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儒生求道 > 第陆章 青裙玉面初相识

儒生求道 第陆章 青裙玉面初相识

作者:蝴蝶的双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0: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晚燕宁回屋之后,想着日间沈复托付自己做的事,久久难寐,他来到沈府已经近一月,想来那彪服大汉应该已经离开了沈集,寻到别处去了;又想着今日沈复看见那几幅画,似是初见一般,这件事令他心头疑惑。

到了第二日,燕宁还在熟睡之中,听见有人敲门,他开门一看,却见管家在那门口,又见外面天色未亮,心中疑惑,说道:“管家,天可还没亮哪。”

那管家呸了一口,说道:“我当然知道天没亮,今儿个有大事,知府刘大人要到咱们府上来做客,站门那阿林因他娘去世,昨日已回家奔丧去了,原本说好今儿让阿虎去站门,但那阿虎是个不中用的家伙,半夜染了风寒;今儿个书房你就别去了,你顶替阿林一天,你放心,工钱不会少了你的。”

燕宁见管家神色着急,且平日对自己也不甚苛刻,自己本就寄人篱下,哪有不答应之理,当下便应了下来。

那管家递给他一套门童穿的衣服,说道:“把这衣服赶紧换上,我在厨房等你。”说罢便走了。

燕宁将那套门童衣服换上,穿上竟有些紧,想来是自己个头比那阿林高大一些,也没有在意,收拾好之后,便到了厨房,此时天色还是一片漆黑,他透过厨房些许昏黄的烛光,见到众仆役在那等候吃饭,他左右瞧了瞧,没见到管家,但见到一熟悉的人,那人正是老许。

他走到老许身旁,打了个招呼,问道:“老许,今儿个大伙儿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那老许笑了笑,说道:“昨儿个听说那刘知府今日要到咱们府上来,那刘知府这么大的官,咱们老爷定然是重视得很哪。”

燕宁喃喃说道:“知府么,确实是很大的官儿了,就是不知是好官还是贪官?”

那老许嘘了一声,说道:“噤声,你这话可不能被别人听了去,刘知府在沈集,可是家喻户晓的好官哪,他来到沈集才几年,可不管是造桥还是修路,这些事儿都是他带着一干人干成的,咱沈集的老百姓,都捧着他呢。”

燕宁点头说道:“老许,听你这么一说,这位刘大人,定是个廉洁奉公的好官了。”

哪知老许听了这句话,却叹了口气,说道:“刘大人当然是个好官,可刘大人,刘大人……唉……。”

燕宁见他叹气,问道:“刘大人怎么了?”

老许刚想开口,瞅见周围人多眼杂,便拉着燕宁到了一旁,侧耳悄声说道:“那刘大人虽然受百姓爱戴,可他生了个不成器的儿子,他那儿子,整日游手好闲,仗着自己的身份,经常欺男霸女,众人是敢怒不敢言呐。”

燕宁咦了一声,说道:“那刘大人不是好官嘛,他可知自己儿子如此?”

老许摇头道:“刘大人当然不知,大家伙儿碍于刘大人的面子,便没有将他儿子作恶的事儿给刘大人说。”

燕宁刚想开口,却听见背后一人喝道:“你们两个,躲在那儿说甚么呢?”

两人转过身一看,见是管家,老许打了个哈哈,说道:“管家,我们在讨论今早的吃食呢。”

那管家哼了一声,说道:“别的我不管,今儿个你们得注意了,按我的安排,把各自的事儿做好了,千万别出甚么岔子,明白了么。”

两人点头应了,待到吃过饭后,管家招了招手,示意燕宁过去,燕宁来到管家跟前,见他旁边有三个同样穿着门童装的年轻仆役,这几人虽不高大,但面相确实极好的。

那管家指着燕宁和三人中稍微高大一点的一人,说道:“你们二人,站在大门内侧,”又指着另外两人,说道:“你们二人站在大门外侧靠石狮子的地方,都明白了么?”

见众人点头答应,管家又对着那三人说道:“这是书房的燕宁,今儿个他第一次站门,你们三儿给我盯着点,听见马车来的声音,便到内门通报老爷,这事儿马虎不得,知道了么?”

