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127章:师徒私语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127章:师徒私语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与九之数有关?柳如烟也很快想到了康王赵杦。

她在杭州蛰伏三年,不仅对江南一带的官员了如指掌,对朝廷上下的显要人物也多有了解。这康王原本在诸皇子中并不起眼,但时势使然,机缘造化,一次出使金营之旅让他因祸得福,成了宋室孤悬在外的唯一希望。

听柳如烟讲完康王之事,无涯子沉默了片刻。

“这康王果真是唯一幸免的宗室子弟?”无涯子问道。

“据徒儿所知,的确是。”柳如烟回道,“如今宣和皇帝父子以下所有皇族皆被金人所俘,唯有康王拥兵在河北一带。”

“这康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又和陈王曹植又有何相通之处呢?”乔黛在一旁问道。

无涯子微微摇了摇头。

“为师于谷中数十载,对这宫城之事自然不甚知晓,康王其人也素无耳闻。恐怕只有是儿还多少了解一些。”无涯子望向了柳如烟。

柳如烟此时突然想起了什么,随即回道:“师父,我武大哥与那康王曾有数面之缘,不妨请他来一问究竟。”

无涯子点了点头。

亥言早就想进去了,眼见柳如烟来请,也不再客气,拉着武松进了竹庐正堂。

说起康王,武松强压着怒火,将几番在相州相遇之事择要说了一遍。说到康王一味苟且偷安,避战不前,甚至私通金使,暗自乞降时,武松不禁双眼眦裂,怒气难掩。

无涯子也听得眉头紧锁,面露愠色。

言罢,武松又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给了无涯子。

正是那封康王写给二王子完颜宗望的乞降信。

读罢书信,无涯子掩卷不语,缓慢地走到门口,独自望着院外的群山。

良久之后,无涯子才缓缓道:“若真是天数如此,怕是也正应验了老朽当年和种将军所言,以地换时,退守江南实为不得而为之。”

“前辈的意思是?”武松一脸不解。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宋帝被俘。若想号令天下之师驱逐鞑虏,必先有人可振臂一呼,使天下归心。”无涯子道,“但眼下只有两个选择。”

“哪两个?”亥言也问道。

“恕老朽斗胆妄言,这其一是另立乾坤,拥戴一位异姓之人重整山河。但短时之内,怕是找不到可以让天下信服之人。”

“那其二呢?”

“这其二自然就是奉赵氏一脉为君,以续大统,以聚民心。而为今之计,也只能是这个康王了。”

“这......”武松想发作,但最终还是忍住了,只能一拳砸在自己手里。

“可师父,这康王一味怯战,拥重兵却畏金如虎,他真能力挽狂澜吗?”柳如烟问道。

无涯子没有立即回答,却话锋一转道:“是儿,那封书信你可曾看过?”

“徒儿方才也看过了,信中尽是谄媚之词,屈膝之态,哪有一国一王之尊严!”柳如烟回道。

无涯子微微颔首,又问乔黛道:“黛儿,你以为如何?”

“小师妹所言极是。”乔黛回道,“信中所言实乃奴颜婢膝,不堪入目。”

“此乃其一。”无涯子道,“为师其实想问的是,这康王的书法如何?”

“这......”乔黛又低头看了看那封书信,“若论书法,康王此信介入行真之间,倒是出规入矩,用笔丰腴圆润,却又不失清逸之气,颇有东晋二王

之风。”

无涯子也道:“若只论书法,这康王倒是无愧皇室子弟,其造诣不输其父宣和,更是自成一家。想来,这官家皆是文人雅士,一脉相承。”

“师父的意思是?”柳如烟不知师父为何又要论及康王的书法。

“为师曾遍观历代君王之御笔,虽各有千秋,但若只论语法造诣,本朝诸位官家可谓鹤立鸡群,独领风骚,纵是汉武大帝,盛唐太宗亦不能相较。可惜......”言至此,无涯子突然话锋一转,“治天下绝非止于笔墨,吟诗作对固然风雅,但杀伐决断才是帝业正途。”

“师父的意思是,本朝的官家皆是笔墨皇帝,却无雄武之志?”柳如烟道。

无涯子又微微颔首。

“想那太祖皇帝当年以马上得天下,深知武将之患足以颠覆乾坤,所以才有杯酒释兵权,遂开启以文治天下。”无涯子道,“然矫枉难免过正,自太祖以降,本朝以重文抑武为国策,守内虚外,强杆弱枝,以至于内承平日久,于外则武备松懈,内忧隐于积弊,而外患则彰于边祸。此积弱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祸也。”

“前辈之意是,康王之弱,弱不在康王,而在赵氏一脉经年累月之弊?”亥言道。

“小师父所言,正是老朽之意。”无涯子道,“试问自太宗以下,以至宣和皇帝及诸子,又有何人具雄才伟略,有开疆拓土之能?”无涯子语气依然不急不徐,但恨其不争之意愈发凸显,“只不过皆是安于现状,抱残守缺罢了。”

“所以,在前辈看来,就算换个皇子,和康王也没甚分别?”亥言又追问道。

无涯子未置可否,只是又走到门前,独自悠悠道:“老朽也希望这画中的玄机并非如此,可是眼下之局,似乎又别无他解。”

众人一时皆陷入沉默。

待出了正堂,武松将亥言拉到一边,才问道:“这所谓画中的玄机难道就是说,康王会继承大统,成为官家?”

