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神州江山志 >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三十五章 南下汴州

三日后,有三个身影分别坐立在大渊皇宫内的承乾宫,这里是天子宇文泰的行宫,金碧辉煌,琳琅满目的珍贵饰品陈列其中,无不彰显着其主人的无上尊贵。

承乾宫内,那三道身影分别围在龙榻旁,四下的宫女太监,都退出在殿外,诺大的宫内,三个人谈笑风生。

这三人便是当朝天子宇文泰,皇后宫绥娥以及丞相宫琪瑞,正是当今大渊权利最大的三个人了,宇文泰盘腿而坐在龙塌之上,与皇后之间,隔着一个金丝楠木的棋桌,而宫琪瑞,便坐在龙塌之旁,与天子皇后二人成三角之势,端详着眼前的棋局对弈。

“皇后的棋艺大增啊,这一手坚壁清野,着实妙哉,妙哉”宇文泰看着棋局说道,眼神中流露着些许意味深长。

宫皇后将手中黑子落下,从而吃了宇文泰一大片白子,轻笑一声道:“呵呵,都是陛下让着臣妾的,我都是瞎玩,一点都不懂这下棋的筹谋划策”。

“是吗?看来朕是过滤太多,放不开手脚,还不如皇后一样,随意而为啊”宇文泰眯着眼说道。

皇后听着,手中的黑子一时停了下来,似乎陷入了僵局,嘴角挂着笑意,看着宇文泰道:“还是陛下棋艺高超,这指东打西让臣妾是不知所措了”。

“皇后娘娘,所言甚是啊,陛下看似失了一手,却引皇后娘娘入了僵局,陛下的棋艺,老臣佩服啊”一直观棋不语的宫琪瑞,突然开口夸赞道。

“哈哈,爱卿说笑了,谁不知道丞相“镇神头”的美誉,要说我大渊下棋执牛耳者,不外乎丞相和上清派的玉清子了啊”宇文泰缓缓道。

“镇神头”是天下棋手对丞相宫琪瑞“一子解双征”的美誉,当年西域楼兰王子前来进贡,扬言要挑战翰林院所有棋手,先帝起初不以为意,没想到被王子连胜三场。

一时先帝大怒,昭告翰林院院首若赢不了楼兰王子,当提头来见,就在翰林院无人敢应的时候,当时刚刚科举完成为棋待诏的宫琪瑞,挺身而出,以神出鬼没的一子解了王子必胜的“双征”之势,一时间名扬海外,也就此获得了“镇神头”的名号。

“陛下,那都是陈年往事了,老臣如今眼老昏花,哪比得了陛下和皇后,也只有拼着把老骨头,为陛下做点微末之事了”宫琪瑞摆了摆手笑道。

“丞相这就是谦虚了,如今护国公不在,丞相可就是我和陛下最信任的臣子了,统领百官,协助陛下治理天下,可说不得微末二字啊”宫绥娥听后连忙道。

“好啦好啦,今天都是一家人在这,也无外人,皇后还叫什么丞相,当以哥哥相称不是,何必拘谨,朕也叫丞相一声大舅哥可好啊!”宇文泰听着,一边下棋一边突然说道。

皇后和丞相对视一眼,顿时一惊,宫琪瑞没有迟疑,赶忙起身下跪道:“陛下,臣惶恐,陛下是君,在下是臣,君臣之分,不敢违背!”。

停下手里的棋,宇文泰突然朗声笑道:“哈哈,你看看皇后,丞相还较真了,朕都说了是一家人嘛,快扶丞相起来吧”。

宫皇后闻言,连忙扶起了宫琪瑞,两人交汇的眼神中,都闪过了一丝惊慌。

“对了,皇后提起护国公,朕今日听闻了丞相已经查明真相,是否处置妥当啊”宇文泰又说道。

听到宇文泰的话,宫琪瑞心中再一惊,自己早上刚刚料理了此事,还未上奏,没想到宇文泰已经知晓了,只好作揖道:“陛下英明,臣确实已查清,护国公一事乃是青龙营统领霍顿受人贿赂,从而安插亲信对国公大人行害,现如今人已经被关进了大理寺受审,臣亲自审问,一定查出幕后之人”。

