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寻龙迷踪卷一华山惊变 >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与皇上的谈话

南京,皇城。

谨身殿。

朱棣只身站在殿外,手倚栏杆,默默的眺望着殿前空旷的广场。

广场此时空空荡荡的,除了几个身负要事的内侍迈着急匆匆的脚步偶尔路过之外,一个人也没有。

现在的广场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看到这样的情景,有谁能想到几日之前,这里还是一片尸横遍地,血流成河的一片狼藉景象?

广场上留下的痕迹很容易就能被打扫干净,可是这几日以来这一连串的变故,对于他的计划,对于大明江山的影响,拘谨会有多大的影响,是否能够被清理干净?

朱棣的心里不由得暗自叹息了一声。

对于这个计划,他谋划了许多年了,从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燕王开始,就开始部署,一直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原本他以为自己已经计算到了一切,一切全都在掌控之中,可是他还是算漏了一样东西,人心。

他没有计算到,一直掌握在他手心里,按照他预设的轨迹行动的棋子,叶枫,竟然会如此的得人心,竟然会有这么多的人,为了叶枫这个小子,居然不顾安危,不计生死的前来相助。

而且这其中绝不止是那些守着愚蠢的所谓江湖道义的江湖人物,甚至还有许多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人……

看来果然,事情往往是可以计算得很精确的,然而人心莫测,却是你永远也无法计算的。

就在朱棣返回皇城的第二天,他就接到了密报,王全死了。

而且是死在蜀中唐门请来的有名的一个杀手,叫毒蛇的手上。

王全一向行事谨慎,如今统领着剑门卫的重兵,却会被小小的一个杀手给刺杀了?这件事无论如何也让朱棣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

可是这是真的,这的确是实情。

而且更蹊跷的是,剑门卫的军队,在王全死后居然并没有按照计划,对唐家堡发动进攻,而是全部退回军营待命。

以致于等到朱棣派去的使者重新调动军队,进攻唐家堡之时,整个唐家堡已经是空无一人,所有的人全都早已撤退了,人去楼空,什么也没有找到,自然更没有那传说之中的上古宝藏。

朱棣的计划到此时已经彻底的失败了。

叶枫、唐太公、还有唐老太太,这些破坏了他计划的人,全都消失了,不知所踪,而且只怕今后,朱棣再也难以找到他们的踪迹了。

江湖虽然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这几个人若是有心藏匿起来,朱棣想要找到他们,简直无异于是大海捞针,谈何容易。

朱棣的心情这几天坏到了极点,也沮丧到了极点,为了这个计划,为了这个传说的宝藏,他也已经付出了很多,牺牲了很多,可是到头来却是这么一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他真的很不甘心。

尤其令他忧虑的是,传说那宝藏之中隐藏的巨大力量,足以改天换地,若是落在了有不轨之心的人手里,岂不是会对大明天下带来无穷无尽的危机?

然而事已至此,一切已经完全脱离了他的掌控,朱棣生平第一次感觉到了一种可怕的无力感,纵然如今已经身为天下至尊之位,原来也有力所不逮之时的。

朱棣心中感叹着,正想得出神,忽然身后传来一个人轻微的脚步声。不必回头,他就知道来的人是谁。

在这禁宫之中,能够不经传禀,直接来到他身后的,只有一个人,也是他最为敬重的人,太子少师,道衍和尚,姚广孝。

回过头来,他看到姚广孝身披一袭灰黑色的僧袍,正伫立在他身后,默然不语。

除了上朝议政之时会船上朝服之外,其他的时候姚广孝一直是身穿僧袍,住在寺院之中,粗茶淡饭,墨守清规,难怪朝堂上下的人背地里都称呼他作黑衣宰相了。

对于姚广孝的这些异于常人的举动,朱棣早就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这些异于常人的举止,除了他身上有着那种自古以来文人们世代相传的,那种自命清高的臭脾气之外,更多的恐怕是他那一份恃才傲物的傲气。

姚广孝的确很有才。

当年朱棣的生母孝慈高皇后病逝,姚广孝作为僧官参加法事,在众多的皇子之中,他却一眼就相中了

当时还只是燕王,一个小小的边镇藩王的朱棣,并且主动向太祖皇帝请命,要随侍燕王,前往封地北平。

到了北平,他常常进入王府与朱棣密谈,分析天下大势,并且把他的好友,当时天下闻名的相士袁珙、卜者金忠推荐给朱棣,逐渐令朱棣下定了逐鹿天下,争夺皇位的决心。

靖难之役爆发之后,他协助世子朱高炽镇守北平后方,保障前方军队的后勤供应,并且多次出谋划策,为朱棣最终去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当朱棣登上皇位,论功行赏之时,他除了接受了朱棣的赐名“广孝”之外,对于赏赐的金银财帛,屋宅美女,全都一一拒受,继续着他清苦的僧人生活。

