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315章:寻枪识人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315章:寻枪识人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四年之前,金军骑兵所用的长枪是短钩还是长钩,罗元庆并无从知晓。他甚至不知道,柳如烟为何独独对这使短钩枪之人如此在意,但他倒也无甚心机,故而也知无不言。

而且,他是真知道,有人和他的罗家枪一样,数百年来一直用的短钩之枪。

不过,这个有“人”却可能并非一人,确切地说是一族,一个当年和罗家齐名的一族。

这一族,正是罗艺的妾室姜氏,也是罗元庆这一支的母家。

话说,当年姜氏带着身孕逃回娘,为罗艺留下的唯一一血脉,也让罗家枪得已流传下来。但姜氏传授给其子罗回的枪法,并非完全是罗家枪,或者说,是将罗家枪和其娘家的姜家枪熔为一炉,去芜存菁的一套枪法。

而姜氏的娘家一脉却依然坚守本门枪法,以姜家枪立足于江湖。

在当年的燕云之地,姜家枪的名声丝毫不亚于罗家枪,甚至在大唐近三百年间,易州姜氏还出过三位千牛卫,一名金吾卫,皆是以一手姜家枪搏得功名。

在燕云之地被契丹人所占之后,姜家一脉并未迁走,而是留住了易州,披发易服,成了契丹顺民。

当年,罗回的第十一代长孙罗熙举家西迁之后,曾一度还与姜家有书信往来。

不过,姜家不仅成了契丹顺民,还有宗族子弟加入了契丹“签军”,其中有一个叫姜天顺之人,凭借祖传的枪法,屡立战功,一度官至易州节度判官。

以辈份论,这姜天顺还要称罗熙一声舅舅。在做了辽官之后,姜天顺也曾托人带信给罗熙,邀他回归易州,一同为契丹效力,乃言,凭罗家枪之能,建功立业,指日可待。

罗熙接信之后,大骂姜家数典忘祖,甘为夷奴,实乃汉人之耻。他不仅断然拒绝了姜天顺,还将此事录于家谱之中,告诫后人,誓死不事蛮夷。

罗元庆所言之人,正是易州姜氏一族。

“若以罗统领之言,这姜家人不仅惯用短钩之枪,还成了鞑子。”亥言若有所思道,“这怕不是巧合。”

“嗯。”柳如烟也点了点头,“而且姜家人当年投靠了契丹,若是如今又投了金人,倒也不算奇怪,据奴家所知,燕云之地的金军之中便有不少契丹降兵。”

“二位娘子,小人能否冒昧问一句,二位为何一直在追问这使短钩枪之人。”罗元庆终于忍不住问道。

韩岳蓉先和柳如烟交换了一个眼色,然后道:“事已至此,奴家也不再相瞒,这使短钩枪之人与本门一桩旧案有关,先师当年就是被这短钩枪所伤,最终毒发不治。”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惊。

“韩娘子不会是怀疑小人与此事有关吧……”罗元庆不免有些惶恐。

“罗统领误会了,奴家只是见枪才想起此事,想以枪寻人,看看是否能有所获。绝无怀疑罗统领之意。”韩岳蓉道。

“是啊,罗统领,我等若是真怀疑你,也不会直言相告了。”柳如烟也道,“不过,你方才所言的姜家人倒是颇令人生疑。”

见柳如烟如此一说,罗元庆才放下心来,而且他又想起了一些事情。

“敢问韩娘子,尊师的武功和你相比如何?”罗元庆问道。

“先师的武功自然要高过奴家,不过当年她是遭二人围攻。”韩岳蓉道,“而且那二人皆被先师所伤。”

“如此说来,这二人枪法也堪称了得。”罗元庆沉思了片刻,“能有如此枪法之人,绝非寻常士卒,十有**是姜家人。”

“罗统领为何如此肯定?”柳如烟问道。

“哦,据小人所知,自唐之后,鞑子之中惯使长枪的武将便越来越少了,即使有,也多为汉人降将。”罗元庆道,“而能以长枪伤得了韩娘子师父之人则就更少。除了姜家枪的后人,小人也想不出还有何人了。”

“罗统领,你如何能确定姜家后人会一直使短钩之枪呢?”柳如烟有些怀疑道,“就算是姜家人一直为鞑子效命,也有改短钩为长钩的可能吧。毕竟这冶炼之术也并非秘不可传,即使是在四年前,寻常金兵所用之枪还无法打造出长钩,打造几把将领所用的长钩枪也应该不难吧。”

“不会,就算再过一百年,姜家人也还会用短钩之枪。”罗元庆信心十足道,“正如我罗家枪一般。”

“这是为何?”亥言也问道。

“各位有所不知,这姜家枪和我罗家枪之中皆有数招手进枪的招法。”罗元庆道。

“何为手进枪?”

