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210章:兄弟重逢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210章:兄弟重逢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乔莫青与乔莫峰正是同宗的兄弟。

在关中银州的米脂寨,乔姓虽然算不上是大姓,但乔家堡却颇有些名望。

乔家祖上据传乃是匈奴贵族,在大汉西击匈奴,建立西域都护府之后,不少溃散的匈奴人便融入中原各族之中,这乔姓即是汉化后的匈奴后裔。

“五胡乱华”时期,米脂乔家为躲避战火,辗转迁徙到此,就此扎根于斯,开枝散叶,繁衍生息。

乔家源于匈奴,虽说早已铸剑为犁,但历代一直保持着尚武之风,凡乔家男丁皆自小习武。故而,十里八乡皆知乔家堡的人剽悍善战。

到了大宋时期,因米脂寨长年位于边境,战火频繁,匪患四起。为了结寨自保,乔家堡的人习武之风更盛。

乔莫青和乔莫峰虽已是三代之外的同宗兄弟,但二人因为年纪相仿,自小就在一起玩耍,既习武练拳,也追狗撵鸡,上树捣鸟,下河摸鱼。

且因二人皆是家中唯一的男丁,所以,年长两岁的乔莫青自然以兄长自居,平日对乔莫峰呵护有加。但凡乔莫峰受了欺负,总是乔莫青挺身而出。

乔莫峰十一岁那年,一股西夏溃兵途径乔家堡,临时起意准备顺路劫掠一番。

当时乔家两兄弟正巧在堡外玩耍,眼见贼兵来袭,乔莫青连忙拉着乔莫峰向堡内逃去。

当二人已奔至寨门,眼看就可以躲进已经戒备的寨墙时,贼兵的飞箭业已经到了。年纪稍小的乔莫峰因为落在了后面,几支飞箭已经直奔他后心而来。

情急之下,听到脑后破风之声的乔莫青一把将乔莫峰扑倒在地,用自己的后背护住了小兄弟。

随后,寨内的族丁举着盾牌将二人救回了堡内

这一扑,救下了乔莫峰一命。但一支飞箭却从乔莫青右耳穿过,虽未伤及性命,却已将其半只耳朵削掉,落下终身残疾。

至此,二人之间的兄弟之情更加深厚,而乔莫峰也时时记着乔莫青的救命之恩,想着日后定当相报。

两年之后,十三岁的乔莫峰拜在谭正芳门下,就此离家学艺,七年时间再未回过乔家堡。

而在十九岁那年,乔莫青之父为了躲避持续不断的战火,举家离开了乔家堡,前往汴京投亲。乔莫青也就此离开了乔家堡。

曾经朝夕相处的两兄弟就此天各一方,再未得见。

话说乔莫峰学艺得成之后回到家乡,却发现乔家堡却已经遭西夏人血洗,全堡男女老少无一幸免。

而且屠寨之后,遭遇拼死抵抗的西夏人余恨未消,还纵火焚烧了整个乔家堡。所以,乔家族人的尸首也被烧得面目全非,难以辨识。

彼时,乔莫峰并不知道乔莫青一家已经迁往汴京,眼见乔氏全族被灭,他以为乔莫青业已丧生在西夏人之手。

随后两年间,乔莫峰凭借一对双枪,在西夏人腹地大开杀戒。是为了给父母双亲以及族人复仇,也是以此报答乔莫青昔日救命之恩。

令乔莫峰没想到的是,乔莫青并没死。而二人居然还有重逢之日。

那是在乔莫峰退出江湖,带着妻儿隐居于五台山下之后三年。

当时,乔三水快三岁了,已经能下地奔跑,牙牙学语了。眼见生活已经逐渐安定下来,乔莫峰决定去汴京走一趟。因为,他还有一件心事未了。

原来,谭正芳在临终之前将一本《谭家拳》传给了乔莫峰。

这三十六拳法乃是谭正芳在少林罗汉拳的基础之上,融合了其毕生的心得所创,乃是谭大师武学大成之作。而将此拳谱传于乔莫峰,足见谭大师对这位关门弟子的器重。

不过,自带着妻儿归隐之后,乔莫峰已不愿再问江湖之事,更没有开宗立派,广收门徒的打算。

所以,思量再三之后,他决定去京城走一趟,将这本《谭家拳》交给师兄周侗,不至于让这门绝技在自己手里失传。

乔莫峰单人独骑,甚至连双枪都没带,直奔汴京而去。

当时,双枪乔莫峰在江湖中已成传说,所以当周侗见到这位小师弟时也大吃一惊。而乔莫峰在将拳谱交给周侗之后,也再三叮嘱师兄,此番相见之事,切不可对人言。

周侗虽不知其中缘故,但也明白师弟必有其苦衷,自然应下,始终未向他人透露半句。

乔莫峰原本以为,此趟汴京之行就此顺利达成,江湖中也不会留下丝毫痕迹。可未曾想,当他辞别周侗,走出御拳馆大门时,却意外撞见了乔莫青。

