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281章:披发之耻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281章:披发之耻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临近子时的白马山山寨,从未如今夜这般喧闹。

此时,武松等人所住客房院外,数百名喽啰已将院子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在最外圈则有百名弓箭手张弓以待。

王青原本的打算是,先将武松等人拿住,再去逼宫萧先达。为此,他特意调了一百人在大殿门外列阵,以阻止大殿内的人出援。

从孙二的口中,王青也已经得知了武松独闯金阵,斩杀了那托叶,力退金兵之事。不过,这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即刻动手的决心。

虽然那托叶死了,但王青与代州金兵的联系却并未中断。

事实上,当初在和那托叶接上头之前,王青先结识的是那托叶的副将,修武校尉阿虎里。他甚至两次混入代州城,和阿虎里有过面谈,二人对于白马山归顺一事也是一拍即合。

如今那托叶一死,代州城主事的自然就成了阿虎里,王青觉得如此一来,行事反而更加方便了。只要能拿住武松等人,将其献于阿虎里,自然可以将功抵过,归顺之事自然水到渠成。

不过,萧先达的出现还是令王青颇为意外。因为,平日里,一旦过了日落时分,萧先达从未离开过大殿。除非有紧急之事。

然而事已至此,王青知道开弓已无回头箭,而且他心里也有足够的底气。

话说这白马山人丁过万,而兵丁约有两千五百人,其中五百是契丹人,皆以红衣为装,大多驻于大殿之内。

余下两千人皆是汉兵,乃是由居民中的少壮男丁编练而成,共分为四营:长枪营、盾刀营、弓箭营和骁卫营。每营设统领一人,副统领二人,皆是从中挑选的武艺出众者。其中骁卫营的兵丁多是猎户、流兵出身,堪称山寨中的精锐。

而在四营之中,骁卫营和弓箭营的统领皆是王青的心腹,这正是王青的底气所在。此时,围住院子的正是骁卫营和弓箭营的人马。

“来人,将这些贼人拿下!”王青一扬手中铁扇,同时往后退了一步。

“我看何人敢动!”萧先达双目一瞪,厉声喝道。

他眼光到处,那队正欲动手的兵丁不由地又退了回去,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弟兄们,我等皆为汉人,为何要听从他一个胡人之命。”王青叫道,“今日随我夺了这山寨,往后这白马山就是我汉人当家做主了。”

说话间,王青向左右使了个眼神,两边立时闪出二人,正是骁卫营统领叶荣锦和弓箭营统领吕子侯。

见叶荣锦和吕子侯皆已擎刀在手,萧先达心里清楚,此二人一旦动手,其麾下的兵丁必然会一拥而上。

“叶兄弟、吕兄弟,莫非二位也要造反吗?”萧先达双目冷峻,死死地盯着二人。

“大当家的,胡汉有别,在下身为汉人,也是迫不得已。”叶荣锦一脸为难道,“还请大当家的行个方便,否则就休怪小人不念旧情了。”

“哦,叶兄弟也知道你我还有旧情。”萧先达语气缓和了一些,“那叶兄弟可知这是情从何来?”

“大当家的,你于我救命之恩,小人自不敢忘。”叶荣锦道,“可你既为胡人,如今窃居我汉地,有鸠占鹊巢之嫌。如今倒不如先依了二当家之命,莫要逞强才是。”

“是啊,大当家的,你乃胡人,而这山寨之中十之**皆是汉人,日久之后,怕是难以服众?”此时,吕子侯在一旁也道,“如今之势,山寨汉兵皆已听从二当家的号令,你又何苦如此呢?”

“没错,我是乃胡人,而且我今日还要告诉各位兄弟,我是契丹人。”萧先达朗声道,“可我想问问各位,在这山寨之中,我可曾亏待过各位,山寨一直以来便是胡汉同居,已非一时一日,我可是一视同仁,何时曾厚此薄彼?”

此言一出,保括叶吕二人在内,不少兵丁皆垂下了头--萧先达所言,的确并无虚言。

“我还想再问问各位。”萧先达决定趁热打铁,“所谓胡汉之别,莫非比各位兄弟,还有尔等家小的生死更要紧吗?尔等皆可扪心自问,当初是为何上山的?”

“叶兄弟,若是我没记错的话。你当初上山之时,已是独自一人了吧。”萧先达又朝着叶荣锦道,“你难道忘了,是何人害得你家破人亡,又是何人救了你性命了吗?”

