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206章:祸起后宫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206章:祸起后宫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族,总是自带光环,乃一国之中最尊贵的一族。天生就可享受荣华富贵,坐拥锦衣玉食。

但皇族,也意味着随时会卷入宫闱之争,在权欲的幻海中沉浮,就算是想置身事外,也很难逃脱权力漩涡的裹挟。

耶律余洪其实从未贪恋过权位,尤其是在练成般若奔雷掌之后,他早已将武学视为毕生之求。而且,他本就有爵位在身,衣食无忧,生活条件优渥,一心只想潜心武学,成为一代宗师。

只不过是父命难违,他才不得不在抚南司任职,辅佐继任抚南司都详稳的兄长耶律余都。

自抚南司创建以来,这间秘密机构一直是由耶律德未的子孙执掌,历代主官皆为耶律德未的后代,如同世袭爵位一般。

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抚南司关系着辽国命脉,一直直属于大辽皇帝。对于如此重要的机构,辽皇自然不放心交与外姓人,所以一直由耶律皇族主持。

也正因如此,身为皇族一脉的耶律家也一直处于大辽的权力中心,即便是如耶律余洪这般无心权位之人,也很难独善其身。

大辽天庆年间,当天祚帝登上皇位,成为辽国新一代皇帝之时,曾经雄霸燕山南北的大辽国其实已经日渐势衰,国运将尽。

当时,女真一族已经在白山黑水间崛起,逐渐摆脱大辽的奴役,成为北方一支新兴的力量。

在天祚帝登基之后十余年,女真人建立的金国不仅已经和辽国分庭抗礼,而是已逐渐占据上风,在宋辽金三足鼎立的局面中渐成一家独大之势。

国运将衰,往往是外忧内患并起,对于辽国而言,也很难逃过这般宿命。

就在女真人于外虎视眈眈之时,辽国内部也是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一场巨大的动荡终于因为皇储之争而彻底爆发。

在天祚帝的后宫,元妃萧贵戈和文妃萧瑟瑟是最得宠的两位妃子,而二人身后所代表的势力也足以左右这个王朝的命运。正因如此,两位皇妃所生的皇子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皇储之争。

其实,这场宫斗双方的势力差距颇为悬殊。

元妃的兄长萧奉先时任北院枢密使,他的两个弟弟保先为东京留守,嗣先为东北路都统,皆是位高权重,手握重兵。皇上对萧家人自然是颇为倚重。

而文妃萧瑟瑟虽然亦是皇族出身,其妹其弟皆和皇族联姻,妹夫正是抚南司都详稳耶律余都。但和元妃一门相较,其实权和地位皆不可同日而语。

但文妃所生的皇子、晋王耶律敖卢沃不仅是长子,且武艺高强,为人仁厚,素有贤名。这令他被朝中不少大臣视为储君的最佳人选。

其实,耶律敖卢沃本无意争夺储君之位。

辽国自立国以来,虽一直学习汉文化,并借鉴汉人制度确立了皇位继承制。但自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开始,辽皇的皇储制度就从未遵循过立长不立幼的中原传统,而是能者居之。

所以,耶律敖卢沃虽然身为长子,却并没有成为储君的法统依据。但他的存在依然被视为对皇储之位的最大威胁。

尤其是在元妃之子、秦王耶律定和他身后萧氏一族眼里,耶律敖卢沃就是他们夺取皇位的首要障碍。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平民臣子尚且如此,何况是关乎皇位之争。

于是萧奉先兄弟三人与元妃密谋之后,率先发难,诬陷文妃与其子一直在暗中密谋篡位。还言之凿凿,称耶律敖卢沃欲效仿当年的唐皇李世民,发动兵变,弑兄逼宫,夺取皇位。

一时间,“谋立晋王,尊立天祚为太上皇”的传言不断传到了天祚帝耳中,而元妃则借吹枕边风之际,向皇上哭诉“自己与儿子恐命不久矣”,继续扇风点火。

天祚帝果然信以为真,旋即下旨清剿“谋乱”一党。可怜,文妃蒙冤被赐死,其弟驸马都尉萧昱,其姐夫耶律达葛里则被斩首。

作为被认定的乱党一脉,耶律余都和耶律余洪自然也在被清剿之列。幸运的是,耶律兄弟当时统兵在外,这才逃过一劫。

闻听天祚帝听信谗言,诛杀良臣,耶律余都一怒之下,索性率部降了金国。

而耶律余洪其实当初并不赞成降金,他还曾想过只身潜回上京,面见天祚帝,直陈冤情。

不过,一条消息很快又从上京传来:耶律家满门被抄杀,老幼妇孺皆无幸免。

至此,耶律余洪方知天祚帝实乃昏庸之君,残暴之帝,而自己兄弟二人已成丧家之犬。

耶律兄弟降金之后,耶律余都受到了完颜打骨打的重用,成为进攻辽国的主要力量。而耶律余洪则一心想为家人复仇,一直在谋划着刺杀天祚帝之事。

降金之后三个月,耶律余洪曾两度潜入上京,意欲刺杀天祚帝。以他的身手,入宫行刺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第一次,因天祚帝外出狩猎,耶律余洪在苦等数日之后依然未见天祚帝回宫,只得作罢。

