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75章:神乎其技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75章:神乎其技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丁路和袁淳风已经等了整整三日了。

除了每日在唐恪大人的府中好吃好喝,他们什么也干不了,只能等。

等着新任宰相何栗的召见。

唐恪唐大人并非不尽力,他让袁淳风二人带着自己的亲笔书信去见何大人,又亲自登门,但都没见到何大人。

何栗真的很忙。

作为一个读而优则仕的典型代表,何栗在二十七岁就在殿试中一举夺魁,以状元的身份踏入了仕途。

大魁天下后,何栗的仕途虽也有起伏,曾被外放入川知遂宁府。但凭借干练的作风和卓越的政绩,何栗很快被调回京城,出任御史台中丞,成为言官之首。

在此任上,何栗干得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连上七道奏折,终将“六大国贼”之一的王黼及其一党扳倒,名震朝野。

靖康元年,何栗以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尹。但上任不到十日,随着唐恪被罢相,年仅三十七岁的何栗终于被推到了百官之首的位置。

这是多少读书人一生的梦想,更是众多入仕者终其一生,却可望不可及的位置。

然而,在这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乱世之秋,这个宰相之位却已是唯恐避之不及的风口浪尖。

何栗知道,在这个时候,坐上这个位置意味着什么。但即使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身为士大夫的自己也责无旁贷。

何栗也知道,在非常时期必须要用非常手段。

所以在他尚未拜相之时,就力谏官家,将天下分为东西南北四道,授予四道总管军政大权,所有在总管府辖区内的军队都受总管的节制,以便统一协调各路抗金之事。

这实际上是对宋朝原有政治结构的一种颠覆,这四大总管拥有的权力和地盘,甚至比唐朝的各大节度使更甚。一旦金兵退去,各道总管就很可能尾大不掉,再现藩镇割据的乱局。

这要是放在平时,敢如此进言必被视为大逆之罪,但面对迫在眉睫的金兵之患,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而在汴京被围之后,也正是接受了何栗的建议,官家才下决心送出密诏,任命远在相州的康王为兵马大元帅,统领天下勤王大局。

实事上,按祖例,宋朝宗室一直被限制参与军事,以免拥兵自重。而这一决定也已犯了大忌。

但这个时候,不打破惯例,下点猛药,又如何能拯救这个即将覆灭的王朝呢?

何栗也一直还在寻找这样的猛药。包括他麾下的那支“奇兵”。

所以,在等待了三日之后,丁路和袁淳风的机会终于还是来了。

如果没有唐恪的推荐,何栗是不可能召见袁淳风的。毕竟,这世上装神弄鬼,招摇撞骗之徒甚多,何大人不可能自己一个个去甄别。

但既然唐大人言之凿凿,何栗也不由得想一探究竟。

袁淳风这回换了个花样。

在当朝宰相何栗大人面前,他一掐剑指,凌空虚点,在青石地板上写了六个字:道可道非常道。

何栗俯身仔细一看,青石之上的字就像是以利器凿刻的一般。不禁叹为观止。

其实,身处这个道教备受尊崇,连太上皇都自称道君皇帝的年代,身为大宋重臣的何栗也是道教信徒。

而且,何栗外放四川时,就曾与青城派掌门令虚道长交好,对道家之术自然也就颇有耳闻。不过这般隔空破石之术,即便是令虚道长也未曾显露过。

何栗当下大喜。

“道长果然是世外高人,今日令本相大开眼界。”何栗道,“只是不知这道家之术中,可有临阵御敌的法门。”

“道家之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自然是有。”袁淳风道。

“愿闻其详。”

“我道家中有六丁六甲之阵,可请得十二神明护法,保一方平安,守城御敌,断无不可。”

“那可有冲破敌阵之法?”何栗接着问道。

“本门中有奇门遁甲之术,可斩草为马,撒豆成兵,冲破敌阵自然不在话下。”

“此法本相也曾有耳闻,却从未得见,当真有如此神奇?”

“草民岂敢欺瞒大人。”袁淳风道,“有六丁六甲附身,平常士卒即可有万夫不当之勇。”

“那大师可否演示一番,也好让本相开开眼?”

