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383章:回师宪州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383章:回师宪州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宪州的战斗其实早就结束了。

在迅速解决了州衙的金兵之后,武松、柳如烟和乔三水又兵分三路杀向了城门。考虑到姜望伤还未痊愈,由武松带兵驰援东门。

城门处的金兵有一半尚在睡梦之中,白马山的人马就已经突袭而来。

城墙很快就被攻陷,双方开始短兵相接。

金兵虽然在慌乱中很快就回过神来,但打着打着便发现,来袭之兵不仅人多势众,领头之人更是个个勇不可挡。

战不多时,三处城门的百夫长就已经被斩杀了六人,其中东门的五名百夫长中,有三人已经死在了武松刀下。

作为金兵中的骨干军官,百夫长俗称兵头将尾,乃是一支军队战斗力的缩影。而眼看着百夫长纷纷被斩,金兵的心理防线也在逐渐瓦解。

不到一柱香的工夫,金兵已开始出现溃散的之象。从东门到南门,再至西门,不少金兵纷纷向城中街道退去。

喊杀声也早已惊动了驻守北门的金兵,可为首的将官却很迷茫,

一方面,他不知道是敌兵是来自城外还是城内,另一方面,他也不知为何自己这里没有任何动静。

思量再三之后,他一面命人加强城墙上的戒备,一面派出数骑快马前去打探。

约摸半柱香的工夫,有一骑快马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队狼狈不堪的金兵。一问才知,是从东门败退下来的。

不多一会儿,又不断有成群的金兵从街巷中奔来,西门、南门的守军皆有,足有数百人之多。

可就是没见到有百夫长,哪怕一个也没有。

百夫长悉数战死,既凸现了金兵将官素来身先士卒的优良传统,也是武松等人的刻意为之。

因为,即使是在败退过程中,金兵也是且战且退,必定会留下断后的兵力,而组织断后的正是这些百夫长们。

这也是金兵早已养成的败而不乱,退而不溃的习惯。

只是这些百夫长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今日会遇到如武松、柳如烟和乔三水这般的绝顶高手。

东南西三处城门共十三名百夫长,其中东门的五人尽皆死在了武松刀下;南门的三人死在了乔三水枪下,一人死在了韩岳蓉的剑下;西门的四人中,三人被柳如烟以剑击杀,最后一个本已脱身,却还是被柳如烟一箭封喉,死在了逃脱的路上。

更令北门这位将官吃惊的是,败退下来的金兵之中没有驻守州衙的——他喊了好遍:可有州衙的守军?却一直无人回应。

望着群龙无首的金兵,北门的这位将官心里明白,自己恐怕已经是这城中金兵的最高指挥了。

究竟何去何从,他必须要尽快做出决断。

他思量了片刻,然后高喊道:“打开城门,随我速速退出城外!”

随着城门被打开,金兵鱼贯而出,向着范茫的黑夜中奔去。那金兵将官策马向前,他其实也不知道该往何处去,但他知道,留在城中只能是等死。

武松立在城头,望着逐渐消失在夜色中的金兵,他心里突然涌起一阵追杀而去的冲动。但他也知道,更大的恶战还在后头。

战报很快就传来了。

经过清点,这场城中的夜袭共斩杀了九百余名金兵,包括州衙的三百余人。而白马山的人马也阵亡了二百余人,还有不到二百人挂了彩。

这个结果令武松稍稍松了口气,己方的伤亡人数不算大,整支军队的战力应该未受太大影响。

“传令下去,留下三百人随我在北门城头戒备,其余人等抓紧时间休息、疗伤。”武松道。

接着他又将乔三水叫到身边,“乔兄弟,烦劳你带五十人小队在城中巡查一遍,防止有金人的漏网之鱼在城中作乱。”

待乔三水领命而去之后,武松又将叶荣锦叫了过来,让他待天一亮便点燃烽火台上的狼烟,好向金兵“报警。”

安排完毕之后,武松直接走到了北门的城门楼前,然后往门边一靠。

“哥哥你不去歇息一会儿吗?”此时,柳如烟轻轻地走了过来,将一件披风披在了武松身上,然后倚着武松坐了下来。

“睡不着啊。”武松不无忧虑地道,“不知道吕张二位那边情况如何了,万一破袭金人石砲不成,怕是会有一场恶战。”

“恶战”两个字,武松咬得很重。柳如烟自然也听出了他的心声。

“哥哥也不必过虑,吕张二位有勇有谋,只需布置得法必定会有所斩获。”柳如烟道,“只要能有效杀伤金人,对我等的守城之战总是有所帮助的。”

“听烟儿之意,似乎也对他二人信心不足。”武松道。

“也并非是对他二人信心不足。”柳如烟道,“只是哥哥你要知道,金兵有万余人马,要想伏击如此庞大的一支敌军,还要寻准其石砲等辎重下手,又谈何容易。不仅要有合适的地形,出击的时机与方式也需仔细思量,稍有差池恐怕连全身而退也会很难。”

“你是担心他二人脱不了身吗?”武松不由地眉头一紧。

“那倒也没有。”柳如烟接着道,“吕中郎向来行军沉稳,心思也细,是个未料胜,先料败之人。他必会事先安排好退路。只是能否彻底毁掉金人的石砲,奴家也不敢保证。”

