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24章:名动江南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24章:名动江南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此以后,江湖再无柳如是,江南却有了一个叫柳如烟的青楼女子。

三年时间,柳如烟不仅成为了名动杭州的百花阁头牌清倌人,也让百花阁成了这江南首富之地最有名的交际之所。

当地豪门望族、文武要员、士子乡绅皆以来百花阁消遣为乐。虽然,能得见如烟真容者没几个,但想见而不得,更是让这些风流人士欲罢不能,流连忘返。

男人嘛,一般在喝酒的时候说真话,在作诗时说大话,哄女人时又喜欢说鬼话。而在百花阁,佳人在怀,喝酒行令,自然是什么话都说。

三年时间,这杭城里凡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无论是家传底细、喜好习惯,还是难言之隐、不宣之秘,都已尽在百花阁的掌握之中。

年初,杭州知府五十大寿,一时兴起欲请柳如烟到府上献艺助兴,被姑娘推辞。事后,知府大人勃然大怒,扬言要拆了百花阁。一时间,满城传得沸沸扬扬。

不过,在知府大人收到一封书信之后,一切又风平浪静。知府大人事后笑言,拆楼之说都是酒后戏言,当不得真。

此事之后,坊间都说,杭州城文有知府,武有都指挥使,但文武都管的是百花阁。

这也正是种师道让柳如烟远走江南,藏锋于烟花柳巷的用意。

原来,在数次遭贬之后,种师道已深感大宋内忧外患,江山社稷摇摇欲坠,而自己却苦无良策。

六年之约期满时,他入谷接走义女,也和无涯子有了一次彻夜长谈。

问计于无涯子成了他最后的希冀。

无涯子直言:“我非子房、萧何,何来经世之能。但即使有张良、孔明之才,若无识才之人,用才之君,也是枉然。”

“难道就没有亡羊补牢的可能吗?”

“如今天下之势,金人兵锋正盛,如日方升,而大宋垂暮,江河日下。唯今之计,只能以地换时,以图后继。”

“何为以地换时?”

“金人虽悍,然毕竟人丁不济,纵有过万铁骑,也会鞭长莫及。大宋虽弱,却是弱在庙堂积弊,朝纲不振。然万民犹在,只要物阜民丰。就有重振社稷之日。”

“先生的意思是?”

“以将军之能,尚无力回天,大宋颓败之势更非朝夕可逆。老夫斗胆妄言,不出五年,淮水之北恐无宁土。将军须早做打算。”

无涯子的话如剑穿心,让种师道万万不愿接受,却又如当头棒喝,一语惊醒梦中人。

“那老夫还能做何打算?”

“退守江南,以图后计。”

“江南?”

“江南。”

......

一生忠孝,半生戎马的种师道最终还是留在了北境。

他走不了,因为他是阵前的将军,军心所在。他也不想走了,因为他自知年过古稀,来日可数。

但他把希望寄托在了柳如烟的身上,因为他的两个儿子都已战死沙场。

也因为他相信无涯子的话。

将柳如烟派往江南之后,因为种师道四处征战,居无定所,所以一直以飞鸽传书和义女联络。

不过,飞鸽传书毕竟难保不会有意外。在临别之际,种师道特意留下了锦帕之约,以诗为凭,见帕如见人。

所以,柳如烟知道,送来锦帕之人必是要紧之人。

“小姐。”门外的一声轻喊把柳如烟从往事中叫醒。她应了一声,“进来吧。”

“小姐,燕勒居的人回报,已接到了老先生。”推门进来的是柳如烟的贴身丫头翠荷,也是回送锦帕给种安的那个女子。

“好。让他们好生安置老先生,切莫有失。”柳如烟听到这个消息,也彻底放下心来。

“另外,告诉妈妈,就说我今日有恙在身,不便待客。”

“知道了,小姐。”

燕勒居和百花阁相隔不过两条街,座落在闹市旁的一条街巷里,是一家普通的茶舍,也是柳如烟经略江南的一处据点。

午时刚过,柳如烟带着翠荷,换上普通妇人家的衣衫,从后门出了百花阁,一路往燕勒居而来。

西北望,三年光阴,柳如烟脚下的步子不由地快了许多。不是翠荷在一旁提醒,几乎失了仪态。

燕勒居的一间雅阁里,种安已经等在那里,望眼欲穿。

柳如烟不认识种安,但她认识那方锦帕,也知道义父府上有这样一位管家。

种安也不认识柳如烟,也未曾听主公提起。但他却认得柳如烟身边的丫头,正是昨日送出锦帕的那个清秀女子。

两人相认,再念及已经仙去的老种经略相公,不胜唏嘘,相对垂泪。

叙罢。种安也把兵书一事向柳如烟和盘托出。不过在说到藏书之处时,种安停了下来,看了看一旁的翠荷。

“哦,老管家不必担心,翠荷与我情同姐妹,不是外人。”

种安这才放下心来,却还是压低声道:“兵书被老朽藏在了一座道观,何时去取回,听小姐示下。”

“事不宜迟。”

......

燕勒居的街对面,武松和亥言坐在一家酒肆里。

这里的酒虽然比不上太和楼的女儿红,但绿蚁浊酒却自有一分甘烈。

但武松却喝得有些心不在焉,眼睛不住地望向燕勒居。

“种老先生已进去该有两三时辰了,该不是有什么意外?”

“不会。”亥言笃定道。

“你为何如此肯定?”

“武都头,你可知这茶馆名字的来历?”亥亥喝了一大口,放下酒碗问道。

“你这小和尚,明知我是一介武夫,识文断字尚可,这咬文嚼字之事,我如何知道。”武松不由瞪了亥言一眼。

“不过这茶馆的名字确实有些与众不同......”

“燕勒,应是取自燕然未勒之意,出自范仲淹的一首《渔家傲》。所以,此处的主人和种老将军应有莫大的关系。”

“这又从何说起。”

“范先生也曾经略西北,力保大宋边关,说起来算是种老将军的前辈。他在词中燕然未勒,边患未除之叹,正是戍边西北时之作,想来也是种老将军心中之憾。”

“对了,范先生还任过杭州知府。嗯,这个名字起得有水平。”亥言又喝了一口。

“你是如何知道这些?”

“读书。”

说话间,武松突然直起了身来。抬眼望去,驶来了两辆马车,停在了燕勒居的门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