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350章:往事疑云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350章:往事疑云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四年前的那次行动,姜望至今记忆犹新。

这不仅是因为此战令他失去了半只耳朵,也是因为此战其实非他所愿,只是军令难违,不得已而为之。

不与江湖人士结怨,这是姜家历代传下来的祖训。

那是早在盛唐时期,易州的姜氏习武之风尤盛,族人在被编入府军为折冲府效力时,有不少姜氏子弟凭借祖传枪法屡立战功,其中更有因军功而一路升迁至千牛卫乃至金吾卫之人。

姜望的先祖姜义尚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至唐高宗显庆年间,姜义尚因随名将苏定方平定百济时战功卓著,受封右金吾卫羽林,从三品,显赫一时。

在姜义尚入右金吾卫之前,他曾长期在易州折冲府任职,一路做到折冲府校尉。期间,他便数度应召随苏定方征战。因其行事稳健,心思慎密,苏定方一直命他这一府人马负责押送粮草。

苏定方远征百济时,率大军齐聚山东城山,准备于此乘船渡过黄海,直抵百济的熊津江口。

姜义尚奉命率本府人马押送粮草出征,在途经登州境内的招虎山时,突遭响马袭击。

姜义尚所率府兵有千人之众,且装备精良,本不惧什么山匪响马。但这股盘踞在招虎山的响马却不简单,乃是由山东大士族崔氏联合十余家士族门人组成。

话说唐初士族主要分为四家,其中山东士族与李唐的关陇士族势力不相仲伯。

虽然几经战火,山东士族的势力遭到削弱,但在李唐立国之后,以崔姓为首的山东士族势力依然根深蒂固,不可小觑。唐太宗的大臣房玄龄、魏徵都争相与山东士族联姻,山东士族依然保持着他们的社会地位。

然而,如此之势显然是对皇权不利的,唐太宗尤其不能坐视士族势力凌驾于皇权之上。因此,太宗便命人重修了《氏族志》。

新修订的《氏族志》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山东士族崔民干被降为第三等。由此,使得一部分做官的庶族地主取得了士族身份,而传统门阀士族受到进一步打击,以崔姓为首的山东士族首当其冲。

所以,对李唐大为不满的山东士族一直暗中密谋,终于在唐太宗驾崩,高宗登基之后起兵造反,一度占据了登州一带。

可是,面对盛唐时期的折冲府官军,士族军又岂能是对手,叛乱很快便被镇压。以崔氏为首的士族残部不得不隐入深山,成了山匪响马。

不过,说是残部,但这股盘踞在招虎山的响马却聚集了以崔氏为首的十余家士族的子弟门人,足有三四千之众,且多有世代习武之人。

这股响马正是探听到有唐军押送粮草至此,才倾巢而动,利用山势设伏,准备劫杀唐军。

由于响马占据地利,又是有备而来,姜义尚所部顿时陷入苦战。

眼见敌众我寡,对方又占据地势之利,姜义尚也明白,久战之下难有胜机。战败事小,若是失了粮草,则必将影响大军攻打百济的大计。

情急之下,姜义尚决定冒险一搏,他卸去身上重甲,亲率五十名精锐士卒沿小路攀爬而上,目的就是为了直袭山匪中军,擒贼先擒王。

姜义尚的计划果然奏效了,他率队避开了山匪的重兵,直接杀到了半山腰的山寨。眼见远处有一人正在指挥山匪,姜义尚突然杀出,直取此人。

不过,姜义尚还是低估了这伙响马的本事,尤其是护卫在那头领身边的百余人,个个皆身手不凡。他所率的五十人死伤过半,也依然无法靠近那头领。而他自己因未披甲,也多处挂彩,身陷重围。

危急时刻,山间突然杀出了一队白衣人。这数十人多手持刀剑,也皆未披甲,但却出手凶狠,武艺精湛。

这伙人的加入,也瞬间改变了形势,山匪一时抵挡不住,阵脚大乱。

姜义尚见状,果断突进,一杆长枪连挑三名山匪,终于杀到了那头领面前,将匪首崔士元其擒住。

擒住崔士元之后,山匪们投鼠忌器,只能弃械而降。

事后,姜义尚才得知,突然杀出的那队白衣人乃是一伙江湖人士,为首的后生姓傅名光北,乃是梅花拳的新任掌门。

原来,梅花拳一派自古便在登州境内流传,最为兴盛时,门人弟子多达四五百人,乃是山东有名的江湖门派。

初唐时期,梅花拳在登州各地设有多处分舵,除了教习拳脚刀棍之外,也多有门人弟子为各大士族聘为教师或护院,一时间梅花拳也在登州有“士族之鹰”之誉。

作为梅花拳的掌门,傅光北之父傅显白也被山东的大士族崔氏聘为首席护院,负责整个崔宅和护卫,兼操练家丁。

在崔家准备起兵造反之时,崔家人曾想拉傅显白一同起事,还许以重金。但傅显白心知天下平定,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了,不愿再起刀兵。便拒绝了崔家之邀。

