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155章:打草惊蛇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155章:打草惊蛇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酒肆的后院里,一红一银两匹汗血宝马正埋头吃着地上的草料。而在马旁,一位白发长须的老者仔细打量着马匹,若有所思。

此人正是天池派掌门完颜拓海。

真是冤家路窄,狭路相逢,武松心里暗道。但此番相逢却真的不是时候。

完颜拓海虽未发现武松,却已认出了这两匹马,其中那匹枣红色的,正是他在相州所见武松的坐骑。

话说完颜拓海在逃出相州之后,并没有返回汴京。他让弟子回营向二王子复命,自己却一路北上,去了太原府。

原来,如今太原府的金军守将不是别人,正是他唯一的儿子完颜宗哲。

完颜拓海一生痴于武学,所以虽然身为皇族,却只娶有一室正妻,而其妻在生下完颜宗哲之后即难产离世。

此后,完颜拓海一心于武学之道,未再续弦。甚至为了入山修武,他索性将儿子交给了妹妹抚养,直到完颜宗哲行成年之礼时,他才出山见了儿子一面。

无母亦无父的完颜宗哲自小跟随姑母长大,也早早随族兄们从军征战。如今年逾四十,已是战功卓著,受封食邑万户,以主将之职镇守河东重镇太原。

对于这个儿子,完颜拓海原本无甚感情。而自从得成绝世武功,横扫了关东武林之后,他亦觉得人生已无欲无求,直到此番南下中原。

先是败给武松,后又于相州和上官令斗了个相败俱伤,这两次遇险让完颜拓海逐渐明白,中原武林虽日渐式微,江河日下,但依然是藏龙卧虎。

本以为自己苦修数十年,可以一举荡平中原,但中原武学之深,技艺之庞杂,远非他一人之力可比。

正如金国大军虽可直捣汴京,掳走宋帝,但若想彻底征服中原,却依然力有不及。

尤其在相州遇见了群雄之后,也让完颜拓海明白,中原虽然因长年抑武而至军力日废,但其民间习武之风犹存。而这种武学传承或会因制而衰,但亦可应运而兴。一旦尚武之风重起,以中原之人力,他日势比会让大金国吃尽苦头。

他思来想去,深感大金若想武运长久,就必须改变重力不重技,好战不好练的习俗,构建起自己的武学之道,将武学精要传承下去。

所以,他决定去太原寻子。

一则,这世上唯有这儿子是自己嫡亲血脉,眼见自己已年过花甲,这一身绝学恐无传人。虽说完颜宗哲年纪不小,已然错过了习练武功的最佳时间,但他已育有四子,其中三人已随军征战,完颜拓海也有意将自己的一身绝学传给自己的嫡孙。

二则,如今儿子手握重兵,身居要职,也正好可以助自己在军中建立武学习所,以武练兵,以艺助军。

事实上,他也曾为此向二王子进言,但二王子刚刚攻破汴京,废了宋帝,正为自己的不世军功沾沾自喜,自然对所谓中原武学不屑一顾。

不过在太原见到儿子之后,完颜宗哲对他的想法却也不置可否。反而劝他莫要过于迷信武学,并直言,所谓的中原武学,在金人的铁甲军阵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儿子的态度让完颜拓海颇为失意。而这对父子之间本就无多少亲情可言,他既不能以父之名要求儿子,更无权过问军中之事。

无奈之下,完颜拓海只能暂时作罢。

就在他滞留太原之际,完颜宗哲也接到了汴京大军已启程北归的通报。此刻,完颜拓海才想起来,在相州时,康王设在城中的暗桩曾透露过一个消息:中原武林人士有意金军北归途中救下圣驾。

对于这条消息,完颜拓海也已经让弟子通知了二王子。不过,以二王子的骄横,他未必会将此事放在心上。因为在他眼里,区区几个中原武林人士,又怎敢袭击金国大军呢!

