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绝世太子爷 > 第175章 国事家事

绝世太子爷 第175章 国事家事

作者:东一太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贺宽贺阁老也是两朝老臣,功勋卓著。

虽然在文帝在位期间,贺阁老还是江昌知府,在朝内并没有什么威望,但是老爷子秉承着多生娃娃多种树的理念,在任上忙着生娃,养育了十三个儿女,虽然其中并没有几个有出息的,但就一个姑娘,聪明伶俐,容貌也养的国色天香,入了宫得了父皇喜欢,侍寝了一年,贺阁老也借此机会一飞冲天,终于在朝内站住了脚跟。

他的为官之道比较正,既不会倒想徐家也不会倒向李家,在朝内自成一派,又善于察言观色,揣摩圣意,故而极对父皇的胃口,于是在建隆十八年,何成病死之后,就顶替了右书令的位置,入了内阁。

说起来,贺老大人一向是个透明一样的存在,以致于这么久以来自己和他鲜有交集。

若说和他有所交集,那还是之前在宫里拟圣旨的时候,贺老大人帮忙,批了几个词句,颇有水平,仅靠着几个字,就能体现出圣旨的调性,语气的轻重,足可以说明贺老大人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物,绝不是靠一些歪门邪道的手段上位的。

送走了李修云之后,赵小年一路来到偏殿看看他。

贺老大人倒是很少来找他,哪怕自己府门口就是内阁大人的家丁,也排着好几个,但唯独他家的家丁是缺席的。

对于这点,赵小年并不觉得他傲慢,反而觉得贺老大人很务实。

当来到偏殿的时候,扶香正指挥着侍女们奉茶然后离开,看见自己的时候,她似是没有看见,故作忙碌,随后招呼侍女们一起离开了。

看着她离开的背影赵小年眉头微微压低。

在略微思考片刻后招呼手下靠近,小声吩咐一声。

“是!”

随后,赵小年大步走进了偏殿内。

太子府的偏殿装修朴素,只是在原本空置的屋子内添置桌椅和几组简单的陈设,并没有如一般官员家里的内堂那样,还需要浓墨重彩的装饰。故而,刚刚走进殿内的时候,就听到有人以老先生的语气在教育他人:“看到了吗?太子殿下这里的陈设比的上你们哪家?整日里就是钱!可曾想过为大建立过几分功劳?天天不是美人就是珍惜古玩,名贵字画,那些东西能帮你们建功立业吗?谁告诉你们,太子殿下喜欢那些东西的?啊?哼!多学学,瞧瞧,就是立几本书,也比放上一堆破烂玩意要耐看不少!”

“舅舅,太子殿下喜欢熟妇,这消息都传遍了,不是侄儿贪玩,真的是替太子殿下搜罗美人的!今晚……”

“胡说!就为了一句谣言,你就花钱拆散人家的家庭!真是愚昧!”

“舅舅!我可是花了三千两的,那够他们几辈子花了,他们是心甘情愿的,侄儿可没有逼迫他们,再说了,当年的您不也……”

“嗯?”

“呃,不,侄儿错了,请舅舅息怒。”

“哼……哎!”

听到贺老大人一声暗叹,赵小年也不免挠头。

太子殿下喜欢熟妇?这是谁传出去的?

真是想暴打一顿狗子!

大步走进来时,就看见偏厅里站着三个人,此刻似乎在游览偏厅里的陈设,三人都在一处展架旁边,老大人贺宽大腹便便,背着双手似是一副教育家的模样,正对着两个不到四十岁的红袍官员说教。

听到他赞扬自己,倒是让人心里舒服。

赵小进门之后,他们三人看到,立刻迎了上来,齐声高喊道:“参见太子殿下。”

贺宽身边的两个小辈官员介绍了自己,一个叫贺文华,是贺宽的六儿子,相貌俊朗,面色也颇为正派,鼻梁挺高,脸蛋圆润,发福的状况和他爹一样,挺着一个大肚子。

另一个叫唐文礼,相貌也挺俊朗,瘦高的各自,穿着的红色官府在他身上就像是挂在晾衣架上一样。最为显眼的,是他怀里还有一节粉色的巾帕,不知道是没有收好,还是特意挂在外面,看起来让人感觉有那么一丝不和谐。

这就像是看一个男人,穿着一条粉色的内裤,那种感觉实在是,难以形容。对此,赵小年倒没有太多在意,这个唐文礼是贺宽的侄儿,在进门之前就已经听见了。当然,不止于如此,对他,赵小年还颇有些记忆。

相比贺宽在朝内像是一个比较隐形的存在,他这侄儿唐文礼在朝里可就是出了名的会来事,只是碍于贺宽的身份,他被归类到了贺家一派,那自然就无法卷入徐李两家的争斗,那自然,他升官的机会也比较少,故而,他在外面颇有一些小孟尝的名声,靠着撒钱在京城里也聚揽了一批有志之士,经常写一些时政的反思和总结,也算是一位有进取心的官员。

不过,按照父皇利益论的观点,他无非是想升官发财,但是他所处的位置就限制了这一点,在朝内,贺宽本就是个不倒翁的角色,故而,唐文礼发展的上限本来就不高。

今天贺宽带着他们俩来,似乎这目的就已经很明显了。

最近的情况越发的明朗了,新皇登基在即,贺宽老大人也得表示一下忠心,顺便推荐自己的心腹出来,请太子爷看看,若是需要用的时候,也能想起来。

闲谈了一番,多是说说那些治政治国的观点,赵小年问,他们作答。

这也算是一种考察,既是对贺老大人负责,也是对他们负责,因此,不管是贺文华,还是唐文礼,都很认真。

在问到关于河南水患的问题时,似乎很拿手的贺文华作答了,认为近年来黄河治理不利,地方**日益严重是根源问题,应当派出御史去地方上好好考察,摸清当地的情况为宜,而不应该盲目的听从薛玉恒的意见,直接发清淤款,落到地方上,恐怕也会进了那些贪官的口袋。

赵小年微微点头,很满意。

随后又看看唐文礼,问他一个问题,眼下贫民没有土地,大量百姓只能依靠去种地主家的地,才能混口粮食吃,那些贫民们应该如何救治?

听到此题时,唐文礼脸色微微一怔,竟然愣了片刻,而后低头才有些犹豫不决的回答问题。

赵小年嘴角一跳。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