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144章:济州之王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144章:济州之王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桃月的济州,山花吐蕊,春意渐浓。

康王特意让人将书案搬到了院子里。虽然此时还有些春寒料峭,但正午的阳光一照,倒也不觉得冷了。

小内侍在一边研着墨,赵杦自己铺好宣纸,提笔沉思了一会儿,随即挥毫写下了一首他最喜欢的《渔父词》:

谁云春色恋江南,

一片山花独自欢。

舒慧眼,细看山,

泼墨挥毫意正酣。

一词题罢,赵杦颇为自得,独自端详了半天。

“吕班值,你以为如何?”赵杦扭头看着小内侍。

“大王之笔真是越来越有山谷先生的神韵了。”小内侍知道赵杦一直在习练黄庭坚的书法,连忙奉迎道。

“本王问的不是书法,是这首词。”赵杦道。

“小人哪里懂什么诗词。”小内侍一脸惶恐,“不过,看大王今日心情大好,这词也必定是极妙的。”

“哈哈哈。”赵杦得意地大笑起来。

来此已经月余,赵杦总算是没有了丧家之犬的感觉。

从离了相州开始,他先是向东,又折而向南,先到大名府,后趋东平府,又来到这济州。这一路以迂回的名义,绕着汴京兜圈子,也真是难为这位兵马大元帅了。

尽管他如今麾下兵马已有近十万,但避战依然是他的上上之策。

作为整个大宋皇室的唯一希望,赵杦当然知道自己是重要性,岂能轻易以身犯险。这不仅是汪副帅所言,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而为了彻底脱离险境,赵杦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他不仅给二位金国元帅写了乞降信,表明心迹,还帮助完颜宗望救出了金国七王子。为此还损失了潜伏在相州的内应。

如此卖力,金国二位大帅应该会明白自己的心意了。

不过,赵杦也知道,他如此畏战,已经引起了麾下的很多将领的不满。尤其那些北方的将领,看着大军一味南撤,抛弃了自己故土和百姓,嘴上虽不便顶撞,但心里已是积怨以久。

所以,为了平息众怒,赵杦也授权宗泽打着自己的旗号,在开德与金军开战。

让赵杦没想到的是,宗泽虽统兵不足万人,却在开德府连战连捷,杀得金兵直接称他为“宗爷爷”。

宗泽在一路进兵的同时,也给赵杦连上了几封书信,希望赵杦以兵马大元帅之名檄令诸道会兵汴京,勤王救驾。

按汪伯彦的所言,这个宗泽简直太不懂事了,如何敢来教堂堂康王、兵马大元帅行军打仗呢?若是此番遂了他的愿,往后谁还能把大元帅当回事儿?

武将拥兵自重这件事,在大宋历来就是禁忌,三衙和枢密院分制,将有统兵之职,却无调兵之权,就是为防范将领擅动兵马。

只是如今天下大乱,朝庭的中枢机构几近瓦解。为了勤王大计,才不得已让各路将领各自统兵,便宜行事。

眼看宗泽连战连捷,在军中威望渐高,甚至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之势。赵杦心里可谓是五味杂陈。

手下有如此良将,自然是好事,日后自己若能继承大统,也需要这样的良将。毕竟赵杦也清楚,金人狼子野心,绝不会只甘心于眼下所得,他日必会卷土重来。

但宗泽这么能打,也让赵杦很为难。若是他一路真打到了汴京,解了京城之围,自己又该如何自处?

就算他解不了汴京之围,万一他拥兵自重,效法当年太祖陈桥黄袍加身,自己这个兵马大元帅又能拿他怎么办?

毕竟,如今皇兄已经被金人罢黜了,天下无君,谁执牛耳?

思前想后,赵杦最终还是采纳了汪伯彦的建议,一方面依旧按兵不动,继续在济州观望,另一方面,按旧制授任宗泽为徽猷阁待制,从四品。

不得不说,汪伯彦这个人,虽然能力不行,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但他总能猜对赵杦的心思,这一点怕是无人能及。

加官晋爵,却不派援兵,给虚名,却不给实力。赵杦觉得此计甚妙,如此既可先笼络住人心,让天下人以为自己并非不会任用贤能,也可暂时堵住宗泽的嘴,拖住宗泽的腿,免得他坏了自己的大计。

正当赵杦正拿着自己的大作反复欣赏,自鸣得意时,汪伯彦走了进来。

“大王真是好雅兴。”汪伯彦一边恭维着,一边还在琢磨:此事该如何和康王说。

因为他也不确定,这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

就在大约半个时辰之前,有人寻到了他的住所。汪伯彦不知道此人是如何进来的,他只知道自己刚带人去把军粮一事办妥,一进院门,就发现有两人坐在院中等着他了。

据来人说,他二人本是殿前司的禁军,是一路从汴京而来,还带来了一名族姬,而且这名族姬还认识康王殿下。

汪伯彦没法确认他们的身份,毕竟殿前司的禁军好几万人。但族姬,还是认得康王的族姬,这可不是随便能假冒的。

不过,汪伯彦也知道,如今汴京城已尽落金人之手,族姬、宗姬和帝姬据说皆已被掳至金营,而这名族姬又是如何能脱身的?

