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51章:和尚钓鱼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51章:和尚钓鱼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大早的茶楼里,吴通判被杀的消息不胫而走。

“听说了吗,通判吴大人昨夜死在城北的当铺里。”

“可是,据说这吴通判是私通金国的奸细,所以死得蹊跷啊。”

“金国奸细?”

“是啊,据说他死时身上还藏着和金国来往的密信呢。”

“哎,我大宋有这样的狗官,怕是……”

“张大哥,可不敢瞎讲,小心祸从口出。”

“怕他作甚。听说去年冬天,有个太学生击鼓进谏要求诛杀六大国贼,官家起初不肯。结果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

“这太学生急了,直接在午门外大骂官家。”

“人家是太学生,读书人。有太祖当年圣训,人家自然可以议论国事。你就是个卖布的,能比吗?”

“读书人如何?能识文断字,吟诗作对就不会卖国啦?这知书达理的人要是做起奸人来,怕是更厉害吧。”

“好了,好了。还是喝茶吧。我的张大哥。”

......

杭州城外,西湖东岸。

此时,秋光正好,晴空万里,西湖里游船来往穿梭,不下数百舫。

一条长约三丈的游船却泊在了岸边。船头坐了一人,头戴斗笠,手持鱼竿。

“你戴个斗笠就当自己是渔翁了?”船舱里,武松瞥了一眼那根没有鱼线的鱼竿,“这小和尚,钓个鱼也古怪得很。”

“我这是学学姜太公,愿者上钩。”亥言并未回头,“这辰时还没到,你就非要喝酒,我这做小师弟的,不得给你弄两条鱼好佐酒嘛。”

武松的确在喝酒,闷酒。

虽然除掉了两个奸贼,但武松心里还是不痛快。

武松郁闷的是,接连两次,让金国王子从自己手里走掉。但更郁闷的是,自己却一时奈何不了那个神箭手。

“武都头可是还在想那个箭手?”亥言猜到了武松的心思。

“难道你有破解之法?”武松看着亥言的背脊道。

“武学之道,我不是太懂。”亥言,“不过,此人快箭连出,无非是以攻其必救之法,让你无暇他顾罢了。”

“是这道理。可又奈何?”

“我是想......”亥言盯着自己手中的鱼杆沉思了片刻,“既然如此,你不躲、不闪、不理会他的箭不就行了。”

“你说的轻巧,即便是身披重甲,也难挡强弓硬弩,何况此人箭术如此了得。”

“武都头可还记得我曾说过的原息之力?”

“原息之力?”

“对啊,你忘了你曾单刀破重甲,一纵过山崖的事了?”

“你的意思是,若我有那金钟之力护身,就不用怕他的箭了?”武松心里不禁一亮。

“对。”

“那我何时才能练......不,觉醒出这金钟之力?”

“哎呀。有鱼!”亥言突然手中鱼竿一挑,一尾鲤鱼顿时跳到了甲板上,扑腾个不停。

“我这没线没钩的鱼竿都能钓鱼,你又何必担心这金钟之力呢。”亥道一边抓着鱼,一边道,“武都头莫急,一切顺其自然,自会水到渠成。”

听了亥言此话,武松也不再追问,端起酒杯又饮了一杯。

一直以来,亥言的语里多有不合常理之处,武松也已习惯。而且自己的武功确实屡有突破,就比如,昨夜出城时,自己攀越城墙又少用了一步,驭风之力似又长进了。

“可惜,可惜。”亥言抓着鱼看了半天,自言自语道。

“可惜什么?”

“可惜柳娘子不在,吃不上烤鱼了。”

武松不由得瞪了他一眼。

转眼已过辰时,西湖上的游船愈发多了起来。

泛舟赏湖,游人自醉。

亥言收起了鱼竿,摘掉了斗笠,进了船舱。

“武都头,我想再进城一趟。”亥言道。

“进城?为何?”武松心里道,昨夜刚死了两个朝廷命官,城内必然戒备森严,此时进城多有不便。

“我想去把当铺那块玉佩赎回来。”

“赎回玉佩,你这是......”

亥言神色渐渐严肃起来,“不瞒武都头,我想回灵坛一趟,有些事情须向子玄师兄禀明。”

“哦。”武松一时禁然有点失落,“是,你也该回去了。”

“武都头。”亥言又斟上了一杯酒,递了过去,“今后你有何打算?”

“不知道。”武松接过酒杯,却没喝,“云游四方,或者......”

“倘若武都头不嫌弃,我们可相约再见。”

“何时?何地?”

亥言见武松有意,顿时一笑,“不瞒武都头,我此去秦岭太白山,只需三日可达。而从灵坛再回凡间,则没有限制,武都头在哪,只要约好时日,我都可前往。”

“哦。”武松一时也没了主意,茫然地看着酒杯。

自己该去何处?自入世以来,武松似从来想过这个问题。

自己又能去何处?

“不急。”亥言见武松犹豫不定,也不便催促,“待我先进城拿回玉佩,我们再做计较。”

亥言进城的确是去赎回玉佩。不过,他没有告诉武松,他还去了一趟城东的孙记铁匠铺。

『三尺秋火』对『一剑霜寒』,对上了暗语,亥言交给了铁匠一纸短信,让他速交柳如烟。

信上写着:明日申时,十里坡见。亥言。

杭州距莫干山有百余里之遥,不过飞鸽传书,两个时辰也到了。

接到亥言来信时,柳如烟刚好也有下山的打算。

自从大闹知府府衙,劫了府库,柳如烟一直派人打探着杭州城内的消息,以防官军来袭。

官府那边倒是没什么消息,却传来了通判吴化成和都监黄炳路被杀的消息。

柳如烟得到的信息显然非坊间传言可比。黄炳路死于刀下,吴化成则死于利箭,而箭簇乃是金人惯用的六寸长头。

柳如烟早知吴化成和金人暗通款曲,而吴化成却深夜死于金人箭下,其中必有隐情。

“莫非又和亥明大师有关?”柳如烟唯一能想到的人就是武松。

东明山一别,柳如烟一直对武松不肯上山入伙而耿耿于怀。

她本以为武松是不愿多问俗事,但如果吴化成之死又和武松有关,说明武松果然是行侠之心未改。

如今亥言捎信相约,正好可以一问究竟。倘若武松果真还一直在追查金人下落,那柳如烟也正好有一事相托。

“小姐,又有飞鸽传书到了。”门外传来了翠荷的声音。

“今日是什么日子?这已经是第三封了。”柳如烟暗自纳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