“毁掉那石砲真有那么难吗?”武松又问道。

“确是不易。”柳如烟又道,“哥哥或许忘了,金兵之强并非只在悍勇,其行军布阵也颇有章法。就算他们仗着大军兵力众多,不惧有人伏击,我想他们也不会将辎重集中在一处行军,以免被一网打尽。尤其是石砲、粮草这样的重要物资。而以吕张二人的手中兵力,怕是会力有不及之处。”

“如此说来,我等依然要做好迎战石砲的准备喽。”武松道。

“两军交战,总是要料敌从宽才是。”柳如烟道。

“那若是果真要面对金人的石砲,烟儿可有何良策?”武松连忙问道。

柳如烟并未马上回话,而是站起身来,盯着地上的石砖,然后用脚尖戳了戳石砖上一滩血迹。

天寒地冻之中,地上这滩血迹早已经冻成了冰块。

“哥哥可还记得岳将军在黎县城墙前设下的竹阵?”柳如烟问道。

“当然记得,你是说再设一次竹阵,以阻挡金人的石砲吗?”武松道,“可此地哪来的竹子啊。”

“哎呀,你笨死算了。”不知何时,亥言突然蹿了出来,“柳娘子说的不是竹阵,而是冰阵!”

“冰阵?”武松此时也注意到了柳如烟脚下的那块血冰块,顿时恍然大悟,“烟儿说的是你当日所讲的那个评书里法子吗?”

“哥哥你居然还记得。”柳如烟莞尔一笑,“正是这冰封城墙之法。”

“此法真能有用吗?”武松也站了起来,在地上查找着冰块。

“此时正是腊月末,应该是可泼水成冰。”柳如烟道,“奴家以为不妨一试。”

“就是嘛,试试又不打紧。要是成了呢?”亥言道,“反正水又不值几个钱。”

“好,那就试上一试。”武松说着就要去召集兵士。

柳如烟连忙拉住了他,“哥哥莫急,要试也不是眼下。”

“那该在何时?”武松道。

“当然是深夜,最好是子时之后。”亥言道。

“正是。”柳如烟也道,“过了子时,正是一日中最冷之时,那时才会有泼水成冰之效。”

“哈哈,想不到这寻常之水也能成为护城利器。”武松连忙笑了两声,以掩饰尴尬。

“哥哥可不能小看了这水。”柳如烟道,“弱水三千也可化作千军之怒,何况水滴亦可穿石,奴家之剑名秋水亦可杀贼。”

“是是,娘子这如水般的美人,一旦出手,那金兵也是如见鬼神。”亥言马上接口道,“不晓此理者已经去见阎王喽。”

“你这小和尚,又口无遮拦了。”柳如烟娇嗔道。

“不敢,不敢。”亥言连忙道,“你二位先聊着,小僧我还是干点正经事去了。”

“你要去何处?”武松道。

“你二人方才不是担心吕张二将的安危吗?”亥言道,“我这就去打探一番,好让你这位主将大人放心啊!”

“嗯。这才是正经事,你速去速回。”武松道。

“得令。”亥言特意朝着武松行了个礼,然后纵身一跃,直接从城头上飞了下去,消失在夜色之中。

完颜宗哲接到后军遇伏的线报时,刚刚准备拔营继续向北追击,而此刻他所率的骑兵已经甩开后军近三十里了。

听闻石砲半数被毁,云梯也损失了好几座,完颜宗哲气得悖然大怒。

不过他很快冷静了下来,思量着还要不要继续率领骑兵先行追击。毕竟,若是石砲再出什么意外,攻城的难度便会大大增加。

正在犹豫之时,后方又有快马传来了最新的线报:宪州方向升起了烽烟。

这个消息顿时惊出完颜宗哲一身冷汗,一旦宪州有失,便意味着退路被切断,自己将陷入双城夹击之中,纵使自己拥兵过万,一旦失去了补给,也会不战自乱。

完颜宗哲低头思量着,他此番出征,全军只带了十日的粮草,不可久战。而且后军遭袭,粮草是否有损失尚还未知。

是继续北进攻取五台县,还是回师救援宪州?他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

“汪先生,你以为眼下该如何?”完颜宗哲扭头问道。

“回大王,在下以为应当火速回师南返,与后军会合之后再驰援宪州。”汪准回道。

“为何?”

“大王你想,我军粮草只够十日之用,必务要仔细计算。而此地距五台县尚有百余里之遥,而距宪州却不足八十里,自然不可舍近求远。”汪准道,“况且,若是宪州有失,我军怕是会陷入进退维谷之地。”

“可是那批富贵就不管了吗?”完颜宗哲又问道。

“此事大王不用担心。”汪准又道,“我军尚有石砲在手,又兼有万人之众,就算宪州已失,回师重夺此城绝无问题。到时候再以宪州为据,补充好粮草再去攻打五台县也不迟。”

“难道五台县的贼人不会跑吗?”完颜宗哲追问道。

“大王放心,那贼人所据无非只是五台县和白马山而己。”汪准道,“向西他们过不了代州和雁门关,向东更是我大金之地,这伙贼人又能逃往何处?”

完颜宗哲点了点头,然后在马上喝道:“传令下去,即刻起营,兵发宪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