按来人所言,这名族姬是趁乱从金营中救出来了。汪伯彦当时就觉得此人是在信口胡说,当即就命左右将二人拿下。

不过随后发生的事情让汪伯彦大吃一惊,只见其中一人只是随便挥了几下手,就把四个军卒放倒在地。

汪伯彦吓得够呛,以此人的身,他若是想当场杀了自己,恐怕也不是难事。很显然,此人即使真是个骗子,也是个武功高强的骗子。

可是,万一此人是来行刺康王的呢?这是汪伯彦脑子里蹦出来的又一个念头。毕竟,康王可是如今大宋宗室的唯一血脉,金国派人来刺杀他也完全有可能。

所以,汪伯彦先问了族姬的名字,然后让那二人先回去等消息。那二人倒也爽快,还将所住客栈的名字告诉了汪伯彦,然后就走了。

汪伯彦不敢耽搁,他一面让人盯住那家客栈,一面急奔来见康王。

“汪大人,你觉得本王这首渔父词如何?”康王还在孤芳自赏。

汪伯彦连忙凑上去看了看那首词,边看边点头。“大王此阕词言山却不在山,言花亦不止花,可谓胸臆满满,其意颇深啊。”汪伯彦晃着脑袋道。

“嗯。”赵杦满意地点了点头,“知我者,廷俊也。”

眼见赵杦心情不错,汪伯彦心里的石头先落下一半。原本,他还在担心,康王因为此前**之事不成变得暴躁易怒,这几日一直心情不佳。如今看来,应该是雨过天晴了。

“大王,下官此来是有一事需要大王定夺。”汪伯彦道。

“何事?不会又是宗帅催促派兵之事吧?”赵杦明显脸色一沉。

“非也非也。”汪伯彦道,“是有名女子,自称是族姬,还说认得大王。”

“哦?”赵杦微微一愣,“她说叫什么名字了吗?”

“她自称是晋康郡王之女,名叫剪红。”

“晋康郡王......”赵杦沉思了片刻,“郡王确有一女名剪红,小时候我也见过。她人现在何处?”

汪伯彦连忙把来人之事详细说了一遍,也把自己的担心说了。

“见!”在思量了片刻之后,赵杦斩钉截铁道。

他不是不怕有人来行刺他,也怀疑族姬是个诱饵。但他觉得倘若真是金人设下的计策,应该至少会用一名帝姬,也就是他的亲姐妹来当诱饵,而不是一名他很可能不认识的族姬。所以,赵杦觉得,这只是一个偶然的巧合。

不过,赵杦也听从了汪伯彦的建议,除了调来重兵护卫之外,还准备身着内甲,以防不测。

然而,赵杦很快就发现,这并没有什么用。

按照汪伯彦的安排,次日一早,三人在重兵护卫下一路进了府衙后院,进院之前也仔细搜过全身,确认并未暗藏兵刃。

可一见面,赵杦刚刚认出剪红正是自己的小族妹,还未来得及出言相认。只见袁淳风就如鬼魅般飞到了赵杦眼前,右手一爪扣住了他咽喉,左手则连出两掌,震飞两名重甲侍卫。

“得罪了,殿下。在下也是不得已而与之。”袁淳风道,“还要烦请殿下莫让手下人轻举妄动,以免误伤了殿下。”

袁淳风这段话说得心平气和,却又不容商量。赵杦则明显感到,对方只要一用力,自己的喉头就会被捏碎,只得道:“都且退下,退下。”

汪伯彦此时也慌了神,连忙示意四周的侍卫往后退。

此时,只见丁路悠然地走了上来,朝赵杦问道:“请问殿下,此女子你可认的?”

“小王认的,她是小王的族妹,剪红族姬。”赵杦回道。

“那好,既然殿下认得,说明我等并未撒谎,对否?”丁路接着道。

“对。”

“那我再请问殿下,此刻若他要杀你,你逃得掉吗?”丁路指了指袁淳风道。

“逃不了。”赵杦的汗水已经从额头渗出来了。

“那你可知,他为何还不动手?”

“小王不知。”赵杦心里越来越毛,心里道,这世上还有如此行刺的吗?

“那我来告诉殿下。”丁路故意顿了顿,“因为我等本来就没想杀你。只是想和殿下你私下好好谈谈,可又怕你不允,才出此下策。”

“可以谈,尽管谈。”赵杦是越听心里越毛。

“既然殿下开口了,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丁路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殿下屋里请吧。”

于是,三人一同进了屋内,门关上。

大约不到半个时辰之后,门又开了。

只见赵杦走了出来,气定神闲。

他立在门前,向着院中依旧惊魂未定的汪伯彦和侍卫说道:“尔等都听着,即日起,这位袁壮士就是御营统制了,凡本王出入诸班事宜,皆要听袁统制号令。”

汪伯彦一脸茫然,完全不知发生了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