半月之后,耶律余洪再度入宫。这一次,天祚帝正好在宫中,待耶律余洪潜入寝殿时,这位皇上也刚饮酒作乐完毕,正烂醉如泥,酣睡不起。

耶律余洪见状果然出手,准备将这位荒淫无道的昏君击杀于睡梦之中。

然而,令耶律余洪没想到的是,这却是天祚帝设下的圈套。他刚破门而入,殿内立时伏兵四起,二百带甲武士将他团团围住。

以天祚帝的废材本性,他其实根本想不到耶律余洪会冒险入宫行刺,更加不可能设下伏兵--这一切皆是萧奉先兄弟所为。

原来,萧奉先兄弟早就知晓耶律余洪醉心于武学,且已有所成。所以,在怂恿天祚帝诛杀了耶律余洪家人之后,三兄弟就料到了耶律阿余洪定会来复仇。这才设下陷阱,让天祚帝佯装醉酒,引耶律余洪现身,就此斩草除根。

耶律余洪未料到会中了埋伏,刺杀不成,反而陷入重围。但耶律余洪武功之高也超出了萧奉先兄弟的想象。

萧氏兄弟原本以为,以二百弘义宫皮制军的精锐之士设伏,这耶律余洪定然插翅难逃。然而,一场恶战之后,耶律余洪居然凭一口佩刀,一双肉掌击杀了近百名甲士,最终突出重围而去。

虽然,禁宫中的侍卫层层截杀,飞蝗如雨,刀枪层叠,依然未能留住耶律余洪。

凭借着绝顶武功,耶律余洪总算杀出了一条生路。但激战多时,他亦受伤不轻,左肩和右臂均有中箭,气力也几乎耗尽,内息大乱。

在趁夜逃出上京之后,耶律余洪辗转来到咸州,投奔已经是大金将军的兄长。

耶律余洪原本打算在刺杀了天祚帝之后,就直接南下去往山阴,带上韦三姐一起双宿双飞。但眼下自己受伤不轻,只能先养好伤之后再作打算。

这伤一养就是月余,距离上次去往山阴县已近四个月了。耶律余洪虽心里挂念着佳人,却也只能耐心等待伤愈。

与此同时,随着耶律兄弟的反叛,抚南司实际上已陷入名存实亡的境地。

原本,作为直属皇上的秘密机构,抚南司收集来重要情报都是由都详稳直接呈报皇上。但自天祚帝登基以来,这位皇上长年疏于政事,对于抚南司的奏报也逐渐爱理不理,之后索性令耶律余都“诸事自决”,不必再凡事皆要上奏。

由此,抚南司逐渐沦为了一个无足轻重的机构。而耶律余都只是出于忠心和执念,才苦心维持着抚南司的各项运转,期待有朝一日,天祚帝能回心转意,重新重视这个曾为大辽立下无数功劳的机构。

然而,耶律余都最终等来的却是一场冤案。

而随着耶律余都的反叛,抚南司的各种机要档案也脱离了辽国的掌握。存于上京司衙的部分,在查抄时几乎被销毁殆尽。

好在其中录有各处暗桩分布的名册一直由耶律余都随身携带,这才不至于让抚南司苦心建立起来的情报系统土崩瓦解。

不过,在起兵反叛之后,耶律余都一直忙于应付辽军的追杀,一连几个月皆在奔逃中度过,根本无暇顾及此事。

待他安定下来,准备着手清点各路暗桩之时,也已经过于四个月时间。这也意味着,已经错过了和所有暗桩的联络时间,如今情况如何?实难预料。

实事上,在抚南司广布宋境的各路暗桩之中,和韦道安一样心怀异心者不在少数。所以,趁着辽国内乱,抚南司群龙无首之际,有不少人果断出逃,和韦道安一样彻定消失了。

耶律余都曾设想,可以带着这些暗桩一起归顺金国,这必是奇功一件。然而,当他重新派出密使前去联络时,十之七八的暗桩皆已踪影全无。

耶律余都虽心有不甘,暗骂“南蛮皆是背信弃义之人”,但他清楚,在暗桩如此大规模地脱逃之下,他一时也无力追查下去。只能任由其去矣。

然而,耶律余洪却不愿意善罢甘休。

当他在四月有余之后重返山阴,发现韦家已经神秘消失时,耶律余洪并未就此放弃,而是踏上了千里寻人之路。

他誓要找到韦三姐--既然功名利禄已经化为泡影,那和心爱之人浪迹天涯也成了他唯一的希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