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124章:洛神赋图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124章:洛神赋图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转眼之间,柳如烟辞师离谷已是三年有余。

过眼年华,山色如故,却是几番春换,朱颜未改,却是游子心倦。

入山,柳如烟轻车熟路,在山岭间自如地穿行。

身为无涯子的关门弟子,她自然知道不为外人所知的道路。原来,进入豹林谷也可以不用攀崖、过桥,也不必射铜铃、算算术。

直至竹海,柳如烟才弃马步行,纵身奔进竹林深处。

自从入山,柳如烟一路急行,也一言未发。武松等人也只是一路紧随,来不及移步换景,却已是人在山中,洞天乱眼。

眼见竹庐已近在眼前,柳如烟突然停下了脚步,双膝一落,跪在了竹院前的石阶之上,未语泪先流。

“徒儿不孝,徒儿回来看你来了......”柳如烟泣声而拜。

无涯子闻声而出,大师兄乔黛更是急奔几步,打开了竹门。

“小师妹!果真是你!”乔黛一脸惊喜,“快起来,师父早已料到你会来。”

柳如烟并未起身,只是拱手道:“大师兄可好。”

“起来吧,是儿。”无涯子飘然而至,俯身扶住了柳如烟的肩膀,“回来就好,不用行此大礼。”

说着,无涯子手臂一抬,将柳如烟扶了起来,仔细打量了一番。

“三年风尘路,也是难为你了。”无涯子怜惜之情溢于言表。

“师父,徒儿不孝,未能在身边服侍你老人家,还望师莫怪。”柳如烟娇颜挂泪,粉面带悲。

“诶,你既决意投身江湖,身许社稷,就不必在乎这些儿女情长。”无涯子道,“只要你还记得为师,为师心足矣。”

“师父,屋外风大,还是让小师妹进屋再叙吧?”乔黛在一旁道。

“对,来,是儿,先进屋。”无涯子说着,又向柳如烟身后道,“几位也一同随老朽进来吧。”

眼见天色渐晚,山风瑟瑟。众人和无涯子在屋中围炉而坐,清茶数盏,几缕香薰,话分几头,既叙离愁,也论风云。

得知柳如烟这三年来的种种经历,无涯子表面毫无波澜,但内心怜惜之情更甚。再想到陈琦已身亡,也是暗自神伤。

“前辈,小僧一直有个疑问,不知前辈能否解惑?”见众人情绪有些低落,亥言连忙问道。

“小师父但问无妨。”无涯子道。

“那就恕小僧冒昧了。”亥言道,“我听柳娘子说,她是你的关门弟子,那敢问小僧前番入谷时遇到的那几位是......”

“哦。你说的是那崖下老丈、桥头童子和林中少女吧。”无涯子微微一笑,“三人皆是我门中弟子,只不过,三人皆是拜黛儿为师。”

“哦,是你徒孙。”亥言小嘴一咧,“也是柳娘子的师侄。”

言罢,亥言扭头对翠荷道,“小丫头,你也有晚辈了。开心不?”

翠荷不知该如何接话,只能用求助的眼神望着柳如烟。

柳如烟知道,但有亥言在,总是少不了小意外。不过说到翠荷,她也想起了一事。

“师父,徒儿有一事还要向你请罪。”柳如烟道。

“何事?”

“翠荷与我在杭州三年,朝夕相伴,情同姐妹,所以我曾擅自传授过她一些本门的基本功夫。”柳如烟道,“不过,未经师父许可,并未教她无涯剑法,还请师父莫怪。”

无涯子微微一笑。

“这又何罪之有,为师素来就没有什么门户之见,天下武学,人人皆可参习。”无涯子道,“得空之时,你可将无涯剑法传于她便是。不过此套剑法在意不在式,有多大成就,还得看她个人的修为和悟性了。”

“徒儿多谢师父。”柳如烟一边低头施礼,一边拽了拽翠荷的衣角,示意她赶快谢恩。

“嗯,奴家多谢......”翠荷心下即欢喜又惶恐,一时竟不知该如何称呼无涯子,欲语又止。

“叫前辈吧。”亥言在一旁对着翠荷挤了挤眼,“可别叫师公,不然你就成我晚辈了。”

“哈哈哈。”无涯子忍不住也笑出声来,“叫什么皆可,也别难为这娃儿了。你就随小师父叫老朽前辈便是。”

“是,那多谢前辈了。”翠荷连忙一边施礼致谢,一边狠狠瞪了亥言一眼。

有了亥言,竹庐夜话的气氛也逐渐轻松起来。眼见茶过数盏,夜色已深,众人也各自回屋歇下。

翌日一早,柳如烟带着翠荷到师父屋里请安。当然,她也没忘了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洛神赋图》。

听柳如烟道明来意,无涯子也是兴趣昂然。就算没有暗藏什么天数变化的玄机,能一睹御府所藏的名作,也是平生一大幸事。

三卷《洛神赋图》展开,卷长皆有十七八尺,即便是放在地上,亦不可尽展。

无涯子索性挪开了房中桌几,席地而坐,卷动画轴,逐卷现看。

只见无涯子时而眉头微皱,时而屏息凝神,时而又频频颔首,时而则捻须沉醉......

