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332章:山门施粥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332章:山门施粥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过了一夜,武松心中的怒气依然难消。

昨日黄昏之时,三人刚刚进了太原城,就听闻了官驿周边民宅被强占之事。再细一打听,据说正是一队刚入城的金兵所为。

等三人赶紧到官驿附近时,周围几十处民宅的百姓已快散尽,只有百余人实在无处可去,望着自己的家园哀声叹气。不少年幼的孩子冻得直哭。

此时已是腊月,这些无家可归的百姓倘若露宿街头,该如何熬过这寒夜?

一想到此,武松的手已不由自主伸进了包袱里,里面正藏着那对镔铁戒刀。

柳如烟连忙用眼神劝住了他。

武松虽然怒火攻心,但也很快意识到在此地动手的后果。

他只能把手又收了回来,双目则死死地盯那面插在官驿门口的旗帜:白虎旗。

......

清晨的太原府,天刚蒙蒙亮,街市就已经喧闹起来。

在城西净因寺的山门前,等待施粥的百姓早已排起了长队,其中不少人正是昨日被赶出家园的百姓。

经过一夜的煎熬之后,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了。

净因寺的方丈见涌来的百姓越来越多,连忙吩咐伙房的僧人赶快加紧熬粥,将昨夜备好米粮全部下锅。

作为城中最大的一座寺庙,净因寺始建于魏晋时期,距今已有近千年。只是近数十年来,由于宋皇独尊道教,净因寺的香火也冷清了许多。

不过,寺院却一直谨守着腊月初八施粥的传统,那怕在人最少的年份,只有十余个香客会来领粥。

随着金人的到来,净因寺的香火突然又旺盛了起来。

原来,女真人在开国以前,就已有了佛教信仰的流行,迨建国后,它虽以武力灭辽,却继承了辽国盛行佛教的风习。

去年冬天,金兵攻下太原府之后,免不了在城中劫掠一番,却唯独没有骚扰寺院。不仅如此,金军主将完颜宗哲还亲自来净因寺进香,并留下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香火钱。

所以,从去年的腊八节开始,净因寺在施粥时又热闹起来。直到今年,一早来等待施粥的百姓足有近千人,场面十分壮观。

客栈里也准备了腊八粥。

因见亥言是位僧人,小二还多备了一碗,送到了房间里。

一边喝着香甜的腊八粥,亥言和武松一边商议着下一步的计划。不一会儿,一身男装的柳如烟也过来了。

“怎么样,这客栈的腊八粥味道如何?”柳如烟一进门就问道。

“娘子也喝过了吗?”亥言嘴里吃着粥,却也不耽误说话,“小僧觉得好喝。”

“再好喝,怕是也比不了寺中的,那才是正宗的腊八粥。”柳如烟微微一笑,“不如奴家带你去凑凑热闹?”

闻听此言,亥言立马就明白了,柳如烟必定不是要带自己去喝粥的。

“娘子莫非已经探听到什么消息了吗?”亥言放下了粥碗。

“还真是什么也瞒不过你。”柳如烟回身将房门关上,然后坐了下来。

“离此二条街外,有一座净因寺,此时正在施粥。”柳如烟道,“奴家一早就去了一趟,你猜发现了什么?”

“娘子为何一早就去了寺庙?”亥言没有接柳如烟的话,却反问道。

“你这小和尚,真是和寻常人不一样。”柳如烟笑了,“你忘了,昨日那些被霸占民宅的百姓了,奴家原本是想给他们送些钱去。结果,一去才知道,很多人天没亮就去了净因寺,等着施粥了。”

“娘子去送钱了?那娘子的钱是从何而来?”亥言越听越纳闷儿。

柳如烟又笑了笑,“你莫非又忘了,奴家在杭州时是做什么的了?”

“啊,烟儿你已经去打......”武松原本想说“打劫”,可突然又觉得不妥,于是生生把“劫”字咽了回去。

“哥哥莫怪,奴家只是去了一家金人开的银铺一趟,趁夜借了些银两而己。”柳如烟道,“劫富济贫这种事奴家本就顺手,何况劫的还是金人。”

“烟儿,你为何独自前去,不叫上我?”武松面露愠色。

“是啊,如此好事,娘子怎该独享。”亥言也一脸扫兴。

“哥哥莫恼。”柳如烟连忙道,“奴家只是昨日见你怒气难消,担心你到时候动了杀机,所以才未与你说。”

“娘子的担心倒也不无道理。”亥言眼望着柳如烟,又冲武松努了努嘴,“师兄方才喝粥时还闷闷不乐呢。”

