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84章:同宗兄弟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84章:同宗兄弟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道前,正是在杭州驻泊过的神卫军右厢都指挥使。

话说陈琦和陈道前本就是族兄弟,陈琦本名陈道业,在拜入无涯子门下后,才改名陈琦。

二人的祖父曾官拜尚书右仆射,所以陈道前得恩荫入仕。而陈琦却无心仕途,一心求武问道,入豹林谷十年不出。

如果不是父亲过世,陈琦又无兄弟,他是不会回到汴京,接手了这云涯茶楼的生意。

陈琦和陈道前同宗同辈,自小就有来往。虽一个为商,一个为官,但二人身为士族子弟,都身怀报国之心,对朝廷一味屈膝求和早已心生怨愤。

在杭州接到北上勤王的诏令之后,陈道前率大军一路疾驰,终于赶在金军合围之前抵达汴京,成为京城内为数不多的禁军之一。

宣化门陷落之后,陈道前带兵在北城和金军激战一日,才被迫放弃外城城墙。而他负责防守的陈桥门和景阳门也是最后失守的城门。

如今,赵官家已经投降了。但陈道前却不愿做个亡国之臣,更不愿做个不战而降的将军。

陈道前想不明白,官家为何不战?不战的理由也许不少,但能战的理由却更多。

汴京的内城还在,不仅城防足够坚固,城内宋军也还有五万之众,而能战的百姓更是以十万计。

而在城外,且不论各地依然有勤王之师正在赶来,就是在河东、河北也依然有数十个州县在宋军手中。

金军虽然以东西两路大军直捣汴京,才有了今日之围。但他们依然是呈孤军深入之势,只要重新夺回在黄河以北的几座重镇,就可以一举切断金军的补给线。

内城未破,疆土尚广,士卒可战,民心亦可用。陈道临就是不明白,这官家如何就降了?

这其实也并非陈道前一个人的想法,而是众多武将的共识。

只不过,在这个文官当道的时代,却轮不到他们做决定,甚至连面圣进谏的机会都没有。

陈道前一家世受皇恩,五世为官,三代为将,他不甘心到自己这一辈,却要在鞑子面前称臣。

于是,陈道前召集了十余位不愿屈降的将官,密谋起事。

陈道前知道自己改变不了官家已降的事实,但他却可以逼迫官家放弃这个事实。

所谓兵行险招,在眼下这个时候,倘若不出奇兵,恐怕很难挽回局势了。

他的奇兵之计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杀掉金军主帅之一完颜宗汗。只要完颜宗汗一死,必然激怒金人,到时候即使官家不想战,也只能战了。

陈道前今日前来,就是想和陈琦谋划刺杀完颜宗汗一事。因为他知道,陈琦身藏绝顶武功,也心怀不降之心。

但要想刺杀金国主帅绝非易事。

对于胞弟这个大胆的计划,陈琦也觉得是一个不是法子的法子。只是要想闯入金人的中军帐内刺杀主帅,自己也并无多少成算。

不过,在遇到武松之后,陈琦却突然眼前一亮。尤其是在武松的武功并未因毒而废之后,他更觉得这是天赐此人。

陈琦没有多想,当下引着陈道前来见武松。毕竟,能拿着师妹玉指环的人,应该是可信之人。

众人相见,陈道前差点拔剑。

武松他自然认得,虽然只是在李梦权的夜宴上见过一面,但一拳击退袁淳风的一幕,陈道临又如何能忘。

待听完了事情的前后原委,陈道前才知道,当日大闹杭州府衙的原来是陈琦的同门师妹,而武松也是一位抗金杀敌的好汉。

这也怪不得陈琦。

陈琦离开豹林谷时,柳如烟才入谷不足两年。虽然离谷之后,陈琦每年都会回谷拜望恩师,但小师妹去杭州一事,无涯子却并未向他提起。

他只知道小师妹是奉师命出谷,此后也再未相见。这别已是七年有余。

至于陈道临在杭州府衙和柳云烟还有过一战,陈琦更是无从知晓。

直到今日武松和陈道临意外重逢,他也才知道小师妹原来一直在江南。

消解了误会,众人也一时颇为感慨。

“没想到,柳娘子早已看穿李梦权之流的嘴脸,才会夜袭府衙。”陈道前叹道,“可当今朝堂之上,如这般庸碌之辈又何止一人。”

“道前老弟,倘若不是当今官家任用此等庸官佞臣,又何至今日。”陈琦道,“你所谋之事不也是在逼宫吗?”

陈道前微微颔首,却不再说话。

身为臣子,不到万不得已,谁又会做出此等有违忠义的事呢?

