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187章:老夫雄心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187章:老夫雄心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武松用手轻轻拍了拍柳如烟,冲她使了个眼色,示意不要轻举妄动。

因为他确定,陆云中父子不会武功,而整个院子里,不仅没有习武之人,连人也没有。

就算此处是个陷进,也是一个勿需动武的陷阱。

“诸位不必惊讶。”陆云中依然是面带微笑,从容淡定,“老夫不会武功,也绝无动武之意。今日之会,也的确是老夫有事相求。”

亥言也有点懵。

尤其是当陆云中说出武松等人的武功高低时,饶是亥言一向处变不惊,也多少有些吃惊。

“陆知州,你究竟有何事,不妨明言。”武松终于开口了,“我等的确是江湖中人,而江湖人喜欢直来直去,既然你费尽心思请我等前来,那就痛快些。”

陆云中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儿子,吩咐道:“恩儿,去查看一下院中情况。”

“不必了,陆知州。”陆知恩刚准备领命而去,未等起步,武松就十分肯定地道,“这院中并无他人。”

陆云中点了点,“既然武大侠说话了,那就不必麻烦了。”

说着,陆云中站起身来,缓缓走到堂中。“今日请诸位前来,实在是有一桩天大之事。”陆云中站定之后,又看了一眼亥言。

“诸位可知,康王即将在应天府登基了。”

“啊!”这句话一出,武松忍不住拍案而起,把亥言和柳如烟皆吓了一跳。

“此话当真?”武松双目之中似有火焰。

“这种事,老夫岂能戏言。”

“敢问陆知州,此事你是如何得知?”亥言问道。

“康王的密令在三日前已经到了。”陆云中道,

“我想,如今黄河以南诸路的各府、州主官皆已知晓了吧。”

“那康王准备何时登基?”亥言又问道。

“密令中并未明言时日,只是命京畿路、京东两路、京西两路,两浙路、江南路和我淮南东路诸州府于本月前赴应天府,以备登基大典。”

“既然是康王密令,陆知州为何要告之于我等?”柳如烟突然问道。

“因为老夫以为,诸位也应该不想看到康王登基。”陆云中语言平淡,却似乎成竹在胸。

“陆知州这是何意?”柳如烟警觉地问道。

陆云中微微一笑。

“这也是老夫冒昧将诸位请来的原因。”陆云中道,“事已至此,老夫也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

“原本,小儿在樊楼和诸位意外相遇,只是这位亥言小师父评议官家之言让老夫颇感意外,敢骂官家的百姓并非没有,但能骂得如此一针见血者,绝非寻常百姓。”

陆云中定了定,接着道:“之后,老夫便差人查探,方知诸位并非本地人氏,而客栈中的两匹汗血宝马也甚是惹眼。要知道,这汗血宝马在中原早已绝迹,乃至能识得此马的人也已是凤毛麟角。凑巧的是,老夫手下的一名都头正好识得此马。所以老夫才以马识人,知道诸位绝非寻常人。而且最关键的是......”

说到此,陆云中故意卖了个关子,停了下来。

“我说陆知州陆大官人,你若再如此吊小僧胃口,那就恕我不能奉陪了。”亥言小眼一立,起身欲走。

亥言此举还真非故意作戏。他心里道,想当初我在汴京时,和当朝宰相对过话,在河东和官家也谈过心,也没你这个区区一州知州摆的谱大,想和我玩欲言又止,欲擒故纵的把戏,你还嫩了些。

“小师父留步。”陆云中连忙道,“是老夫失礼了,还请见谅。”

柳如烟心里也道,这些官老爷,平日里摆谱摆习惯了,也只有小和尚能制住他。

陆云中接着道:“诸位难道不知,两个月之前,金贼曾将我大宋御府所藏典籍礼器劫掠北去,途中却被一伙好汉截下,此事如今已传遍大江南北。其中传得最神的,说的就是那领头之人骑一匹汗血宝马,如神兵天降,杀得金兵望风而逃。还有一位女侠也甚是威武,差点击杀了金国王子。若是老夫没有猜错,此事正是诸位好汉所为吧?”

说着,陆云中看了柳如烟一眼。

闻听此言,亥言心里道,原来劫书一事已经传到了江南,怪不得这陆知州能联想到我等身上。

“不错,此事正是我等所为。”亥言道,“但这与康王登基又有何干?”

“诸位能冒死袭杀金贼,保住我大宋文化瑰宝,想必亦是忠勇之士,难道就忍心看着大好江山交于康王之手?”陆云中此时一改方才的淡定,语气间已有了一丝风雷之气。

“哦。莫非陆知州也以为康王难当此大任?”柳如烟问道。

“既然话已说开,老夫也就实不相瞒了。”陆云中道,“自金贼南犯至汴京城破,二圣北狩,老夫虽然一直身在扬州,但无一日不心系战局。靖康元年十二月,当老夫听闻康王在相州竖起兵马大元帅的帅旗时,也一度以为汴京有救了,大宋有救了。可是......”

