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扶刀行 > 第一卷 江湖气运百年流 第一百三十章 击柱扣门

出家门,游江湖,一身壮志难掩的孟离,当他来到靠水镇后,万万没有想到,竟会听到一个让他哭笑不得的传言。

“张捕头被借刀时,真在缉拿罪犯时?”

“这还能有假?若不是后来从下属那边借刀过来,我这位张老哥,只怕是要被王平砍成重伤。”

缉拿罪犯,最后被罪犯打伤的捕快,每年都大有人在,但像张松这种无妄之灾,却是一件少有的希奇事,说出去还不得让其他城镇的同僚们笑掉大牙?

“还好!还好!”孟离拍着胸口后怕,埋怨道:“我这师父借刀时怎么也不知道先了解情况,险些害了张捕头。”

王二苟惊呼一声,激动道:“这么说,那两把刀真是尊师借走的了?”

孟离点了点头,苦笑道:“张捕头现在在哪,我此次路过靠水镇,就是为他还刀来的。”

王二苟道:“张老哥的刀被尊师借走后,受到不小打击,现如今意志消沉,正在家中修养。”

孟离暗道一声罪过,取下背后用白布包裹的钢刀,对王二苟道:“还要麻烦王老哥带一次路。”

王二苟起身便走,边走边笑道:“这有什么,你跟我来便是。”

孟离跟着王二苟前往张家,路上二人闲聊,孟离将自己即将前往界水城的事情告诉王二苟,让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心怀着江湖梦的王二苟,在听他说要走后,硬是要一同前行,让感觉看到一个童心未泯大男孩的孟离哭笑不得。

不过,与王二苟同行,但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虽然王二苟的实力差了一些,至今仍是三锻,但他的生活阅历和打探情报的经验却会给孟离提供不少便利。

孟离从未去过界水城,到了那里不知会发生什么时情,有这么一个“万事通”帮他商量应对,更便于他在界水城立稳脚跟。

张家是靠水镇有名的刀法世家,属于靠水镇中的一流世家,虽然没有李家那般阔绰,但在靠水镇中的影响力,却绝非李家可以比拟。

在靠水镇中已能称得上“家世显赫”四个字的张家,自然不是想进就能进的地方。不过有王二苟引路,这一切都不成问题。

王二苟家就住在张家附近,而王二苟和张松又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王二苟的出身虽然差了一些,但张家却并不在乎,反而对他十分友善,尤其是张松的父亲,对他这一张能言善道的巧嘴欢喜的不得了。

王二苟带着孟离走进张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而是直奔张松的卧室。

三人在卧室相见,被燕行观强行借走佩刀的张松,在见到孟离后,双目喷火,恨不得生吃了对方,直到孟离将背后那把铸灵一次的钢刀取出来时,这才平息了心中的怒火。

张松的两把佩刀,已在那场应劫之战中被燕行观双双毁去。

燕行观不想亏欠张松,临走之前特意交代孟离,让他重新找一把好刀还给张松。原本孟离还有些为难,想着实在不行就让程镔帮他打一把,没想到李老大竟帮他解决了这个难题。

李老大的这把钢刀,是一次铸灵的宝刀,程镔锻造此刀时曾经提过一句,说这把刀名为烈钢刀,是一铸宝器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宝刀。

仙锻术为三大体系之一,与符箓定式符文一样,对于宝器的锻造也要讲究个方式方法,是有一定制作流程和用料配比的。

烈钢刀的锻造方子,几乎是江湖中流传最广的方子之一。

此刀锻造的过程孟离全程目睹,又与手持钢刀的李老大实实在在交手一场,对于此刀的威力深有体会,除了过度使用的种种弊端,其他方面,不论威力还是用刀的手感,对他们这些与刀兵性命相修的刀客而言,无不是上上之远。

