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184章:梦里江南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184章:梦里江南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沈束?”经翠荷一说,柳如烟脑海里也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

“对啊,确是有此一人。”柳如烟道,“沈束,年近花甲,家住杭州钱塘县,但在杭州开有数间米行、布庄和酒楼。平日为人低调谦和,并无一般官宦之家的作派,但连李知府对他也要礼敬三分,言必称沈公。”

“娘子真是好记性,这杭州大小官员和缙绅是不是皆在你的脑中。”亥言道。

“惭愧,惭愧。”柳如烟赶忙道,“方才不是也险些忘了。”

“对了,小姐。”翠荷又道,“那日李知府母亲宴夜,此人也在受邀之列。我等大闹府衙时,他应该也在场。”

“小丫头,你的记性也不差。”亥言赞道。

“不过,此人名唤沈束,并非沈放。”柳如烟眉头微蹙,“年纪倒是相合,也是京官还乡,就是名字却对不上。”

“那此人在京曾任何官职,娘子可曾打探过?”亥言问道。

“自然是打深过,但此人对此似乎讳莫如深。”柳如烟道,“对外只称乃是虚职,不足道。”

“所谓讳莫如深,深则隐。此人或许是在掩盖什么。”乔三水在一旁也道,“不然,按理说,京官归籍也算是衣锦还乡,该唯恐他人不知才是。”

“嗯。”柳如烟点了点头,“如今看来,此人确有可疑之处,只可惜,他一直居于钱塘县城,奴家才未得去探查一番。不然只要能看到他家的宗祠,其家世来历不就明了了。”

见柳如烟颇有些懊悔,亥言连忙宽慰道:“这也怪不得娘子,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换作别人,也不会想到要去查探他家的宗祠。”

“烟儿,你说此人可疑,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武松一直未言,此刻却发话了。

“是何可能?”柳如烟问道。

“他把名字改了。”

“对啊,若是他真想隐藏什么,改名也是自然之事。自古以来无论是达官显贵,或是贩夫走卒,改名也不是什么稀奇之事。”亥言道,“况且,他改名未改姓,不算是忘祖,却又隐藏了过去,倒正好说得通。”

说着,亥言忍不住拍了一下武松的肩膀,“师兄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沈放?沈束?”柳如烟反复琢磨着,继而也是频频点头,“听哥哥如此一说,这两个名字倒也真有些干系。放,意为使之自由,而束,则意为缚,正是一正一反之对。”

众人越说越觉得眼前豁然开朗,仿佛隐藏的秘密即将要被解开一般。

不过,说归说,众人在此间说得再热闹,分析得再有理,也还缺少实证。

未得到证实的推测,也只能是推测而已。这个道理,众人也皆明白。

“以奴家之见,我等事不宜迟,直趋杭州,一探究竟。如何?”柳如烟道。

“对,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百思终需一解。既然事已至此,就直接去杭州走上一遭,总比在此猜来猜去强。”亥言也附和道,“况且,杭州于娘子而言可谓轻车熟路,要想寻到这个沈束应该不难。”

“嗯,烟儿此言也正合我意。”武松也道,“去杭州走上一遭,也算故地重游了。”

“好,在下自然也要一同前往。”眼见事情有了眉目,乔三水自然也有按耐不住的兴奋。

见众人主意已定,赵不封和普鸣凤也不便挽留,只是嘱咐众人一路多加小心。

普鸣凤对柳如烟犹有不舍,将柳如烟拉到一边又说了些私房话,这才和赵不封一起告辞回了州衙。

趁着柳如烟和普鸣凤说话的空当,亥言突然凑近武松低声问道:“你说实话,是不是因柳娘子也曾经改过名字,你才想到那沈束也可能改名的?”

武松撇了他一眼,颇有些得意地道:“非也,非也。”

“那是为何?”亥言有些不信。

“你难道也忘了,我也改过名字,亥明!”

言罢,武松扭头走了。

......

虽然熬了大半夜,但次日一早,众人还是早早就起了床。

武松特意起得更早了一些,天还未亮,他就独自出了门。因为他要单独去和岳飞告别。

武松在路上还担心自己起得太早,岳飞尚未起床。但当他看见岳飞时,岳飞已经将一套太祖长拳打到一半了。

武松见状,便暂未出声,索性站在一旁看着岳飞将三十二式拳法打完。

“好!”待岳飞收住拳式,武松忍不住才叫出声来。

“见岳兄弟这路太祖长拳打完,我方知道,此拳为何能称‘百拳之祖’了。”武松由衷地道,“此拳看似招式简单,一学即会,但在岳兄弟手中才知其精妙所在,所谓大巧不工盖莫如此。”

“师兄见笑了。”岳飞连忙迎上前道,“小弟只是习惯早起习练,胡乱打上一套罢了,岂敢在师兄面前班门弄斧。”

