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220章:燃发认亲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220章:燃发认亲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华空寺,真的是一座空寺。

寺中有佛却已无僧,而且佛像蒙尘日久,甚至已看不清是那尊神明。

在这个尊崇道教的时代,各处道观并未因道君皇帝的北狩而立刻荒废,而佛寺在长年的冷落中却早已少人问津。

陆云中立于大殿前的院中,静静地望着山门。

两日之前,当他按亥言所指,推开这座寺庙的山门时,瞬间腾起的风尘呛得他几乎睁不开眼。尽管这座华空寺就在城中,走出去半里地就是喧闹的街市,但它似乎早已被彻底遗忘,莫说是香火,就连生息也找不到半分。

生息还是有的。

一刻之前,当陆云中再次推开山门时,吱吱呀呀作响之声,顿时惊飞了院中那株老杨树上的一群乌鸦。飞鸦四散而去,消失在夜幕之中。

陆云中抬头看了看夜空中的弯月,他有些担心。担心康王会失约,从而就此错过了行惊天之事,逆转乾坤的机会。

关于如何对付康王,在他重新见到武松等人时,就已经逐渐有了清晰的思路。

从编了那首童谣,让乞丐们满城传唱,到直接登门求见康王,直至定下华空寺之约。这一切基本是亥言定下的策略,陆云中也深以为然。

所以,他很乐意成为执行者。那怕亥言告诉他,一旦照此行事,身为朝廷命官的他就再无退路可言,甚至有性命之忧。

性命,陆云中早已置之度外,而官位,他更是早已看淡。他曾经官至御史中丞,乃言官之首,可监察百官,但又能如何?一个昏君就足以让所有的制度之衡化为乌有。

陆云中并不知道康王究竟会是个明君还是昏君,但从他这半年来的所做所为来看,他至少是个私欲远高于公义之人,甚至于私欲而言,他弃父兄乃至整个宗室于不顾,忠孝不存,又何论仁义礼智信。

远处的更鼓响起,正是二更天了。

陆云中掖了掖衣襟,扶了扶头上的黑纱幞头,因为他已经看到山门外有人走来。

来者是两人,除了一身儒生装扮的康王之外,他身后还跟着一名中年男子,头扎黑色软脚幞头,短须阔腮。

二人进了山门,一路朝陆云中走来。待行至距陆云中约二丈处,二人停止了脚步。

陆云中心里一惊,但令他吃惊的并非是康王还带了一个人,而是此人武功之高,怕是这世上也没几个。

莫非此人就是传闻中,康王身边的那个江湖高手?陆云中心里暗忖。光以听息而辨,此人的武功绝不在乔三水之下,和武松也有一战之力。

陆云中难免有些担心起来,他倒不是担心自己,而是怕万一动起手来,柳如烟能否是此人的对手?

柳如烟早已藏身在那株老杨树上,枝叶遮挡之下未露形迹。但康王身后之人,她却已看得清清楚楚,正是当初在杭州州衙与自己交过手的元道门掌门袁淳风。

虽说此后再未见过,但武松也曾经对如数次提起过此人,知道他已为金人效命,还坏了武松刺杀金人主帅之事。而且据武松所言,此人的武功比之在杭州又精进了许多,端着不好对付。

所以,眼见他如今却和康王在一起,而且看起来就是康王的护卫,柳如烟也是心下一惊。

短短数月,这袁淳风已在宋金之间数次反复,而且皆是在位高权重者身边出现,这不由地令柳如烟心里暗想,此人远不像他的相貌那般平庸无奇。

看来,今夜的华空寺之约会比预想的更加难测。

“陆知州,本王已应约前来,有何指教就尽管说吧?”康王扫了一眼四周,发现只有陆云中一人,心里稍稍放下了些。

“下官此番约大王到此,是奉旨行事。”陆云中道,“之所以选在此处,乃是因为下官有圣上密令在身,且所涉之事事关大内稳秘,所以......”

陆云中一边说着,一边看向了康王身后的袁淳风。

“此人乃本王心腹,一切皆不必避讳,陆知州直管说来便是。”康王并未回头,“倒是陆知州口称有圣上密令,不知有何为凭?”

“那敢问大王,白日里大王所见的蜡丸书可是圣上亲笔?”陆云中微微一笑道。

“是皇兄亲笔不假。”康王道,“不过,信上所写语焉不详,其意难辨。”

“若真是语焉不详,康王怕是不会如约来此吧?”陆云中道。

康王脸上微微一抽,随即又恢复了平静,“那陆知州既然说有圣上密令在身,就拿出来让本王一看吧。”

“恕下官不能从命。”

“这又是为何?”

