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琴箫鸣 > 第一卷 江湖篇 第十章 一把剑

琴箫鸣 第一卷 江湖篇 第十章 一把剑

作者:陈明秋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忘手持长剑,脑海却猛地感受到如同雷霆万击一般的疼痛。

眼前的视线变得昏暗,仿佛回到了某一时刻。

杨忘还躺在床上熟睡之时,他的床头边已经站着一个提着剑的人。那人在暗里似乎因咬牙而发出戚戚的声响,且带有玩味般的笑容凝视着躺在床上的人。他似乎并不想就这么一刀解决了杨忘,他要像玩弄死一只没有任何反抗之力的耗子一样,看着耗子吱吱叫而失去任何意义的软弱般的反抗。

他用右脚踩在被褥上,杨忘的肚皮上,用力的拧踩。

杨忘的经脉一下子膨胀起来,他感知到丹田之上仿若有一块巨石压着他,他瞬间惊醒,出手抓着那人踩着他被褥上方似有千斤重的脚。

“可否舒适?”那人在暗里邪魅般问道。

“你是何人?”

杨忘忍着腹痛,问道。

那人又增加了一份力道,他断喝一声:“杀你的人!”便挥起手中之剑来,朝床上仍然还在用手搏力抬脚的杨忘。

“蹭!”

一瞬之间。

杨忘斜持一把着像木枝一样的弯剑、细剑、铁剑来。

那人手中之间被打退,一副不可思议的神情看着杨忘。

他的剑是如何来的?他又怎么会使剑?传闻他不是从来不会武功的吗?

杨忘手中的剑有些弯曲,他本是用白布紧紧将这把剑裹在怀里,刚刚他奋力抬起那人的脚,将自己滚落地间,便迅速抽出藏在怀里的剑来。

杨忘站起身,看向他,说道:“未想到是吗?”

这把剑,是一场风雪中落在泥地里被人遗落的剑,他跑到南山上找寻那头被射杀的黑熊时,从雪里扒出的,他仔细地收起来,一直贴身保存在身上。

没想到,当年的剑,竟救了自己一命。

杨忘将剑横斜在面前,他似乎自言自语道:“我也从未想到……

刺客的剑已至身前。

杨忘迎剑。

他手中之剑速度极快,在昏暗的房里却依旧能瞧见光影,刹那间与刺客之剑已相撞百次。他好像一头暴走的黑熊!

“蹭蹭蹭……”的声响像一段箫曲在暗里演奏,两只剑每次接触,都会溅出一道道火花来。

房里的床被推翻,各种各样的物品都被打乱打碎打破。那刺客的剑招架不住,竟然被打落在地间。

刺客垂首跪在地上,心如死灰。

“为何要杀我?”

“你必须死,为了天下苍生,为了苍楼百姓!”

良晌后。

“你走吧。”

杨忘平静的说道。

刺客抬起头不敢置信地看着他说道:“你放了我走,之后我照样会杀你!”

“我答应了一个人,再也不会杀人。”杨忘走到他面前,蹲下身,正好窗口打开透着的光线能照亮他的眼睛,“有太多的人要杀我,不差你一人。”

那人捡起长剑便踏着轻功而去,留下一地狼藉。

杨忘走到窗边,看那分外皎洁的明月,吐出一口闷血来。

终于……他的头已不再作痛。

杨忘站在原地细细回想着,他想在偶尔浮现的记忆里找寻自己。

他晃了晃脑袋,却又疼起,便强迫自己不再去想。

杨忘踏出房门,走到街角站在某处,望着小姐在镖局大门前被众多的人们托举着,投掷于半空,且接住,再抛……小姐很欢喜,似乎很享受众星捧月的感觉。

他不明白此刻的喧嚣是否值得庆贺,那祸害江城无数婴孩的活尸分明仍旧活在世间,世间仍有无数的婴孩不知所踪。杨忘又想,那被众多百姓尊称为府衙大人的许文怀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江城究竟还埋藏着多少的秘密?

杨忘也许不知自己是何人,但他的内心已证实自己一定是个算不得坏的人。

便如昨夜,他离开秋府,其实并非所去是寻小姐,而是直接要去寻那偷婴孩的贼人。

那一夜,有人对他说:“你不只是拿起了剑,剑客本没有剑。便如我一般,扫的从来不只是落叶。”

他有一把剑。

杨忘紧了紧怀间的东西,他多么希望有一个人能告诉自己要做些什么,而什么是对又是错。不然人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江城百姓们的欢呼声不断,杨忘仍旧平静的看着。

待得官吏们将那“行侠仗义”的大匾悬挂至镖局内的大堂上方,府衙大人便带着人去了,杨关也随之而去,渐渐地镖局外聚拢的江城百姓们也各自散去。

“女侠!”一位姑娘闪进镖局来,对着依旧痴痴站在“行侠仗义”大匾下的杨西喊道,见她没有反应,便又戳了戳她腰上的痒穴,杨西这才发觉躲避,回过神来,她满脸笑意的看着面前的人说道:“秋千儿,你来啦!”

