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风雨长剑歌 > 第二卷 漫漫江湖路 第八十八章 商人自当逐利

罗庭缓步行走在街道上,眉眼稍稍低垂,令人看不清他眼里翻滚的思绪。

周围些许行人走动,他混入渐起的人群中,如一个平凡的乡野小民,毫不起眼,实际上,隐气法全力运转的他,别说的普通百姓,哪怕是目力极佳的擅猎武者,都难以在众人中将其找出。

昆梁...罗庭暗自喃喃道。

昨夜一行之后,他对这个地方已有了较为细致的认知。昆梁镇按朝廷地理正志划分,辖属于昆州昆梁县,初起之时,仅为一座靠山而建的偏僻村镇,本地居民人口稀疏,甚至还比不上经山而过的行脚走商,然而因山间这条历代修缮开拓的道路,商人日渐赠多,许多背井离乡的远客流民定居于此,昆梁镇多年来稳步发展,逐渐成为了地域重心。

因此,鬼骨在此地安排了一名白,若藏身于昆梁镇,那么其外在身份想必会手握一些权力,既方便做私底下的勾当,又利于平日明面上的生活,此等可谓是双赢之举,这儿又天高皇帝远的,手握权力之人,可不是什么县太爷,而是掌控山道通行的那几家——这一点,与昨夜被自己击败的那名鬼骨,其记于纸上的推测也相符。

至于方法...可行的太多了,无论是悄然混入其中,还是凭借武力拉拢、接近、威胁,亦或是直接杀掉取而代之——这对于擅长变幻身份的鬼骨来说,不是难事。

虽说都是心怀正道者不屑于去做之事,但能在鬼骨中混到白这个位置的人,岂是良善之辈?对此,罗庭只是心里嗤笑一声,不多言语。

鬼骨规矩森严,除却一些属于奇诡巧技的汇报手段外,成员间的一切联系,皆为由上至下的单线联系,从无例外,白可以知道手下所有灰的详细消息,而灰却连头上的白是谁、有几名、前后是否同一人都不清楚,只能根据被传唤碰面之时,其行为习惯及言语举止来推测,然而推测出来也是无用,一旦逾越规矩,贸然试探做出不智的举动,下场具体如何,罗庭不知,想来不会好。

当然,若非如此,这群人早就被朝廷铲除了。

作为曾与鬼骨六脉牵扯不清的罗晏两家中人,对鬼骨这个隐秘组织本就不算陌生,而自从成为“白七”之后,罗庭对其的了解愈发深刻透彻,那些外人看不太懂、或是意识不到其中深意的书文记载,在他眼中,字里行间都在透露着消息,譬如罗庭搜寻阅览鬼骨秘辛时,在柜子底找到了一本严密藏好的文记,约莫是这名被自己击败的灰有记录的习惯,每逢要事均小记一二,其中曾提到过一句,“恰闻风击雀唳,其声琅琅,齐汇若鼓瑟交鸣,绕梁三尺,不绝于耳,吾心有所感,遂出门,行至林中,见之,除白袍外,再添一道陌生灰影,藏头蒙面,不曾言语。”

承接上下文意,大致为某个天朗气清的日子,白用独特暗号唤他,他应约去了某处山林中,却看见那名白身后还跟着另一名没有见过的灰,他没有好奇,只是遵白之令,三人一同去做了某件事,估计是不怎重要,所以他只是随手一记,并无过多叙述。

但正是此句,让罗庭敏锐地意识到,这名忽然出现的灰,很可能来自于这座傍山小镇之外,甚至是昆梁县外的地方。

这意味着,昆梁山附近辖属昆梁县的一片地界,也许还要加上邻近的几个偏远小县,其中所有灰都归这名白阴影中牵连掌管。

这个看似毫无意义的细节,却是让罗庭对鬼骨的了解又深了几分,鬼骨这头庞然大物,看似无处不在,无事不知,江湖人人敬而远之,却有时又不得不接触,罗庭从前也是如此,厌而不能绝,然而如今想来,那不过是鬼骨特意向,实际上,他们布下的蛛网远远不是天衣无缝,网中有着很多疏忽和遗漏,他们的目光,好像尽数集中在了“利”这一字所在之地。

罗庭有理由怀疑,抵达江南道需经的平南道、蜀中道两地之内,唯有两道首府州城、数一数二的大州大城、以及这条商路沿途城镇,才有鬼骨的人存在,除此之外,其余各州有许多依山傍水的地方,种地猎山捕鱼,自给自足,既没有珍奇特产,也无需大量贸易,商人利益难求,而这些地方,鬼骨都不太涉足。