说到此,陆云中返身回到案前,从桌上拿起了一卷舆图,然后将其直接摊在了地上。

“诸位请看,这是老夫据各路线报绘就的战局图,这红笔所画正是康王自拜帅以来的行进线路。”陆云中指着舆图道,“这位兵马大元帅在相州起兵,本可向南直趋黄河,解汴京之围。可他却先一路向北去了大名府,接着又折向东南去了东平府、继而转向济州。三个月时间,他率数万之众围着汴京绕了半圈,却对汴京之围视而不见,直到汴京城破,官家乞降,二圣北狩。”

“如今,他又到了应天府,总算是把围绕着汴京的这半个圈画完了。”陆云中用手指狠狠敲了一下舆图,“这难道就是他的勤王大计?拥此人为君,岂不让金人耻笑我大宋无人了。”

陆云中这番话正好说到了武松心坎上,他不由怒从中来,“这康王不仅是个无胆鼠辈,还包藏私心,只为自己那些龌龊的勾当,就弃百姓与江山于不顾。实在不配为君!”

说着,武松并未多想,直接从怀里挑出了一封信,正是康王赵杦写给金国二王子的乞降书。

“陆知州你没看错,此人实乃我大宋之耻。”武松将信递给了陆云中,“这封信就是康王写给金国王子的。”

陆云中接过信来,拿到灯下,只是粗读了一遍,就已面色凝重,双眉紧锁。

“这当真是康王亲笔?”陆云中问道。

“千真万确。”

“呵呵。”陆云中不禁冷笑了一声,“老夫只知这康王一味避战,是畏敌胆怯,未想到此人之恶,早已将我大宋国威丧尽,太祖太宗若是在天有灵,岂能认此等不孝子孙!”

说到此处,陆云中高举手中信笺,凌然道:“倘若老夫说,康王之才不足以安邦定国,康王之胆识,亦不足为一国之君,康王之德,更不配为天下之主。诸位以为然否?”

武松自然应道:“他本来就不配。”

柳如烟也点了点头,她虽然并不认识康王,但也曾听武松说过和康王的数次遭遇。武松欲杀之而后快的人,她自然不会有好印象。如今,又亲眼看见一位朝廷命官怒斥这位皇子,也足以让她认定了康王实乃奸佞小人。

亥言也总算彻底明白了陆云中的心思,不过,这位知州请他们来用意何在?亥言还没猜透。

“如今康王登基在即,那陆知州有何打算?”亥言问道。

“这正是老夫请诸位前来的原因。”陆云中捻了捻胡须道,“康王若成功登基,我大宋的光复怕是遥遥无期了。”

“可是,以你我之力能阻止他登基吗?”亥言接着问道。

“能或不能,皆事在人为。”

“莫非陆知州已有了打算?”

陆云中点了点头,“不瞒各位,老夫和康王帐下的御营右军都统制苗彦素有交往,苗统制对康王一味避战,苟且偷安亦早有不忿。半月之前,苗统制奉命到扬州来征粮,老夫与苗统制就曾定下盟约,一旦有变,便可起兵兵谏。”

“兵谏?只是兵谏吗?”亥言面露疑色。

“兵谏不成,便另立新主,又有何不可。”陆云中不由地眼露寒光。

“陆知州莫非想杀了康王?”

“他若是能从谏如流,担起驱贼复国的重任,老夫自然拥戴。”陆云中道,“但他若是一如既往,畏战偷安,老夫也不会有妇人之仁。”

“陆知州可曾想过,一旦兵谏,你很可能要背上谋乱的罪名。”亥言道,“倘若失手,怕是晚节不保。”

“哈哈哈。”陆云中突然笑了,笑得很勉强,也笑得很无奈。

“老夫二十一岁即进士及第,入仕为官,得先皇哲宗垂青,也曾入京效命,官拜御史中丞。想那元符年间,我大宋犹可光复青唐之地,还两破西夏,终使西北边靖,鞑虏不敢再犯。”陆云中道,“未曾想先皇昭孝帝英年早逝,大统传至道君,从此朝纲不振,奸臣当道,蔡京之流以绍述新法为名,无恶不作。而官家却好奢侈之风,建艮岳,修宫观,致使民怨四起。老夫曾以御史之职累谏不辍,却反遭贬出京城。只能眼见大好河山丧于金贼铁蹄之下,空有一腔热血,一把枯骨,却无力回天。”

“小师父。”说着陆云中突然双目盯住亥言道,“倘若是你,是做一个空有名节的愚忠之臣,还是索性为苍生社稷博浪一击呢?”

“陆知州,你当真是心意已决?”亥言反问道,“你难道真的不怕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老夫已是钟鸣漏尽之人,又何惧之有。”陆云中,“不然,为何还将此事如实相告诸位。”

“那陆知州请我等来,是想让我等助你擒杀康王吗?”此时,武松已经按耐不住激动之情。

“对。但先擒,可杀,亦可不杀。”陆云中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