张松见到烈钢刀,顿时喜出望外,一把从孟离手中抢过,抱在怀里一寸寸的抚摸,一脸陶醉,爱不释手。

身为刀客,张松又怎么可能不懂刀?他被燕行观借走的家传“宝刀”再好,可也只是两把凡铁,比一次铸灵过的烈钢刀,不知差上多少倍。

察觉到自己赚大了的张松,一扫之前的萎靡和怨气,立刻对孟离笑脸相迎,并亲自为他们准备茶水。

王二苟喝着茶,将他们即将离开的消息说了出去。

张松仿佛早就料到这一日的到来,听到之后并不惊讶,不过他却提醒孟离,让他在临走之前,前往府衙一趟,让他找里面的鉴镜文书补全武册。

学武之人,需登记在册,这是南唐朝廷的规矩。孟离因情况特殊,未在靠水镇登记武册。不出这知根知底的靠水镇也就罢了,一旦出去,很难经得住地方官府的层层盘查。

毕竟,对于武者而言,这武册就是一张被朝廷认可的面皮,也只有登记武册,才能参加各地官府为武者授权的传武考核。

告别张松,王二苟和孟离分道而行,前者去准备远行的事宜,后者则去府衙,登记武册。

靠水镇的府衙,孟离已不是第一次来,但却从未进入过。

在府衙的正墙靠右的部位,有一面墙用作公示,上面张贴着官府地方各级的通缉名单,孟离之前完成的悬赏,便都是在这里接取的任务。

先到公示墙上看了一眼,以作缅怀,而后来到门前,轻轻敲响府衙的大门。

作为地方官府,靠水府衙的门槛自然不矮,仅是敲门便有数种不同的规矩,根据来意不同,各有其法。除了众所周知的击鼓鸣冤,还有击柱扣门。

所谓击柱扣门,是专用于武者拜访的扣门方式。

在府衙正门旁还扩有一道铁门,门前立着一根木桩。武者敲门,需以大力冲击木桩,木桩被击飞,撞击铁门。府衙便以此声响来判断武者等级,视情况给与接待,这也是武者特有的待遇。

有些时候,击柱声音的传递距离还会成为武者各自标榜的“勋章”,被人们津津乐道。

据说薛正当年创立武馆时,就曾击柱一次,一流武者真气全开,竟是将撞门声传入后院,引得令守亲自接待。

孟离来到铁门前,抬起一脚,踢飞木桩。

木桩撞上铁门,发出砰的一声闷响,竟然也传入了府衙后院。

府衙内传来一阵骚动,片刻之后,一名身着官袍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而在男子身后,还有十数名捕快鱼贯而出,皆是以惊奇的目光看向孟离。

孟离在人群中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点头示意,而这人正是张松的小跟班齐鹤。

孟离的武者身份,在靠水镇算是一个少有人知的小秘密。知道这个秘密的除了负责武者事宜的鉴镜文书,便只有张松和齐鹤。

对于齐鹤来说,仅仅两年便突破一流武者的孟离,几乎是他高不可攀的存在,也是除张松之外,另一个极为敬佩之人。是偶像一般的存在。

从未跟孟离说过一句话的齐鹤,此时见孟离对自己打起招呼,顿时涨红脸颊,兴奋的说不出话来。

孟离看向当先走出府衙的中年男子,抬手抱拳,施了一个武礼。恭恭敬敬道:“拜见大人。”

孟离在靠水镇混了将近两年时间,对当地官府的官员,或多或少,都有一定了解。此时站在他眼前这位,并非本地令守梁守明,而是专管武者事宜的鉴镜文书卜吉。

见到这位专管兼现管的“顶头上司”,孟离就算再狂妄,也不得不收敛姿态,表示出对朝廷应有的尊敬,更何况他本身就是极为注重礼节之人。

如今的时代,是文武共治的时代,武者对朝廷低头,不仅不会被江湖“同僚”病诟,反而会被大加赞赏,视其为武德崇佳。

毕竟武者能够今天地外,全赖朝廷大力发展武道,现如今的江湖,有九成武者都是收益于此举,无不对朝廷心怀感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