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180章:但问春风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180章:但问春风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行进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三千人的金兵大军毫无秘密可言。

不过,耶真珠并不担心。因为,旷野之中,自己无法掩藏行迹,对手也一样,只要宋军敢来,他自信凭借重甲铁骑和拐子马,就能够轻易击溃对方。

眼看未正已过初刻,大军距离磁州只有不足二十里了。耶真珠依然没有让大军加速,自己有五百“铁浮屠”压阵,又有足够的攻城器械,稳扎稳打方是上策。

“报......”前出的一队探马回来了,“前方五里发现有宋军骑兵。”

“有多少人马?”耶真珠问道。

“约二百骑。”

“二百?”耶真珠眉头一皱。

他思量了片刻,下令道:“命左翼骑兵二百,前出迎敌。”

令旗官令旗挥舞,只见左翼的二百轻骑“拐子马”呼啸而出,问南杀去。

不消多时,前方回报:宋军不战而走。

“哼,南蛮,和本王玩这种把戏!”耶真珠冷笑了一声。

“不用理会,继续前进。”耶真珠下令道。

大军距磁州十五里时,宋军的骑兵又出现了,还是二百骑,还是一见金兵出击,就撤了。

到金兵大军距磁州只剩十里时,相同情况又出现了一遍。

“大王,宋军会不会是故意引诱我军?”耶真珠身边的一名裨将不无担忧道。

“哼,莫被这些南蛮的诡计骗了。”耶真珠不以为然,“此地方圆几十里无山无岭,根本藏不下伏兵,诱我又有何用?”

大军继续前行,眼看距磁州只有五里之遥,一支宋军列阵而立,挡在了耶真珠面前。

这次不止二百人,而是整整五百骑。

只见旗甲鲜明,军容整齐,左阵皆持长槊,右阵俱提陌刀。当中一员大将,头戴笠盔,身披朱漆山文甲,手中一条柳叶沥泉枪,正是岳飞岳鹏举。

耶真珠带住了缰绳,仔细打量了一番对面。他确认自己并未看错,列阵的宋军至多五百人,虽然皆是骑兵,但仅凭这点人马,就想挡住自己吗?

“铁浮屠,列阵!弓箭手准备!”耶真珠犹豫了片刻,还是下令道。

令旗官令旗挥动,金军阵中一阵马蹄声响,五百“铁浮屠”缓缓向前,在阵前一字排开,五色黄日大旗甚是惹眼。

耶真珠又望了一眼宋军军阵,缓缓举起了右手,只要他手一挥,五百铁骑就会立时冲向宋军。

不过,耶真珠的手却突然停在了半空,迟迟未动。因为,他看见宋军身后突然有烽烟升起,正是来自磁州城城墙上的烽燧台。

“报......”正当耶真珠还在犹豫时,一名探马奔到了跟前。

“何事?”

“左翼五里外发现宋军。”

“有多少人马?”

“约有千余人。”

“再去探来。”

耶真珠的右手缓缓地放了下来。其实,侧翼出现宋军并不意外,但意外的是,正面的宋军如此从容淡定。若是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则更令人生疑了。

意外只是刚刚开始。

一骑从后队突然奔了上来,来人面色惊恐道:“启禀大王,大名府城头有烽烟燃起!”

“什么!”耶真珠心里一惊,“几烽几燧,烟是何色?”

“五烽五燧,黄烟。”

耶真珠一听,脸色大变。他心里明白,五烽五燧代表来袭之敌过万,而黄烟则是敌军正在攻城之意。

“不可能,绝不可能。”耶真珠仿佛在自言自语,“如此多宋军是从何处而来的?”

“大王,大名府可不能有失啊!”那名裨将在一旁提醒道。

“难道本王中了南蛮的调虎离山之计?”耶真珠的眉毛已经拧成了麻花。

“报......”又是一声叫喊传来。

此时的耶真珠已急火攻心,“又有何事?”

“右翼七里外也发现有人马?”

“是不是宋军?”

“不是,像是响堂岭上的山贼。”

“有多少人?”

“约有近千人。”

“去往何处?”

“直奔大名府去了。”

闻听此言,耶真珠心里彻底凉了。

他知道,这响堂岭上的山贼平日里据山而守,没有十足把握,绝不主动下山出击。此番几乎是倾巢而出直奔大名府,必是那边有利可图,才去趁火打劫。

“大名府危矣。”耶真珠暗叫不妙。

“传令,后队变前队,步兵先行,骑兵护住两翼,回援大名府。”耶真珠道。

......