不过说到刺杀完颜宗汗一事,陈道前此刻心中倒是又添了几分成算,因为他见识过武松的功夫。

只要武松愿意出手,陈道前觉得大事可成。

武松自然是愿意。但亥言却还有些犹豫。

“陈将军此计的确是险中求胜之策,可如何能接近金军主帅,陈将军可有计划?”亥言问道。

“小师父所言确是此计的要害所在。”陈道前道,“这也正是我今日来寻琦哥的原因。”

“你已经有法子了?”武松也问道。

“我已派人打探过了。”陈道前道,“完颜宗汗的中军帐设在城南五里外的青城。而眼下金军除了驻扎在城墙之上的,重兵皆集结于北城之外,以防河东、河北的勤王之师。留在青城的只有那完颜宗汗亲随的三千人马。”

亥言心里道,三千人马不是人马啊?但嘴上却不便发作,只是接着问道:“那以陈将军之见,该如何行事?”

“我准备挑选五百精兵,偷出南城,夜袭青城中军大帐,一举击杀完颜老贼。”陈道前道,“当然,倘若有我琦哥和大师助阵,则胜算大增。”

“五百人可不少,又如何能避开城墙上的金兵呢?”亥言道。

“嗯......”陈道前方才还兴奋的脸顿时沉了下来,“这也是我正苦思之处。”

“小师弟,你一向足智多谋,这回可有妙计?”武松看着亥言。

亥言微微一笑,“法子自然有,它就在你身上。”

“我?”武松有些不解,心里道,这小和尚莫不是要我一个人硬闯金营不成?

“师兄你难道忘了那面金牌了?”

亥言如此一说,武松这才想了起来。是啊,自己手里握有完颜宗汗的帅府金牌,凭此混入金营应该不难。

有了金牌,就有了混入金营的法子。不过,在究竟该派多少人突袭青城大营上,众人却有不同想法。

陈道前依然坚持以五百精兵突袭,而武松则主张以小队人马出击,人数过多,反而容易露出破绽,被金人识破。

“身为金军主帅,那完颜老贼身边必然高手众多,人手太少,怕是杀不了他。”陈道前道。

武松微微一笑,“陈将军不必担心,只要让贫僧接近那金人元帅,十步之内,神仙也保不了他。”

陈道前并非不知道武松的功夫,只是在他看来,此番刺杀事关重大,而且只有一次机会,容不得半点闪失。

如此关健时刻,他依然更愿意相信一支军队,而不是一个人。

陈琦一直没有说话。

他一直在估量着这个可能是九死一生的刺杀计划。

自古行刺王侯,无论是春秋时的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还是战国时的荆轲刺秦王,无一不是抱定必死之心,也无一不是在三步之内才可功成。

但即使三步之内,荆轲最后也失手了。

武松方才所言,十步之内必杀金人主帅,陈琦并不知道武松能否做得到,但他自己却并无十分把握。

而且还有一个要紧之事,也是成败的关键。

想到此,陈琦道:“各位,刺杀一事绝非儿戏,其中关节需细细斟酌,谋而后动。在下有几事所虑,还望请教。”

“郎君请讲。”亥言道。

“据我所知,这完颜宗汗虽年逾五十,但依然晓勇无比。况且金人素来以战立国,鞍不离马,甲不离身,倘若他身披重甲,我等当以何破之。此为其一。”

“夜袭金营固然为上策,但倘若以五百之众前往,一则,恐难有奇兵之效,二则,这五百套金兵的衣服从何而来。此为其二。”

亥言听得频频点头,心里暗自佩服,这柳娘子的师兄,无涯子的高足,功夫如何尚不得而知,但行事考虑周全,果断不凡。

“还有其三吗?”亥言问道。

“有,这其三也是最要害所在。”陈琦道,“敢问各位,有何人识得这完颜宗汗?”

“陈郎君所言皆中要害,来吧,我等就一一想想如何破解吧。”此时的亥言也不再是个小和尚,又恢复了他人小鬼大的样子。

“这破重甲之事,交于贫僧便是,不必多虑。”武松率先道。

说着武松抄起戒刀,一按崩簧,雪花镔铁戒刀寒光立现。

“果然是宝刀!”陈琦一生好武,对兵刃自然也有研究。一见这对戒刀,心里暗道,只怕不比自己那柄承光剑逊色。

“凭此刀可破重甲?”不过,陈琦依然有些不信。

“郎君若有重甲,可拿来一试便知。”武松道。

“这......”陈琦有些尴尬道,“在下并非武官,岂敢私藏重甲。”

“那......”武松持刀环顾四周,眼睛最终落在了院中的一鼎香炉上。

“金人的重甲和这香炉比如何?”武松问道。

“自然是这香炉难破。”陈琦心里道,这香炉乃生铁所铸,壁厚半寸有余,岂是刀剑能断。

“那得罪了。”话音未落,武松跃到院中,随手一刀削去。

香炉一角竟被生生削去,如同斩断木案一般。

陈琦彻底服了。这一刀,怕是恩师无涯子也未必能做到。

陈琦不知道是,武松如今之力和雪花戒刀之利皆超出他的认知,两者结合才能一刀削断这生铁的香炉。

破甲的问题解决了。这下该轮到陈道前了。

“金军军服一事也不难。”陈道前道,“这几日,一旦入夜,都会有金兵结队下城来劫掠百姓,我等到时守株待兔,杀贼夺衣便是。”

但最后这个问题:完颜宗汗究竟是何模样?

众人却一时都犯了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