那三人应了,管家见此已安排好,便让那三人带着燕宁走了。

那三人带着燕宁穿过大厅,一路上也没说话,燕宁见那三人神色萎靡,想来是没睡好。

到了那大门外,几人按各自位置站好,今日虽然起得早,但燕宁昨日睡得也早,再加上这段时日修习练功,整个人精气神都好了许多,他脑中并无困意,就这么直直站着。

几人一直站到了晌午,可还未见刘知府前来,燕宁见其余三人已经开始眼皮打架,刚想提醒,却听见不远处一辆马车驶来的声音,他忙叫醒众人,那高个子醒来,慌忙跑进内院通报老爷。

不一会儿,那沈家老爷便来到门外,跟着他前来的,还有两个女子,燕宁站在门前,只瞧见那两人背影。

其中一女子身穿青色绣花罗裙,体态袅袅娉娉,那女子雾鬓风鬟,虽看不清样貌,但想来定是个美人儿;另一女子身穿淡紫色石榴裙,风姿绰约,似妇人模样。

那两人随着那老爷在门外等待,不一会儿,便见一辆马车缓缓驶来,待到那马车停下后,马车上下来一人,燕宁见那人身穿青金石顶戴,鸳鸯绯袍,一张国字正脸,不怒自威,想来正是那刘知府了;那刘知府下车后,又见一身着华服的年轻人下来,那人满脸横肉,神情猥琐,应当是那刘知府的儿子。

那沈家老爷见刘知府下了马车,忙上前迎去,笑道:“刘大人今日能赏脸前来,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啊。”

那刘知府哈哈笑道:“沈兄邀我前来做客,我刘某人可不敢推辞啊,我今日政务繁忙,来得完了,还望沈兄万勿见怪。”

那沈家老爷和那刘知府客套几句,而一旁那刘公子却瞧见沈家老爷身旁那两位女子,他见那两女生得漂亮,一双眼珠子直盯着她二人看。

那沈家老爷看见那刘公子,忙上前拉着手亲热说道:“这位就是贤侄了吧,真是一表人才,贤侄在坊间威名赫赫,我可是如雷贯耳呐。”

这句话被燕宁听着,心中觉得有些好笑,早间老许同他说过,那刘知府家的公子,是个无恶不作,期男霸女的纨绔,而且这人满脸横肉,可这沈家老爷却说他一表人才,威名赫赫,他当下忍着不发笑,却听那青衣女子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那沈家老爷面色尴尬,只听他轻咳一声,指着那身着紫色石榴裙的妇人说道:“这位是我内人林氏,旁边这位是小女青荷,看贤侄和小女年龄相仿,贤侄才高八斗,又是远近闻名的才子,青荷,你可要和刘公子多亲近亲近才是啊。”

那刘公子嘿嘿笑道:“沈叔叔谬赞了,我虽然不敢说才高八斗,但是七斗也是有的,沈姑娘和我亲近亲近,那自然是好的。”

那沈青荷不答话,忽地咳嗽几声,一旁沈家夫人说道:“刘大人和刘公子不要见怪,小女前几日偶感风寒,身子虚弱,至今嗓子还没好呢。”

还未等刘知府说话,那刘公子却满脸淫笑,抢先说道:“不见怪,不见怪,沈姑娘若是嗓子开不了口,和我亲近一会儿,自然就好了。”

那刘知府骂了一句:“仁雄,别胡乱说话。”那刘仁忠熊被训了之后,便低头不语。

那沈家老爷见刘知府在门外站了许久,当下说道:“刘大人,门外寒,我备了些好酒好菜,到府上一叙如何?”

当下便把两人迎了进来,燕宁正想看那沈青荷样貌,怎知对面那高个子门童却示意燕宁躬身低头,待到众人都进了门去,那几个门童焉地一泄气,把门锁上后,便进门去歇息去了。

这时已到了晌午,燕宁来到厨房,吃过午饭后,管家却告诉他几个水缸的水都空了,让他去挑水。这一挑水,一整个下午就过去了,到了晚间,燕宁吃过饭后,见天色已晚,便回房练功去了。

因为练功的缘故,第二日他自然又睡到了晌午,他来到厨房,本想着会受到管家责骂,却不见管家身影,匆匆吃了饭,和老许闲聊起来。

那老许知晓他昨日站门去了,便问道:“听说昨日你见过刘大人了?”

燕宁点头说道:“老许,昨日我见过了,那刘大人一脸正气,应当是个好官,但是他那儿子,同老许你昨日说的一样,他对着小姐言行举止轻浮,看来不是甚么好人。”

那老许点了点头,似是印证了心中刘知府在他心中的形象,又悄声说道:“昨日我听说,老爷想要将小姐许配给那刘家少爷。”

燕宁啊了一声,大为惊讶,他本以为那刘仁雄如此相貌举止,沈家老爷自然是瞧不上的,哪知竟然将小姐许配给那刘仁雄,当下甚是惋惜,说道:“那刘仁熊我看是草包一个,老爷怎地把小姐许配给他了?”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后,燕宁便去往书房,他前日在书房见过沈复,知他有难事,但是沈复却不愿说与他听,却委托他明日去白马寺祭拜。他一时想不明白,若是沈复生母忌日,想来老爷定会前去,怎地让他去祭拜。