“诶,我武松从不虚意奉承。”武松道,“尤其是在这拳脚上,能让我诚心佩服的,这世上没几个。昔日的智深师兄算一个,林教头算一个,还有就是岳兄弟你了。”

武松说得兴起,一时没留意,鲁智深和林冲就这样顺口而出。话已出口才反应过来了。

岳飞本也是个武痴,一听有让武松佩服的人,自然是要问的。

“敢问师兄,这二位英雄是何许人也?恕小弟孤陋寡闻,之前并未听闻过。”岳飞道。

“哦,智深师兄是五台山的高僧,数年前已圆寂。林教头,当年做过禁军的枪棒教头,说起来,他也拜在过师父的门下,算是你的师兄。只是他长你不少年岁,过世也早,故而你不知其名。”

武松一口气把这段“谎言”说完,也不由得佩服起自己来:自从跟了亥言,这扯谎的本事也是见长。

“那当真是件憾事,想来能被师兄夸赞之人,必是有好手段。”岳飞不无遗憾道。

“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以岳兄弟的天资,若是有志于江湖,日后必定成为一代宗师。”武松道。

“师兄过奖了。但值此国难当头之日,江湖虽大,怕是也容不下一方较技的擂台了。”岳飞道,“我岳飞不才,不敢与诸位江湖英雄比高低,却也不甘作亡国之奴。但凭手中一杆长枪,胸中一口豪气,也定要和鞑子血战到底。”

“好兄弟!”武松一掌拍在岳飞肩上,“我这作师兄的没看错你!”

此时,晨光初现,破夜而出的阳光终于有了春天的气息。

武松有些不舍地看着岳飞,他知道,今日一别,又不知何日再能相见。

他一生走南闯北,结交甚广,光梁山兄弟就有一百多个,但真正交心的却只寥寥数人而已。

而自从结识岳飞以来,二人聚少离多,亦不像昔日山寨兄弟那般朝夕相伴,甚至连碗酒也没一起喝过。

然而,每次与岳飞相逢,无论是在相州的校场,还是在冰封的黄河边;无论是伏击金兵,以寡击众,还是对撼铁浮屠,智退追兵。和这个年轻人在一起,总能让武松有一种踏实的感觉,就像当年和鲁提辖携手御敌一般。

这种感觉很奇妙,也很稀缺,它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却需要心有灵犀的默契。

所谓的肝胆相照,不是酒桌上大呼小叫的“好兄弟”,而是刀光血影中的性命相托。

所谓的志同道合,不是以兄弟之血填满私欲和权欲的深壑,而是拔刀出剑时的问心无愧。

自从别了六和寺之后,这半年有余的经历让武松似乎对人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原来,不喝酒,也能交到好兄弟,比如岳飞;而喝酒,也能认识好女人,比如烟儿。

当然,即使不明不白,不知不问,也能得知己,比如亥言。

武松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想,若是能将这三人介绍给鲁提辖认识该多好。

岳飞可以陪他切磋拳脚,烟儿可以陪他喝酒,而亥言则可以给他逗闷儿......

岳飞也猜到了武松是来告别的,他甚至还猜到定是大内禁军之事有了重要的线索。但他军务在身,也只能就此送别武松。

武松也丝毫未隐瞒,将众人在起注居中的所得和诸般分析一一相告。

不过,在提到康王赵杦时,武松注意到岳飞的眼中闪过一丝异样。

尽管只是稍纵即逝,但却清晰无比。

“岳兄弟,若是有朝一日,你所事之人和你所信之人刀兵相见,你当如何?”武松突然问道。

“但求忠义,莫问前程。”岳飞道。

武松不再说话,也没有拱手而别,而是又拍了一下岳飞的肩膀:“保重。”

收拾好行装之后,武松等五人先向群雄辞行,而后又到州衙辞别了赵不封夫妇,这才出了城门,一路向南而去。

临走之前,柳如烟还特意放出了信鸽,通知留守在莫干山的方硕,让他先遣人去钱塘县打探一番,但她在信中叮嘱,且莫打草惊蛇。

放出信鸽之后,柳如烟突然想起,自己当初带出来的二百人如今皆已战死,不禁黯然神伤。

虽然此番北上,不仅重遇了武松,也就此情定终身。而且,一路征战,也算是杀敌救民,一遂心愿。然后,面对无数同胞生命的逝去,她也心生悲悯。

想到此,柳如烟特意在相州城下捧了一把黄土包在一个布包之内--将兄弟们撒下过热血的泥土带回江南,以作祭奠。

将泥土放入行囊,柳如烟拔转马头,望向了遥远的南方。

千里之外的杭州,不知还是不是那个梦里的烟雨江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