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255章:信王可信?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255章:信王可信?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武松眼中的杀气令肖真心里一颤。

他完全没想到,一提到朝廷会引来如此反应。

他看了看武松那张不怒自威的脸,心里有些犹豫,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肖大官人别误会。”上官令连忙在一旁道,“我等江湖中人,自由自在惯了,受不了官府的约束,所以才在山野中图个快活。”

“也是,也是。”肖真尬笑了一下,“寄身于山野之间也挺好,还少了诸多烦心之事。”

“哦,听大官人之言,像是有什么烦心事?”上官令问道。

“嗯......本官的确有一桩心事。”肖真道,“就是这去应天府的事。”

“大官人可是缺盘缠?”上官令道,“若是如此,我等可以借你些,多的没有,一二十两纹银总是有的。”

“噢,大侠误会了,这一路上银两倒是小事,本官是担心若再遇上金兵,怕就不妙了。”肖真的语气已和昨日明显不同。

“莫非大官人是想让我等一路护送你前去应天府?”上官令故作恍然大悟。

“本官确有此意。”肖真道,“诸位尽可放心,只要能到了应天府,绝不会亏待了诸位,金银之物自不在话下。”

“大官人此话当真?”上官令双目一眯。

“自然当真。”

“那在下可得好好算算了。”上官令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掏出了他那把算盘。只不过,上面的珠子已是寻常的木头算珠了。

见上官令掏出一把算盘,肖真也是一愣。

不过上官令却未在意,而是自顾自地拨打起算盘来,边拨边还念念有词。

“此去应天府少说也有千里......一里算十文,就是十两,我等一行六人,就是六十两。此去少说也得十日,每日的食宿......若是骑马,还有马匹的花费......万一遇上金兵,还得动手杀人......”

只见上官令足足拨弄算盘好一会儿,终于抬起了头。

“肖大官人,在下已仔细算过,若是要我等走这一趟,怕是需要纹银六百两。看在你我喝过酒的份上,在下打个折,就收五百两吧,五十两黄金亦可。”

言罢,上官令笑呵呵看着肖真,一副等他还价的模样。

“嗯......黄金五十两?”肖真似乎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又尴尬地笑了笑,“这价钱倒是也公道,那就依上官大侠之言吧。”

“好!肖大官人果然爽快。”上官令道,“只是不知大官人准备如何付钱呢?”

“这......”肖真又是一愣,随即摊开双手道,“本官眼下身无分文,怕是要事成之后才能付清了。”

“也是。”上官令点了点头,“自古赊账也是有的,不过赊账也总需有个扺押或是信物,不知大官人有何为凭?”

“嗯......”肖真立时想到了那枚玉佩,但马上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如此尊贵隐秘之物,说什么也不能泄露了。

“大侠放心,只要能到得了应天府,待我见到皇上,金银财物又算得什么。”肖真道,“若是诸位愿意,我还可保举诸位到军中任职,食朝廷俸禄,从此衣食无忧。”

“肖大官人,若说护送你前去应天府也并非不可,我等走江湖的,护卫之事也不稀奇。”柳如烟此时走了过来,“只是,大官人方才所言,却令奴家颇有些疑惑。”

“娘子有何疑惑?”

“官家乃九五之尊,岂是能说见就见。”柳如烟道,“大官人轻易许下此诺,又怎能令我等相信?”