“烟儿用心良苦,我又岂能不知。”武松自然也明白了柳如烟的心意。而且他的确对昨日之事还有些耿耿于怀,恨不得冲进去官驿去,杀光那帮强占民宅的金兵。

“不过哥哥不用担心,奴家以为我等很快就能出手了。”柳如烟又道,“这也正是奴家要请你去喝粥的缘故。”

“烟儿快说,究竟是何事?”武松立即双目一亮。

原来,柳如烟一早去了净因寺之后,发现山门前主持施粥的除了寺中方丈之外,还有一位金人将官。

此人端坐在山门前,四周还有一队金兵护卫,看那架势,官职不小。

柳如烟随即便向等待施粥的百姓打听了一下,这一问才知,此人正是太原府守将完颜宗哲。

而且柳如烟还从百姓口中得知,这位完颜宗哲每月皆会到寺中来进香,每次捐的香火钱据说也很可观。

所以,净因寺这一年多来不仅新修了山门,扩建了僧舍,而且每月逢初一和十五皆会在寺前施粥,救济贫民。

在不少百姓口中,这位完颜宗哲俨然成了“活菩萨”。

不过,柳如烟从不相信金人会如此心善。

她趁着僧众在门前忙于施粥的机会,从后院潜进寺中打探了一番。

结果,在净因寺的后院中,柳如烟果然有了意外发现。

在后院的东南角,有一处小院,院中有座三层的小楼。从院墙和楼房的墙色来看,明显是新修的。不过,院门却上了锁,门上还贴着“藏经重地,非方丈准许不得擅入”的纸条。

门口则有四名僧人持戒刀值守。

见有人把守,柳如烟便未敢再靠近,只是伏在远处观察了一阵。

她越看越觉得那四名僧人面相不善--倒也不是长得难看,而是眉眼间没有丝毫佛家弟子该有慈悲。

此外,柳如烟还发现,此处小楼虽然看上去像是藏经楼,但藏经楼通常是建于一座寺院的中轴线上,哪有藏在角落里的道理。

而且,她一路在寺院中打探,在法堂北面本有一大片空地,足够修一座藏经楼了。但此处却沿东西两侧各修了一排僧房,看样子也是新造的。

而靠东面的那排僧房正好横在去往藏经楼的路上,显得颇为突兀。

如此布局,实属古怪。

听完柳如烟所言,亥言也觉得这净因寺有些蹊跷。

“所以,娘子并非是请我和师兄去喝粥的。对吧?”亥言道,“那说吧,我等何时去探寺?”

“等等。”武松突然打断了亥言,“探寺?那白虎营,姜家枪呢?不管了?”

“哥哥莫急,奴家岂能忘记此事。”柳如烟道,“不瞒哥哥,奴家昨夜还顺道去官驿打探了一下,若是没有意外的话,那白虎营今日应该还不会离开太原。”

“哦,何以见得?”武松道。

“官驿内酒气冲天,不少金兵皆喝得酩酊大醉,到子夜还未休。奴家还看见,有金兵将青楼女子带回了官驿。”柳如烟道,“哥哥想想看,这像是次日要开拔的样子吗?”

“这倒是有些古怪了,若是陕州军情紧急,这白虎营应该加紧赶路才是。”武松道,“却为何在此地逗留?”

“这也不难猜,说明白虎营此番来太原并非只是路过,定是还有其他事情。”亥言道,“所以为首之人才敢如此放任手下作乐。这倒也好,我等正好先去探探那寺庙里的古怪。”

“嗯,那我等就先去探寺。”武松也点了点头,“只是不知道这白虎营会在此地逗留多久?”

“这也不难,奴家看那官驿之内少说住了二三百人,加上四周强占的民宅,这队人马怕是有近千人。”柳如烟道,“如此一支队伍有何动向又岂能不为人知。”

“哎呀,师兄。你笨死算了。”亥言终于忍不住了,“你以为娘子昨日为何选了这间客栈?这里酒又难喝,上房也没了。还不是因为此地就和那官驿只隔了一条街嘛。他那边马队一动,马蹄声就吵死你了。”

“你说这些,哥哥他自然知道。”柳如烟此时道,“兴许只是昨日光生那金贼的气了,哥哥才没想这么多罢了。”

“呵呵。”武松有些尴尬地了摸了摸脑袋,“见笑了,见笑了。昨日是有些气过头了。”

“那敢问娘子,我等该何时去探寺呢?”亥言问道。

“那还用问,自然是夜深人静之时。”柳如烟道。

“那眼下去哪?总不至于在这客栈里发呆吧。”亥言又道。

柳如烟抿嘴一笑:“你不是嫌此处的酒难喝吗,那就喝好酒去。如何?”

“甚好!”武松已经站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