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囚狱 > 第一百零六章一剑飘红起兵锋下

囚狱 第一百零六章一剑飘红起兵锋下

作者:莫若秋寒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9: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死到临头废话还这么多,果然是个将死之人!”一名黑衣人冷声喝道,手中剑一颤,嗡鸣一声,便朝着庆王的脖颈飞去。庆王已是肝胆俱裂,那剑还没有划过,他已是惨呼一声便要昏厥过去。突然叮的一声,朝着庆王脖颈飞去的剑倏然荡开。

“有人!”一名黑衣人敏锐喝道,旋身一剑朝着后方劈了过去。

一队甲士忽然出现在黑衣人的面前。甲胄森森,刀光阴冷。一名甲士面无表情,冷酷的喝道,“杀!”

黑衣人互相对望一眼,先前说话的人立时喝道,“撤!”

黑衣人如风一般的朝着后方掠去,刹那消失在苍黄大地之上。甲士并未追去,而是一窝蜂涌向了庆王。庆王惊魂未定,呆呆的望着甲士,忽然腾身站起一脚踹在了一名甲士身上。

“废物,饭桶,你们就是这样保护本王的?本王要你们干什么,吃干饭吗?回去自己领五十鞭子!”

面对庆王的咆哮,甲士神色未变,只是单膝跪地。

“末将领命!”

庆王肩背受伤,鲜血汩汩,此时痛楚难耐,才让他一下子从恼羞成怒中清醒过来。一名甲士急忙站起身来搀扶住他,另一名甲士则来到了庆王的背后。庆王坐下,甲士撕开他的衣服,用清水为他洗净伤口,然后将药粉倒在伤口处,随即用干净的布帛包裹。

“王爷,您伤口比较深,末将只能暂时为您止血。”

庆王深吸口气,扫了一眼地上躺着的衙役尸体,面色冷清。缓缓起身,他道,“那便回城再说。”

“喏!”

因为庆王受伤,一行人的速度并不快。到下关城内时夜色已深。

或许是因为凿井有所收获,城内气氛带着欢欣。庆王不想过多人知晓自己受伤,而且他不确定下关城内是否还有刺客以及刺客有多少,所以,他只能潜行回到了衙门。

“王爷,您这是怎么了?”

庆王面对伯招那惊愕的神情,一挥手,闲杂人等便退了出去。庆王在椅子上坐下,只觉得痛楚难耐,更加腹中饥饿口中干渴,全身如虚脱了似的。伯招站在他的面前,眸光焦灼的望着他。

“有人刺杀本王,今日差点见不到先生了!”

“在路上?”

“嗯!”

伯招眸光一凝,面露忧色,道,“可抓到了刺客?”

“兵士关心本王安危,并未去追,不过,本王感觉,就算他们去追也追不上。这些人可不简单,出手果决狠辣,那些随本王出去的衙役都被他们一剑斩杀。这些人,训练有素,绝不拖泥带水,不是一般人物。”

“这个时候会有谁对王爷不利呢?”

“呵,掐指便能算出来,先生何必装糊涂呢!”

“不,”伯招严肃的道。“虽然王爷猜定是他,可学生心中还是有所疑惑的。”

“哦?先生说来。”

“其一,若是大公子要对王爷不利,自该深思熟略筹谋严密,不该一阵风似得离去;二来从奏报来看,大公子忧心封地百姓,昼夜不怠想方设法安抚灾民控制灾情,由此点可以看出大公子虽然对王爷不忠不孝,却也是勤勉宽厚之人;三来,灾情眼中,流民无数,大公子若想要稳固根基收拢人心,救灾便是最好的机会。所以,基于此三点,学生实难想出大公子兵行险着行刺王爷的动机。”

“嗤,那是先生还不了解那个畜生。这个畜生,手段可狠着呢!别看他眼下所作貌似心忧封地及百姓,内地里却不知怎么怨恨呢!这畜生做做表面功夫是不错的,可没有耐心,不能持久。而且,本王就在下关,正安抚灾民,设法控制灾情,这畜生必然会想到本王所作会压了他的风光,让一些百姓忠于本王。若是本王突然被人所杀,你猜,谁敢置喙!他只需散播点谣言,便可轻而易举的将自己择出去!哼,阴毒的畜生,本王大难不死,便是他的噩梦!”

