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148章:沥泉归主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148章:沥泉归主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金兵虽然退去,但岳飞也知道自己是突袭得手,不可恋战。随即和武松兵合一处,向城内退去。

而在城池另一边的北门,趁着宋军快马出城搬救兵的机会,完颜拓海和脱也汗也突然出手,夺了马匹,杀出城去。

放跑了完颜拓海,赵不封颇为懊悔,怪自己中了金人调虎离山之计。

不过,岳飞突然出现,突袭金军也不算没有收获。此番城下一战,居然斩杀了三百余金兵铁骑。而岳飞等人并不知道,这支骑兵是金军精锐中的精锐,乃是二王子的亲随之师。

在确认金兵尽数退去之后,赵不封在州衙设宴,款待了岳飞,群雄自然做陪。

原来,岳飞之前一直随宗泽在开德府一带征战,数挫金兵,屡建战功,如今已晋升为武翼郎,充先锋营副统制,成为宗帅麾下最器重的将领。

数日之前,宗泽发现金军异动频频,似有大事发生。再联想到已数次收到金军可能要北撤的线报,宗泽随即决定,让岳飞带领三百骑兵沿黄河西进,摸清金军的真实意图。

岳飞智勇双全,临阵多变,正是宗泽心目中执行此任务的最佳人选。

领命之后,岳飞亲自挑选了三百精骑,沿黄河向西而进。一路之上,他发现金兵果然在几个渡口布下重兵,却只守不出。他曾试探着在夜里佯装冲击金营,但金营的金兵只是以弓弩回应,绝不出营接战。

今日卯时不到,岳飞正率队在相州城东三十里外宿营休整,却接到派出的探马回报,说有数千金军骑兵直奔相州而去。

岳飞不敢怠慢,随即拔寨起营,一路尾随金军而来。

岳飞起初也以为金兵是为攻城而来,不过他很快发现了古怪:金兵不仅皆为骑兵,而且也未携带攻城器械,甚至也无运载辎重的车马。

这显然不像是一支准备攻城的部队。

事出反常必有妖。

见金军兵分三路,分别在相州城东南西三面叫阵,岳飞当机立断,决定率队突击城南之敌。

岳飞毅然出击的理由很简单:金军非为攻城而来,却又虚张声势--既然你不想真打,爷爷就偏要和你真打,打出你的真实意图。

况且,战场就在相州城下,只要一举冲乱金军阵脚,城内守军自然会趁势出击,给金军造成夹击之势。

不得不说,岳飞打仗的思路已完全超出了金军以往对宋军的认知。在金军眼里,宋军只善结寨据城而战,一旦进入野战,就只能以重甲步兵结阵而进,战法保守呆板,稳重有余,灵活不足。

而如岳飞这般,敢以寡击众,尤其以骑兵对冲骑兵,这也让金军难以置信,以至措手不及。

对于岳飞的胆识,众人也皆是敬佩有加,赵不封之前从群雄口中已听过岳飞之名,而今日在城楼之上,也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岳飞领军破敌。

若论个人之勇,岳飞今日一战已不亚于当日武松在城下之战,而若论指挥布阵,则是武松也万不能及。

我大宋有此良将,何愁金贼不破,社稷不兴!赵不封心中暗想,一时感慨万千。

“素闻岳统制威名,今日一战果真让本官大开眼界。”赵不封举起酒盏,“有岳统制这样的骁将,实乃我大宋之幸。”

“大人谬赞了。”岳飞连忙举杯回礼,“下官只求上报皇恩,下报黎民,驱贼除虏,不敢居功。”

岳飞此刻杯中并不是酒,而是水。

虽说是知州大人设宴款待,他依然遵守着滴酒不沾的戒律,将水一饮而进。

赵不封也知道他喝的不是酒,此时还是忍不住问道:“岳统制给自定下的这酒戒,不知何日能除啊?”

“让大人见笑了。”岳飞道,“这酒戒是为了让下官专心军事,以免误了军机,也是为了提醒下官,国难当头,百姓犹苦,还未到痛饮之时。”

岳飞凛然道:“踏破鞑虑,还我河山之日,就是我岳飞重举酒杯之时。”

众人皆为之动容。

“瞧瞧你小师弟,说不喝就不喝。哪像你,没酒喝跟丢了魂儿似的。”亥言轻轻地在武松耳边道,说完还一脸坏笑。

“你这小和尚,寻到机会就拿我开心,我几时因为喝酒误过事?”武松也轻声回道,语气却不轻。

坐在武松另一侧的柳如烟也听到了二人的对话,不由抿嘴一笑,举起酒杯道:“哥哥不用理他,我和哥哥喝一杯。”

眼见讨了个没趣,亥言一撇嘴,酸溜溜地道:“哎,你如今是有了帮手了,我只能甘拜下风了。”

亥言嘴上和武松戏闹着,心里却暗道,这岳飞出言耿直,倒是和武松不相上下。遇到肝胆相照,心胸坦荡之人倒也无妨,若是遇到气量狭小的心机之辈,怕是难免遭人记恨。

约摸一个时辰,酒宴散去。

赵不封安排岳飞率队就在通判府附近的安营,岳飞也正好想和武松叙旧,自是求之不得。

回到通判府之后,武松特意让武松带上长枪,随自己到屋中一叙。

岳飞不知何意,但也未多问,携了长枪跟着武松来到屋内。

“一别就是月余,今日和岳兄弟重逢,我这做师兄的正好有一件礼物相送。”武松笑呵呵地拿出了那件皮卷,“我保证你会喜欢。”