“这......”袁淳风顿时面有难色。

此时,一旁的丁路连上前道:“回禀大人,并非我家掌门不愿演示,只因此法乃本门秘传之术,不仅施法前必须斋戒三日,而且会极度消耗真元,所以不到要紧之时,不便施展。”

“哦。”何栗其实也并非完全相信袁淳风,毕竟隔空破石是一回事,临阵破敌又是另一回事。

而且要想说服当今官家,出“奇兵”退敌,光凭口中之言显然是不够的,弄不好,还有欺君之罪。

“倘若带你面圣,你能一展破敌之术吗?”何栗问道。

“草民惶恐。”袁淳风连忙揖首道,“若能得见圣威,草民自当尽展所能,忠君报国。”

“好!”何栗道,“你且暂回唐大人府中,三日之后,本相带你觐见圣上。”

“多谢大人!”袁淳风道,“草民定当竭力。”

“不过,草民还有一事相求。”袁淳风接着道。

“大师还有何事?”

“草民想带上本门护法一同面圣,不知可否?”

“这又是何故?”

“大人有所不知,草民施法时要请诸天神明,没有护法,则功法难成。”

何栗一想也是,那太上老君身边不也有两个童子嘛。只要这袁淳风真会法术,多一个人又何妨。

想到此,何栗道:“无妨,那你二人到时一同进宫面圣就是了。”

回到唐恪府中,唐大人甚是高兴。

虽然他已被罢了相位,但只要袁淳风真能见了官家,助朝廷破敌,自己这举荐之功真然是少不了。

而且唐恪虽说是主和派,但他也是深知宋军承平日久,武备松懈,根本不是金国铁骑的对手,这才力主求和。

要是有神兵助阵,稳操胜券,谁又想当主和派呢!

丁路自然也很高兴,走到这一步,距离大功告成已经是一步之遥。

只要能见得了皇上,他就有把握让袁淳风成了为那个决定历史命运之人。

看着丁路暗自得意的神情,袁淳风却一脸茫然。

自从在丁路的安排下闭关之后,袁淳风便觉得自己的内息愈加浑厚,武功大进。但究竟有多高,他自己却并不清楚。

反正隔空破石,以气刻字这种事,虽然是自己干的,但也觉神乎其神,不可思议。

他更不清楚的是,丁路这么做究竟有何目的?

“你究竟欲何为?”袁淳风终于忍不住问道。

“这宰相大人家的茶叶也不过如此。”丁路只顾品着茶,并未接话,“不知三日之后面圣,能不能尝到那四两黄一片的龙团胜雪。”

“你大费周折,不会就是为了喝那贡茶吧?”袁淳风有些急了。

“难道掌门不想吗?”丁路依旧气定神闲,微笑道,“你不想喝极品贡茶?不想日日锦衣玉食,琼浆玉液,夜夜美人在怀,阅尽天下美色吗?”

丁路看了看手里的茶盏,又悠悠道:“也许过不几日,此等油滴盏就入不了眼,要用异毫盏才可了。”

“掌门莫要多虑了。”见袁淳风一脸的焦虑,丁路接着道,“只要你依我所言行事,面圣之后,我保你成为当朝的红人,到时候只怕是王侯将相也要敬你三分。”

“你让我当着何大人面夸下海口,就不怕到时候见了皇上,却没有什么撒豆成兵之术吗?”袁淳风道,“那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

“哈哈哈。”丁路笑了,“面圣之事,你就不必担心了,到时候自然有我。你只须按我教你的行事便可。记得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欺君可是要灭九族的!”

“呵呵,你一个孤儿,哪来的九族。”丁路道,“放心,等你飞黄腾达之时,你谢我还来不及呢。”

丁路心里却道,欺君自然是要欺的,只不过有灵环在手,这些凡夫俗子又有谁能识破呢?

“好了。我的大掌门,你就安心在此等待三日,莫再胡思乱想了。”丁路站起身来,向门外走去。

走过袁淳风身边时,丁路突然停了下来,上下反复打了袁淳风一番。看得袁淳风一阵发毛。

“怎么?有何不妥?”袁淳风怯怯问道。

“嗯......”丁路略有所思,“这两日,你去买一身上好的道袍,面圣时换上。还有,面圣之时,莫再自称草民了,称贫道。记住了?”

袁淳风点了点头。

“对了,还有一件事,这三日之内,你不必斋戒,随意喝酒吃肉便是。”

言罢,丁路推门而去。

丁路这最后一句话,不说还好,这一说,袁淳风心里更没底了。

不必斋戒?随意喝酒吃肉?袁淳风心里道,这怎么听也像是在叫自己及时行乐的意思啊!

他越想心里越不痛快。

“他娘的,老子死也要做个风流鬼。”

想到此,袁淳风起身出了门,直奔大相国寺。

之前他早就听说,这相国寺南边的录事巷,北边的小甜水巷,皆是青楼汇集之地。

此时不去,更待何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