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348章:低人一等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348章:低人一等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封卫南郡侯,官拜骁南卫指挥使,正四品,这已经是姜家人在大金国做到的最高位置了。

甚至在所有归顺的汉人“签军”之中,除了那几位带兵献城的汉人将领之外,姜望如今之位也已是令人望尘莫及。

三年前,当他升任骁南卫白虎营统领,领五品衔时,恰逢年终岁末。在除夕祭祖礼上,姜望之父叩拜先祖时一度老泪纵横,只是因为自成为异族之民后,姜家也终于有人能重登将军之阶,光耀门楣了。

不过,在除夕之夜,趁着姜父酒醉酣睡之机,姜望之母尤氏也语重心长地告诉姜望,他虽然已身为金军将领,但始终还是汉人。披发易服、加官晋爵也无法改变他的华夏根源。

姜母之意并非是想让姜望归汉,她只是希望他依旧以汉礼汉仪规范自身,正如他自小就学习的那些圣贤之书。无论身处何地,身属何族,所谓华夷之别其实是在心,而非在皮。

姜望当时还不太明白其母之意。他心里以为,既然决心为大金效命,就应该忠心不二,唯金人是从。而以自己的本事,终有封侯列王之日。

所谓金人汉人,只要自己有本事,又有什么区别。

不过,半年之后发生的一件事却令姜望心中的想法有了动摇。

话说,姜望之父也曾在白虎营服役,在姜望十六岁加入白虎营之后,父子二人还曾经有两年时间是真正的上阵父子兵。

不过,在姜望十八岁那年,白虎营遭遇了一场恶战。当时,全营五百人马奉命偷袭一座契丹人的兵寨,那知情报有误,兵寨中的辽兵由预想的千余人变成了近三千人。

一场激战之下,姜父在乱军中中箭落马,接着又被马蹄踩中了右臂,身受重伤。姜望拼死将父亲抢出,突围而去。

姜父虽然最终保住了性命,但右臂也就此落下了残疾,成了废人,不得不解甲归乡。

金人念在姜父屡建军功,将其安排在易州一处军营的草料场出任副管营,也算是九品小吏。姜父自是感恩戴德。

那知三年前,草料场的金人管营夜里聚众饮酒,酒后不慎失手打翻了火盆,引发了大灾,整个草料近五千石粮草被烧掉大半。

这金人管营酒醒之后知道闯下大祸,便心生歹意。他串通管营的其他金人,诬陷是姜父夜里当值时失职走了水,误烧了粮草。

为此,他还上下打点,通过其叔父买通了易州刺史,最终成功嫁祸于姜父。

姜父明知自己是被冤枉,可在所谓的证词面前也百口莫辨,最终被定了失职之罪。不仅被革职,还被处以五十军棍。

可怜姜父一把年纪,又有多年战伤在身,如何挨得住这五十军棍。用刑完毕之后,待家人将其接回家中,姜父便已是奄奄一息,只剩下半条命。

三日之后,姜父满含着冤屈撒手而去。等到姜望从军中赶回来时,已是天人永隔。

半个月之后,姜母也因悲伤过度一病不起,不出半年也病逝了。

父母的相继离世令姜望悲痛难抑。为了替父亲申冤,他也曾数度递上诉状,要求重审此案。不过,最终皆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后来,还是一位同宗叔父劝他,想要在金人治下为一个汉人翻案是万万不可能。除非有通天的本事。

而且就算是翻了案,主事的金官也不会受到处罚,正如金人凡有功名和军籍在身者,杀一个汉人可免罪一般。

至此,姜望才终于明白,自己在金人治下始终是低人一等。

之后,姜望在战场上更加奋勇,就是期望能以军功受赏,待登上高位之日方可替父申冤,还姜家一个清白。

在他受封卫南郡侯,出任骁南卫指挥使之后,他也曾在完颜宗望面前提起过此事。不过,完颜宗望却以陈年旧案不宜复查为由推脱。

事后经知情的同袍提醒,姜望才得知,易州刺史乃是完颜宗望心腹爱将,他怎么会因为一名汉军去追究自己人呢?

况且,大金自立国以来,还从未有州府以上主官因误杀汉人而获罪的先例,更莫论当时只是判了姜父棍刑而已。

姜望当然很失望。可现实如此,也由不得他再追究此事。

直到在太原府城内,自己的白虎营兄弟尽皆丧命于金兵之手,他心中的怨恨又交织在一起。

倘若不能将完颜宗哲谋乱之罪坐实,岂不又会是一场冤案!