说着,武松打开了皮卷,露出了那支“沥泉”枪头。

烛光微颤,寒光闪烁,枪刃之上隐约可见的花纹仿佛活了一般,似龙欲飞。

岳飞眼前一亮,如见至宝,不禁俯下身去,以手轻轻拭过枪刃,喜不自胜。

“师兄是从何处得来这宝物?”岳飞问道。

于是,武松就把这枪头的来历和岳飞说了一遍,当然,也没忘了告诉他,亥言已经给此枪起了个名字:沥泉。

岳飞听罢,大赞一声“好”,随即兴致大发,随口吟道:

神枪有名曰沥泉,

欲纵青龙锁边关。

但借柳叶锋半尺,

敢叫胡马心胆寒。

一旁的柳如烟心里不由地暗道,昔日曹子建七步成诗,今日这岳飞却见枪即吟,若不是痴于武器,又文武双全,怕是很难做到。而这首脱口而出的七绝,也是借枪咏志,心怀家国,绝非应景,是乃胸意之作。

此人当真是一代奇才,难怪武松哥哥对他如此看重。

“如何,岳兄弟,要不要试试枪?”武松问道。

“好啊,师兄真是深知我心。”岳飞难掩脸上兴奋之情。

岳飞随即取下了长枪上的旧枪头,将“沥泉”换上,又找来军中的工匠,重新固定好枪杆和枪缨。

一刻时间,沥泉枪犹如神龙归位,握在在岳飞手中,红缨鲜艳,枪刃森森。

“该如何试法呢?”亥言看着一杆神枪出世,也不禁兴致盎然,“普通的刀剑,我等在陕州已经试过了,不知还有没有新鲜的法子。”

岳飞一听,也明白了亥言的意思。他思索了片刻,随即对一旁的亲随道:“去,到营中把今日缴获的那顶兜鍪取来。”

岳飞所言的兜鍪,正是他在城下从野里青头上挑落的那顶。古时征战,将军的头盔既是最重要的护具,亦是荣誉的象征。

所以方才一战,虽说让野里青侥幸逃脱,但他的那顶兜鍪却作为战利品被宋军所获。此刻,岳飞也正好想到了它。

不消片刻,兜鍪取来了。岳飞持枪来到院中,让人找来一座木桩,将兜鍪顶在桩头之上,恰似一个金兵的人靶。

听闻岳飞要试枪,群雄也皆跑来看热闹,一时间院中群英汇聚,就连上官令也让非要让人抬着,出了屋门。

此时夜色已深,武松准备让人拿些火把来,以为照明之用。不过岳飞却阻止了他:“师兄且慢,这上阵杀敌又岂可分昼夜,能够在夜黑之中出枪不落空才是真本事。”

武松点了点头,“岳兄弟果真好本事,好,我等就静待你夜挑金盔。”

言罢,武松退到一边,拭目以待。

长夜微凉,春风犹寒。

只见岳飞手握长枪,立于院中,突然右脚一碰枪纂,顿时长枪飞舞,枪花乍起。

夜色里,岳飞腾挪翻转,刺、挑、劈、扎,把一杆大枪舞得如苍龙出水,又似流云飞瀑,只见枪花过眼,却难觅枪刃所踪。

“他为何还不刺那头盔啊?”亥言看得眼花缭乱,却也有些急了。

武松瞥了他一眼,悠悠道:“难得你也有不懂的时候。”

“快说,究竟是为何?”亥言白了武松一言。

武松微微一笑道:“这刚换了枪头,枪重已然和之前不同,自然是先适应一番,才知深浅轻重。”

“哦......”亥言似乎明白了。

“哥哥所言不差。”此时柳如烟也说话了,“小师父可知,这长枪乃百兵之王,极是难练,枪长一寸,枪重一分,皆会影响出手的感觉,岳兄弟空舞这一阵,正是在寻找其中变化。不过,以奴家看来,他很快就要出枪了。”

果然,柳如烟话音刚落,只见岳飞旋步转身,以拨草寻蛇之式直奔木桩而去。忽然间,岳飞一拧枪把,长枪吐信,一道寒光似流星赶月直奔木桩而去。

破金之声响起,岳飞以一招白龙探海式扎在原地,身如满弓,枪似飞矢,枪尖已然刺入木桩上的兜鍪中。

院中一片安静。没人能看清,这一枪究竟刺入有多深。

“破!”随着一声断喝,岳飞手腕一抖,枪刃寒光再现,那顶兜鍪也飞向半空,左右两分。

这一刻,众人皆惊。

要知道,这顶兜鍪乃是精钢打造,比之身上的重甲更难击破。但在岳飞这一枪之下,不仅被刺穿,还被从中劈开。

枪刃之利,使枪者膂力之强,运枪之精准,只有三者合一才能有如此威力。

“真乃神枪!”岳飞手指一拔,收枪入怀,犹自盯着枪尖赞叹不已。

“真是神人!”躺在椅子上的上官令心里暗暗赞道,之前只知这大和尚神力无敌,如今这位岳统制也是不遑多让。若是于两军阵前交锋,他这杆长枪怕是比大和尚的戒刀威力更甚。

“这岳兄弟当真是了得。”柳如烟也不禁由衷赞叹。

这下亥言总算找到“报仇”的机会了,他立马把脸凑了上去,问道:“娘子也称他为岳兄弟,这是随何人叫的呢?”

柳如烟不禁小脸一红,才知无意中说顺了嘴。“你这小和尚,莫是要讨打。”柳如烟嗔道。

“哎哟,小和尚也叫出来了,这又是从何人那学来的......”

言罢,亥言一溜烟儿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