约摸过了半柱香的功夫,无涯子才起身离卷。

“是儿,你是说此三卷之中有一卷是宣和皇帝的御笔?”无涯子问道。

“此也是宫中传言而已,并无实据。”柳如烟如实回道。

“嗯......”无涯子沉思了片刻,“倘若此中真有宣和御笔之作,我想应该是此卷无疑。”

说着,无涯子指着地上展开了一半的一卷画作道。

“此言当真。”柳如烟心里一喜,“师父是如何知道的?”

“为师猜的。”无涯子微微一笑,颇有几分得意道,“不过,为师猜的不是画,而是宣和皇帝的心思。”

“心思?”柳如烟一脸茫然,“徒儿不是很明白。”

“是儿,为师问你,若是你来临摹虎头先生的大作,你会如何?”无涯不问道。

“我?”柳如烟越来越糊涂了。

“是不是会尽力模仿先人之笔法,以求以假乱真?”

柳如烟点了点头,却犹是一脸不解。

“虎头先生之作,自古被奉为设色之圭臬,其笔法如春蚕吐丝,细腻古朴,却又繁简有别。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虽然在如今看来,此种笔法于山川树石上的着墨,不免有些古早幼稚,但此正是六朝画作之风。”无涯子道,“而在此三卷之中,有两卷摹本的笔法如古,其意也从,当是摹本中的经典之作,而这一卷则不同。”

“师父的意思是,此卷真是宣和皇帝之作?”柳如烟道。

无涯子点了点头。

“宣和皇帝虽然作官家乏善可陈,但于书画上却造诣深厚,堪称大家。”无涯子道,“所以,他临摹虎头先生之作也并不奇怪,只不过他的用意却和世人皆不相同。”

“如何不同?”

“旁人临摹这传世名作,或为名,或逐利,而他只是为炫技。”

“炫技?”

“对,他身为官家,天下之物皆归其所有,书画名作,纵然价值万金,于他眼里也只是书画而已。他若临募,应该不是为名利,而是为了和前人比试而已。”

“那此卷如何见得就是他的炫技之作?”柳如烟接着问道。

“是儿,你来看。”说着,无涯子又俯身跪地,指着卷上的一处水波道,“于笔法上,此处看似细劲古朴,并无异样,但若细看,却是简中藏锋,水波似有欲兴未兴,暗波涌动之意。”

柳如烟一看,果然是如师父所言。

“其实,此种笔法中在此卷中山川树石中皆有流露。巅毫之间暗藏锋芒,恰恰正是宣和皇帝的心境写照。”

“是何心境?”

“即作临摹,当循先人笔法,不忘古风,但我为君王,又岂能拘于常规,自当有藏锋之笔。”无涯子道,“宣和皇帝尤善花鸟山石,但六朝画风中,山川树石却多是用以烘托意境,着笔简朴,他技痒难耐,所以才不禁藏锋于其中,却不免露出帝王之气。”

“师父真是观画知心,洞悉万象。徒儿自叹不如。”柳如烟顿时茅塞顿开。

“不过。”柳如烟又道,“此卷既为宣和御笔,那是否又暗藏天数变化呢?”

闻听此言,无涯了不由地眉头一皱。

“所谓《洛神赋图》暗藏天数变化也只是传言而己,这其中玄机是藏于笔法之中,还是藏于画作的内容之中,眼下也尚未可知。”无涯子捻着长须道,“容为师再仔细看看,若想参悟其中奥妙,怕非一日之功。”

“徒儿明白。”柳如烟道,“师父慢慢研究便是。”

看着柳如烟和无涯子在屋中对着几卷画看了半日,武松也不便打扰,只得拉着亥言到竹林中闲逛。

“你说那什么画里真藏有什么天数吗?”武松终于忍不住问道。

亥言一边把玩着手中的竹叶,一边摇了摇头。

“你是不知道,还是说没有?”武松又问道。

“不知道有还是没有。”亥言勉强回道。

“你不是从天上来的吗?”武松道,“天数如何,你会不知道?”

“既然是天数,又如何能知道。”亥言道,“天机不可泄露,你不知道?”

“那为何又会有关于那画的传言?”武松还是不甘心。

“自古凡人问天求道,多是庸人自扰而已。”

“你这是何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