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半吊子的道士 > 章一百六十二 草庐

半吊子的道士 章一百六十二 草庐

作者:和灰比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7: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小央和小荼跳崖后眼睛一闭一睁,便已经来到了中南。

“祖师爷爷好久不见呀。”小荼飞到祖师身前欢快地说道,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杨小央看看熟悉的草庐,听着熟悉的鸟叫虫鸣,竟生出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杨小央接过祖师递给他的镜子,轻轻抚摸了一下,小心地收进了怀里。

细细打量了祖师一番,突然发觉他好像比以前苍老了一些,想到祖师交代过他要闭关,如今想必是闭关结束,那么......

“祖师,您重修丹道了?”

祖师一拂袖,两个半人一下便到了草庐内。

祖师当先坐下,抚了抚花白的胡须,十分嘚瑟地说道:“贫道乃何人?重修丹道不费吹灰之力。”

“那您如今是什么境界?”杨小央好奇地问道,以他的修为都能感受到祖师的气息比之前稍弱了些。

不会连人仙都不是吧?

虽然不可能,但他还是这么想到。

“金丹法的地仙呗,不过古法上叫阳神境。”祖师一眼就能看穿杨小央在想什么。

“有何区别?”

“食气法与雷法修身,金丹法修神。金丹法修行时聚气与体内金丹中,人仙金丹成型,神仙化丹入阴神,地仙修阴神为阳神。小央啊,金丹法切实可行,你要不要试试?”祖师解释完便蛊惑道。

杨小央无视了最后一句,又问道:“阴神和阳神是什么?”

“阴神便是人之魂魄,如梦如影,其类乎鬼;阳神乃身外之身,聚则成形,散则成气。”

杨小央想了想,说白了就是阴神是虚幻的,阳神是实质的呗,神神叨叨说一堆。

“那您能飞升了吗?”

祖师看了他一眼,又将目光落向别处,“过些日子便能。”

“哇,祖师爷爷您要变成天仙了啊?是不是能在天上飞啊?”

杨小央拍了拍小荼的脑袋,“天仙就要去仙界了,人间待不了了。”

小荼的笑脸消失了片刻又立马恢复。

“孟真师兄还没回来?”

“他呀,还在楚地呢,我交代他去办些事情。”

还有事情?

杨小央看了祖师一会儿,又问过李从文在哪,得到一个神秘的微笑后便告辞离开。

他突然觉得意兴阑珊,对那些事情提不起兴趣了。

他和小荼的草庐还在,屋内也很干净整洁,杨小央没去想为什么,倒头便躺在了床上。

“小荼我累了,我先睡一会儿。”

小荼看着外面灿烂的阳光,再看脸陷进软枕的杨小央,默默飞到了他的头边,闭上眼,听着杨小央沉重的呼吸。

她能感觉到小羊有点累。

.............................................

元武二年,春,京城,沐央宫,早朝。

昨日,在府上颓废许久的杨启接到了手下禁卫的军报,说围攻楚地的三路大军中兵部侍郎谢峰率先攻入楚王府,生擒了楚王。

而吴王和越王已经投降,正由谢峰带领的雍凉骑兵押回京城。

今日早朝公公宣读了军报之后,满朝文武便开始切切私语。

兵部尚书苏佳及当先站出一步,朗声道:“陛下,如今战事已定,应当尽快收回各路兵权,不可再生兵变,赏罚也当及时清算。”

李敬澜瞥了苏佳及一眼,也站出一步,“陛下,臣附议。”

赵启年暗道该来的还是会来,想到自己可能要统领鸣武那些刚打了胜仗的骄兵悍将,打了个哆嗦,向杨启问道:“义父您意下如何?”

杨启坐在赵启年右下方侧对着他,正懒洋洋地拖着下巴,闻言随口道:“苏大人说的是,确实该收回,当交由陛下管理。”

还不待赵启年说话,苏佳及便出声道:“除去北疆骑兵与南疆大军,其他几路大军兵权收回后当交由可靠之人手中,切不可落入奸人之手。”

杨启点点头,“理当如此,各路兵权不论统兵、调兵、出兵之权都需慎重,在下认为交由陛下最为合适。”

苏佳及冷哼一声,“兵权自然要由陛下把持,然兵贵神速,若遇急情还需层层上报,平白拖累。臣意,由朝中几位大臣共同操持兵权,若遇危急还可先斩后奏,以保陛下无忧。”

苏尚书一言得到几位大臣支持,杨启将几人暗暗记下。

李敬澜轻笑道:“那苏尚书认为孰人合适?”