到了书房,燕宁先将房内打扫一番,正准备拿起一本书诵读,却发现书案上又有人动过。

他凑近一看,见那书案上又写着一句诗,定睛一看,那诗写着:“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这句诗乃前代诗人所作,意为天上明月多情,人已离去,可那月还临照着她种的花。当时作诗那人,以此诗寄托自己心中哀怨,如今在书案上看见这句诗,燕宁想到前日沈复颓靡神态,他心中有难言之隐,定是以此诗寄托心中之情。

他在书房中转了两圈,觉得太闷,又把窗户打开,见窗外白雪皑皑,但忽地一阵风吹过,将树上一阵白霜吹落,似是春要来了。

他见此情形,忙提起笔来,在那句诗下留了一句:“莫愁春又过,看著又新春。”

这句诗乃劝慰之语,他想让沈复莫愁春去,待到不多时,新春又会前来。

这日看书到了下午,他想起午间老许那番话,觉着那沈家小姐嫁给那刘仁雄,心中莫名不爽,心烦意乱,便匆匆去吃过晚饭,回房歇息了。

到了第二日,燕宁早早起来了,这一日距离沈复那日委托,正好已是第三日,他拿着沈复那日写的纸条,见上面写着:“白马寺左偏殿,沈复之母孔氏。”

燕宁平生从未去过寺庙,他从小读圣人书,便觉得神佛之事,不过是虚言妄语罢了。

他出了城,徒步行了几里路,到了那白马寺前,那白马寺并不大,从门外远远望进去,只见到左右两个偏殿和正中大殿。

他行至寺门前,却未瞧见一个和尚,他朝着左边偏殿走去,走不多久,便来到偏殿外,那偏殿门开着,里边却无一人。他跨步走了进去,在殿内角落处,找到几根清香,又在那殿内各牌位处找了许久,方才找到那孔氏牌位。

他见那孔氏牌位不似其他,用的是上好的黄杨木制成,那牌位上用朱红写着:“不孝子沈复,不孝女沈青荷之母孔氏。”

见那牌位上写着沈青荷三个字,燕宁心道:“原来这沈家小姐名叫沈青荷,同沈大哥是一个娘生的,看来现在的沈家夫人,算不上正房。”

他正准备找一处烛火把手中香点燃,却瞧见那牌位下的香坛中,已经有人祭了烛火和清香,他心中疑惑,当下把香点了,对着孔氏牌位叩拜之后,把那香插在香坛中,便准备离去。

祭拜完孔氏之后,燕宁出了偏殿,他忽地不知自己从哪边来的,左右望了望,不见一个和尚,想着自己是来的左偏殿,应当往左边走出去,便迈步朝左边走了。

走了一会儿,燕宁见这边同来时的路并不相同,想着自己定是走错了方向,却又瞧见前方有个小和尚,便上前问道:“小师傅,这出口该往哪边走啊?”

那小和尚双手合十,说道:“左边这儿是正殿,你往左走一会儿,到了正殿,直走便可出门了。”

燕宁双手合十,学着那和尚谢了个礼,见前方不远处就是正殿,若是回到左偏殿,也需要走一段路,不若直接到正殿再出门。

他走了一会儿,便见到一道门,这扇门是偏殿到正殿的门,他跨门进去,望了一望,见那正殿果然气派许多,殿中央摆放着一座高大的佛像,那佛像下摆了一个常常的香案,里面插满了前来拜佛之人的香火,香案前方又摆了几个蒲团,其中一个蒲团上,跪着一青衣少女,那少女容貌秀美,此此时紧闭双眼,双手合十,对着身前佛像虔诚祭拜,而那少女身旁,站着一高大和尚,那和尚捻着佛珠,口中念叨着听不懂的佛经。

燕宁想悄声走过,不惊扰两人,当下便放慢脚步,轻轻踏步走着,他走了几步,便见那青衣少女睁眼站起身来,说道:“尘德大师,我可否求一签?”

那尘德大师慈祥一笑,说道:“施主想求甚么签?”

那青衣女子脸上一红,轻声说道:“我想求一签姻缘。”

那尘德大师笑了笑,从身后摸出一罐签来,递给那青衣女子,说道:“施主求签时,需得闭上眼,心中虔诚,然后摇一摇这罐子,自然能求得那签。”

那青衣女子接过那罐子,又跪在蒲团上,对着佛像拜了拜,便闭上眼,摇了摇那罐子,那罐子说来奇怪,这青衣女子只轻轻摇了摇,那罐中便落出一根签来。

那青衣女子捡起那根签,给那尘德大师看了,问道:“大师,这签中如何说?”