庆王所言,听来也是有理的。伯招看了一眼庆王的肩头,只见布帛已是嫣红,连忙道,“王爷,您伤口流血,还是需要大夫全面诊治为好。”

庆王点了下头,伯招便出去了。

烛光摇曳,发出滋滋的细微声音。庆王支着脑袋,眯着眼睛在想着心事。伯招的话语还是对他有所影响,让他对于自己的猜测起了一丝动摇。他于是在脑海里盘算,到底谁的可能性更大。朱兆和那个逆子?皇帝那个老奸巨猾的家伙?还是旁人?不,不会有旁人了!此事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是这两人中的一人。庆王死,对这两个人都有非常大的利益。

伯招回来时,带着一个大夫模样的人。

“王爷!”

“唔,伯招,大夫来了吗?”

庆王睁开眼眸,刚才显然是困倦了。

“来了!”

“草民拜见王爷!”

“不必多礼,这么晚了,倒是劳烦你了!”

“这是草民的福分。王爷做好,草民看看您的伤势。”

“多谢!”

伤口处虽然敷了药粉又有布帛包扎,但伤口很深,已是伤到了骨头,再加上路上颠簸,自然让伤口裂开,使得鲜血流出来。大夫小心的将布帛解开又把伤口表面的药粉除去。伯招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大夫为庆王清洗伤口和上药包扎。许久,这一切才弄妥当。

“多谢您了!伯招,为本王送送先生。”

“王爷不必客气,草民自行出去就可。还有一点要嘱咐王爷的,便是伤口虽然处理好了,但一段时间内王爷需要静养,千万不能剧烈运动,而且饮食方面也需注意些。”

“本王明白,多谢先生。”

“那草民告退!”

大夫离开后,庆王和伯招一个坐着一个站着,两个人都有心事,显得凝重。内外宁静,只有虫子的嗡鸣。

“王爷,您受伤的事怕是盖不住!”

“盖不住便盖不住吧,说不准外间百姓听闻了,反而对本王是一件大好事呢!”

“只是刺客未能抓住,到底还是一个隐患。”

“跳梁小丑罢了,本王有气运在身,能让他们近身一次,并不代表他们可以成功第二次。不用多虑,本王身边的人没那么孱弱。”

“还是注意点要好!”

“由先生安排吧!本王困了,先生也累了一天,早些回去休息吧!”

“那王爷早点休息,有什么事吩咐就是。”

“唔,没什么事,去吧!”

伯招离开庆王的卧室来到院内,面色严厉的扫了一眼在院中的甲士,他道,“今日之事,王爷虽然宽宏大量不追究你们的责任,但是,你们的错是明摆的,若非王爷气运在身,有上天庇佑,你们即便是死十次也不够赎你们的罪孽的!给我听好了,自今夜起,你们明里暗里必须时刻保护好王爷的安全,若是出了丝毫差错,我要你们的脑袋!”

“喏!”

伯招仰头瞥了一眼星空,眸光无比的幽冷深邃。面庞如刀削一般,他攥了攥拳头,喃喃道,“即便是跳梁小丑,也该为自己的罪孽付出代价!”

龙门城,酒楼,有一名老人带着一名年轻女子在那里唱着曲。

在靠街道的窗边,经过伪装的朱兆基和战珏坐在那里,静静的望着那一老一少爷孙俩。词曲并不高雅,但唱的却是能动人心。那委婉转折之间的声色转变,让人听到了凄婉和绝望。

“下关的事已经是传开了,没想到老大真能如此狠心,对父王下此狠手!都是血肉相连,父子连心,可是他却为了自己的野心蒙蔽了心智,变得畜生不如!”

“公子,我们的人已经散布开来了,只等公子一声号令。”

“还不是时候,”朱兆基收回目光,淡淡的道。“我们动手的时机还没有到。”

“那要到什么时候?”战珏有些急躁的道。

朱兆基瞥了他一眼,道,“时机到来自然便知道了。我需要一阵风,一阵能让他失常的风,能如泰山压顶一般让他惊慌失措的风,这阵风起来,龙门城人心便会混乱,而他也会失去分寸,到时候我们的机会自然便来了。”

战珏摇头,道,“听不懂。”

朱兆基淡淡一笑道,“听不懂没关系,到时候你用心办事即刻。”

战珏挺了挺胸膛道,“公子放心,我不会让公子失望的。”

朱兆基嗯了一声,摸出一块银子放在桌上,起身道,“我们出去转转吧,自从王师典礼那天之后,已有数月没有回来过了。眼前的一切还是那个样子,却多少有点让人生疏。要知道,数月前这一切还是正常的啊!”

那日之后,很多东西确实没变,但有些东西却在无声息中变化了。

不仅仅是人心,更有那种身份的变化所导致的意境的不同。

“那个老鬼去哪了?怎么不见他人影?”

战珏摇头,道,“他做事神秘,神出鬼没的,谁知道他去哪了?”

