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96章:二王密会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96章:二王密会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夜向晚,完颜杰律出了客栈,一路向州衙而去。

他已在相州逗留了三日,大事能否成功,也就在今夜了。

完颜杰律对此行已是成竹在胸,因为在见康王之前,他已经见过了康王身边最重要的一个人。

他知道这个人足以左右康王的想法,而他却能左右这个人的想法。

这个人就是兵马副帅汪伯彦。

汪伯彦之名,完颜杰律早就耳闻。此人家境贫寒,却少有才名。虽然直到三十四岁得中进士,但靖康元年,凭借献上的《河北边防十策》深得官家赏识,被任命为直龙图阁,知相州。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完颜杰律带来他儿子的亲笔书信。

原来,汪伯彦的儿子汪召嗣在汴京任军器监丞,掌管军械的制造。汴京外城告破,汪召嗣就成了金军的俘虏。

汪副帅见信如见人,也顿时明白了对方的来意。爱子心切的汪伯彦立即答应了完颜杰律的要求,着手安排会面一事。

其实,就算金人没有儿子做人质,汪伯彦也会力劝康王避战。只不过,如今金人是需要康王投降,投降和不战其实又有多少区别,无非是字面上留些颜面而已。

赵杦本来不想见这位金国密使。刚刚两道诏书已经搞得他头昏脑胀,接着又为该兵往何处而挠头,实在是不想再自添烦恼。

不过听闻来人是金国王子,赵杦还是改变了主意。

汪伯彦特意将两位殿下的会面,安排在了后院的内室之中,除了自己陪同之外再无他人。毕竟这也不是什么见得了人的勾当。

香炉中烟熏袅袅,几案上茶香氤氲,两位殿下终于见面了。

“素闻康王少年英才,今日一见果然气宇非凡,他日必能龙腾九霄,不可限量。”完颜杰律一开口就把康王夸上天。

“过奖过奖,小王何德何能,如此谬赞实不敢当。”赵杦连忙客气道。

“康王过谦了。如今华夏众生,亿万百姓之命皆系于殿下一人,”完颜杰律道,“试问又有何人能救万民于水火,解乾坤于倒悬?”

完颜杰律如此**裸地恭维康王,赵杦自己也听出了一些不一样的味道。

“我皇兄依然是一国之君,万民之主,小王岂能越俎代庖,行僭越之事。”康王收起了客套的笑容。

“你那皇兄如今身陷重围,政令难出京城,已是自顾不睱,所谓君王之名,怕是有名无实,朝不保夕罢了。”完颜杰律低声曼语。

“殿下这是何意?”赵杦心里一动。

“你皇兄已献上降表,向我大金国称臣,康王难道不知?”

“这......小王已有耳闻?”

“既已为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个道理康王想必也应该明白。”完颜杰律的语气依然不急不徐。

赵杦一时无言,他在揣摩完颜杰律这句话究竟是何意?

见康王沉默不语,完颜杰律微微一笑,“康王不必多虑,所谓天命难违,顺势则昌,逆势则亡。也所谓福祸相倚,危中有机,其实一切皆有可为。康王切不可错失良机啊。”

话说到此,完颜杰律觉得自己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就差直接让赵杦拥兵自立了。

完颜杰律决定再加把火。

“敢问康王,你如今已身为兵马大元帅,那你所部之兵比那西军如何?”完颜杰律问道。

赵杦嘴上不说,心里知道,自己眼下这些军队虽有十万之众,但其中多是乡勇和地方厢军,还有不少流民和溃兵,和禁军中最能打的西军自然无法相比。

不过,他也不甘心就这样示弱,“西军固然骁勇,但河北之兵也不乏能战之士,况且河北河东之地,民心可用......”

“康王可知范致虚之败?”完颜杰律打断了赵杦的话,“他麾下西军号称二十万之众,却在我数千铁骑前一触即溃,所谓勤王之师如今已躲在潼关不出,望京兴叹罢了。”

赵杦顿时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也不知是被完颜杰律抢白的,还是心虚。

“殿下,贵军之勇,小王自然知道。”赵杦不想示弱,随即话锋一转道,“不过,若是只论刀兵之事,殿下也不必孤身来此吧。”

“哈哈哈。”完颜杰律又是一笑,“康王果然是明白人,那必是也明白如今之势了吧。”

“还请殿下赐教。”

“如今之势,汴京城已是我大军囊中之物,待受降事毕,大军必然挥师北进,届时兵锋所至,康王怕是再无多少转圜的余地了。”

赵杦明白,完颜杰律所言非虚,这也正是他一直焦虑所在。但让我就此投降,也没这般便宜。

“那敢问殿下此来,究竟是为战还是为和?”

