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扶刀行 > 第一卷 江湖气运百年流 第四十六章 界水城来人

在这个以武为尊的时代,武力便是身份低位的象征,足够硬的拳头甚至比那些能够叫鬼来推磨的黄金还要管用。

就好比那句“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任何人都要屈服。”虽不知是哪位狂人说出的话,却也是真真在理,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对背靠朝廷,有一国之力为后盾的张松而言,再强的力量也是枉然。

可最终让张松低头的并不是对方足以压倒一切的强横力量,而是那一枚小小的令牌。

当看到传武令的那一刻他便知道,今天这一趟终究是要白来了。一等传武令所赋予的武者权利,是他无论如何都无法反抗的。

传武令好,自然有好的道理,它所赋予武者的权利,是武者地位超然的根本所在。是以,传武令等级越高,武者权利越大。

武者之间的厮杀,属于江湖恩怨。若有传武令在手,朝廷一般都不会介入。

然而江湖恩怨却不等于滥杀无辜,当初两国传武于天下,也是为了发展国力,所以对武者的管控十分严格,习武之人打打杀杀这是在所难免的事,可若有敢对无辜百姓出手者,鉴靖司这一把握在朝廷手中的利刃,便会毫不犹豫地挥下刀锋。唯有紫铜铸就的一等传武令,才可往开一面。

一等传武令有杀人名额,这是辛秘,不是江湖中人,极少有人知晓,张松虽不在江湖,却是衙门里的人,倒也不奇怪知道。

燕行观晃了晃手里的令牌,冷笑道:“有这枚令在,孟淮阳死了也是白死,况且他本就死有余辜。”

若非孟淮阳心生歹意,想要偷袭孟离,也不会被孟离杀死,说到底还是他咎由自取。

已经放弃抓捕孟离归案的张松叹息道:“即是这样,当初为什么不把令牌亮出来?”

越是曲折的故事就越有意思,燕行观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火上添油的事情没少做。正因如此,才坐实了他小魔王的名头。况且,之前他就有借靠水镇锻炼孟离的意思,送上来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为什么不将传武令取出来的原因,燕行观自然不会告诉张松,哼了一声,也不说话。倒是孟离,有些迫不及待道:“现在真相已经大白,可以把老孟叔放出来了吧?”

“孟江西?”张松这才明白,原来他们的这番举动竟是为了保护孟江西,再看孟离时,眼中的敌意便削去了大半。重情重义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况且孟淮阳的死也的确怨不得他。

“现在时间太晚了,等天一亮,我就把孟江西放出去。你放心,他没吃苦。”

听到明天才能将老孟叔放出去,孟离本来还有些不太满意,但在知道后者并未受苦之后,心里倒也松了一口气。

“那好,等天一亮,立刻放人!”

燕行观提醒道:“记住,我们师徒的事,谁都不要告诉,包括孟江西。”

一个晚上的时间并不算太多,天色由暗转亮,等到太阳升起,天色亮透的时候,靠水府衙的大牢里,那个在河里摸爬滚打一辈子,身上总是带着一点鱼腥的中年人,必然会被人安然无恙地送出来。

只是在此之前,靠水府衙还要迎来三位客人。

靠水镇靠水为生,镇子里建有鱼市,每日还不等天亮,鱼市上便已人满为患,这些主顾里,除了本镇的居民,还有不少一大早就从外面赶来的商队。

这些走南闯北低买高卖的商队,可算得上是靠水镇的衣食父母,他们一年上缴的税金,几乎占据靠水镇一半的税收,是以靠水镇也像父母一样供着他们,每日不等天亮,城门便已打开,可算是开门最早的城镇之一。

今日城门开启之际,在众多商队中还夹杂着一辆简陋的厢式马车。马车上一共乘着三个人,除了一名年轻的御马车夫,剩下的两名都是已经满头白发的花甲老人。若是孟离在这里,便会发现两位老人中的一位,竟然就是不久前离开孟家村不知所踪的老村长。

平日里总是一副笑容挂在脸上的老村长,此时却已沉起脸色,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坐在旁边的老者,与老村长是多年好友,见他脸色难看,宽慰道:“放心吧,梁守明是一个极有分寸的人,你那侄辈如果不是凶手,一定会安然无恙的。”

“但愿如此吧!”一路上提心吊胆,就怕有祸事发生的老村长,在听到对方的宽慰后长舒了一口气,几近铁青的脸色也跟着好转了一些。

孟淮阳的死就像一道惊雷,震开了他尘蒙十数年的心扉,那一年当孟淮阳被赶出孟家村时,他就已对这个侄子死了心,也猜到以孟淮阳这个性格总有一天会不得好死。所以当得知孟淮阳遇害后,他心里也只是微微震惊。真正让他担忧的反而是被靠水府衙抓走的孟江西。

一直以来,他都将孟江西视为下一任村长的接班人,近十年默默观察与栽培,让他对孟江西的了解已经到了了若指掌的程度,正是这样,他才确信孟江西绝不可能是杀害孟淮阳的凶手。

再次叹息一声,老村长转过身,向坐在身旁的好友抱了抱拳,感激道:“此次家里遇难,幸得王兄陪伴,孟某感激不尽。”

王姓老者面带微笑道:“孟兄客气了,本来我就要到这靠水镇,一路上有你陪伴,总不至于太无趣。”

老村长道:“是啊!我之前听你说过,好像是为了税银的事?”

