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尘海夺剑录 > 正卷 第一章 江湖之远(一)

尘海夺剑录 正卷 第一章 江湖之远(一)

作者:醉古迷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5: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这首诗是唐代诗圣杜甫所作,讲的是人生的相聚与离别本就是这般无常,聚聚散散,生生死死………

明,成化六年,一个暗潮汹涌的年代。

这一日风和日丽,晴空万里。尽管只是三月天,但春风早已拂遍武当山上下,整座山仿佛披上翠绿的新装,显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山上的一块坪地上,两柄利剑正在激烈交锋,“叮叮铮铮”的撞击声在山谷里不住的回荡。只见两名剑客不断的闪展腾挪,时而似大鹏展翅,时而似猛虎扑食。

其中一人身穿道袍,年纪约莫三十,浓眉入鬓,脸面庄肃,使的剑法也是沉稳厚重,颇有长者之风;另一人身穿淡青色衣裳,却是俗家弟子打扮,看年岁未足二十,浓眉凤目,面如温玉,身形修长,虽然剑势上早已落了下风,但嘴角却始终带着浅笑,显得轻松自在,好个俊俏的年轻人!

斗剑圈外,立有一名老者一名少年,二人正凝神观斗。老者慈眉善目,红光满面,也是一身道士装扮,头戴道士帽,足蹬七星靴,背后的道袍上绣有大大的“八卦图”尤为醒目。少年身着明黄色俗家衣裳,圆圆的脸庞,大眼有神,年纪不过十四五,正是顽皮好动的年岁,观看斗剑更是兴高采烈,手舞足蹈。

两人堪堪拆了七十余招,中年道士大占上风,眼见对方只有招架之功。

就在此时,场面有了变化,只见那年轻人使了招“燕子三抄水”,长剑急攻对方小腿下盘。中年道士不慌不忙,不挡不避,一招“开门揖盗”长剑疾刺对方胸膛,正合“攻敌之必救”的剑理。

年轻人见状急忙撩剑上挡,使一招“海底捞月”,在电光火石之间挡住了这一剑。

岂料中年道士此招乃是虚招,剑势未老,已由刺改压,借着对方剑上传来的上架之力,纵身跃起,一个“鹞子翻身”从对方头顶掠过,左掌在对方右肩后轻轻印了一掌,这才落地。

那年轻人心中微微一惊,已知对方相让之意,随即转身垂剑,拱手道“承蒙大师兄手下留情,师兄剑术精湛,小弟我甘拜下风。”他嘴上这般说着,但神情泰然自若,丝毫不以此为意,似乎输掉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中年道士也急忙还礼,哈哈一笑,拱手道:“师弟承让了,此回比试与上回相较,愚兄又多出了一十七剑,方才取胜,可见师弟近来剑术大有精进。可喜!可喜!”他口中说着,眼睛却不由的偷瞄一旁观战的老者。

黄衣少年见状,早已拍手奔向二人,笑道:“我早知大师兄一定会赢,可是没成想秦师兄居然能支撑这么多招,着实了得。”言罢,那少年向那年轻人顽皮的眨了眨眼,又自怨自艾的叹了口气,苦着个脸道:“唉,也不知道我要修习多久,才能赶上师兄们之一二。”

老者一直默默观瞧,此刻再也按捺不住,皱眉呵斥道:“常言道:‘三个女子一台戏’。老道我今天也算是开了眼,没想到三个不成器的男徒儿扮起戏来也是毫无逊色啊。”

他横了中年道士与少年一眼,向二人续道:“我知你们担心玄羽落败,难免受我训责,因而多方为他遮掩,这原本是你师兄弟间的情分。但你们诺小的年纪,行此欲盖弥彰之举,不觉得斧凿之迹重了些么?!”