“好,丞相办事朕很放心,能够调动禁军,此人想必来头不小,丞相可要抓紧审问,莫要让不臣之人,肆意妄为啊”宇文泰说道。

说完,宇文泰揉了揉太阳穴,闭上了眼睛轻声道:“今日丞相也辛苦了,皇后替朕送送丞相吧,朕也累了,就不留丞相用膳了”。

随后,便靠着龙榻,似乎眯了起来,宫皇后和丞相也赶忙行礼告退了出来,年关将至的皇宫同样寒气逼人,没了太多绿意盎然,倒是白雪和红砖相交辉映。

“兄长,陛下是何意啊,安阳一事是否已经败露了?”宫皇后与丞相宫琪瑞并肩齐行地问道。

“圣心难测啊,也许,咱们都得小心行事,加快点速度了皇宫娘娘”宫琪瑞目视前方说着,双眼如炬,又开口道:“这次还好青龙营有人出头,只可惜霍顿,再无利用价值了啊”。

“兄长的意思是,要另立新人吗,心中可有了人选?”宫皇后问道。

宫琪瑞微微一笑,看了眼皇后,抬手行了一礼道:“万事皆有臣为皇后和陛下分忧,天气寒冷,皇后娘娘就留步吧,还是赶紧去照看照看陛下,微臣就告退了”。

说完,微微点了点头,便坐上轿子渐渐出宫了,身后的宫皇后,看着渐行渐远的宫琪瑞,心中泛起一阵波澜,轻叹一声也往回走去了。

皇宫内的诡谲波澜,一如这北风呼啸,让人困于其中,不得自已。而一路南下的江南汴州,因为茫茫的昆仑山脉隔绝了南下的北风,而在嘉陵江畔,依旧有“江南天气好,冬景似春华”的场景。

相比于北方,为了抵御寒冷,人们若非有事几乎难得出门,而自古便富硕天下的汴州,大街小巷依旧人来人往。

汴州大地,经商和求道同时盛行,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两者,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善于经商,汴州人向来过得殷实,吃穿不愁且爱享乐。

然经商之人多有阴损,久而久之,上清的修道养生之术,在汴州流传开来,毕竟,当你有钱的时候,还是想平平安安多活几年,来一享富贵的。

同安城,是位于汴州北部的一座大城,此地盛产美酒酱酿,多有文人侠士,为尝一口“老君仙”,而不远千里,来到此地。

喝酒需得配行酒令,向来爱豪饮的北方有此说法,同安城倒也有自己独有的“行酒令”,便是说书,那受万人追捧的百晓生,便是同安人。

坐在同安城的酒馆内,听着说书先生说一说江湖趣事,再喝上一口“老君仙”,这便是同安城的大道了。

此刻同安城的,些许凉风阵阵吹过,一家名为“悦来香”的酒馆,人声鼎沸,这是同安城数一数二的老字号酒馆了。

酒馆内不时传来阵阵喝彩声,一名身穿灰色衣袍的老者在台上正拉着二胡,嘴里振振有词地将说着,台下的观众,都有一壶美酒在手,没钱的配点花生小菜,有钱的在二楼包个包厢,山珍海味那是一应俱全。

人们的喝彩声一半是因为这老者跌宕起伏的讲说,而另一半则是送给他讲的内容。

“且说那当朝武状元,手持三尺玄黄剑,英姿勃发少年郎,为救护国公是一力战天将啊,三千玄甲,都是他剑下亡魂,诸位说,此等儿郎,当得英雄二字否?”。

说书老者的声音扩开,顿时引起一阵捧场声:“当得,当得……”。

还有听的欢快激荡的,纷纷拿出细碎银两,扔了上去,直把那说书老者看的喜出望外,不错,他讲的就是敖凡等人在安阳郡的事。

至于真假,同安城的百姓,才不管呢,像敖凡这样少年成名又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的故事,谁能不爱听呢?

