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佛光龙影 > 第十六章 夜盗宝寺三江涌

佛光龙影 第十六章 夜盗宝寺三江涌

作者:速度引爆激情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2: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接下来的日子,冷小刀静心接受敬海方丈的诊疗,空闲时就在凌云寺四周游玩闲逛。

每次逛完回来,他便将房门紧闭,凭借记忆暗中绘制凌云寺详细分布地图。不出数日,他已将凌云寺反反复复逛了数十个来回,寺中一花一木都不能逃过他的眼睛。

夜黑如漆,一灯如豆。

一把飞刀穿破夜空,呼啸着向站在窗前沉思的冷小刀飞来。冷小刀双指一并,将飞刀牢牢夹住,随即展开飞刀上一卷小纸,阅后将它放在灯上焚烧。

庭院院墙外有一株千年楠木,枝叶参天。一条瘦长的身影隐身其间,一动不动地窥视着冷小刀的一举一动。

这一夜,冷小刀听得巡夜和尚打过四更鼓,便换上一身黑衣,盘坐在床上吐纳呼吸。经过半月治疗,敬海方丈以配置的草药和易筋洗髓功已将他体内的七日蚀心丹毒性尽除,更是无意中打通了他阴跷脉、阳跷脉二条经脉,而让他功力大增。

冷小刀猛吸了一口气,只觉丹田中一股充沛的力量立时积聚,那是更胜往日一筹的精纯内力。

四更鼓刚敲过不久,忽地传来阵阵惊呼声:“东坡楼起火啦,快来救火,快来救火!”紧接着一阵阵杂乱的喧闹声在凌云寺响起。

冷小刀猛然张开眼,扑出窗外,脚尖一点,纵上屋脊,随后弓身几次轻跃,翻过了大雄宝殿,落在海通法师雕塑像旁的岩石边,矮身藏在一丛树丛间。

东坡楼为凌云寺重要古迹,顿时引起全院呼救,只听得呼救声和脚步声四起,僧侣们纷纷前往东坡楼救火。

冷小刀一动不动,静静地看着大佛脚下岩石处,只见大佛脚下的石洞口,站着两位手持禅杖的年轻和尚。他们怀着对佛祖的无上虔诚之心守护着佛祖巨像,江边砭人肌骨的江风无法使他们后退半步。

夜色虽深,但他们双目依旧闪闪有神,毫无倦意。

朦胧的月光照在大佛脚下的岩石与水波上。

寒冷而动荡的水波间,一支肉眼难以察看的竹筒随波浮动。竹筒随波浪漂浮到了岩石边,只见水面突然一分,一条黑影露出水面。

黑影穿着黑色海豹皮制作的水靠,随着波浪的摇荡轻轻露水面,双手如铁爪般牢牢地抓扣在岩石边缘。面对惊涛骇浪的三江汇流江水,黑影不惧寒冷,如履平地,展露出高深的水上功夫。

黑影手一撑,狸猫般轻轻落在岩石上,然后贴地翻滚向大佛脚下。

猛听两声断喝响起:“躺下!”