年轻人凝眉思索着,心中明悟。

毕竟鬼骨曾是江淮八大家之六演化而成,逐利而行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行事准则,这不是经过破灭、重起、发展就能轻易改变的,瞧准了这一点,待这趟旅途走到终点,迈入江南道地界后,将与鬼骨频繁接触,行事愈发艰难起来时,便可同样依此大致推测出其势力强盛之处与薄弱之处,避强击弱,觅得一丝先机。

至于此地,其势力相较于附近地区,还算是强盛,但放在整个中原来说,自然是薄弱到近乎被忽略了。

这个多年前由一众山寨演变而来的小镇子,再怎么依仗商路发展,说得再如何繁华,也不过是对比周边同为县镇的穷乡僻壤,而对于广袤的中原大地来说,全是不值一提的偏远小地,毫无区别,实在当不得鬼骨太过关注,多少江淮京畿等地的人一辈子都没听说过永歌、昆梁、阳崇这些地名,此等偏僻地界,有一名白存在都已是沾了商路的光,不可能会有第二个,要知道,这条山珍贸易商路之始永歌森林,即自己此行的启程处,甚至是那位二十年前搅动江湖之人隐居的地方,若不算因追杀叛徒而来的数位鬼骨高手,也才只有一位白而已。

念头纷呈之时,罗庭已然踏过树荫与天光交错的街道,朝小镇深处走去,道旁酒楼茶肆渐少,行客稀疏,一丝丝清冷意味袭上街头,他轻轻吸了一口气,昨夜拼杀窥得一些隐秘似在眼前浮起,分外清晰。

官府不谈,昆梁镇暗中的掌控者,实有三者,分别为杨、周、吴三家,放在昆梁山这儿,算得上一方乡野豪绅了,他们三家是许多年昆梁小镇尚未建成之时,山寨团伙投靠朝廷的牵头人,即一群草莽匪汉中仅有几位的“聪明人”,作为领头羊,这三家自然获得了一定的权利,发展至今,鬼骨若寻地藏身,大有可能三者择一。

至于是哪一家,那名死于剑下的灰认为是杨家,对于此点,罗庭既不尽疑,也不全信,而是翻箱倒柜细细阅览,找到了更多关于这昆梁镇杨家的消息,将其整理一番,自己再作推测。

这杨家,确实疑点颇多。杨家当今家主尚值壮年,上老已过古稀,旁人皆敬称杨老太爷,今年七十又六,老人家闲云野鹤,早已不管事,据传前些年身体不好,差点没熬过那个冬天,谁知过了隆冬,初春来临,杨老太爷身子骨竟又慢慢硬朗了起来,久经的病痛日渐好转,性情也有了一些变化,变得更加关心家族了起来,如此和蔼的一位老人,旁人虽奇,却也不会怀疑什么,最多感叹道上一句,老爷子真有兴致。

这种事虽不算常见,但罗庭自小在江南道却也是听说过不少,谁谁谁家的老人越活越硬朗、越精神之类的,杨老太爷的例子并不会太引人关注,若单单在鬼骨据点内看到这个记载于纸文上的本地逸事,罗庭并无多余想法——然而若是知晓,有一名白就隐藏这三家、甚至是杨家之中呢?

若想隐藏身份,谋得便利,而不被打扰、质疑...一位即将寿终逝去的老人,那可再合适不过了。

身具武林二流实力,又擅易容之术,伪装成一名平民百姓,有何难?在真正的杨老太爷没熬过那冰寒之际,瞒过所有亲近之人,取而代之——甚至心狠毒辣之辈,直接下手促成此事,从此戴上了另一张脸...鬼骨的人,不都是如此么。

更何况,装成一位家族内德高望重的老人,既有说话指点的资格,也不用担心被人看出什么不妥之处,好不容易撑过大病,直面死亡过后,性情变化也是极为正常,任谁也看不出端倪来。

昨夜直至今时,罗庭脑中作出了许多猜测,却当不得实,这一切不过是他的一面之想而已,灰不敢对上头的白作出试探,那就须由他来作,动手之前,都需要弄得清清楚楚。

无论是恩怨爱恨,还是仇杀纠葛,不涉及无辜的普通人,是江湖中最基本的规矩。

...

空无一人的巷弄深处,一身朴素短衫的年轻杂役轻步踏着,脚步声早已消失不见,如同遁入阴影,形貌不显。

先去杨家,若不是,再去其余两家,只消在明日早晨启程前回到镖局就行,今日时辰尚早,还有半天一夜的时间,足够了。

他左手衣袖微动,剑柄落入手中,触感冰凉,如一条河鲫规整坚滑的鳞。

最简单有效的试探,莫过于那把本属于自己的红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