向后撤去,此时皇城外方向,一阵沉重的马蹄声响起,薛万彻远远地望去,只见一杆印着灭字的大旗高高地竖了起来,当即大惊失色地喊到:“是贤王麾下的天策军。”

听到天策军到来,一众将士已然没有了战斗的勇气,此刻楚墨风冷笑着对李世民耳语一番,随后李世民唤过尉迟敬德交待了几句,不一会儿尉迟敬德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走了过来。

望着从小到大一母同胞的兄弟,此刻已然身首异处,李世民心中隐隐有些作呕,楚墨风见状提着人头来到了玄武门,一个燕子钻云登上的玄武门的顶端。

待楚墨风离去之后,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到:“速速去陛下身边,以提防对方挟持陛下。”尉迟敬德闻言领命而去。

见到李渊之后,尉迟敬德先是施了一礼,而后禀报了外面的情形,称太子、齐王率兵作乱,秦王此刻正在平叛。

听了尉迟敬德的话,李渊哪有不明白的道理,肯定是老二和楚小子已然控制住了局势,这才差人来告诉自己,而一旁的诸位人质们见状,心中早已明了大局已定,当即纷纷进言恳请李渊改立李世民为储君。

这边楚墨风孤身一人提着二王的首级站在玄武门的最高处,冷冷地望着下面的人朗声喊到:“下面众人听着,太子、齐王谋逆已然伏诛,首级在此,其余人等因不明事实,此刻若放下兵器,本王可以保证饶尔等不死。”

正在进攻的众人见楚墨风提着两个首级,不由地有些怀疑,魏征见状正待出言驳斥,只听副护军薛云大喊一声:“太子啊,末将未能保护好您,末将对不住您啊。”随即当场跪在了地上。

薛云的一番话彻底让众人心中笃定,楚墨风提的首级正是太子和齐王的,随即纷纷丢下兵器蹲在了地上,只见楚墨风从玄武门跳了下来,将首级递给了薛云,而后冷冷地望着魏征说到:“姓魏的,方才你是想开口驳斥我,而后让这群不知情的将士们继续送死吗?我看你真是心狠手辣,滚到天牢内好生反省吧。”

随即天策军上前开始了收押俘虏的工作,而李渊此刻也明白木已成舟,当即点了点头同意了众人的说辞。

大唐武德九年六月巳未日(初四),天策上将秦王李世民、贤王楚墨风率军在玄武门内发动宫变, 软禁了武德皇帝,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

是日,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成明、 巨鹿王李承义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梁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 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十名皇室成员均被诛戮。

太子属臣魏徵被囚禁,右骁骑大将军东宫左右卫率将军薛万彻、左长林将军冯诩、右长林将军冯立以及齐王府车骑将军谢叔方逃匿,大唐都城长安落入李世民掌控之中。

六月辛酉日(初六),武德皇帝李渊下敕罪己,称“朕识人不明,致使上天示 警,太白贯日,酿成宫门惨变,使朕几有投抒之感!”。同日武德皇帝颁敕,宣布 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晋位东宫,并明敕文武王公:“自今日始,凡军国事,盖决 于太子,朕不复闻!”

此刻站在太极殿外,李世民望着远处的景象,心中不免有些激动又有些难过,激动的是自己终于得偿所愿,而难过的是这条路却是血淋淋地走过,正在暗自踌躇之际,只见楚墨风缓缓地从身后上前,拍了拍自己的肩膀说到:“记得你我之间的约定,如若你没有打造出一个盛世大唐,那么我会很失望的。”

“不,这个盛世大唐需要你我兄弟二人一起去创造,希望你能继续帮我。”转身望着身旁这个结义兄弟,李世民对着楚墨风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楚墨风见状不由地笑了笑,“君之所请,岂敢不从?”话音一落二人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且看李世民大肆封赏,再看李渊大赦天下,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