“就是在对手近身之时,手滑至枪刃末端,将长枪变为匕首,击杀对手。”罗元庆说着,用手中的筷子做了示范,将手指滑到了筷尖处。

众人一看罗元庆手中的筷子,也瞬间明白了:若是枪刃两侧的枪钩过长,一旦手握于枪刃末端,枪钩便有自伤其手的危险。

“那罗统领可还有姜家人的消息?”韩岳蓉还有些不甘心,又问道。

罗元庆摇了摇头,“自从知道姜家投靠了鞑子之后,我罗家便与之断了往来。如今就算是面对面碰上,怕已是形同陌路了。”

“那若是在阵前交手呢?”柳如烟也问道。

“但见枪法,小人便可知道是不是姜家人。”罗元庆道,“这一点绝无问题。”

话虽如此,但柳如烟和韩岳蓉皆已明白,线索到此也就断了,唯一能确定的是:当年偷袭越女剑之人,很可能就是会使姜家枪的人。

用过夕食,柳如烟和朝岳蓉又特意来到了亥言和武松的房间--亥言向来足智多谋,她们自然想听听他的意见。

听韩岳蓉将此事来龙去脉讲完,亥言沉思了片刻。他心里也隐约觉得,此事绝非江湖恩怨那么简单。

“小僧不妨做个大胆的假设,若是当年的蒙面人并非江湖人士,而是金人或受金指使,那韩掌门那位师姐一家人离奇消失之事也就说得通了。”亥言道,“不然,她既然已经知道师父中了毒,应该趁机而进才是,为何还要跑呢?”

“先师当年也想到过此节。”韩岳蓉道,“只是奴家后来才得知,孟燕婷或与金人有染。”

“这也不奇怪,四年之前,宋金还是盟友,正是相约攻辽之时。”柳如烟道,“在宋土出现金人也属寻常。不寻常的是,金人为何出现在江南,就算是真州,距宋辽边境也有上千里。”

“这正好说明,金人早有狼子野心,在与大宋结盟之时便已伏下暗桩,图谋不轨了。”亥言道,“若是小僧没有猜错,越女剑剑谱正是其目的所在。”

“而且,金人让汉人降将出手,还可以掩人耳目。”柳如烟又道,“令人误以为只是江湖争斗而已。”

“如此看来,金人必定是与此事有关。”武松道,“而姜家人便是金人的鹰犬。可惜,眼下却无处去寻此等贼子了。”

“那倒也未必。”亥言又皱起眉头,“既然此事是因枪而起,那以枪寻人是个法子,以人识枪或许也可一试。”

“如何以人识枪?”武松追问道。

“你忘了,论使枪,乔三水乔大侠可称行家,而且他长年生活宋金边境,说不定他见过短钩枪呢?”

“是啊,我怎么把乔兄弟给忘了。”武松道,“若是使短钩枪之人果真少有,乔兄弟一旦见过,也必定印象深刻。”

“嗯。”柳如烟也点了点头,“以眼下来看,也只剩这个法子了,虽说未必有用,但也可一试。”

“妹子,以人识枪之事奴家并不反对。只是此事已是旧案,切莫因为本门的私仇而兴师动众,误了大事才好。”韩岳蓉道。

“诶,谁说此事只是贵派的私仇了。”亥言道,“金人妄图窃取贵派剑谱,其用意绝不简单,我等若能寻到当年偷袭之人,便可查出真相。或许还有更多隐秘。”

“是何隐秘?”武松问道。

“比如,金人设下的暗桩究竟是如何运作的?还比如,这枪剑之争。”亥言道。

“枪剑之争?”武松一怔。

“是啊。小僧虽说不会武功,但以今日韩掌门和罗统领一战来看,贵派剑法似乎颇为克制长枪。”亥言说着,扭头朝向了柳如烟,“娘子,我说的可对否?”

“你的眼力可一点不像不会武功之人。”柳如烟笑了笑,“不过你所言倒是不假,韩姐姐的剑法的确独具一格,尤其克制长枪。”

“所以啊,这怕也是金人如此垂涎剑谱的原因。”亥言又道,“两军对阵,往往是一寸长一寸强,但倘若有一门剑法可专门克制长兵器,那会如何?”

“你还真是想得透彻。”武松一拍大腿道,“我方才只是觉得韩掌门剑法独到,却未及深究,如今你这一说,也正好通了。此中之道的确绝非小事。”

“小师父如此一说,奴家倒是也明白了。”韩岳蓉道,“难怪先师临终前曾言,本门的下册剑谱有逆转乾坤之力,亦有祸乱天下之能,非遇天时不可示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