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汉灵昭烈 > 武松来也 第110章:故地重返

汉灵昭烈 武松来也 第110章:故地重返

作者:七郎不姓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众掌门又陷入了沉默。

在他们眼里,只为钱杀人的上官令毫无道义可言,甚至一直为江湖各派所不齿。这样的人又如何肯为大义出手呢?

可是除了上官令,他们也想不出还有其他的人选,遍观中原武林,能称得上绝顶高手的,都在此处了。

亥言也看出了众人的心思。

“各位掌门所虑,无非是这上官令所为与侠义二字背道而驰。”亥言道,“不过,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等只用其长,也未尝不可。”

“可这上官令毕竟是贪财逐利之徒,行事无常,怕是难以驾驭。”静觉依然忧心重重道。

“大师,小僧倒是以为,这贪财未必就不是好事?”亥言道。

“这......小师父何出此言?”

“他只为钱杀人,那我等许他金银便是,这倒也简单。货银两讫,互不相欠,岂不快哉?”亥言道。

令虚一直捻着自己的胡须,低眉沉思。亥言的话虽然有些过于直白,但也不无道理。而且为今之计,也找不出第二条路可行。

因为令虚明白,倘若勉强找一个人来替代,不仅会让四象阵法的威力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危及其余三人的性命。

“此举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眼下也好如此了。”令虚道。

要不要找上官令的问题算是解决了。而接下来却还有两个问题:去何处寻这上官令?这酬金又从何而来。

打探上官令下落的任务自然是落在了鲁正全身上,虽然他如今已是刘浩帐下的传令官,但他丐帮弟子的身份还在,打探消息的事依然非他莫属。

鲁正全也即刻领命而去。

至于酬金之事,虽然一众掌门皆是背井离乡而来,经过二月的南征北战之后,身边已无多少银钱。但有一个人却是例外,他就鸣鹤派掌门张怀步。

当初在庐州劫了粮饷之后,张怀步为了随群雄北上,也将能带上的银两悉数带走。在进入相州之后,张怀步也把这些银两寄存在了赵不封府中,足有一二百两黄金。

如今,只要派人去相州取来便是。

酬金的问题解决了,就等着鲁正全传回消息

趁着等待消息的日子,令虚也将四象阵法中的奥妙悉数传授于武松和静觉。为了有备无患,令虚也请苏沐白临时客串这第四人。

这一来,是为了演练阵法,二来,也是为了万一寻不到上官令,也可退而求其次。

经过两日的演练之后,众人发现,这四象阵法果然是变化无穷,蕴含着连绵却又磅礴之力,四人联手,犹如四支军队一般。

不过,对于四人能否对抗千名金兵,众人心里还是有些没底。

武松倒是无所谓,面对百人还是千人,于他看来并不差别。但苏沐白还是忍不住道:“这四象阵法当真是威力无穷,足有以一挡百之力。不过,我等要面对的毕竟是过千金兵啊。”

亥言也一直在旁边观察这四象阵法。虽然他于武学之道并不在行,但也看出这阵法中的诸多变化。

“苏掌门,小僧有一言不知当讲否。”亥言突然道。

苏沐白知道这个小和尚不简单,也连忙客气道:“那就请小师父赐教了。”

“各位往日面对金兵时颇感吃力,不外乎两样。”亥言道,“其一,金人有重甲护身,各位却少有能破重甲的兵器,其二,军队之威不仅在于人多,更在于结阵,以阵法驱兵,则威力倍增。”

令虚在一旁听得频频颔首,心里道,这小和尚怎么看也不像个少年儿郎。

亥言接着道:“但此番我等是以奇兵袭之,金兵不及披甲,威力少半,更来不及结阵,威力再少一半。如此算来,千人其实只剩下不足三百人。”

说着,亥言问令虚道:“敢问道长,你一人可能敌多人金兵?”

“不过百人吧。”令虚正色回道。

“就算四人一人可敌不过百人,四人合力已是胜算有余。”亥言道,“何况我等是以四象之阵击无阵之兵,焉有无胜之理!”

言罢,亥言微笑着看着令虚,“道长,小僧可有虚言?”