大佛旁边幽暗的石洞中冲出两人,两条禅杖一上一下横扫黑衣人腰间和小腿。凶猛沉重的禅杖带起飒然风声,出手者为凌云寺两位明字辈武僧。

黑衣人好生了得,左手一按便腾在半空,右手拔出腰间砍刀横砍明哲和尚咽喉。那人刀砍到明哲面前时,又将刀一转斜斩明清手腕,只一招便迫退明哲明清。

石璧下忽地亮起一只火把和一片刀光,刀光一闪,砍在黑衣人刀刃上。刀光来自一把沉猛的戒刀,来自凌云寺戒律堂首座明智大师。

又听大佛脚下的水边哗哗连响,数条矫健的黑影如一条条蛟龙般从岩石下翻腾而起。

这些人身不停留,纵身往大佛头顶的凌云寺而去,一落地便将随身携带的油布打开,点燃火折子扔向凌云寺的屋梁间。

眼看千古名刹就将埋身火海,毁于一旦,忽见四条身影凌空而至,以手中兵器或暗器将油布纷纷击落。

现身的四人一人手持宝伞,一人手持琵琶,一人手持宝剑,一人手持蛇鞭,面戴佛教持国、多闻、增长、广目四大天面具。

冷小刀一个虎扑,悄无声息地落挂在大佛左耳中,将身往大佛耳壁一挤藏身起来,探头向下张望。

大佛脚下,两人已斗数招。明智大师忽地一声低啸,戒刀连出九刀,一刀快胜一刀。这数刀唤作“三江九大浪”,乃是明智大师常年于江边守护大佛时观浪涛流动所悟而得。

一日三江之水汹涌澎拜,明智大师见三江水一浪高过一浪,一浪猛过一浪,暗含无尽刀意,便苦思冥想创出这“三江九大浪”来。

明智大师刀光闪耀,刀重如巨浪,前四刀将黑衣人逼退了二步。待他后五刀如巨浪般漫天涌向黑衣人时,黑衣人抵挡不住,胸前中了一刀,惨呼声中似断线的风筝落向大佛岩下水涛中。

明智大师提刀在手,转向冷小刀藏身之所,厉声大喝道:“何方小贼,不得亵渎佛祖,快快下来受死。”冷小刀见他双目闪闪烁人,武勇非常,不由闻声悚然,只是依旧藏于大佛左耳,等待时机。

猛听三江水波间一声长啸,一条小舟从江之上游顺流疾驰而下,船上载有二人,一条大汉以船桨划水,一位老人站立船头。

此时三江之水激荡翻腾,但划动船桨之人臂力强劲,内功深厚,驾驶小舟急速破水而来,竟安稳如平地。

落向岩石下的黑衣人哗的一声落在水中,眼看就要被浪头卷入水底。小舟船头上站立的老人自腰间抽出一条长鞭,随手一抖便卷住黑衣人腰间,然后一拉,将黑衣人卷上了小舟。

岸边的明智大师见老人竟能于惊涛骇浪间随意挥洒长鞭,将一百多斤的大汉救起,知来者乃是劲敌,当下提刀戒备。

小舟载着三人向大佛脚下岩边驶来,岩下波浪愈发狂怒,但那划船大汉依旧将船划得安稳如在平地。

明智大师双目冷若冰霜,近前已见得划船大汉模样,长声冷笑道:“原来是雄霸洞庭的铁臂狂龙孙啸云,没想到孙帮主做了他人的船夫!”

老人见小舟离岸还有一丈多远,长鞭唰地弹出,如一条黑蛇般缠在大佛脚下的铁栏杆上,接着轻轻一拉,借力一个腾身落在明智大师面前。铁臂狂龙孙啸云笑道:“明智大师不是在少林寺修行么,怎么到了凌云寺?今夜有高手在旁,我就不领教大师的少林戒刀了……”

江边寒风凌烈,老人只穿一件长衫,却绝无瑟缩之态。

铁臂狂龙话音未落,老人的黑色长鞭已出手,鞭影如满天的乌云向明智大师扑杀而去。

黑夜中,黑色的长鞭竟比黑色的毒蛇还要难以防备。

月色下,凌云寺四大天王面目威严,列阵以待。

对面的七位黑衣人,一样的装扮,一样的佩刀,一起发出一声恶狼似的长嚎。嚎声刚落,七人身形晃动,脚踏北斗七星阵形将凌云寺四大天王围在核心。

领头之人阴森森道:“你们的敬海老和尚已是自身难保,不知道凌云寺四大天王还有何本事守护大佛?”

敬海方丈听得寺中响乱,翻身披衣起床,走到窗边,望望院墙边的一株古树,低头合什念了句:“阿弥陀佛!”随后沉声向奔出房门的小和尚喝道:“清空,不要慌乱,过来陪我坐坐。”清空听了,急忙奔到方丈身边,垂首道:“是,方丈。”

古树上隐藏一人,眼眸中闪动深沉狡诈的目光,望着敬海方丈。而古树下的院墙边,还潜藏着数条黑影。

冷小刀见时机成熟,便从大佛耳朵边爬出,取出一只铁爪,一边慢慢滑向大佛心窝处,一边仔细查看。昏月之下,冷小刀滑下四五丈后,只见一条淡淡的细痕若隐若出现在大佛心窝附近,心中暗道:“佛祖,得罪了!”手上发劲将手中铁爪强抓入石壁一寸多。

