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孙吧黄牌魂穿金庸武侠 > 第25章:好啊儿子我支持你

孙吧黄牌魂穿金庸武侠 第25章:好啊儿子我支持你

作者:打马过三关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8: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小天肩上负了段誉,刚迈一步,耳畔就传来了些细碎窸窣声。

自上次遭那黑衣人夜袭后,李小天便对异常的声音格外敏感,且有些草木皆兵。这厢面上波澜不惊,暗地里运一道北冥真气在手,同时静心凝神,耳听八方。

那窸窣声响过后,突然有个耳熟男声道:

“李教头!我儿如何?”

这声音里有担忧又不失男子气魄,李小天马上反应过来人是谁,便卸了防备,回过身去,果真见到了那满面忧容的镇南王。

段正淳牵心段誉安危,却没忘礼数,先向李小天行个礼,才问话道:“方才一直观李帮主为我儿授艺,可突然间,李帮主就将他穴点了,这是为何?”

李小天道:“他一时半会儿尚且不能按武人习性出招,招招仁慈讲余地,这是大忌。我以言语激他,是为了让他动杀心,万事开头难,有了这第一次,今后便不会再被拖累了,无甚大事,送回府上修养两日即可。”

段正淳虽然支持孩子学武,但其实不支持段誉因为学武沾染上凶戾的性子。他大理段氏崇佛尚佛,学武只为强身健体和自保无虞,从来也非好勇斗狠之属,这时听到李小天这么说,申辩道:“李教头,我辈行走江湖,便如带发修行。得饶人处且饶人,不懂李教头那‘仁慈讲余地’言下何意?”

李小天想也不想便脱口道:“我在教段公子放下一心为人的善念,他受佛门熏陶,本性良善,那很好。可行走江湖,这般良善只会害人害己,更何况将来他要接手大理,一国之君当恩威并施、严慈相济才是。今日里不仅是教他克敌手段,更教他为人处世的道理。”

他这番话本来说得尽善尽美,只是那有关于大理皇室的那一段实在是让段正淳没法不介意。兄长无子嗣,这事儿知晓之人并不在少,朝中早有流言挑拨他这王爷与皇兄的关系了,可惜他二人兄弟情深,并没受风波影响。但李小天此前从未涉足大理,刚来尚不足一旬,如何便能对这些事如数家珍了?心奇道:

“李教头,你如何便知,誉儿将来要接手大理了?”

李小天一愣,反应过来时分外懊悔,自己嘴一秃噜,竟对大理朝政这般指点。当下硬着头皮扯谎,道:“我在朝中之时,曾听到些风声。做了逾越身份之事,还请王爷恕罪。”

他不敢明说这事儿来源是谁,只得说是“风声”,段正淳倒也没多想,胸中疑头顿消,喃喃道:“李教头一片苦心,是段某多虑了,只是我皇兄身体壮健,他也励精图治、勤勉克己。大理有这样一位明君,是众望所归,请今后还是莫要提这等事,免得我兄弟阋墙。”

李小天并不怀疑他忠心,揉着眉头,暗暗心惊:“好险好险,差点这世上又有第二个人要知道我来历了,还好段二脑子没我大哥那么好使...”

二人宅邸离得甚近,当下同行回府。走了些路,段正淳突然发问道:“李教头,实不相瞒,这几日里,我在一旁观摩,也有些不解。内功乃是习武之根基,为何李教头不教誉儿内功,而是自外功教起?”

李小天当然不可能把“因为我怕你儿子学了胜过我”这种话放在明面上说,就义正严辞地道:

“李某绝非是气量狭小之辈,可这武功修行不符佛门习性,又要有大机缘相助,段公子习练后只怕会走火入魔、反受其害啊。”

段正淳深信不疑,道:“李教头为犬子着想,段某感激不尽,既如此,那这内功的基础,还是由我来教授好了。”

二人继续赶路,走到途中时,遇上了以往一直在此等待公子爷课毕的朱丹臣和巴天石。这两位对李小天没什么好感。朱丹臣尤甚,见到李小天肩上扛着段誉,也没说什么,只是走了上去,将段誉从他肩膀上接过,冷冰冰地道:

“不劳教头费心了,我与巴天石定会护段王爷和公子爷平安的,教头请回吧。”

捏妈的,什么傲慢与偏见。真想把你全袈裟了。

尽管十分不喜朱丹臣,却不能伸手打笑脸人,李小天只得任他将段誉接过。段正淳也道:“李教头,我等便先行打道回府了,对誉儿的栽培,我等实在感激!”说罢,跟上了走在前头的朱巴两人。

朱丹臣背着段誉,嘀咕道:“干嘛要把公子爷交给这个家伙教授,也不知陛下是怎么想的,哪有刚练武不久就这样的?王爷,您向陛下禀报,说我朱丹臣愿教授公子爷,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五年之内,保准让公子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段正淳拈须笑道:“李教头为人不错,丹臣,你切莫一直把人家看得低了。”

朱丹臣摇摇头,道:“王爷宽宏大量,对自家人如此,对外人也是如此。只怕有朝一日,会养虎贻患呐。”

段正淳轻轻摇摇头,还是认为是这两位臣子太敏感所致。

...

李小天这时也刚回府上,正想使唤下人做些茶饭,却见宰夏和余师爷规规矩矩分立左右,各居一列之首,像现世里大酒店门口的那种服务生。分外郑重,不明所以,疑道:“你们这是...”

突然,他余光瞧见门口摆放的那一双靴子。只消瞬间,便什么都通达了,冷静地道:

“陛下如今何处?”

余师爷见自己所奉主子如此有眼力见,是喜不自胜,低声道:“陛下在书房,邀您过去一叙。”

李小天大步进了正屋又转书屋,很快便瞧见那保定帝盘膝而坐,翻阅着自己屋中经书。

李小天向他行个礼,道:“臣李小天,见过陛下。”

段正明笑道:“快起来!我大理素来不喜这些繁文缛节,君臣同心也不只是挂在口头而已。只是有时众人齐聚,须得做做样子,对了,我叫人给你装的这些书,你可有阅读?”

李小天摇头道:“臣是一介武夫,对这事儿生不起兴趣来。”

段正明道:“若真是一介寻常武夫,我也不会这般。可你李教头其人,能言善辩、骁勇善战。文武双全不过如此,就更要多读书,想三国之时,孙权劝学于吕蒙,依我看,你才能并不下他,三军总教头的位子,倒是屈尊了。”

段正明不是那等卸磨杀驴、难以容人之君主。他这番言语也非以退为进的推辞,多半是真想让自己更进一步,再委以重任。可夜里黑衣人、少林之劫、段延庆之去处,这些东西都让李小天分不开身,再不能在这大理朝廷中做长久臣子,便道:

“臣谢陛下好意,可惜臣有要事在身,三月之后,立刻辞行,绝不久耽。”

段正明见挽留不成,心中轻轻一叹,面子上却风平浪静,笑道:“果真是国士无双啊,也罢,也罢,人各有志,不能强留。”旋即话锋一转,道:

“李教头,其实此番来寻你,是有要事要同你说,朝中文士各执一词,没个好结果,便想请你略施小计。”

“陛下请讲。”

“近些日子,那大轮明王鸠摩智,就要从吐蕃来我大理了。他此番前来,并非是我与吐蕃国主要缔结邦交,而是明王自己求上门来,要借我大理天龙寺那不传之秘《六脉神剑经》一观。”

李小天心底明镜,但还是装作初次听闻的样子,啧啧称道:“来者不善。”

段正明长叹一声,道:“这《六脉神剑经》乃是我大理天龙寺镇寺之宝,如何能轻易借出?这大轮明王虽然口口声声慈悲为怀,却是个强取豪夺蛮不讲理之人!想我大理段氏与天龙寺关系密切,当年奸臣篡位,多仗天龙寺会同忠臣平乱,今日天龙寺遭难,实与社稷将倾一般无二。我有心驰援,但朝中文士不从,我又想你才学广博,兴许会有个好主意?”

李小天正色道:“吐蕃这种行为,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言甫毕,心思灵转,已琢磨出破解之道,便同段正明耳语几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