尘德大师拿起那根签,仔细瞧了瞧,说道:“石藏无价玉和珍,只管他乡外客寻;宛如持灯更觅火,不如收拾枉劳心。”

那青衣女子不解问道:“大师,这是何意?”

那尘德大师摇了摇头,说道:“施主,此签乃中签,不好不坏,这签中意思,意即那宝玉在你身旁,无需外寻,你只需等待,便可得一良缘,若是费心寻找,只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那青衣女子听闻此话,忽地面色惨白,叹气道:“良缘在身边么,这哪是甚么良缘,若是这样,不若让我死了算了。”

那尘德大师见青衣女子心如死灰,劝慰道:“施主不必多虑,这是签中所显,上天定会赐你一场良缘,你只需在身旁找寻,定能找到那命中注定之人。”

怎料那青衣女子连连摇头,轻叹道:“我平日所见,除了爹和兄长还有那个女人外,便只有那刘仁雄,身边哪还能找到意中人?”

燕宁轻声走时,听到那青衣女子提到刘仁雄,想着这个名字和昨日那刘知府的儿子一样,又见那青衣女子一身绣花罗裙,雾鬓风鬟,同昨日那沈家小姐背影极为相似,他心下好奇,便又放缓了步子。

那尘德大师说道:“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施主又怎知前方无路呢?”

那青衣女子却喃喃说道:“昨日爹爹说要把我许配给那粗鲁淫邪之人,我便心中烦闷,不知如何是好,便到书房写了一句诗,想着兄长若是能看到,或许能为我想想办法,哪知他也只是同大师一样宽慰于我。”

那尘德大师笑了笑,说道:“不知施主写的是何诗句?”

那青衣女子掩面叹道:“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那尘德大师正想劝慰,却忽听旁边一人说道:““莫愁春又过,看著又新春。”

那青衣女子听见这句话,呀了一声,转头看去,见一身着布衣的年轻男子站立在佛像一旁,那人正是燕宁。

而那青衣女子也正是沈家小姐沈青荷,她昨日晚间去往书房,见自己所写那句诗下,留了这句“莫愁春又过,看著又新春。”她以为是沈复所留。

她前段日子在书房作画,到了第二日,总会见到画上题了一句诗,她料定是兄长所留,但想着兄长平日不怎看书,便想考教兄长一番,接连数日,兄长都能题上一句妙诗。便出了个对联,怎知第二日兄长也对上了,但那日染了风寒,身子不适,便叫丫鬟将那对联拿来看过后便又放回书房去了。

她本以为这件事只她和兄长两人知晓,但怎知今日从眼前这位俊朗公子口中听到这句诗,她又忽然想到约莫一个月未见兄长,心中忽地惊了一阵,莫非所有诗词都是眼前这位公子所写?

沈青荷想探他虚实,便说道:“上元不见月,点几盏灯,为乾坤生色。”

哪知燕宁却脱口而出:“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

这句代天地宣威一出,沈青荷忽地眉头一皱,问道:“公子怎地知晓这句对联?”

燕宁同沈青荷一般,心中疑惑,但方才听到沈青荷说出那句“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时,他下意识接了自己昨日那句诗。此时又听到沈青荷说出那副对联,他便已料到这些日来,书房中所见的画和诗,都是沈青荷所作,心中叹道:“原来是她,,怪不得那日沈大哥不像是见过那几幅书画的样子,昨日听闻沈家老爷将她许配给那刘仁雄,想来是她心中不愿,方才写下那句诗。”又瞧见沈青荷轻咬红唇,一双眼直盯着自己,心中一动,正欲说出是自己写的那些诗和对联,但想着自己身份,话到了口中,却只说出一句:“这对联是我方才对的,若是对得不好,小姐万莫怪罪。”

沈青荷见他神色慌张,心中知晓他撒谎,但听他不愿承认,自己心中却觉十分难受,轻声说道:“公子,当真不是你么?”

燕宁叹了口气,摇头道:“小姐许是认错人了。”

沈青荷双眼含泪,捂着嘴说道:“公子,你可还记得,青岚淡淡山雨濛,瀑奏春歌伴鸟鸣?”

燕宁不敢与她对视,忙转过头去,说道:“我未曾听过这句诗。”

哪知沈青荷又问道:“那这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呢?公子可曾听过。”

燕宁否认道:“未曾听过,若是小姐没甚么事,在下就先行离去了。”不等沈青荷答话,他便慌地跑了。

沈青荷见燕宁离去,那眼中的泪水焉地掉了下来,那尘德大师却笑道:“施主啊,莫愁春又过,看著又新春。”

沈青荷望着燕宁离去的地方,痴痴地说道:真的是他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