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378章:为将之道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378章:为将之道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浩的态度令武松很是感动,但更令他感动的是柳如烟。

她仿佛就像是猜中了自己的心思一般,问起了张浩破袭石砲之法,才令张浩主动接下了军令,还立下了军令状。

这个女子就像是上天赐予他的礼物,不仅容貌绝世,文武双全,还总是会在必要之时为自己分忧解愁,试问天下还有比之更好的人吗?

不过,眼下还是商议军机大事之时,武松也只能将情绪埋在心里,只是朝柳如烟微微点了一下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而且,武松心里也还有别的打算。

“吕兄弟,破袭金人石砲事关整个战局,你向来足智多谋,又熟知地形,你可与张统领一同领兵前去,总领此番行动,掌控全局。”武松道,“如此,也可令张统领专心破袭石砲之事。你看如何?”

“在下谨遵将令!”吕子侯连忙拱手应道。

“那你以为你和张统领此番带多少兵马合适呢?”武松接着问道。

“此番前去意在破袭敌军石砲,所以兵在精而不在多,在下以为八百人足矣。”吕子侯回道。

“八百人?够吗?”武松道。

“应当够了,八百人之中,在下会分出二百人护送扮作士卒的百姓前往五台县,余下六百人则分为两队,一队负责在选定之地伏击金军辎重,就由张统领领军,而另一队则由在下率领再设一道伏兵,待金兵追击张统领之时作为接应。”吕子侯回道

“嗯。”武松点了点头,然后朝张浩问道,“张统领以为如何?”

“吕中郎考虑周全,在下以为甚好。”张浩回道。

“既然如此,那就照此行事吧。二位辛苦了。”武松满意地道。

“二郎,在下还有一事需请二郎示下。”此时,吕子侯道。

“吕兄弟还有何事?”武松微微一愣。

“在下是想问,一旦破掉金人石砲,二郎是希望金兵来攻宪州呢,还是去攻五台县?”吕子侯道。

“自然是让金人来攻宪州为好,毕竟五台县情况难料。”武松回道,“难道这也可受我等左右吗?”

“应当可以。”吕子侯又道,“若是二郎希望金兵折回宪州,我便将伏击之地选在距宪州更近之地,最好是五十里之内,如此金兵遇袭之后多半会选择回师宪州。”

“好!吕兄弟果然是心思缜密,深谋远虑。”武松高兴地道,“就依你之计,将金兵引向宪州方问。”

“遵命。”

待商议完毕,已是酉正二刻了,武松也让众人散去,分头准备。

但末了,武松却把张浩叫住了:“张统领请留步,我有一副盔甲要送与你。”

张浩顿时面露些许惶恐之色。

待众人散去,武松将张浩领到了自己的房间。

他的确是有副盔甲要送给张浩,这副盔甲是日前伏击金军骑兵所缴获,是一副金漆锁甲。

这副甲,原本是吕子侯特意献给武松的。只是武松向来就不习惯披甲,所以便放在了一边。而他见张浩尚无合适的甲胄,便正好送他。

当然,武松留下张浩也并非只是为了赠甲,还有事要交代于他。

“张统领此去重任在身,尤其是破袭金人石砲之事绝不可有任何闪失。”武松语重心长地道,“若是毁不掉那石砲,这宪州城便会危矣。”

张浩立时明白了武松的思,连忙回道:“请二郎放心,我既已立下了军令状,破不了金贼的石砲我也绝不会活着回来!”

“张统领言重了,石砲要破,你更要活着回来。”武松拍了拍张浩的肩膀道,“眼下正是我军用人之际,以张统领的才干与胆识,日后必能有所建树,希望此战亦是你的立名之战。”

“在下定不负二郎厚望。”张浩应道。

“还有一事你要记住。”武松接着道,“此番前去是你与吕中郎一同领兵,自然以他为尊,不过于破袭石砲之事上你则需相机行情,临机决断,不必拘于官阶高低,一切以破敌为要,你可明白?”