冷小刀暗想道:“想来这条细线就是石门开启时露出的缝隙,石门开关必定在细线左右附近。”但大佛身躯何等巨大,冷小刀在细痕附近用手指手掌一一按动,过了半刻钟,依旧一无所获,不由出了一身冷汗。

大佛心窝之处都是光滑的石壁,人只能一手握住铁爪,一手摸索,着实辛苦。

昏暗的月色下,冷小刀手指忽觉摸到一处突出的铜钱大小的包块,心中一喜,掌心用力按下。

咔嚓一声响后,一道方形小门缓缓打了开来。冷小刀心中大喜,缩身而进,见洞中漆黑,遂点燃火折。

冷小刀蛰居嘉定府几月,听闻过诸多大佛藏宝的传说,以为火光亮起后必可见光灿灿的珠宝堆积,不料火折照亮之处却空无一物,心中先凉了两分。

他又走出几步,见地下暗影中散乱堆积着几处物品,忙跳跃过去,但所见不过是几堆建筑用的木料、石料和一些石块,不由大失所望。

他手持火折四顾间,忽见大佛内壁处一道黑影静立,不由吃了一惊,大声喝道:“谁在那里?”立即横刀戒备。

黑暗处,黑影在冷小刀惊喝之后依旧一动不动。

冷小刀小心翼翼小步向前,走到黑影面前四五尺远处,这才看清黑影为一座和大佛一模一样的小佛像,不由心中大喜,跃步向前中,听得脚下传来一声轻微的声响,心下暗叫一声:“不好。”将身右倾,脚下一蹬,箭一般射出,手中刀舞成一面盾牌护住要害。

只听空中嗖嗖之音大响,数十道硬弩从佛像身边射出。几乎同时,头顶上一面钉满铁钉的厚重木板也当头盖下,轰然落地,砸起满地的尘土。

冷小刀躲在一角,待四周再无动静时,这才手持火折,以手掩鼻一步步走进佛像。

烛火映照之下,只见佛像金光闪闪,上前用手一摸,只觉佛像表面手感与金子一般无异,心下想道:“这尊佛居然是黄金铸成,倒也价值连城!”

他四处游走,以烛火再三照之,但见大佛肚中除三四堆石块、木料和一尊佛像,此外再无一物。

冷小刀默默站在佛像前,心中暗道:“莫非所需之物已经被人盗走?”走到小金佛之前,一望下见金佛双目正看着自己,眼神中暗藏慈悲怜悯之意。他仔细看那眼神,心中一震,发现金佛眼中神态似与敬海方丈眼中神态有几分相似。

他回想起自己重伤之际,敬海方丈和清空小和尚对自己的悉心照料,不由心想:“半月来,敬海方丈不顾自己有伤在身,每日运功为我疗伤,而此时自己却一心想盗取大佛宝藏,实在是忘恩负义,愧对佛祖。”心间不禁心潮起伏,垂头忏悔。

他低头之际,见小金佛侧旁放着个陈旧的蒲团,当下也不多想,将蒲团拾起放在佛像面前,扑通跪倒,恭恭敬敬磕了几个响头,口中轻声道:“弟子深受凌云寺大恩,不思回报,却偷入佛像之间企图盗取佛宝,请佛祖宽恕。”

想起自己自小便孤苦伶仃,整日被人训练如何杀人和算计人,长大便身陷残酷的杀戮之中,唯有凌云寺度过的时光宁静而温暖,不由又埋头重重磕了几个响头。

冷小刀正磕头间,听得咔咔声响后,佛像前地面移动,露出一块方形凹坑来。心中又惊又喜,急忙低头查看,见其间放着一块古旧木匣。

他急将木匣锁扣扳开,只见一把斑斓古剑静静地躺在木匣之中。

古剑剑鞘是绣有一尊金佛的紫黑色的鲨鱼皮,露出的剑柄末端是一个张嘴的黑龙头,龙眼中镶嵌着满布水纹的海洋玉髓玛瑙石。

冷小刀见剑柄上龙头赫然,心知眼前之物即为江湖中人梦寐以求的黑龙剑,急忙将它用布包裹缚在背上。

他正要起身,看木匣角落放还放有一小檀木盒,盒面雕刻着一朵繁复精美的莲花纹饰,心想:“这小盒中想来藏的也是凌云寺中的非凡珍宝。”将盒子打开,见盒中放着一张绢布和一块晶莹剔透的玉骨。