这一次,面色沉重的换成了王姓老者。他点了点头,疑惑道:“靠水镇去年渔产丰富,一共收上来两万两白银,按照规矩,这笔银子本来是要经由界水城送往皇宫的,可不知为何,靠水镇负责押送税银的武馆却迟迟未有动作。”

老村长惊呼一声,道:“难不成这笔银子出了问题?”

朝廷各项开销,靠得就是各个地方收缴上来的税银,因而对收缴税银形成了一套极为严苛的流程。各方城镇收缴税银之后,需要将银子回炉重铸,印上朝廷独有的税银标记。之所以会如此麻烦,怕的就是丢失后难以追寻。

近年来,匪盗横生,税银丢失的案子接连发生,以至于一些心存侥幸的押银人,也玩起了监守自盗的手段。

哪怕那些银子相比国库里的金山银山不过九牛一毛,可丢银案一次又一次的接连发生,就好像一只巴掌不断抽在脸上,让朝廷大为震怒。朝廷脸面无光,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数年前宫中有“斩立决”之言传出,如今更是变本加厉,发展到祸及满门的程度,一旦动了税银,亲戚家人便一个都逃不掉!

靠水武馆是典型的小武馆,平日里靠接一些寻人送物的小任务过日子,碌碌无为之余,胆子更是越长越小,若非是靠水镇上唯一的武馆,这护送税银的任务说什么都不能落在他的头上。更别说要在税银上面动心思,再借十个胆子也不敢。

王姓老者摇了摇头,他在来之前,就已对靠水武馆有了详尽的了解,知道以这个小武馆的胆量,绝做不出监守自盗的事情。

马车在向镇中靠近,天色完全亮起时,靠水镇府衙的大门已经遥遥在望。

一路驾车,几乎从未开口过的马夫,在瞧见府衙大门后,轻轻说了一句“到了”。

两位老者互相搀扶着下了马车。

王姓老者望着不远处禁闭的府衙大门,说道:“用不用我跟你去?我的话梁守明还是听得进去的。”

一项不愿给他人增添麻烦的老村长摇摇头,刚要婉拒,忽听“咯吱”一声响,再看那扇被红漆涂满的府衙大门,已是被人由内而外的缓缓推开。

有人开门,自然要有人出门。大门打开,一共走出两人,这两人对老村长而言都不陌生,一个是靠水镇的捕快头子张松,另一个就是他此行的目标孟江西。

“这……怎么就出来了?”

见到孟江西的那一刻,老村长忽然怔住了。他这一路紧赶,为的就是将孟江西尽快从官府里捞出来,怎么他才刚到,人就已经出来了?

对孟江西而言,这一天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匪夷所思。

匪夷所思的一天,匪夷所思的经历,从昨晚到现在,直至走出府衙的大门,他都没有弄清发生了什么。

昨晚,张松还言之凿凿,扬言一定要让他说出真凶,怎么才过去一晚,态度竟然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一早见到张松时,本以为对方是来提审自己,结果他刚刚做好宁死不屈的准备,对方就说了一句赶快混蛋。他问为什么,对方也不说,只是一个劲儿的摆手,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走出府衙大门时,孟江西又问了一句为什么,他实在太好奇了,直觉告诉他,一定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

会是什么事情呢?

孟江西最担心的事情莫过于孟离的身份,可从对方的反应看来,似乎并未暴露。

孟江西想的头疼,却不知张松比他还要头疼。昨天从李府出来时,那黑袍前辈曾明确表示不得将他们的事情告诉孟江西,现在孟江西问个没完,又让他如何自圆其说?

就在张松为难的时候,站在门外怔怔发呆的老村长突然进入他的视野,对于这位一村之长,他还是有些印象的。靠水镇靠水吃水,每年汛期来临时梁令守主持的祭河仪式,这位已生白发的老村长总是会第一个到来。

事后也会第一个走。

张松见到老村长,如获大赦,伸手向后者一指,迫不及待道:“你的村长来接你了,快点跟他回去吧!”

孟江西见到老村长,又见到王姓老者那一身界水城的贵人打扮,心里的疑惑顿时消了七七八八。难怪他能放出来,原来是老村长的功劳,旁边那个一定是界水城的大人物!

想到老村长为他不辞操劳,孟江西心里大为感动,立刻快步上前,抱住老村长道:“老叔,谢谢您为我操劳!”

“应该的,应该的。”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要说他这一路的操劳,的确不少。

老村长以为孟江西说的是这个,未曾想竟闹了一个误会,让孟江西对自己的猜想更加笃定。

“你……”老村长张开嘴,本是要问出心中疑惑,但话到嘴边,却又被他咽了回去。

算了,还是不要再刺激他了,也许是他嫌疑洗脱了吧!

还有要事在身的王姓老者因在府衙门口与老村长告别。怕节外生枝的老村长并不想在靠水镇多做停留,拉着孟江西迅速返回孟家村。

躲在大门后面,透着门缝观察外面情况的张松见他们全部离去,总算松了一口气。而此时还在李府呼呼大睡的孟离,并不知道已有人将他们师徒二人的“锅”接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