朱棣感其德,除了重用之外,还封其为太子少师,辅佐太子朱高炽,并教导皇长孙朱瞻基。他自己也从不直呼其名,一直尊称姚广孝为“少师”。

如此礼遇,可谓尊容之至,而姚广孝却始终执身中立,从不涉足朝堂之上的党派之争,这一点除了他的一身傲骨,不屑于为他人所利用之外,恐怕也是因为他那异于常人的聪明。

既然是聪明人,那么与他的谈话自然就需要将就一些策略,所以这一次朱棣召见姚广孝,用的便是征询北平新都建设极度的幌子。

此刻对着姚广孝,朱棣掩藏住了内心的烦闷之情,微微一笑说道:“少师来了?少师刚从北平视察新都建设进度回京不久,本应好好休息一下,朕却忧心迁都的进程,不得不相召,少师勿怪。”

姚广孝低头应道:“皇上相召,乃是情理之中,皇上言重了。”

朱棣清了清嗓子,开口问道:“北平新皇城的建筑进度,现在可还顺利否?”

这个问题本身就很奇怪,姚广孝只不过是北平新皇城的设计规划者,负责统筹和监督建造进度的,理应是户部和工部的事务,这种问题,自然是询问身为户部尚书的夏原吉更为合适。

然而姚广孝却显得十分平静,好像早就知道皇上会询问他这个问题,没有一丝的奇怪,答道:“新皇城的建设一切顺利,这一次夏原吉大人在所需的物资和人力毫不吝啬,通力配合,实在是居功至伟。”

哦,朱棣点了点头。

夏原吉这个恨不得把一个铜钱掰开成两半花的小气鬼,这一次在新都建设上面竟然能不遗余力,全力配合,的确是令到朱棣有一些意外。

不过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夏原吉对于自己的忠诚,他明知已经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决定了,迁都之事已成定局,与其扣扣索索的从中作梗,但不如倾尽全力的配合,不折不扣的执行皇上的意思,这倒的确是个聪明人,也是个能干的人。

朱棣望着姚广孝,忽然话锋一转,突然问道:“朕听说少师在北平新都建了一口井,唤作锁龙井,用铁链不知在井中困了什么东西,关于此事传得沸沸扬扬,民间各种传闻极多,却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姚广孝抬起头来,满脸的淡然,从容答道:“此乃风水之术,乃是为皇上长治久安之故而建。”

“哦?”朱棣不太明白。

姚广孝解释道:“世间万物,都是阴阳相合,相辅相生,皇上既为当今真龙天子,世间也即必有恶龙相生,此乃天道也。如今建此锁龙井,将恶龙锁于其中,除去此患,皇上必定会皇位永祚,国泰民安了。”

这解释有些勉强,不过朱棣听了,心里却感觉很是受用,非常舒服。

原本他对于井中锁着龙什么的传言,就是不信的,这世上哪儿有什么龙这样的生物?

可是毕竟皇帝便是当今的真龙天子,这锁龙二字,明显对于他而言有些不吉利,因此心中难免有些嘀咕。

如今姚广孝的这一番言语,虽然显得有些牵强附会,不过却合情合理,而且对于他而言也是大吉大利,自然是最好的解释了。

更何况朱棣既然任命姚广孝作为新都城的设计规划者,自然是对他有着充分的信任,他原本也不准备深究的。

要知道姚广孝对于这些杂学数术一类的广博和研究,自然并非一般人所能够理解的。有时候,增添一些这种神秘的色彩,对于皇帝而言,也并非是什么坏事。

朱棣接下来又询问了一些关于新都北平建设细节上的事情,这关于新都北平的事情就谈完了,感觉应该进入正题了,朱棣沉吟了片刻,一时之间倒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

姚广孝一脸平静的等待着,他心里很清楚,在这种时候,皇上忽然召见他,只怕绝不会只是因为关心新都北平的建设这么简单。

过了一会儿,朱棣终于开口问了一句:“吏部尚书蹇义蹇大人生病了,卧床在家,闭门谢客,这件事少师可曾听说啊?”

姚广孝点了点头,说道:“略有耳闻。”

朱棣的双眼逼视着姚广孝的眼睛,缓缓的问道:“朕听闻蹇大人患病之前,曾经去太子府上见过少师,不知道此事可属实啊?”

姚广孝的是哪头不自觉的一震,心中暗道,看来与皇上真正的谈话,这才要刚刚开始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