“看吧,我就说那小子救你是得不偿失吧,这风头都被你抢了,屁也没捞着哈哈”悦来香一楼西南角落的一桌上传来了不合时宜的一声。

说话的是一个穿着黑色粗布外套,头上零星几根白发,一双丹凤眼总是透着股阴冷劲的老头,背上高高隆起了一块,竟是那日从桃源居逃出来的鬼刀老人!

鬼刀老人身边坐着一男一女,男的高达俊朗,头发束冠,着一身青衫,女的扎起一头黑发,穿着一身锦绣黑衣,不难看出秀丽容貌,正是敖凡和玄灵二人。

原来那日从安阳郡出来后,鬼刀老人胁迫玄灵带路,骑了两匹快马,一路南下不作停留来到了汴州,你道是为何?

鬼刀老人和玄灵本来约好出了城以解药换敖凡,怎奈鬼刀老人疑心太重,深怕后有追兵所以一路没有停留,直到狂奔一天一夜才停下,只不过虽然确认了没人追来,但是最让鬼刀老人无奈的事情又发生了……。

身负重伤,被自己打晕的敖凡,又醒了过来,当晚露营山野的一行人,当敖凡缓缓在捆绑的绳子中醒来后,身上伤口几乎好了大半,在鬼刀老人没反应过来时解开了捆绑,要不是那把通有灵性的“戮影”,只怕鬼刀老人要阴沟里翻船了。

这下事情陷入了新的僵局,敖凡突然恢复,虽然额头上的匕首一直紧紧跟着,但局面还是起了变化,玄灵坚持要鬼刀老人先放下刀,可鬼刀哪里愿意。

就这样三个人莫名其妙地和平相处下来,走走停停到了同安城,一路上玄灵和敖凡只好共骑一马,把敖凡倒是羞的脸红脖子粗,只是额头那把匕首实在是碍眼。

眼看就要进同安城,反而这鬼刀老人酒鬼附身,想想那“老君仙”就非得进来不可,他思虑再三,为了不掩人耳目只好放下“戮影”。

但是玄灵并没有给他解药,因为鬼刀老人并不相信玄灵,非得找个人让玄灵给他下毒再解开他才相信,玄灵不愿,鬼刀老人便说了句:“小子,我虽然杀不了你,杀这个女娃娃倒是绰绰有余,你们随我入城,喝了酒绑个人给他下毒,否则大不了鱼死网破!”。

敖凡和玄灵无可奈何,虽然敖凡恢复了七七八八,但是鬼刀老人同样也恢复了,真要逼急了,只能是两败俱伤,无奈之下,只好先妥协,随他进了同安城,便有了刚刚鬼刀老人吐槽的一幕。

“哼,那是他们不知道啊,你这个大恶人出耳反耳在前,欺负弱小在后,不然啊,那说书的就要问,鬼刀老人当不当“狗熊”否啦”玄灵轻蔑地说道。

鬼刀老人听得脸色铁青,敖凡也忍不住撇嘴笑着,看着二人,鬼刀老人忍不住拿起酒壶喝了一口酒,“老君仙”沁人肺腑,初入口稍有火辣,随后即化,酒香扑鼻,绵延浓厚。

“啧啧,还是这口酒对味啊”鬼刀老人砸了砸嘴道:“什么狗屁英雄,都是欺世盗名之辈,还不如这美酒来的实在!”。

声音说的越来越大,坐在他们旁边的桌上一个身材颀长的少年顿时皱眉看了过来,脸色微红,略有酒气大喝道:“老头,你说谁欺世盗名呢?”。

一时间全场安静,都看向了敖凡他们这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