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70章:飞跃黄河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70章:飞跃黄河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磁州,此去有千里之遥。

要去千里之外寻人不是件容易的事,何况还是兵荒马乱的岁月,更何况要寻之人还未必就在磁州。

“武都头决定去磁州了?”回到客栈,亥言问道。

“李校尉说的也对。”武松道,“这兵书若不交到有用的人手中,只怕会辜负了种老将军一片苦心。”

“那你可知康王是何人?”

“不是皇子吗?”

“那你可知他是几皇子?”

“皇帝老儿的儿子这么多,谁搞得清他是老几。”武松道,“只要他是皇子,能号集抗金的大军,管他作甚。”

亥言一时无语,却心情复杂。

难道真的要让武松见到康王赵杦吗?倘若两人相见,又会有何后果?

亥言知道,为了让武松入世,子玄师兄已经开启了轮回之眼,自己和武松正处于一段历史的洪流之中。

他无意,也无权改变历史的进程,但也不能强行改变武松的意愿。

见亥言不说话,武松道:“怎么了,小和尚,你有何心事?”

“噢,”亥言连忙道,“我是在想,此去磁州有上千里,少说也要六七日行程。况且眼下战火四起,那康王的行踪恐怕也未必明了。”

“那你的意思呢?”武松问道。

“我觉得,我二人可以一路向东,先到汴京看看究竟是何情况,一路之上也可继续打听康王的消息,到时再做定夺也不迟。”

武松想了想,也觉得有理。“那就依你的。”

东去之路果然已是战火连天。

武松二人避开官道,专走山间小径,但一路之上也遇到了不少逃难的百姓,甚至还有被打散的宋兵。

从难民和溃兵嘴里,武松二人倒是也听到了些消息,但却都说的不一样。

有人说,金国大军已经开始围攻汴京,而有人却说,朝廷和金人一直在议和,金军只是围而不攻。

至于各路勤王之师的消息,也是扑朔迷离,只听说河北一带确有宋军一直在抵抗,却不知是哪路人马。

不过有一条消息却让武松心里一动。

有好几个从黄河以北逃过的难民都在讲,在浚州一带的黄河渡口,有一支义军一直在袭扰金军,专挑粮草辎重下手。

据难民所言,这支义军和平常禁军大有不同,他们不披甲,却善用刀剑,武功高强,来去如风,让金兵颇为头疼。

武松心里暗想,这八成应是静觉大师那群江湖好汉了。

这群江湖人士,亥言也听武松说起过。以他们几百人之众,想要挡住金国大军显然如螳臂挡车,但若以游击方式袭扰金军,倒也是得心应手。

亥言道:“这群江湖好汉倒是颇有谋略,这种打法,正好扬长避短,不失为上策。”

“他们之中,有少林高僧,青城派掌门,都是江湖中成名已久的人物。”武松道,“想来也不缺智谋之人。”

说到此,武松不由想起了庐州城外一战。那是他入世以来,第一次面对数百之众,也是第一次有如此多人并肩作战。

自然,他也想起了和群雄的汴京之约。

亥言似乎又猜到了他的心思,“浚州距磁州只有三百余里,而且皆在汴京以北,倒是也顺路。”

武松扭头看了亥言一眼,“小和尚,你莫非是会读心术?”

亥言一笑,“哪有什么读心术,我只是知道武都头杀贼心切罢了。”

“也好,我等先到汴京一探究竟,再转头一路北上,你看如何?”

“听你的。”亥言点了点头。

一路继续东行,越接近汴京,能遇到的百姓也越来越少。

行至汴京二十里之外,沿路的村庄集镇皆已是人去房空,没有了半点人迹。

活人倒是也能遇上,那就是金兵的巡逻哨探。

对这送上门来的情报,武松自然不会放过。

他果断出手擒下了一名金军的斥候,一问得知,金兵果然已把汴京团团围住,开始攻城了。

武松还是有些不甘心。

他和亥言一路绕到了汴京城以北,但所到之处,皆是金兵的军帐,满山遍野,根本看不到头。

汴京已是孤城一座。

站在一座土丘之上,武松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汴京城,心绪难平。

他纵有万夫莫敌之勇,一个人也无法驱散这十几万金国大军,解不了这孤城之围。

“为今之计,只有北上了。”武松手按着戒刀的刀柄,拧眉竖目。

欲拔刀杀贼,却无力回天。

翻山越岭,对于如今的武松而言已非难事。

自从亥言为他用了聚元复体之术之后,他不仅重生了断臂,而且驭风之力也日益精进。

虽然他还是不会骑马,这兵荒马乱的,也找不到马车。但这一路飞奔,倒是比马车还快,不到三日,武松和亥言已来到浚州地界。

黄河已近在眼前。

此时已是寒冬腊月,昔日奔腾咆哮的黄河,已经开始封冻。不过,冰面厚度还不够,人车皆难通过,还得依靠黎阳津的渡口和浮桥通行。

但这些薄冰对于武松而言已经足够了。

“来吧,武都头,可以一展你凌波而飘的功夫了。”亥言看着武松,一副师父教练徒弟的表情。

武松心里还是有点没底。一则,自己这驭风之力究竟到了什么境界,他着实不知。二则,他不熟水性,万一掉河里,岂不要坏。

况且,这河面少说也有百余丈宽......