“把持兵权之人不宜多也不宜少,三人足矣。兵部右侍郎袁爽深通兵法,可算其一;承恩公赵华世承皇恩,忠心耿耿,可算其二;老臣不才,但主事兵部多年,自认可算其三。”

李敬澜看了皱眉不语的承恩公一眼,大笑道:“李某不配?”

“李相乃是文官,兵事还是莫要掺和了吧?”苏佳及不咸不淡地答道。

“那兵部侍郎谢峰不配?”

“谢侍郎此战立了大功,拜将封侯亦不为过,将来统领一方,再掌兵权,不妥。”

“那为何平叛八王立了头功的杨将军不配?”

苏佳及冷哼一声,“杨将军已经封无可封,又本是摄政王,再管兵权,后果不堪设想。”

此言一出,满朝大臣又开始窃窃私语。

李敬澜看了赵启年一眼,见其只是惶恐,却没听出苏尚书诛心之言的真意,不知是该喜该悲。

杨启坐直了身子,对着赵启年道:“陛下,臣以为兵权,不论统兵调兵还是出兵,全由陛下掌管便是,无需借他人之手。”

赵启年已经被几位大臣的争论吓得慌了神,闻言微微一颤,“不可,不可。朕觉得还是先由义父掌管便是,若是朕掌管就怕误了国事,有愧先祖。”

“陛下三思......”

“三思啊陛下!”

......

赵启年看着不断站出劝谏的大臣,只觉他们似洪水猛兽一般要将自己淹没,不禁抬高了些声音,颤抖地说道:“朕意已决,退朝!”

........................................................

杨小央一觉醒来依旧是天亮,甚至比之前还要亮些,又看了看,才发觉已经是第二天了,他竟然睡了一整天。

挺身坐起,没有身边李从文的鼾声,没有自里间走出的鞠夜阑和小荼,只有中南恒古不变的鸟叫虫鸣。

而原本给人宁静安逸的鸣叫今日在杨小央耳里却略显嘈杂,惹人心烦。

不对,小荼呢?

杨小央一惊,听到屋外小荼的说话声才松了口气。拍了拍脑袋,明明感觉自己的魂魄已经补全,脑袋却觉得比之前还有沉重。

推开门,小荼看到杨小央出来,丢下刚才还相谈甚欢的蚂蚁,飞到杨小央旁边嘟着嘴说道:“呀,小羊你这个大懒虫,都睡了一天啦!要睡应该也要吃饱了再睡呀。”

吃饱了就睡那才是懒虫吧?

杨小央失笑,看着没法奔跑的小荼,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在山上无忧无虑的日子,笑道:“好久没回来了,今儿去山下买些好吃的。”

杨小央刚走出两步便停下,看了小荼一眼,“匣子呢?”

“在车厢里。”

“车厢呢?”

“那儿呢。”

杨小央在院子角落看到了他们的车厢,想必是祖师带回来的,却不见他们的枣红大马。

“祖师说大红送给从文哥哥了。”

杨小央喔了一声,也不关心李从文在哪,祖师说他没事那肯定没事。

车厢内的东西一样不差,有小荼的桃木匣子,杨小央的黑铁棍子,从江州城拿来的两箱银子,平日购置的用具。

还有李从文和鞠夜阑的东西。

杨小央随手揣了些银子到怀里,让小荼进了匣子便背上往山下走去。

他本想去跟重霄真人打个招呼,但想到那位真人绝情弃欲,应该不管这个,记不记得他这个人儿还是两说呢,所以便没去。

山脚的南水镇依旧一片祥和,一年未至也没什么变化。

杨小央先去了躺卖马的地方,给那胖胖的马商五十两银子,还了当时欠下的钱。

那马商明显愣了一会儿,看了杨小央好久才想起这人是谁,毕竟杨小央长得太普通,扔在街上能找出十个八个一样的,而且还没穿道袍。

他也没想到这人还记着这件事,不过也没多说,笑着收下了银子。

“此次回归乡里可还顺利?”

杨小央想起这波折的一路,嘴角一抽,顺利是顺利,就是没回川蜀罢了,“承您的情,顺利。”

马商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不太顺利,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

杨小央知道自己不会撒谎,行了一礼便赶紧离开。

在镇上买了不少吃食,走在回山的石阶上,见四周无人便问道:“小荼,我们以后一直住在山上怎么样?”

“哼,臭小羊,你还说要带我去吃天下的美食呢!住在山上怎么吃?”

杨小央早有腹稿,得意地笑道:“嘿嘿,小荼啊,这都元武十七年了,各地行商之人遍布天下。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到长安城去买,那里可定有,要是街上没得卖我去找段青给你找来。”

“那之前去长安为什么不给我买?”

杨小央顿了顿,打着哈哈就过去了。

他能说他当时不知道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