“是呀,听说你成了我们江城的女侠呢,还傻站在这里半天,你在想什么呢?”秋千儿穿着彩黄色的衣裳,腰间系着透白的丝绸条,围成一圈,尾部垂落而下像条细软的小尾巴在半空晃荡。她模样姣好,面容清秀,倒是个大家闺秀。

相比杨西,只着一身平常的绛色行衣。杨西不是不爱穿衣裙,只是觉得行衣方便许多。

杨西昂首看向上方那一块大匾郑重说道:“我一定要捉到那吃婴孩的贼人!才对得起这行侠仗义。”

秋千儿眨了眨那双充满灵气的大眼睛,用手点着她的额头,说道:“你不要命啦?”却见杨西的目光仍然停滞在那“行侠仗义”四个大字上。

于是,秋千儿掐上她的蛮腰,她俩从小玩闹便最爱掐对方腰间的两处痒穴,她深知杨西极为怕痒。

她说:“你不要白日做梦。”

杨西才不示弱,她边挡着秋千边伸手掐了回去,两个姑娘在镖局大堂咯咯的笑,如银铃一般。

……

分明还是冬末的晌午,那空中纵射而下的阳光已显得邪乎起来,橙黄发白的强烈光线刺激着王剑卿的双眼。他站直身子走到另一边有树叶遮阴的地方,将铁斧换至左手,从突起的山顶大石上眯着眼远眺,看见山底下那一片片荒芜已无人打理的田野。

这还没入春,王剑卿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些才从冬雪里复苏过来的小麦遇到这般怪异的日头,实在太过可惜——本是苍绿的一片,却要在烈日下煎熬。

王剑卿跳下大石,用修长的右手接替过左手的铁斧,抡起铁斧便砍向一根高树。高树落下一些碎屑叶灰落在他的发髻间,其表面却也被抡出一道缝来,随着铁斧不断地起落,不断地携出木屑,只不一会儿,他的布鞋上及袴腿上已落满了木屑,那条被铁斧抡出的裂缝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深。

此处的林鸟早已被伐木的颤动摇晃惊走,繁茂的枝叶中透出的点点光洞在王剑卿的后背不断交错,仿若夜深黑帘间无数闪动的明星。

他的眼也像极了明星后的夜,将高树的勃勃生机都收了进去,能泛起一道闪光。他从不砍矮小孱弱的树木,只挑这种活得久了,分量也足够了的老树高树,就像游荡在人间索死尸活魂的黑白无常,哪怕老树还有甚久的性命——但确乎没有法子!总是要留下新生的活得长久的幼树。

王剑卿挥汗抡下最后一斧,那棵高立于树林之间的大木头便轰然倒下,搭在斜旁的枝间,仿佛奄奄一息。

他又挥斧“分尸”,将残枝剩叶去除,砍成一小段一小段的长木堆在一处。最后,用带来的麻绳把铁斧与那堆叠起的长木绑在一处,一齐背在后背,沿着黄泥小道朝山下走去,还吼着一曲《长生缕》:“七色彩丝编绳索,一律缠绕拜长生。长生兮,长生兮,天灾**都去兮!都去兮,都去兮,长生缕系保命兮!保命兮……”

黄泥小道的远处,被绿野覆盖的山头间。

一位瞎了眼的道士小心翼翼的用手中的拐杖摸索着前路,其身旁还跟随着一位小道士。小道士的怀间抱着一把老旧的二胡,他斜着眼瞧向山下黄泥小道混战的二人,不知不觉停下了步,却听道士在前头喊他:“可不要偷懒,快快赶路。”

“师傅,山下有两个人在打斗呢!”小道士用手下意识地指向山脚处,看向师傅时这才想起师傅的眼睛已经看不见了这才收回手来。

道士停下脚步,一动不动,抿着唇微笑道:“不过是一对凡间的痴男怨女罢了。”

“师傅,你怎么知晓那二人是一男一女,莫非你的耳朵已经能像眼睛似的瞧见一切了吗?”小道士惊讶问道。

道士摇了摇头,却晃晃荡荡转向少年郎,小道士连忙上前扶住师傅。

他在小道士的搀扶下缓缓落身坐在草地间,有虫儿在他面前飞舞,他额前的黑发闪亮,紧闭着的双眼似乎正望向黄泥小道的几人,倏忽间道一句:“道是凡间多苦愁,苦尽甘来少尝头。”

小道士知味地便将二胡递给师傅,师傅却不如往常并未接过。

道士抬了抬头,似是望着苍穹,他的眼眶睁的极大,但珠子却无,是一片骇人的血丝,像极了血红的蛛网。

道士叹了一气,他站起身来,朝向黄泥小道所在的方位。

“师傅。”小道士有些担忧的喊了一声。

道士用手指向那处,小道士则随着师傅所指望去,他瞧见那男子的剑掉落在一旁且插在黄泥尘土间,一片茫茫沙雾随风而起,女子背抵长剑并骑上高大的马儿,领着几人径自而去。

黄尘滚滚,散去时,人也别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