“自然是为和。”完颜杰律道,“康王所虑无非是战端再开,难免生灵涂炭,但其实我家元帅又何尝不顾怜苍生呢。”

“哦。”赵杦心里一动。

“如今大势已定,天下已分,化干戈为玉帛,也是民心所向,万民之福,不知康王以为然否?”

“何为天下已分?”

“以黄河为界,我大金据河北之地,而康王守河南如何?”完颜杰律狡黠地一笑。

“这是殿下之言,还是?”

“自然是我家元帅之意。”

“此话当真?”

“康王难道以为我大军此来是为灭宋?”

“难道不是?”

“宋土之大,南北数千里。况且金人惯居北方,又岂会染指南方湿热之地,所谓水土不服,南橘北枳,这亦是天数。”

赵杦又沉默了。他很想相信完颜杰律这番话,但又不敢相信。

“大王,下官也听闻,金兵所来,只为割地,不为灭宋。”汪伯彦此时也趁机道,“方才七王子所言也是颇有诚意啊!”

赵杦脑子里正飞速地运转着,而此刻汪伯彦又推了一把,让他眼前顿时豁然开朗。

“殿下之言小王深以为然,罢兵休战亦是两国之福,不过小王只是兵马元帅,必未做得了这个主啊。”赵杦道。

“诶。康王此言差矣。”完颜杰律道,“你是兵马大元帅,你不战,谁还敢战?再说,你今日为王,他日就未必只是为王。”

“这......”

“康王之资,雄才大略,康王之名,天下归心,倘若康王再能化天下干戈,守一方平安,遂成不世之功,他日继承宋室大统,岂不是名正言顺!”

“是啊,大王。”汪伯彦早已猜透了赵杦的心思,“天下苦战久矣,如今百姓苦无明主,黎民苦无定所,康王若能息兵罢战,鼎定乾坤,也是众望所归,社稷之幸啊!”

会谈的气氛逐渐变得融洽起来。

待弯月高挂之时,已是宾主俱欢,谈笑风生。

武松和亥言这回什么也没听到。

因为州衙后院的这间内室颇为隐秘,没有窗户,甚至从房顶上也无从窥探。

不过武松二人也一直守在后院的房顶上,直到看见汪伯彦将完颜杰律一路从后门送出了州衙。

二人一路尾随,见完颜杰律回到了客栈。待这七王子掌灯夜读时,武松才破窗而入,擒住了他。

冤家路窄,完颜杰律看见武松时,不禁吓得魂飞魄散。不仅是因为他知道武松会要他的命,也因此这个独臂和尚竟突然四肢健全了。

武松暂时还不想要他的命,只想知道他和康王干了甚勾当。

武松也已经想好可能需要用强,不过等亥言看见完颜杰律所读之物,也就有了答案了。

原来,完颜杰律在灯下看的正是康王赵杦写给完颜宗望的信。

说它是一封信,不如说它是一封乞降书。

『谨致书王子元帅阁下:古之有国家而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大国之征小邦,譬孟贲之搏僬侥耳,以中原全大之时犹不能抗,况方军兵挠败、盗贼侵交,财贿日朘、土疆日蹙,若偏师一来则束手听命而巳,守奚为哉?

恭惟元帅阁下以宗英之重,行吊伐之师,谋略如神威,权不世其用兵之妙与黄帝争,驱逐北平契丹,南取中国,极天所覆混为一区,此岂载籍所有哉?

昔秦并天下可谓强矣,而不废卫角之祀;汉高祖成帝业可谓大矣,而不灭尉陀之国;周武帝兼南北朝可谓广矣,而许留萧察以为附庸。故曰竭山而畋者非善畋者也,竭泽而渔者非善渔者也。

盖知天命有归而欲仰以成,一方之主而恩威广布,金珠玉帛者大金之外府也,学士大夫者大金之陪隶也,是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无有二上矣!亦何必劳师远涉然后为快哉?

中天而立至威也,相时而动至明也,存人之血祀至信也,全人之肝胆至仁也,兼是四者在阁下德为何如?在某之感为何如?不宁惟是而已,大军罢兵,则数百万之生灵永保室家,数万里之山河永成井邑,亦大国之利也。

某受命据河北之地,实仰息阁下不伐之恩。今之势者,大金王于天下,而某甘为臣耳,罢兵则干戈休而玉帛存,社稷存亡在阁下一言。某之受赐有若登天之难,而阁下之垂恩不啻转圜之易,伏惟留神而特加矜察焉。谨』

洋洋洒洒,引经据典,武松没看懂。但字里行间全是屈膝谄媚之词,尽显摇尾乞怜状,哪有半点王侯之气。

亥言看罢,也气得肝火直冒。但他还得忍住,他怕武松知道了,立马就会提刀去州衙找康王算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