“是啊,大官人,我等虽是江湖草莽,但行走江湖也讲究重信守诺。”上官令也道,“我等若应下此事,定当护你一路周全。不过,你空口无凭,令我等确是有些为难啊。”

“我乃堂堂朝廷命官,又岂会言而无信呢!”肖真有些急了。

“大官人莫急。”上官令依然笑呵呵的,“你说你是朝廷命官,也只是你一人之言,我等心有存疑也是人之常情嘛。”

“是啊,你说你是那秘阁修撰,我等暂且信你。”柳如烟也趁机道,“可区区一个六品官,又如何能轻易见到圣驾呢?还能在圣上面保举入仕,这实在让人难以相信啊。肖大官人。”

柳如烟这一席话立时将肖真噎住了。他面色憋得通红,却又一时说不出话来。

肖真心里暗想,这几个江湖人士不仅武功高强,而且见识不凡,这小娘子居然知秘阁修撰只是个六品官。

早知如此,自己就该编个品阶高些的。可若说自己是御史中丞、户部侍郎、起居舍人什么的,自己这小小年纪,怕是也瞒不过他们。

肖真心里此时颇为矛盾。虽说这些人也算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可若将自己的真实身份说出,他亦怕有不利之事发生。

可是不说,这些人已对自己有所怀疑了。而且,没有他们护卫,自己莫说要去到应天府,怕是走到半路就没了方向。

说,还是不说,皆是两难。

“罢了,罢了。”肖真终于还是下了决心,“事到如今,我也不再隐瞒各位了。我其实本不姓肖,也不是什么秘阁修撰,之前所言只是一路逃避金人追捕,不得以而为之。”

“那你究竟是何人?”上官令收起了笑容。而众人也齐刷刷地盯住了肖真。

“我姓赵,名榛,乃信王是也!”

他本以为此言一出,众人便会齐齐叩拜,再不济也会大惊失色。可是,众人却面色平静,也没人有要行礼的意思。

“你说你是信王,是皇子?”柳如烟又上前了一步,“那有何为凭?”

“有。”赵榛说着,从腰间取出了那枚玉佩,摊开在掌心。“此玉佩上雕有螭龙纹,乃是皇子御用之物。”

柳如烟接过了玉佩,仔细看了看。其实,在赵榛醉倒之后,她就已经看过这枚玉佩了,此时不过是装装样子罢了。

因为,她之前和武松、上官令又仔细合计过,虽然可以以玉佩识人,却若玉佩是此人从别处得来,也无法确定他的身份。

所以,柳如烟决定假装糊涂。

“此玉佩的确做工精致,实非凡品。不过我等皆是江湖之人,又岂能识得这宫中宝物。”柳如烟道,“大官人还有其它凭据吗?”

“你......”赵榛又被噎了一回,“本王好不容易逃出金营,一路辗转到此,除了这贴身之物以外,哪还有留下什么?”

“那此物既是宝贝,为何没被金人夺了去?”柳如烟又问道。

“金人只好金银,根本不识得玉佩,所以才没有抢去。”赵榛面色已是越来越难看,“再者说,我好歹也是皇子,金人尚能以礼相待,不至于搜走贴身之物。”

柳如烟心里暗道,这倒也说得通。不过,还得接着问。

“那奴家权且先称你为大王。”柳如烟口中称王,却并不见礼,“不过,此事事关重大,奴家还有些问题要问,请大王见谅。”

“问吧。”赵榛索性往院中的石凳上一坐,总算找到点王爷的感觉。

“你说你是信王,那敢问康王是......”

“是我九哥。”

“那你排行第几?”

“排行十八。”

“你先前说是从真定府以北脱身,那可还记得是何地?你又是如何脱身的?”此时,武松也加入到盘问中来。

这一问不打紧,一问之下,顿时勾起了赵榛的伤口之事。他眼中顿时泪光闪动,嘴唇也咬得渗出了血丝。

“白沟,界河。”半晌之后,赵榛奋力挤出了四个字。

白沟,因白沟河而名,位于真定府以北三百余里,乃是当年宋辽两国的界河。但自金人崛起之后,大宋非但未能如愿收回燕云之地,反而节节南溃,白沟也不再是宋土了。

不过,大宋的武将们一直将白沟河视为夏夷之分的边界,甚至渴望有朝一日能再度饮马白沟河,继而剑指燕云。

靖康二年,春暖花开之时,这个愿望得以实现了。只不过,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太上皇和诸位大臣们一路北狩,以金人俘虏的身份跨过了白沟,也就此告别了大宋国土。