这也恰恰是完颜拓海心忧所在。尤其是那个武松。

所以,在将《云海掌法》的拳经留给儿子之后,完颜拓海就辞了太原,一路寻着大军南下而来。昨夜,他行至黎县,为了探知大军的行踪,他索性进了县城。

正巧,县城守将乌达鲁也刚好接着线报,金国西路大军约在三日后路经此地,完颜宗汗元帅通令沿途州县加强戒备。

想到此处凤凰山上有山匪盘踞,乌达鲁不敢托大,这才一早就引军出了城,在龙凤镇上安营扎寨,扼守住官道要冲。

完颜拓海自然也随军而来。没想到,在这家不起眼的酒肆中,居然会有汗血宝马这样的神物,而且还是“旧相识”。

武松从竹枝上飞下,低声将情况说与了柳如烟。

是否该舍弃宝马,先避其锋?这也是眼下最棘手所在。毕竟,若想迅速解决完颜拓海,武松自问也无此把握,况且,还有数百金兵在此。

而那两匹宝马却也不能不要。因为,马上的包袱里除了二人的随身衣物之外,还有柳如烟这数日来沿途绘制的地形舆图。这舆图对于奇袭金军之后是否能全身而退至关重要。

完颜拓海也意识到了武松可能就在附近,而且他此时出现也绝非巧合,定是为了北归的金国大军而来。

完颜拓海警觉地扫了一眼四周,习武者的本能让他感觉到危险就在身边。

武松还是决定出手了。

不过,出手的不是武松,而是柳如烟。出手的也不只有柳如烟,还有白慕侠。

柳如烟长剑出鞘,飞过院墙,对着完颜拓海就是连环三剑。她知道对手武功了得,所以一出手就毫无保留。

与此同时,镇上的金兵也是一阵骚动,镇头附近,相继有数名金兵中箭倒地。此时,正是正值金兵午饭时间,大多数人皆已卸下了甲胄,利箭飞来,自是箭无虚发。

飞矢还不断从林中射出,似有不少弓弩手。因被竹林遮挡,金兵也一时不知有多少来敌。

在酒肆的后院,完颜拓海也听到了金兵的鼓噪,而对面这个小娘子剑法之妙也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虽然识得此女子乃是武松身边之人,但之前并未见她出过手。今日一见面,这娘子剑法轻灵飘逸,却暗藏重重杀机。自己虽不至于落败,但要想取胜,也并非易事。

而且完颜拓海还发现,这小娘子出手之间似在有意拖住自己。

“不妙。”完颜拓海心里暗叫,这武松未现身,莫非是对手施以声东击西之计,让这女子在此拖住自己,而武松则去袭杀主将乌达鲁去了?

完颜拓海知道武松有此本事,而且他也听二王子说起过,武松曾夜袭金营,险些刺杀了完颜宗汗。

一旦武松将乌达鲁击杀,此地的金兵必将群龙无首,而这种斩首的策略也正是中原武林人士最擅长的。

一想到此,完颜拓海亦无心恋战。他急提真气,双掌挽出一朵莲花,一招“排山倒海”向柳如烟拍去。

这招是云海掌法中最简单的一招,亦是威力最大、最耗内力的一招,不到非拼个你死我活之时,完颜拓海不会轻易用之。

不过他此刻使出这招,并无意和柳如烟拼命,只是想逼退对手,好脱身而去。

掌风来袭,果然如巨浪扑面。柳如烟情知此掌威力,连忙挥剑急退。

掌风中,秋水剑啸鸣声声,柳如烟秀发飞舞。

她堪堪避过了这雷霆一击,但落地之时,犹觉内腑一阵翻涌。若非有银罗甲护身,这一掌只是掌风所及,自己怕是也会受伤。

柳如烟这才相信,这个老头真如武松所言,是个着实了得的人物。

一招逼退了柳如烟,完颜拓海不再犹豫,飞身跃出院墙,向镇头冲去。

武松终于按耐不住,从竹林中飞了出来。若不是柳如烟让他万万不可现身,他早就已经出手了。

“烟儿,你没事吧?”看着柳如烟满面汗水,气息急促,武松心疼地问道。

“奴家没事。”柳如烟嫣然一笑,“快,先带马速离此地。”

二人随即牵了马匹,出门撤进了竹林。不一会儿,白慕侠也赶了过来。三人一同向栖龙岭奔去。

“白兄弟,没想到你还有这手箭法。”走在路上,武松不禁赞道,“我还以为只有金人箭手才会这连珠箭法。”

原来,方才武松攀在竹枝之上,为二人观敌掠阵。只听得竹林中一声弓弦响,就见有三枝雕翎箭一齐飞出,分射三人。若不是武松知道林中只白慕侠一人,也会以为有数名箭手。

“让大侠见笑了。”白慕侠微微一笑道,“在下这箭法并非连珠箭,而是一弓三箭,齐发分至而已。”

武松一听,这岂不是比那金国神箭手的射术更加不可思议。“三箭齐发?”武松心里道,这箭法,当年花荣兄弟怕是也不会。

“对,三箭齐发。”白慕侠道,“在下世代以打猎为生,于箭法上自然小有所成。这三箭齐发之术正是传自祖上。”

“哦,是祖传的箭法?”柳如烟也好奇心顿起。

“其实也非祖传。”白慕侠又道,“在下先祖白世里当年乃是大唐折冲府果毅左都尉,曾跟随左骁卫大军薛仁贵东征高丽,西讨回纥。这三箭齐发之术正是拜薛大将军所授。”

“原来,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传说是真的。”柳如烟道。

白慕侠点了点头道:“在下先祖习得此箭法之后,也历代相传至今。虽说家道中落,以至今日沦落为山匪,愧对祖先,但好在此箭法也幸未失传。”

“诶,白兄弟何出此言。”武松道,“是官是匪,是英雄好汉还是奸佞宵小,在行而不在名。白兄弟不必自责。”

“哥哥说得对。你祖上为国征战,你今日为抗金出力,又何愧之有?”柳如烟也道。

“能跟随二位大侠诛杀金贼,是在下之幸,更是在下之荣。”白慕侠不禁心生感激,连忙抱拳行礼,“日后二位但有吩咐,在下定效全力。”

三人一路在栖龙岭间穿行,也未见有金兵追来,这才放慢了速度。

武松拍了拍枣红马的脖颈,若有所思。

“哥哥是在担心突袭金军之事吧?”柳如烟显然看出了他的心事。

“是啊,虽说取回了宝马,但也惊动了金兵。”武松不无忧虑地道,“如此一来,金兵必然有了防备,再想突袭小镇怕是不易了。而若是拿不下这镇上的金兵,那救驾之事恐怕也不妙。”

“哥哥不必担心。”柳如烟微微一笑,“既然已经打草惊蛇了,我等不妨将计就计,让这条蛇不得安宁。”

“......”在柳如烟的脸上,武松仿佛看到了亥言那习惯的表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