三人闻听师父此言,心下甚是惶恐,不由得都低下头不敢做声。

这名老者正是武当派当世中辈分最高,排行第二的解纷道长,他与师兄挫锐道长,师弟和光道长,江湖人并称为“武当三清”。

提起“武当三清”的名号,在江湖上那当真是赫赫有名。三人不但功力深厚,剑法精湛,且不惜自扰清修,常率本门弟子下山除恶安良,扶危济困,武当山周边因而甚是清明太平。

武当派在三人的执掌下,门规甚严,门风甚正,在江湖上倍受景仰。论实力,武当派在江湖名门正派的八大派中名列第二,近年来名望更盛,隐约可与号称武林泰斗的少林派齐名。但与高手如云的少林派不同,武当派除了“武当三清”之外,小一辈中的高手可谓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武当掌门挫锐道长不但注重门人修道与剑术,更注重侠义之道的传承,因而收了许多俗家弟子,近年来俗家弟子越来越多,在门人里已然过半。挫锐道长常对弟子们道:“若人人皆存侠义之念,则天下太平不远矣。”

中年道人是解纷道长顶门大弟子,道号泽林,武艺精湛,德才出众,是小一辈武当弟子中的翘楚,深受“武当三清”的器重厚望与同门的推崇。自挫锐道长大弟子泽海道人多年前下落不明后,“武当三清”更是视泽林道人为武当未来掌门,加以悉心培育。

那年轻人名唤秦玄羽,是解纷道长的俗家弟子,位列十五,自幼在武当修习武功。那少年名唤陆天豪,是解纷道长三十二名弟子中最小的俗家弟子,学艺方年余。

解纷道长转向秦玄羽,厉声问道:“你可知因何而败?”

秦玄羽早已收起长剑,拱手低头道:“弟子愚笨,还望师父指点。”

解纷道长道:“燕子三抄水本是轻功,讲究的是轻巧飘逸,你看燕子在水面上掠过何等的潇洒自在。本派前辈将此化为剑招,原意要灵动而不失多变。你可倒好,此招使得心浮气躁,毛手毛脚在先,心中未有应招在后,难免不被对手调动而失先机。”

秦玄羽撅着嘴不以为然道:“大师兄剑法精妙,高我甚多,即便我侥幸不败于这招,也会败于那招,失手也只不过是迟早的事。”

解纷道长看他的眼神颇为复杂,勉强耐下性子,尽量压低声量道:“敢问贤弟子,上回同门比武较技你排名第几?”

秦玄羽无精打采道:“技不如人,侥幸二百六十七名。”

解纷道长又道:“那么你在我门下学剑又有几载?”

秦玄羽心下一动,嘻嘻赔笑道:“拳脚三四载,剑法不过六七个春秋。”

解纷道长怒道:“竖子还敢强辩!我武当派上下弟子不足四百,其中火工杂役又有百人,学武弟子只不过三百,你与我学武已有十余年,居然排名倒数,当真令人好生钦佩啊。”

秦玄羽对师父的讥讽并不放在心上,悠悠说道:“我与师父学到的可不止是拳术剑法的小道,更有虚怀若谷、侠义为怀的大道,君子重德不重技。我道家鼻祖也曾有云:‘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

解纷道长听得秦玄羽引经据典的狡辩,真个气得面红耳赤,七窍生烟,多年的心血没想到却只养了这么个口舌之徒,雷霆之怒,便要发作。

泽林道人眼见情形不对,慌忙上前一步,双手抱拳,打断了秦玄羽侃侃大论,向师父躬身道:“师父息怒。师弟年幼天真,未经风雨,多有不当,确须好好责罚。我作师兄的想来也有责任,就由我代师狠狠责罚他一番。还望您保重身体,免动肝火。”

解纷道长正待答话,却见远处一名传音道童气喘嘘嘘飞奔而来,人未至,音早到:“师伯,掌门人在金殿相侯,与您……有要事……商议。”

解纷道长遥见传音道童远远奔来,眉头又是一皱,心下颇有些许不悦,暗道:“这传音道童虽说入门不久,但举止轻浮,却大违我道家清净无为的修身之道。”

解纷道长向泽林道人道:“既是掌门相邀,我这就去一遭。你为人宽厚,深明大义,但对师弟们却要严加管束,日后方能担当大任。也罢,你就再调教调教这块朽木吧,正好以他为始!”言罢,又横了一眼秦玄羽,竟随传音道童而去。

泽林道人三人躬身行礼相送。

武当山主峰天柱峰在群山环绕中高耸挺拔,犹如鹤立鸡群一般,亦或象征着武当功法在江湖中的极高地位。

武当金殿在一处陡峭的山崖之上,仅有一条吊桥与外界相连,殿面虽仅有五丈见方,但却占据了崖上所有的地方,远远望去金殿与山崖浑为一体,犹如一把利刃耸立,长剑问天。

每逢此景,解纷道长便不禁想起道家先贤之言:“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