“武都头不必担心。”亥言道,“以你如今的驭风之力,一跃二三十丈不在话下,这河面的冰虽薄,但足以借力。”

“此话当真?”武松还是有些犹豫。

“你听过少林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故事吗?你也算是少林弟子啊。”

“听过。”武松道,“可那不是一个传说吗?”

“你也是个传说。”

话已到此,武松也不再犹豫。

他紧了紧腰间束绦,猛提一口气,纵身跃上河面。

武松偌大的身形,在冰面之上却似一只大鹏一般轻灵。

他一起一落间,果然已跃出二三十丈。虽然脚下尽是薄冰,身形却如蜻蜓点水,飘然起来落间已是飞过了黄河。

不知何时,亥言也已经站在对岸,鼓掌叫好。

“下一次,你可以试试真正的凌波而飘了。”亥言道。

“你这小和尚,还真是不怕我淹死。”武松道没好气道。

“不怕。”亥言有些得意地道,“你究竟有多大本事,我自然知道。”

亥言此话不假。但武松有一样本事,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不对。”武松突然脸色一沉,“可能有金兵。”

为了避开金兵,武松二人特意选了此处远离渡口的河段。

但刚过了河,武松就察觉到了异样。

确切地说,他原本有听息辨人之能,十丈之内只要有习武之人,皆逃不过他的耳目。

但眼下,武松却发现一里之内有十余名习武之人。

亥言知道,武松的警觉从未出错。这种能力并非九道原息之力中任何一道,却没想到,业已精进到如此惊人的境界。

果然,在距离武松二人不到一里之处,十余名金兵正持刀而来。

这群金兵由一名百夫长带队,一路急奔。但他们的目标并非武松和亥言,而是在追一个人。

此人头扎裹头,身着粗麻祆,背上系着包袱,一看就是个普通的百姓。

不过,此时他肩上的衣衫已破,还渗着血,显然是被兵器所伤。

虽然此人已几乎力竭,但却兀自玩命地沿着河岸奔逃。

金兵已是越追越近,而那人却步履愈发踉跄,仓惶间摔倒在地。

他真的跑不动了。

眼看着金兵已把自己围在当中,那人悲愤交加,转身朝南方跪伏着,欲言又止,已是泪流满面。

那金兵百夫长一脸狞笑,“看你还能跑去何处?”

“先看看你自己该往何处跑吧?”

百夫长身后突然传来一个人的声音。不知何时,一位身材魁梧的大和尚已经站在他们身后,旁边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小和尚。

“你这秃贼,莫不是找死。”百夫长一边喝道,一刀已举刀劈来。

这百夫长一路南下,沿途已斩杀了无数宋兵和宋民,如屠羔羊。也不在乎再多杀一个,所以并未有丝毫犹豫。

可惜,他今日遇到的不是羔羊,而是猛虎。

只见武松微微一笑,侧身让过来刀,右手已是将背后戒刀卸下,却只是刀柄迎前,正好击中百夫长的头盔。

百夫长只觉得眼前一黑,随即只觉得满血咸腥之物,几乎遮住了双眼。

武松这一击只使了二分力气,却已经打得这位身经百战的百夫长头破血流。

但一众金兵却并未意识这和尚有多厉害,只见长官被打,便嗷叫着一拥而上。

“正好。”武松心道,自断臂重生以来,还未试过,今日正好拿你们开戒。

雪花镔铁戒刀寒光出鞘,不是一把,而是一对。

双刀翻飞,如蛟龙戏浪,又似白蛇浴血。

五六名金兵还未看清刀从何来,就已经身首异处。

饶是金兵悍勇,也没见过如此这般杀人,而且还是个和尚。

百夫长见武松这般神勇,知道遇上了杀神,赶紧一声呼啸,准备溜之大吉。

“好汉,断不可留下活口。”被追的那人突然用尽力气喊道。

武松微微一愣。虽未答话,但他手中双刀却不停。

一时间,十余名金兵已尽丧武松刀下。

就连一旁的亥言也看得不由心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