也正是在到达白沟河时,资政殿学士、签书枢密院张叔夜突然仰天大叫,继而痛哭不止。

渡过白沟河之后,这位不惜舍身入京勤王,又随皇上北狩的一代名将自缢而亡。

张叔夜的死,令太上皇和众大臣伤心不已。在太上皇的一再请求下,金人准许他们就地安葬了张叔夜,并焚香祭拜。

也正是借着在河边逗留的机会,赵榛趁金兵疏于防备,一跃跳入了白沟河中,借着江水向下游漂去。

话说,这赵榛在诸皇子之中是难得喜武厌文之人。他自幼就好舞刀弄棒,喜动不喜静。六七岁时,就瞒着母后,跳到御花园中的池塘戏水,到了十五岁,他就已经在马球场上纵马驰骋,诸皇子中已无人是他对手。

此刻,见白沟河奔流而过,他瞄准机会毅然跳入河中。因为他知道,这是逃走的最后机会了,一旦进入金国国土,就算他能逃脱金兵看押,也很难在满是金人的北境中藏匿。

赵榛以为,自己的选择虽然风险极高,但值得一试。一则,是因为他水性颇好,二则,他知道金人多不识水性,又身披甲胄,一时恐不及追捕。

赵榛在河里漂了足足有好几里,河水湍急,若不是他水性极佳,怕是已被水浪卷走。好在,他不仅躲过了河浪,也躲过了金兵的追赶,逃出生天。

接下来的日子,赵榛只知道一路向南逃去,饿了吃野果,也吃过老鼠,渴了喝天水。运气好时碰上逃难的百姓,也学着吃些野菜、草根。

也是跟着逃难的流民,赵榛才到了真定府。不过,在想跟随流民混进城,好乞讨些吃食时,赵榛却因为他脚上的那双官靴引起了城门口金兵的怀疑。

一看不妙,赵榛拔脚就跑。此时,他幼时的顽劣则成了他能保命的关键--虽然身为皇子,但爬山跳涧,钻林越沟,他丝毫不怯。

在得知有皇子脱逃之后,完颜宗汗大怒。他立即遣出数队神箭营武士,画影图形,向南分路追捕。

其中一路就在真定府以西三十里的一座集镇上发现了赵榛的踪迹。

人一旦被逼到了生死关头,往往会比自己想象的更厉害。

赵榛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夺下一名金兵的佩刀,还拼死砍杀了两人。然后,顺着山坡滚了下去。

半个月时间里,赵榛像个野人一样藏身于山林中,根本不敢靠近集镇。但即使如此,神箭营的人依然能捕捉到的踪迹,令他不得不向更深的山中逃去,直到进了茫茫五台山。

听着赵榛这一路讲述,柳如烟一直注意着他的表情,见他一会儿眼噙泪水,一会儿又咬牙切齿,不像是在作戏。

而武松则注意听着他讲的每一个细节,以此来判断他所言真假。

“金兵追击你时,可曾放箭?”待赵榛讲罢,武松突然问道。

“没有,但金人的确身背着弓箭。”赵榛回道。

武松点了点头。他心里道,以神箭营金兵的射术,若是从后放箭,赵榛怕是很难躲掉。

“那你夺刀时用的是哪一招?”武松又问道。

“嗯,青龙探爪,再接翻江倒海......”

“探爪之式,要诀何在?”武松追问道。

“一爪擒腕,一爪拿臂弯。”赵榛道,“拧腰而动,旋肘上击。”

武松不再问了。从赵榛所答来看,他所言无虚,也确是有些功夫。这和武松听息的判断也一致。

该问的,能问的,皆已问了。

武松和柳如烟相视了一眼,至少,眼前的这个赵榛看不出任何破绽。

“敢问信王,你是何时受封王位的?”突然,一个声音从院门传来。

那是武松再熟悉不过的声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