而且,他心里也清楚,完颜宗哲乃是金人皇族,要想扳倒他,必须有铁证。而除了那两锭刻有铭文的金子之外,最铁的证据便是逼他尽早起兵。

卯时刚过,天色尚未放亮,姜望便起了床。待收拾停当之后,武松等人也已经在屋外等候了。

武松三人离了客栈,径直往南门而去。为了躲避金兵的盘查,三人还特意雇了一驾马车,扮作商贩,将兵刃藏在了车驾之下,这才出了城。

出城之后,三人向南走了约十里,在距离十里亭不远的一处树林里停了下来,静候金人的到来。

此处正是金人南去的必经之地。

辰时刚过,远处果然传来的马蹄声。武松稍一听息,便知有十余人纵马而来。正是霍忽明和十名侍卫。

解决这十一人费不了多少力气,尽管他们皆是完颜宗哲的近卫,武功比寻常金兵要高出不少。但面对武松三人的突袭,眨眼之间便交代了性命。

姜望从霍忽明的包袱中寻到了兵符,此外还有九县十七寨的兵力分布图。

随后,三人将金兵的衣服换上,又挑了六匹战马,一人双骑,向南而去。第一站是约四十里外的一座名叫寒风岭的兵寨。

在距离寒风岭还有十余里时,前面出现了一座集镇。此时正好也快到午食时间,三人便决定在镇上寻处酒家,打个尖再赶路。

见有金兵进店,店小二连忙迎出门来,帮着将战马栓好,然后招呼武松三人入店。

姜望穿的是霍忽明的衣服,而武松和柳如烟则扮作他的随从。所以三人一落座,小二便朝姜望堵起笑脸道:“这位军爷,吃点什么?”

“两盆羊肉,十个饮饼,再来三壶好酒。”姜望道,“快些上来,我等还要赶路呢。”

小二应声而去,不一会儿便端上了酒菜。

武松也是渴了,端起酒壶先喝了个痛快,羊肉还没怎么动筷,一壶酒便喝没了。

“小二,再取两壶酒来。”武松叫道。

不一会儿,店小二乐跑了过来,可手中却没有端酒。

“这位军爷,小店这菜管够,可是这酒却没有了。”店小二脸上依旧堆着笑。

“这是何道理?”武松立时双目一立,“莫非怕我少了你酒钱不成?”

说着,武松从怀中掏出一吊钱扔在了桌上。

“军爷息怒、息怒。”店小二被武松一瞪,顿时吓得不轻,“军爷误会了,此事与银钱不相干,军爷就是拿出金子来,这酒也不好再卖与各位了。”

“天下还有这般怪事?我给钱,你卖酒,乃是天经地义,如何就使不得了?”武松耐住性子问道。

“各位军爷想来不是本地的,故而有所不知。”此时,酒店的掌柜已闻声而来,“也难怪军爷动气,这规矩确是有些古怪。”

“究竟是何规矩?”武松追问道。

“这位军爷有所不知,这规矩正是那寒风岭兵寨的寨主定的。”掌柜躬身道,“凡寒风岭辖地之内的酒家,每家的存酒皆有定额,且酒只能卖与金人,每人一日只能一壶,也就是一角。汉人则不得买酒。”

“这是何道理!”还没等武松说话,姜望却先怒了,只见他一拍桌子立了起来道。

掌柜用有些奇怪的眼神看了看姜望,心里暗道,这几位皆是金人,为何却如此动气?

“军爷莫急,容小的细细说来。”掌柜连忙赔礼道。

柳如烟此时是女扮男装,不便开口说话,她只能朝武松使了使眼色,示意他莫要动怒。

可令她也没想到的是,先动怒的居然是姜望。她又连忙用手拽了拽姜望的衣角,才让姜望又缓缓坐了下来。

“其实,这也是近半年才有的事。”掌柜继续说道,“半年前,这寒风岭兵寨新来位寨主,叫个什么……束甫里。这位爷来了之后,发现寒风岭虽然所辖之地不过方圆三四十里,但辖地之内的酒作坊却不少,周围六七个县城的酒皆来源于此,就连太原府城内也有本地产的酒。而这些年战火不断,外地的酒作坊越来越少,本地产的酒也更加紧俏了。因此这束甫里大人便定下了规矩,凡本地产的酒皆要统一卖与兵寨,再由兵寨贩运至外地。所以,本地酒家的酒也只能从兵寨进货,而且还有限额,目的嘛……”

说到此,掌柜的尴尬地笑了笑,“想必几位爷应该明白。”

“就是为了贩酒赚钱嘛。”武松冷笑道,“可为了他能赚钱,这产酒之地却没了酒喝,倒也真是称得上一件奇事。”

“私贩酒也罢了。可这寨主为何不准汉人买酒?”姜望则又问道。

“军爷有所不知,这眼看年关将近了,各地需酒量皆大增。”掌柜接着道,“据说这近两月以来,只要将酒贩至三十里之外,酒价便可翻倍。如此,寨主大人又岂肯将酒卖与我等汉人,而错过了赚钱的大好时机。”

“那尔等就不能偷偷卖些。”武松道,“卖与金人还是汉人,他又如何知晓?”

“哎哟,军爷说笑了。”掌柜的顿时有些慌了,“我等草民,能讨个生活已是不易,何必为了几个酒钱送了性命。爷就是借小的几个胆,小的也不敢啊!”

“怎么,卖几角酒还能砍头不成?”武松双目一立。

“呵呵,爷是金人,自然无妨。”掌柜的怯怯地道,“可我等汉人,又岂敢违律。为几角酒、几只鸡、几斗米丢了性命之人又不是没有。”

“岂有此理!”姜望又拍了一掌桌子,震得汤水洒了一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