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一境无敌 > 第一百零五章 臊子面的吃法

一境无敌 第一百零五章 臊子面的吃法

作者:东一太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4: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清晨的河谷里有了鸟语花香的感觉。

四周都是光秃秃的山,竟然也有鸟儿叽叽喳喳成群聚集在一起脆响鸣叫。

“哇”

一声,

随后成群的麻雀便开始飞走了。

天空飞来几只大鸟盘旋在空中。

姚善有些好奇,鹰他是见过的,鸣叫之声绝对不是这种。

可是这大鸟是什么鸟?竟然能发出如乌鸦一般的叫声。

那些麻雀明显是躲避这大鸟才飞走的!

“在我们这,那叫老哇!”

笑嘻嘻的李将军走了出来,递给他一个海碗。

一秒记住https

是臊子面,许是为了照顾姚善是中州人,所以这海碗里只有半碗。

臊子面,臊子面,一碗臊子三根面。

北地人的吃法,这一碗先喝汤吃菜,吃到一半再去加臊子。这才是臊子的正宗吃法。

哪怕是北地的饭馆里,只要是卖臊子面的都是如此,千百年不变。

不过给姚善的,估计他也不会再加,就是半碗看起来好像自己有些小气。不过听林将军说,他昨儿吃炒炮只吃了半碗,这让李将军心疼啊,都是饿死人的年代过来的,这浪费粮食可不好啊。

所以今天乘饭的时候,特意让伙夫只舀了半碗。

过来递给他的时候,客气的说道:“先吃,多着呢,不够再加,今天这臊子,多加了两斤五花肉,尝尝,都是肉,瞧瞧,我叫他们专门给你多挖点!”

姚善堆笑,接过来就皱眉头。

许是李将军觉得给他挖了半碗有点让他觉得自己小气,所以这臊子上面一层,特意挖的全是肉,几乎铺满了。

说北地人无肉不欢那!

可是吃稻谷的姚善不说胃口小,就是吃肉也不是个能吃的。

虽然如此,仍然能感受到李将军的热情,这怎么能拒绝呢?

也没多说,接过碗筷,就打算寻处桌椅坐下吃面。

可是四下看看,又皱眉了。

这周围也没有桌椅板凳啊?

看看李将军,

他过来蹲在岗楼台沿上,肘着大海碗就这么开吃了!

正统的北地人吃臊子面。

蹲着吃!

“吃啊?”

好心不能拒绝呀,尤其是他还吃的那么香!

姚善也只能入乡随俗,过来蹲下和李将军一起吃了。

边吃还能边聊。

说这臊子面最有名是岐山臊子面,但是拢右一面,因为是丝绸之路的商道,贸易往来频繁。故而,流动人口也极多。

这天底下五花八门的小吃玩意在这条河西走廊上流传,随着年月慢慢都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之中。

吃,

老百姓的头等大事。

湘菜,川菜,鲁菜,在这里也相互融合相互发展,老百姓们爱吃川菜,也好那肥而不腻的红烧肉,解馋。偶尔弄上只鸡,那也各种东西加进去乱炖一锅,在这叫烩菜,年关必备。

臊子面也是一样。

很多人问河西的臊子面和岐山的臊子面有什么不同?

一般都会说那是在臊子上,可是李将军却不这么认为,他说,这河西的臊子面与岐山的臊子面最大的不同是在面上!

西府的臊子面地处陇东,那里的水质多是黄河水滋养,所以粮食产量高,而且做出来的面也是劲韧爽口。可是河西就不一样了,这里的水质多是冰川融水,因为连年战乱导致大量土地荒芜,而且经常是粮食还未完全成熟就已经开始收割,导致磨出来的面粉略有灰白,质地和柔性性都远不如陇东关中地区。

这活出来的面自然也不会有那边的效果,故而河西人爱吃两种面,一种叫搓鱼子,一种叫拉条,子。

搓鱼子实际上就是短面,把面成型之后拉展,用刀切成拇指长短的小节,然后用手工把面搓成如鱼儿一般形状,所以有了搓鱼子的称呼。其实这种面食就和那炒炮类似,炒炮所用的面食便是一节一节的类似搓鱼子的面食。

而拉条,子是长面,活好之后需要醒一段时间让面发酵,之后便可以有较好的柔韧性,将面拉的很长。不过河西的面确实不如陇东的,不可能把一条面拉的很薄,故而这边的拉条,子一般也会拉的很粗,面味极重。

听着李将军对这吃食如数家珍,姚善倒是好奇,不由问道:“李将军对这灶火很熟啊?令弟也是开馆子的,应该对这一行很熟吧?”

“祖上传下来的,不瞒姚先生说,西雍的兵役是每户都要出,我们老李家,就我和弟弟两人,如果不是我,就得是弟弟了!呵呵,所以没办法,便来从军了!”