“在下明白。”张浩心里道,有了武松这句话,也就等于有了尚方宝剑,自己做起事了也方便了许多。

送走了张浩,武松也终于长长地舒了口气。

亥言先给他倒了杯水递了过去,然后道:“武都头,你如今还真有些像位领兵的将军了,白马左右骁卫可谓是名副其实啊。”

“你休来取笑我,你以为我想如此吗?”武松喝了口水,“整日里还要琢磨别人心思,哪里比得上打打杀杀来得痛快。”

“那是当然,自古带兵之道亦是驭人之道,自己能打能杀固然重要,但让你麾下之兵能打能杀才是王道。”亥言道,“这便是为兵与为将的区别。”

“我自然明白你说的那些道理,但所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所思所虑实在太多。”武松道,“这心力之耗远胜体力之耗。”

“嘿嘿。武都头是觉得心累了吗?”亥言凑近道。

“有点。”武松无奈地点了点头。

“其实嘛,你也不用想太多。”亥言道,“昔日孙子有云,为将者,智、信、仁、勇、严。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而这五字之中,信、仁、勇你皆有,智嘛,有我和柳娘子在,还有吕中郎,三个臭裨将怎么也顶个诸葛亮了,所以你也不缺,你唯一缺的或许只是这‘严’字。”

“严?何解?”武松问道。

“所谓严者,自然是指军纪严明,赏罚分明,这一点你应该也不缺,只是若对士卒仁义过了头,便可能反受其害。正如孙子有云: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令,譬若骄子,不可用也。这其中分寸还需你仔细把握才是。”

“莫非我有何欠妥之处?”武松想了想又问道。

“赏罚分明应该不难,只需依律而行,依你武都头的性格,眼中自然容不下一粒沙子。”亥言道,“不过,对于属下的亲疏你可能要注意些才是。”

“你所指的是”

“就比如方才议事,你称呼吕中郎为兄弟,却称张浩为张统领,这便是亲疏有别了。”亥言道,“所谓说者无心,可听者却可能会有意了。”

“这难道这其中真有讲究?”武松似乎有些不解。

“我自然知道你是个性情中人,若是私下里,你如何称呼倒是无妨,随性而为便是。”亥言道,“但方才是军中议事,按理应当皆以官职相称才是。所谓军中无父子,一切以军职高低为准,不论亲情,也正是这个道理。”

“真有这个必要吗?”武松问道。

“当然有必要。军队是用来打仗,没有规矩,如何令行禁止,号今部下?你称这边为兄弟,称那边却是称军职,又如何服众?”亥言接着道,“如此明显的生疏之别未必能增进情义,反而会坏了军中规矩。”

说这些话时,亥言一脸严肃,没有半分玩笑之意,武松自然是听在耳中,也看在眼里。

“你所言确是有些道理,我日后注意便是。”武松道,“只是有一样,你往后再设置官职名时尽量简单些,太复杂我可记不住。”

“是是,我记下了。”亥言乐了。

“诶,对了。”武松忽然又想起了什么,“那若是再有军中议事,我又该如何称呼你呢?”

“你又没有封我官职,还能如何称呼。自然是尊称我为小师父。”亥言白了武松一眼。

“你本是我师弟,凭什么叫你小师父。”武松回敬了亥言一眼,“我看还是小和尚吧,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

“那你准备如何称呼柳娘子呢?”亥言立马问道。

“依你方才之理,我岂不是要称她为柳统领了,这听上去实在古怪。”武松摇了摇头。

“古怪那是当然的,自古女子便不得参政,所谓女官制度也只是限于后宫而已。唯一的例外可只有武则天称帝时期,上官婉儿以才学被武皇任命掌管宫中诏命,武皇诏敕多出于她笔下。可是,她被授予的最高官职昭容,也还是个嫔妃的称号。”亥言这一开口就象大闸泄了口,“至于女子从军者,那就更没有了。所以你叫什么皆是不合礼法。”

“不对吧,我记得当初梁山上三位女将,扈三娘和孙二娘战死之后,分别被追封为花阳郡夫人和旌德郡君,顾大嫂得以幸存,也受封东源县君。”武松道,“难道这不是官职?”

“武都头,且不说你所言只是后人中的杜撰而已。”亥言不紧不慢地道,“就算你说的那些封号是真的,那也大多是朝庭授于各级官员妻母的虚职,换而言之,乃是妻凭夫贵,母借子尊而已。和正常的官职岂可相当。”

“照你所言,烟儿其实也做不得这飞电营统领喽?”武松问道。

“按礼法的确如此。”亥言道,“不过,有朝一日你若能做到一品大员,柳娘子便可获封国夫人之号。就算以你如今白马左右骁卫一职,大概是三品,那柳娘子也是个郡夫人,就是不知”

亥言说着故意停了一下。

“不知什么,你倒是把话说完啊。”武松追问道。

“就是不知没过门的算不算。”说完,亥言一猫腰蹿向了门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