“圣上密令只是让下官当面向大王传谕。”

“传谕?”

“正是。”

“那是口谕还是手谕?”

“手谕授于下官,由下官口授于大王?”

“那陆知州就请传谕吧。”

只见陆云中双手抱拳,转身朝着北方一拱手道:“奉圣上手谕,对康王有如下几问。”

言罢,他又转回身来对着康王道:“请问康王,可知汉胡有别,夏夷殊途?”

“这是当然。”康王强作镇定,但手心已经冒汗。

“再请问康王,可知昔日王莽以异姓之身篡汉,终致天下大乱?”

“陆知州这是何意?”康王终于有些沉不住气了。

“诶,大王莫要动气。”陆云中道,“此乃圣上所问,非下官之问。”

“我皇兄为何会有如此无稽荒诞之问?”康王不由地双目一立,“陆知州该不是在假传圣谕,图谋不轨吧?这可是诛九族之罪。”

“哦。”陆云中嘴角一弯,似笑非笑,“那若是有人乃胡人蛮夷之后,却隐瞒身份,图谋窃取皇位呢?又该当何罪?”

“如此天大之事,岂可凭空口之言,妖言惑众。”康王早就打定了主意,只要拿不出真凭实据,你又奈我何?

“此事事关社稷,当然不可信口开河。”陆云中道,“然圣上既授命于下官,自然也早有安排,就是不知康王能否遵圣谕而行?”

“若我皇兄真有谕令,本王自当遵旨。”康王心里道,任你说破天去,也休想套出我话来。

“好。”陆云中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巴掌大的木匣,举在手中道:“圣上有谕,特差人带回龙发数根,以为验查之用。”

“我皇兄这头发有何用?”康王一愣。

“燃发认亲?”

“燃发认亲?”康王不由地瞪大了双目,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如何认法?”

“其实不难,只需取龙发一根,再取康王之发一根,将两发缠在一起,然后点燃焚烧即可。”陆云中一本正经地道,“待发燃尽,再验看余灰便可辨别了。”

“如何辨别?”

“若余灰呈一色,则二人必是血亲无疑。”陆云中故意顿了一下,“若余灰呈杂色,则二人并非出自一脉。”

“本王只听闻过滴血认亲,何来燃发认亲之法?”康王一脸狐疑,眼含阴鸷。

“此乃道家茅山派秘传之法,乃由太上皇传于圣上。康王未曾听闻也不奇怪。”陆云中淡然道,“若非此番圣谕授之,下官也不知晓此法。”

其实,这世上何来什么燃发认亲之法,这法子本就是亥言胡乱编造的。

当亥言编出这法子时,武松也是一脸疑惑,担心被康王看出破绽。

但亥言却告诉武松,此中的关键并在于用何法验亲,而在于康王敢不敢一试。若他心中有鬼,必然会百般推托。

而且亥言还告诉武松,其实无论何人之发,燃尽后皆是一般颜色,他赌的就是康王根本不敢一试。

康王果然不敢。

“如此荒谬怪诞之说,岂能相信,所得之证,又岂能令人信服。”康王脑子里飞速盘算对策,嘴上绝不松口。

“大王莫非要抗旨不遵?”陆云中有意加强了语气。

“非本王有心抗旨,实乃不得已而为之。”片刻之间,康王已经想出抵赖之策。

“陆知州想必也应当知晓,如今二圣北狩,我皇兄已身陷金人之手,其言其行必在金人监视之下。如此,这所谓的圣谕又怎能保证不是金人假我皇兄之手之作,挑拨离间,以扰乱我大宋朝纲,从中渔利呢?”康王义正辞严。

“你......”陆云中没想到,康王会突然来这么一手,无赖至极。

不过,陆云中随后冷笑了一声:“康王果真要违谕不遵?”

“此谕来路存疑,本王恕难从命。”康王语气坚决。

“好,既然如此,那下官只有遵圣上之命,去面见元祐太后,由太后来裁断之事了。”陆云中冷眼而视。

此言一出,康王心里一颤。

康王心里明白,若是没有元祐太后孟氏的手书传谕天下,自己的登基之事怕是正要再费周折。在如今的大宋王朝中,这位先帝之后更是举足轻重,甚至是可以逆转乾坤的人物。

一旦此事被她知晓,自己必然先功尽弃。

突然间,康王心里闪过一念。他抬头冷冷地看了陆云中一眼,右手缓缓抬起,摸了摸自己的右耳。

袁淳风顿时身形暴起,一掌击向了陆云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