“哦,原来如此。”

大建相比西雍可就良心很多了,徭役方面是募兵制,也就是通过招募来征兵,参军者会有不俗的收入,按照最基本的新兵说,只要入伍,每年的军饷最少就是二十两银子,这笔钱已经高出了外面八成以上的赚钱门路。

而且当兵之后从军户的田税也会被降低,打个比方说,一个人家里五口人,老夫妻二人,下面三个儿女,如果有一个儿子参军,那这户人家的一年的田税就会降低五成,也就是说,如果这户人家这一年五亩地要交一两二分银子,那要是参军户,就只需要缴纳六分银子就够了。

不光如此,大建对从军户也会非常照顾,如果是三口之家,老两口膝下就一儿子,儿子去参军,那大建军就会给老两口家立个光荣之家的称号,免除老两口所有的徭役,并且每年官府还会补发他们五两银子作为奖赏。如果儿子战死杀场了,那官府也会给予照顾,比如安排老人家一些简单的活计,让他们安度晚年。

这些事情在西雍是不可想象的。

西雍不仅要参加兵役,而且即便是参加兵役也不会有多少优待政策,只是累年之后偶尔会对从军者家属发放一些补助,但是这些补助聊胜于无,多就只是几两银子罢了。

当然,今年开始有了好转,从军户家有阵亡者,每年会多分到两担粮食。从军者也开始额外发放补助,虽然不多,但是也算是好的开始。

“若是李将军也开个馆子,那一定也是宾朋满座啊!”

吃着面的李将军不由看了姚善一眼,愣了一下,随后回味笑道:“哈哈,也是,不过说实话,自打当了兵以后,就不怎么想去开馆子了!”

“啊?”

倒没有想到李将军会如此回答,姚善看看他。

按照他的理解,西雍如此严苛的兵役制度,其实军队中大部分人应该并不想当兵,而是想尽早回家的!

虽然他知道西雍士兵的军饷也和大建相同,最低阶级也是二十两起步,但是那也是当年在大建支持下才有如此优厚的待遇,两年前那一次之后大建这两年实际上都在减少对西雍的援助,在军饷方面西雍应该是捉襟见肘的,以致于柳霸在两年时间里就已经裁军三次,将原有的三十万人减少到不足二十万人,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拢右一直不太平,而大将军柳营祁在西线的战争一直打个没完,这也极大的消耗了西雍的国力。

据传闻去年还传出拖欠军饷的事情,导致中卫的一支部队哗变,近三千人被诛杀!

似乎看出姚善的心思,李将军难得把那粗眉头挑挑,一副调皮模样说道:“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浑身是铁,打几根钉子。”

“啊?”

“呵呵,没听说过一句话吗?”李将军露出一脸贼笑,笑嘻嘻的说道:“跟着少帅有肉吃!”

姚善:“……”

差点忘了这茬,昨天光顾喝那枣儿茶,一赞美李将军这茶,李将军就把不住了,把自己的好东西全拿给他吃,这一吃就到半夜了,倒是忘了李将军参军之时可是跟着柳廷玉打仗的!而柳廷玉在西雍也是有名的战帅,而他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那句以战养战!

什么叫以战养战?

柳霸不许他们劫掠,于是柳廷玉改了明目,也不去抢劫那些被打了城,而是派人上门求募捐,让那些高门户的人家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人出人,有肉出肉。

打着这个明目,实际上呢,就是敲诈,这些城刚刚被打,本就治安不好,按道理说应该要实施宵禁。

可是柳廷玉很自信,也不搞什么宵禁。

结果呢?

这些富户们拒绝给他捐款的,晚上就接二连三的遭贼,甚至还有遇到趁火打劫的强盗,各种名目,甚至还有什么卧龙岭的悍匪!这不是扯吗?

大家心知肚明,但也拿他没办法,莫说别的,就柳廷玉手底下这些人,那都是艺高人胆大的,谁能挡得住!

再说那时候的北地,都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钱的富的冒油,天天酒池肉林,寻欢作乐。

没钱的穷的天天就是清水棒子面糊糊,饿的前胸贴后背。对那些富户早就恨之入骨了,听说少帅打进来不仅没有反抗之心,甚至还热心帮忙,带路送消息,殷情的不得了!

为什么?

送个信人家送你二斤肉,还有银子拿,这谁不愿意?

听说这种敲诈的事情不仅不骂柳廷玉,相反还拍手叫好,看到募捐官到哪户人家门口,立马跑出来告诉官家,这家伙有多少田地,多少银子,多少女人!生怕募捐官问他要少了!

而不少人更是直接揭竿而起投奔柳廷玉,加入他的账下,别说是那青年壮劳力,就是老汉子都奋勇向前甩了老太婆来参军。少帅也来者不拒,通通收留。到了后来,连女人都来加入,少帅居然也收了,堪称惊死一众大老爷们。

后来就流传出来,老百姓把柳廷玉这做法叫做劫富济贫!

这事情其实在大建并不是很多人知道,只是姚善刚好是宗庆府小宗主,而且是专门负责和大建朝廷合作的人之一,所以对此有些耳闻。

他是知道的,柳廷玉当年成名之后虽然跟着李成忠的黑甲军,自身只是个偏将,所领军马不足五千人,可是据大建内部情报,他手底下的混编部队最少超过三万人,而后勤辎重部队那就无法统计了,因为那些人连军装都不穿,平时一看就像老百姓,男女老少皆有,若是走在大路上不注意,还以为是逃难的百姓!

就这些人,当时还创造了奇迹,居然把城破逃亡的南陈王陈亮及其护卫给活捉了。

兵围北魏时,柳廷玉三万人围了八万人驻守的北魏,但是据北魏人说,李成忠来之前,围北魏的人就已经最少有十几万人之多了!

曹家不是被打下来的,真的是被吓死的。

当然他们是不知道,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来柳廷玉的军营给他摇旗呐喊,每人有二两银子拿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