亥言无奈地点了点头,“以前辈之言,是。”

“这也是你当初死活不让我杀了那赵杦的缘故?”武松接着道。

“是。却也不是。”

“何意?”

“那康王日后的确会成为一国之君,这是天命,亦是人为。”亥言道,“而我不让你杀他,正是因为君王的天命有数,虽天命不可违,但人事亦可为。”

“究竟是何意?”武松还是不太明白。

“就是我等虽然改变不了他的命运,但可以改变他的想法。”亥言道,“若他日后注定会成为君主,那也希望他可以成为一位明君圣主!”

“他能吗?”武松看着亥言,一脸茫然地问道。

“不知道。或许吧。”亥言道,“唯尽人事,但听天命。”

武松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又问道:“那被金人俘虏的官家还救不救?”

“当然要救。”亥言回道。

“倘若真的救下了,那康王又该如何?”

“救与不救,天下万民依然要奉赵氏为主。”亥言道,“至于究竟是何人为君,上有天数,下有纲常,也论不到你我操心。况且,你我要救的绝非官家之人,而是江山社稷,黎民百姓。”

......

解开了《洛神赋图》暗藏的玄机,却并没有让无涯子师徒有如释重负之感,反而让众人心绪更加难平。

柳如烟并不在乎谁来当这个皇帝,她只在

乎谁能挽救眼下的危局,好让百姓不再遭受刀兵之苦,不再有人在鞑虏的刀下家破人亡。这也正是她当年以血书铭志,入谷修炼六年,又在杭州蛰伏了三年的初衷。

无涯子也看出了徒儿的心思。

然后,眼下的乱世,又岂能是一个女孩家能够左右。他也有意想劝她留在谷中,就此不再过问世事,但他也知道,从柳如是到柳如烟,他的这名关门弟子已经注定逃不开世事的羁绊。

她的心里不仅有父母的家仇,还有义父种师道的遗愿,而自己在六年里教她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其中有的不仅风花雪夜,草长莺飞,更多的是家国天下,礼义廉耻。

况且,她青春正好,让她就此隐于这深山野谷中,无涯子也于心不忍。

待用过晚饭,无涯子特意将柳如烟单独留下。而柳如烟也知道,师父定是有要事相谈。

不过,让柳如烟稍感意外的是,无涯子一开口问的却是别人。

“是儿,你那位结义的武大哥,你以为如何?”无涯子一脸慈祥问道。

“武大哥侠肝义胆,光明磊落,是当世武林中难得的英雄好汉。”柳如烟一边回道,一边想,师父为何突有此问。

“这些为师都知道,为师问的是你,以为他如何?”无涯子微笑着,笑中却带着几分神秘,

“师父......你这是何意?”

“嗯......为师是在想,你已决意投身江湖,身许社稷,难免要面对血雨腥风。虽然你已尽得为师真传,但毕竟还是女儿身,又是只身一人......”

“师父你......”柳如烟没想到师父竟然会提及此事,不免脸上一红,“可是徒儿和武大哥已经结为兄妹了,况且武大哥已是出家人......”

“傻丫头,他是不是出家人,为师会看不出来。他虽是佛家弟子打扮,但却无半点出家人的做派。”无涯子道,“再说,出家亦可还俗嘛。”

“师父,你老人家为何突然说起这个......”说话间,柳如烟已是满面飞霞,纵是江湖儿女,此时也不免有些羞涩难当。

“我的好徒儿,你也莫怪老师有些唐突。自古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你也早过了出阁的年纪,是该想想日后的归宿了。”无涯子见话已说开,也不再犹豫。

见柳如烟低头不语,无涯子决定趁热打铁,接着道:“是儿你有所不知,你义父仙逝之前,曾派人传书与我,特意将你的终身大事托付于为师。你义父知你一身孤苦,又好侠重义,也才更担心你误了青春。所以为师也才一直将此事放在心上。”

“师父的心意,徒儿自然明白。只是......”柳如烟欲言又止。

“是儿放心,我等江湖中人,没有那些繁文缛节,也不用管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涯子道,“为师只是以为你武大哥不仅武功盖世,为人也直爽豪迈,是可以以性命相托之人。不过,一切还是要看你自己的心意。”

“莫非你已有心上人了?”见柳如烟又低头不语,无涯子又突然问道。

“师父哪里话,徒儿听师父的便是。”柳如烟连忙回道。

“诶,师父只是惜才,担心你错过了好人。”无涯子,“这毕竟也是终身大事,你自己决定就好。只是为师以为,你与你那武大哥一对江湖儿女,甚是般配。哈哈哈......”

无涯子一阵大笑,柳如烟的脸更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