冷小刀展开绢布,见其上写着几行端庄小字:

唐隆元年六月初,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夜梦西南方正雕造佛祖佛之巨像,引为大吉之照。不久,玄宗皇帝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开唐朝极盛之世。玄宗皇帝由是感念佛恩,后察知西南方所修大佛为凌云寺大佛,遂将此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子恩赐凌云寺。

冷小刀看罢绢布,心中大震,大喜想道:“这玉骨居然是佛祖的真身舍利,当为稀世之珍宝,用它当可轻易换得荣华富贵。”正想将檀木盒放入怀中,却觉一道光芒落在自己心上,抬头见金佛威严而又隐含慈悲的莲眼正凝视自己,转念想道:“这次能得起死回生,全得凌云寺和佛祖护佑,做人不能贪得无厌,得寸进尺。”便将那莲花木盒缓缓放回。

冷小刀在磕头之处找到石坑机关将它关闭,又跪在佛祖面前,小声道:“弟子今日盗窃凌云寺宝物,罪该万死。但师命难违,日后弟子当找机缘,补偿罪过。”说罢虔诚地在佛像前磕了几个响头,这才转身离开。

此时,凌云寺中嘈杂喧闹一片,灭火声、打斗声交织在一起。

冷小刀见四大天王护法及寺中武僧都被黑衣人纠缠困住,便贴着大佛石壁,在大佛阴影遮蔽下向三江边跃去。

大佛脚下,刀声与鞭声大作,明智大师与老人依旧斗得难解难分。老人手中长鞭使的是狠辣刁钻的七十二路阴蛇鞭法,将明智大师死死缠住。

明智大师眼尖,鞭影中见大佛边人影闪动,不久又见大佛心窝处石门打开,心知不好。

又战了一刻多钟,明智大师眼光扫出,见大佛石像上跃下一背负长剑的黑衣人,当下一声长啸,刀法大变,刀刀只攻不守,使出两败俱伤的打法。

老人手中长鞭鞭法一变,施展出缠法和守法,冷笑道:“我今天可不想和你拼命,把你留住就好。”明智大师手中戒刀连出数刀险招,都被老人有惊无险地化解。

铁臂狂龙等冷小刀纵身跳上了小舟,口中发出一声长啸,将手中双桨急划,借三江奔流之水势向下流疾驰。长啸声方落,围攻凌云寺四大天王的七人立时撤阵向大佛脚下的江边飞身跃下。

冷小刀所乘小舟方才驶出半里,猛听大佛脚下黑漆漆的江水中一声悠长的怪吟声响起,三江水随之翻腾起来。

七名黑衣人落在江边的两艘小舟之上,正要驾船狂奔,忽见江中一个翻天巨浪打来,顿时将小船打翻。七人落入水中,见滔天巨浪之中有条巨大的黑影在江中盘旋,急忙向对岸游去。

七人都是水中好手,在水面浮沉轻松自由如大鱼,不想水中一条巨尾卷来,将其间四人卷入江底。

明智大师与几位武僧手提兵器站在岸边,见七人水性奇佳,皆不敢下水争战,只得眼睁睁望几人远去。

明智大师怒气冲冲地望着几人,先见四人忽地沉入水底不见,到最后,其余三人也皆不见了踪影,心中奇道:“这几人水性真是了得,怎么不在水面上游过去?”

不久,三江水面渐渐平静下来,一轮明月也从乌云后走了出来,明晃晃照在江面之上。

明智大师张大双目,见沉入江底的七人竟再也未能浮出水面。

端坐禅房静修养伤的敬海方丈闻得怪吟之声,低头合什道:“罪过,罪过!清空,快去通知张捕头,就说黑龙剑被盗,请他相助。”清空和尚闻言道:“是,方丈。”说罢飞身而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