武松骑在马上,虽然隔着数里,但依然能看到金兵大军回撤时卷起的阵阵尘烟。

马自然是金兵的。

从大名府城墙一跃而下之后,武松三人就一路向东而去,尽量远离平原,以避开金兵。

不过,金军放出的探马居然向东西各前出了十余里,有一骑正好撞到武松手上。

武松正愁没了马匹,赶路费劲,如今有人送马上门,他自然也不客气。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马只有一匹。

亥言倒也罢了识趣,一溜烟儿就独自跑远了。把马留给了武松和柳如烟。

柳如烟也丝毫没有扭捏,自己先翻身上马,然后一伸手,将武松拉上马来,二人同乘一骑向响堂岭方而奔去。

柳如烟将头靠在武松肩上,整个身子就势倚在了武松怀里。这个姿势其实并不利于纵马奔驰,但柳如烟却不在意,她很享受这样的感觉,身后那宽阔的胸膛让她感到从未有过的踏实。

微风吹起了柳如烟的秀发,几缕青丝拂过武松的鼻尖,一丝幽香袭来,武松也不禁心旌摇荡。

他下意识地捏紧了缰绳,用臀膀紧紧护住柳如烟,生怕她掉下马去。

“烟儿,方才从城墙上飞下,你怕吗?”武松问道。

“怕?为何要怕?”

“那城墙高过两丈,就算是令虚道长也未必能一跃而下。”

“哥哥要跳,奴家自然要跳。”柳如烟柔声道,“就算是刀山火海,奴家也奉陪。”

“烟儿......你可曾想过......”武松欲言又止。

“想过什么?”柳如烟半仰起头,回望着武松,半面娇颜,吐气如兰。

武松不由脸一红,目光却又舍不得从柳如烟脸上移开。

“我怕......”

“这世上,还有能让哥哥害怕之事?”

“豺狼虎豹,千军万马我自然是不怕,我怕的是,在如此乱世之中,何处才是你我的归宿?”

“奴家自小成了孤儿,先遇义父,后遇恩师,如今又遇到了哥哥,这已是上天对我莫大的恩赐。”柳如烟道,“奴家此生别无他求,只求一生跟随哥哥,谷则异室,死则同穴,你的归处便是奴家的归宿。”

“烟儿,你的心意我又何尝不知。此生能与遇见烟儿,又何尝不是天眷于我武松。”武松道,“只是,如今山河破碎,我是怕给不了你一个安稳的日子,只能整日与刀光剑影相伴。”

“哥哥,人活一世,春秋不过百年,能得遇知己,可从心而为,能纵横江湖,可快意恩仇,又何须在意这些。”柳如烟道,“奴家只知道,剑之所指,即心之所往。”

武松一时无言,只是又将身子向前倾了一些,紧紧拥住了柳如烟,拥住了这位天赐的良人。

旷野无垠,前路漫漫,剑指何方,但问春风。

......…

金军回撤大名府,意味着岳飞的计划已经大功告成。而按照他的估算,工匠和百姓此刻应该已经快到相州了,就算耶真珠发现自己上当,再发兵追赶,也已经来不及了。

不过,岳飞也不敢有丝毫怠慢。如今的河北,大部地区已被金兵占据,所以磁州非可守之城,亦非久留之地,迅速撤往相州才是最稳妥之策。

经过简单的商议之后,岳飞决定,连夜南撤。大军分为两路,一路由静觉、朱俊等人率领厢军和凤凰山的人马,由磁州向南直趋相州:另一路则由单岳池、乔三水带领响堂岭的人马沿太行山东麓南撤。两路人马约定在相州东面马回镇汇合。

而岳飞自己则依旧带领“背嵬军”殿后,以防金兵追击。

话说这马回镇,群雄在前番离开相州时曾有经过,所以,武松和柳如烟也特意跟随单岳池一队,以便领路。

当然,让武松跟随响堂岭的人马同行,也是柳如烟主动提出的,因为她有事要问乔三水。之前,一直忙于御敌,也人多眼杂,而如今正好借赶路的机会问个究竟。

原来,柳如烟在豹林谷学艺时,就听恩师无涯子说过,大宋自立国以来,一直流传着几桩关于大内的悬案。一是“烛影斧声”,二是“金匮之盟”,三是“二德之死”,四是“花蕊之亡”。其中这前两桩直接事关帝位之争,第三桩也和帝位有莫大的关系,乃宋廷最忌讳的话题,但亦是民间最津津乐道之事。

但有一桩悬案,民间则知之甚少,鲜有人提起。这就是道君皇帝韦妃的身世之谜,而这韦妃正是康王赵杦的生母。

柳如烟之所以想起此事,是因为在听乔三水讲起往事时,曾说起,乔莫峰离奇消失是在整整二十年之前,而且应该和大内禁军有莫大的关系。柳如烟依稀记得,康王赵杦今年好像正好二十岁。

这是不是一个巧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