而且,傅显白念在崔家一直待自己不薄,还一直苦劝崔家大老爷切莫铤而走险,毁了一世名声。

屡劝未果之后,傅显白只能辞行而去,不过,他也义气当先,并未向官府举报此事,而是准备举家迁离登州,以避战火。

可没想到的是,崔家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生怕傅显白走漏了风声。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崔家人买通了一伙山匪,在半路上劫杀傅显白一家人。

傅显白虽拼死相抗,一人斩杀了十余名山匪,怎奈山匪人数过百,终究寡不敌众。可怜傅显白一家十余口尽遭毒手,只有傅光北拼死杀出,得以逃生。

脱身之后,傅光北一路辗转,投奔了在文登县的一位叔父。随后,他一直追查家人被害之事,最终查明了原来是崔氏族长下的毒手。

其后两年,崔家人起兵造反,最终在招虎山落了草,而傅光北也一直在打探崔家人的行踪,伺机报仇。

为此,傅光北率领门人经常扮作樵夫或猎户,潜入招虎山刺探,渐渐将山寨的地形摸了清楚。但苦于山寨兵马众多,又戒备森严,他一直未能觅到下手的机会。

直到崔家人准备率众劫杀唐军,傅光北终于等来了机会。他知道,只有等山寨大队人马倾巢而出之时,自己才有机可趁。

所以,在崔家人指挥人马下山劫杀唐军时,他便带着数十名门人暗中潜入了山寨,伺机而动。

正巧,姜义尚也率队突袭至此,傅光北也趁势杀出,助了姜义尚关键的一臂之力。

擒获了崔家的头领,姜义尚得以化解了危机,而傅光北则大仇得报。虽然他此番出手只是为了私仇,但也客观上救了姜义尚,姜义尚自然感激不尽。

姜义尚见傅光北年轻有为,武功不俗,也有意将其招至麾下。而傅光北大仇得报,也了了一桩大事,听闻姜义尚是去远征百济,为国靖边,也就欣然应下,带着门人加入了姜义尚的府军。

随后,姜义尚带军跟随苏定方痛击百济,俘百济王而归。姜义尚也因作战骁勇,屡获晋升,最终归朝之后获封右金吾卫羽林。而傅光北也一直跟随姜义尚左右,杀敌立功,其梅花拳门人作战勇猛,在军中也颇有口碑。

凯旋之后,姜义尚对傅光北更加另眼相看,一度还准备将自己的女儿许配与他。不过,傅光北之前已有婚约,只有婉拒。

随后,傅光北更是辞去了折冲府果毅校尉之职,解甲归乡,一心重振梅花拳派,以告慰先父。

姜义尚苦留未果,只能送别傅光北。但他一直感念傅光北的恩义,并自此立下家训:凡其后人不得与江湖门派结怨,如遇江湖义士有难,可尽力相助。

随后数百年,姜氏一脉虽然先降契丹,后归顺金人,但这条家训却一直保留下来,无人敢违。

所以四年前,当姜望接到命令要他去袭击越女剑掌门时,他当时便颇为为难。

一边是家训,一边是军令,这可如何是好?

姜望心里也清楚,自己身居行伍,军令自然不可违,否则便会遭军法从事。而且,这道军令还是时任骁南卫指挥使耶律余都亲自下达的。

因为平日颇受耶律余都器重,姜望当时也斗胆问及此事缘故,因为当时不仅宋金两国尚未开战,而且金军也向来和中原武林并无多少瓜葛,这突然要对地处江南的越女剑下手,实在令人费解。

然后,一向对姜望还算客气的耶律余都却怒斥了他一顿,命他莫僭越多事,只需执行军令便是。

随后,耶律余都还亲自率队,先是到了真定府,接着又安排姜望等人乔装成客商潜入越州。

如今想来,当时耶律余都正是以众人兵器过于显眼为由,将姜望的长枪收走,统一藏于车马内送入城中。

这恐怕也正是耶律余都暗中在枪刃上喂毒之时。

可是,耶律余都为何一定要致越女剑掌门于死地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