说来也是缘分。这乔莫青自来到汴京之后,就在开封府陈留县县衙谋了个捕快的差事。一有闲暇之时,他就会来御拳馆看人打拳,而这日正好没有当值。

此时距离二人上次见面已过去了十二年,二人的相貌早已今非昔比,即使撞见也未能认出彼此。不过,容貌身形再如何变化,乔莫青右耳上的伤痕却一直还在。

当乔莫峰看见前面一人右耳明显残缺时,他心里立时一震。

但仅凭一只耳朵显然还无法相认。所以,乔莫峰并未声张,而是暗中一路尾随。待到了一处避静之地时,他才出声以儿时的称呼“青哥”唤之。

这一声“青哥”之下,乔莫青猛然回头,四目相对,二人眼中渐渐皆露出惊喜之色。就此,离散了十二年的兄弟意外重逢。

眼见乔莫青安然无恙,乔莫峰自然是大喜过往。随即拉着乔莫青寻得一处酒家,要了一个雅间,举杯畅饮,叙旧也忆旧。

一叙之下,乔莫峰才知道“青哥”当年举家迁移,才躲过了那场劫难。如今已在汴京安家立业。

而乔莫青也才知道,原来江湖上鼎鼎大名的“玉面双枪”乔莫峰真的是自己当年的小兄弟。

酒酣耳热,兄弟情长。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最终还是有话别之时。

乔莫峰没有忘记叮嘱兄长,自己已不问江湖之事,所以切莫透露自己的行踪。不过,临别之际,他掏出一枚铜板,一掌将其劈为两半,一半交给了乔莫青。

“若青哥遇到难事,可去往五台山圣水寺,将这半枚铜板交与主持慧延大师,他自会告之你我在何处。”

这是乔莫峰留给乔莫青最后之言,亦是给出了一份承诺。虽然他已经退隐江湖,不问世事,但他依然记得乔莫青当年的救命之恩。

一晃又过了十三年。

乔莫青未再见过乔莫峰,也从未去过五台山,但他一直留着那半枚铜板。直到今日,他和女儿突然卷入了一场意外的风波。

乔莫峰的武功究竟有多高?乔莫青并不很清楚。但他当年在江湖的威名远扬,绝非浪得虚名,而且乔莫青也亲眼见过他随手一掌就劈断了铜板,如此身手可见一斑。

如今,若想杀掉那个武功同样深不可测的番子,而且还要掩人耳目,只能求助于乔莫峰了。

乔莫青打定了主意,便不再迟疑。他一边托人暗中送信给女儿,告之此事,一边挑了两马好马,星夜兼程赶往五台山。

上了五台山,寻到了圣水寺,但寺中主持已换了人--慧延大师已经圆寂,接掌主持是其弟子圆空法师。

不过,人换了,铜板却依然是信物。待乔莫青道明来意之后,圆空法师取出了另一半铜板,两半相合,丝毫不差。

圆空法师随即将乔莫峰的住处如实相告。待天色已晚之时,奔波了一路的乔莫青终于来到同里小镇,叩开了乔莫峰的家门。

杀人可不是小事。但乔莫峰未有丝毫犹豫,当即就答应了乔莫青的请求。在他心里,既然有诺在先,就算乔莫青要让他上刀山下火海,他也绝不推辞。

大丈夫有恩不报,岂不枉为人。

不过,乔莫峰心里也明白,此事非同小可。

其一,乔莫青十余年来未曾有求于己,此番不远千里来相请,这要杀人必非等闲之辈。而且,乔莫青如今已贵为国戚,位列公候,他要杀之人所牵扯之事必然不小。

其二,听乔莫青所言,三名御拳馆的教师联手出击,最后居然落得个二死一伤,此人的武功端是不弱。加之此人还可屡入皇宫,如入无人之境,单这份轻功,在这世上就屈指可数。

所以,临行之际,乔莫峰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叮嘱妻儿:若自己七日内未归,便离开此地。

乔莫峰并不知道会发生何事。但他隐隐感觉,此行绝不会简单。他也暗自估算过,这一趟若是顺利,七日之内必可返回。而一旦出了差池,也绝不能连累妻儿。

其实,乔莫青并没事成之后,再杀人灭口的打算,他始终视乔莫峰为兄弟,此番前来,也是迫不得已。

但他没有歹意,他女儿却早已定下了杀心。

从乔婉容接到父亲的秘信,知道其父会去请来一位绝世高手之后,她其实已经打定了主意:一旦得手,她就会将这位绝世高手一起除掉,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因为,任何知道这个秘密的人皆得死,不然她和韦三姐就一生不得安宁。

所以,乔婉容一边等待着父亲归来,一边也在物色着“黄雀”的人选。

思量一番之后,她觉得殿前司都虞侯沈放是个合适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