闻听此言,叶荣锦不禁又垂下头去,面有愧色。

叶荣锦当初本是山中的猎户,家有双亲在上,还有一妻二子。生活虽称不上富足,但凭借他出色的狩猎功夫,日子也算过得安稳。

可随着金兵的到来,噩梦随之降临。

金兵洗劫村庄时,叶荣锦正好因为上山打猎才逃过一劫,可待他看见村中火起赶回家中时,父母妻儿已尽遭毒手。

怒火中烧的叶荣锦为寻金兵复仇,在山道旁蹲守了一天一夜,终于等到一队押送粮草的金兵。

他先是用弓箭射倒了七八名金兵,接着持刀杀出,又奋力砍翻了数人。怎奈,金兵太多,他最终寡不敌众,陷入重围。

叶荣锦本已抱定了必死之心,苦战之下虽多处受伤,犹死战不退。危急时刻,萧先达正好带人路过,随即杀出,击退了金兵,救下了叶荣锦。

那时的白马山山寨,人马不过千余,也未分作四营。萧先达见叶荣锦身手不俗,又有一股悍勇之气,便命他为汉兵头目,统领山寨的汉人兵丁。

萧先达不仅于他有救命之恩,更有再造之德,叶荣锦心中又岂能不知?

况且,山寨中的兵丁十之六七皆是为了躲避金人才上山入伙,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者也不在少数,能于山寨中得安身之所,皆是拜萧先达所赐,众人心中又岂能不知。

叶荣锦虽然依旧举着朴刀,却迟迟未动。

他虽然已决定跟随王青起事,但要让他恩将仇报,对萧先达动手,他却于心不忍。

“各位兄弟,休听他巧言令色!”王青一看情势有些不对,连忙道,“若是真如他之言,胡汉皆一视同仁,那山寨中为何会有大殿之禁?我等汉人凭什么就不能居于大殿之内?这难道不是厚此薄比,胡尊汉卑吗?”

“是啊,我等汉人平日里连大殿都进不得,这还说什么一视同仁。”此时,孙二也在一旁帮腔道。

一时间,兵丁群中也是一阵鼓噪。

这大殿之禁确实是萧先达绕不开的一道坎,也正是王青敢于铤而走险,发动兵变的依仗之一。

因为他知道,一直以来,这个大殿之禁在山寨众多汉人心中是根刺。虽然平日里皆不明言,却始终如鲠在喉。

“大殿之禁确有其事,但各位兄弟可曾想过,居所之别只是先后之分而已。”萧先达道,“倘若我真是厚此薄彼,乃至行胡尊汉卑之事,为何没让各位披发易服?众兄弟之中,在金人治下生活过的应该也不少吧,试问那些女真贼人又是如何对待尔等的?”

说话间,萧先达话锋一转,突然朝着吕子侯道:“吕兄弟,你终日里裹着头巾,可否将其中缘由告之众位兄弟呢?”

闻听此言,吕子侯一脸尴尬之色,还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脑袋。

原来,这吕子侯本是雁门关阳武寨的一名步军都头。靖康初年,金兵来犯时,孤立无援的雁门关九座兵寨有七座不战而降,其中就有吕子侯所在的阳武寨。

投降金兵之后,阳武寨一千余人便被金人收编成了“签军”。吕子侯起初以为,做“签军”也没什么,无非是换个主子领军饷而已。

但归降之后,金人随即就下了披发令,命令所有“签军”必须披发,以从金制。

话说这披发,也并非将头发披散开来这么简单,而是要将头顶前部和两鬓之发尽皆剃光,再将脑后之发梳成两条发辫,再由其垂下。

这“披发”之令也令投降的宋军士卒大为不满,多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可轻易毁伤”为由拒绝。金人则强令执行,并斩杀了十余名坚决不众者,以敬效尤。

迫于金兵之威,吕子侯也不得不忍辱剃发。

给果,留发不留头之令最终激起了“签军”兵变,九寨之中先后有五个兵寨的降军因此反水,一时间金兵不得不四处灭火。

早就心有怨言的吕子侯也趁乱而动,他联络了寨中其余几位都头,聚集了七八百人趁夜起事,反出了兵寨。

可惜,随着代州金兵的到来,这场“签军”的反抗很快被剿灭,吕子侯和十余名宋军奋力杀出重围,一路南逃,这才到了白马山。

因吕子侯做过宋军军头,又箭法不俗,熟知军务,萧先达不仅将其收留于山寨,还委以弓箭营副统领的之职。

这一晃已有**个月了,吕子侯在山寨中混得风生水起,还因教训箭法有功,又帮助山寨打造出了破甲锥,得以升任弓箭营统领一职,成为汉兵四营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可是,他顶上被削去的头发依旧还未长回到足以束发的长度,所以只能终日里裹着头巾,以掩其丑。

这“披发”之耻,他又岂能忘记。

“这披发易服当然是奇耻大辱,此乃金贼罪不可恕之证。”孙二此时道,“莫非大当家的也学那金贼,强迫我等披发不成?”

“哦。你也知此乃是奇耻大辱,是金贼之恶?”萧先达等的就是孙二此言。

“当然!”孙二还在得意。

“既然如此,我今日也不妨告诉众位兄弟。”萧先达陡然提高了嗓门,“欲令各位甘受披发易服的不是我,而是这位王青,王二当家的!”

“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