朱兆基低叹一声,自己手底下的人太少了。他对老鬼虽然没有了那份戒心,但到底还是有些疑虑的。两人便默默的往前走,化了妆的两个人容貌与以前决然不同,自然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两人倒是可以随意的走动而不必有所忌惮。

街道上少了几分以往的繁华与宁静,空气里总是流溢着淡淡的不安与恐慌。这或许与龙门权力的交锋有关,所谓大宝未定,人心不安。朱兆基对此倒是嗤之以鼻,对很多人而言,权力的确定只不过让他们可以放心依仗罢了!所谓墙头草便是如此,风往那边吹他们便往哪边倒,除了利益,没有什么是他们可以绝对忠诚的。

不只是商人,各大家族是如此,有些文人也是如此。

所谓的风骨,不过是先贤的警告罢了!

街面上,可见到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人,有大人,有小孩。他们畏畏缩缩的蹲在街角,可怜兮兮的看着过往的人。龙门城已有逃荒而来的人,虽然人数不多,却是摆在眼前。官府在四城都摆了施粥棚,确保流民正常的饮食。所以,流民到此,倒是未出什么事情。一路走来,城内的景象也大致印在了朱兆基的心里。

回到客栈,朱兆基便躺下来休息了。战珏坐在一旁,有些神不守舍的望着窗外。阳光熠熠,夺目闪烁,那热量足以融化很多东西。他在想祭坛出事前的事情,在想王师现在在哪里情况如何,还在想龙门权力交锋可能的走向。他忘记了父亲临行前的警告,插手了公子之间的争斗,也向世人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朱兆和得势虽然并未对战家动手,但谁知道日后会怎么样呢?

他忽然又想起了仇九。仇九跟他认识并没有多久,两人之间的交集也不多,可是仇九却在典礼中消失了。这个家伙到底是什么人?为何对什么事都显得冷冰冰的毫不在乎的样子?他是谁,有什么身份,背后有什么势力?千头万绪涌上心头,让战珏心烦意乱。他看了一眼闭目睡着似的朱兆基,便抑制不住的想要出去走走。

战珏离开了客栈,朱兆基睁开眼眸,眸光深邃幽然,有种诉说不清的冷酷。朱兆基起来了,然后离开了客栈,混入了街面上的人群中。

夜来,又退去。数日后,城中忽然流传开来一件事情。

庆王下关狩猎,不幸被野兽所伤,天可怜见,庆王安然无恙,只是野兽凶狂,竟然敢加害天家血脉封地之主,罪不可赦。下关一地,官府派出全部人马狩猎山林野兽,一天得兽尸数千,山林无声,禽兽无踪。

这道消息看似无足轻重,却流传的很快很广,不出一日,龙门城内外已是人尽皆知。

龙门官府很快便发出了一则通告,通告署名是龙门监事朱兆和,有大印盖在上面。

通告说:天苍苍,地莽莽,混沌开,万物生,人居于天地,长于禽兽,教化也,仁义也,体天之仁德,敬地之厚泽,得天地之护佑。天佑生灵,四季有常,万物滋养。兹有德亏,上天震怒,降下灾厄,害我子民,流毒四方。小子才浅德孤,为龙门监事,夕惕若厉,战战兢兢,无日不为百姓担忧,心急如焚,只愿灾厄降于己身,免我子民之苦。然,听闻父王狩猎,游戏山林,身为臣子者,欢欣而痛苦,欢欣者父王身体安泰,痛苦者百姓深陷水火,两者困于我身,令我煎熬难当;又闻父王为野兽所伤,而下关兵卒悍然血洗山林,令百兽仓惶,血染山林,闻之兆和震怒,诚惶诚恐。天道好仁,而今降灾厄已警德行之亏,然有人却背道而驰不听警示,触怒天道,坏我龙门子民。念此,兆和虽弱,愿为子民虑,甘背不忠不孝之名,锁拿凶顽,血祭苍天,以求赦免,还我百姓风调雨顺安泰康和!特此,以庆王府之名发此通告,兴兵伐奸宄,望臣民一心,共度难关。

通告一出,龙门城一片哗然。这当中自然有人犹疑揣测,却也有大部分人拥戴。天灾所降,百姓自然怀疑有罪孽招惹神灵,而近日所流传的庆王游猎山林被野兽所伤、官府血洗山林之事,更是让许多人对庆王不满,便将天灾归咎于庆王身上。于是,朱兆和一纸通告,引得许多人拥护支持。

黎民天光朦朦,一队兵士已是从城内开拔,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龙门城。甲胄森森,刀光锋芒。那整齐厚重的脚步声,震动的大地都在颤抖。晨风簌簌,那未眠的人看着这队伍的远去,不由得露出了深思之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