“并无虚言。”令虚道,“小师父的见识不亚于当世高手,着实令贫道佩服。”

看着亥言一副得意的样子,武松心里道,这小和尚,自己不打架,却对这打架之事说得头头是道。也好,经他如此一说,众人至少不再有胆怯之心了。

数日之后,鲁正全那边也有消息传回:自金兵大举南犯之后,上官令在江湖中就没了踪迹,如同消失了一般。

好在,丐帮弟子遍布大江南北,凡江湖留名者皆很难逃过他们的耳目。原来,上官令已经隐居于终南山中,二年未出山谷一步。

既然已经知道了上官令的下落,众人也决定事不宜迟,准备即刻派人前去终南山寻访此人。

武松和亥言自告奋勇,请命前往。

众人皆知他二人,一个武功盖世,一个足智多谋,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也就不再多议。

临行之际,武松特意去和岳飞辞行。当然,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种兵纪要》交与了岳飞。

武松知道,这本种老将军的心血之作总算也有明主了。

岳飞得此书如获至宝,对武松也更加敬尊重。

次日一早,武松和亥言各骑一匹汗血宝马,出了军营奔西而去。

此去终南山有千余里,不过有宝马代步,也就是三四日的路程。

二人行到第三日,距离终南山只有二三十里之遥。眼见天色已晚,二人寻得一处集镇,投了客栈,准备翌日一早再进山。

“武都头此来,也算是故地重游了。”客栈房间里,亥言悠悠道。

“嗯。”武松点了点头,“终南山乃我断臂重生之地,自然是故地。”

“怕是还有故人吧?”亥言神秘地一笑。

“故人?”武松一愣,“你说的是我那柳妹子吗?”

“对啊。”亥言道,“柳娘子的师父无涯子不也是隐居于这终南山中,说不定会遇见。”

亥言提起此事,武松不免心里有些黯然。因为他不仅想起了柳如烟,也想起了已经殉国的陈琦。

尽管二人相识不过数日,但陈琦不仅于他有救命之恩,更是生死与共的兄弟。他驭剑冲向金兵的一幕,武松至今记忆犹新,也感怀颇深。

有的人,相识数十年,也只是形同陌路,而有的人,不过数面之缘,却已是生死之交。

武松伸手入怀,摸到了陈琦的那枚绿玉指环。

玉体冰凉,武松也不禁悲由心升:若是没有柳妹子以玉指环相托,得遇陈琦,自己怕是已毒发身亡。然而,陈琦如今却已陨命金营,他日和柳如烟相见,不知该如何面对。

亥言也看出了武松心绪低落,知道定是和陈琦有关。

“武都头,人死不能复生。”亥言道,“况且陈郎君是力战而死,其名可昭日月......”

“罢了。”武松道,“你不用宽慰我,生死之事,我自己早已置之度外,只是兄弟朋友的生死,我却难以释怀。”

亥言还想说些什么,武松却起身出了房间。

......

莽莽群山已在眼前,武松和亥言快马扬鞭,向着山中急驰而去。

按鲁正全传回的消息,沿七十二峪的太乙峪入山,深入约十里有一谷曰翠华,上官令正是隐居于此谷之中。

此时,山中积雪未消,道路湿滑,马匹难行。二人只能将马匹拴于谷外,弃马步行入谷。

谷深幽静,白雪皑皑,二人行了一路,不仅未见人烟,就连飞禽走兽也难见。

眼看已过午时,二人入谷已有七八里地,依然是空山不见人,也未闻人语声。

“莫不是鲁兄弟的消息有误。这上官令根本不在谷中?”武松难免有些失去了耐心。

“武都头莫急,虽然我不知道那上官令是否就在此谷之中,但谷中有人却是不假。”亥言道。

“哦?何以见得?”武松一愣,心里道,一里之内若是有人,根本逃不过自己的耳朵,这哪来的人?

亥言那神秘的笑容又浮现在脸上,他并未回答武松的问题,而是随手拣起了一块石子,看似随手的向前方的雪地上掷去。

随着石子落地,雪地上立时发出一阵类似铁器的声响。待在武松上前一看,才发现原来雪地中设下了一个捕捉野兽的夹子,那块石子正好触发了机关。

“若是没人,这夹子又是何人所设呢?”亥言得意地看着武松道。

“你是如何发现这机关的?”武松不由疑惑地看着亥言,“难道又是那五行之术?”

“这又何必用五行之术呢。”亥言乐了,“旁边的那树杆明显留有刀刻的痕迹,我又不瞎。”

“你......”武松一时又被噎得说不出话来,亥言的意思明显是在揶揄自己。

“好了,武都头,你大人有大量。”亥言连忙道,“还是先找人吧。”

“如何找?人是有,但人在何处?”

“既然有人,自然也不怕他不出来。”亥言道,“还是老法子。”

“什么老法子?”

“打草惊蛇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