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孙吧黄牌魂穿金庸武侠 > 第20章:攀龙附凤

孙吧黄牌魂穿金庸武侠 第20章:攀龙附凤

作者:打马过三关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8: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段正明安置好李小天住处,又亲自挑选了几位好使唤的下人一并赏赐给了他:有师爷一位、贴身侍卫两名、下人数个。李小天谢了皇恩,当晚随着段正明在皇宫内住下,准备明日一早去看自己的新府邸。

这天夜里,李小天躺在床上,干望着雕龙画风的床榻,久久不能入睡。

独属于自己的大豪斯,三军总教头的官职,随意使唤的下人,似乎人上人的生活就在眼前了。

这一切如梦幻泡影,美好的不真实。穿越这种事,自己在书中读到过不少。可当它真正来临时,却又是另一种感觉。

要知道,不久前,自己还是一个纯纯的飞舞,每天被人上人当成笑料寻乐,首付要靠爆父母养老金,对象更是不用想。仅剩的慰藉就是刷贴吧。并在那里找寻自我,遇见许多和自己一样的灵魂,与他们一齐带上小丑面具,发泄心中不快。

李小天闭上了眼,再不去想那个世界的事。决心若眼前美好尽是场南柯一梦,那自己也要做到地老天荒。

...

“咚咚咚”

李小天被这股不轻不重的敲门声给弄醒了,竭力睁开惺忪睡眼,起身穿好衣服,走去开了门。

门外侍候着的是个体格壮健的汉子,三四十岁年纪,一身香皂直缀,见到李小天,立刻屈膝下跪。道:“在下在下见过李教头。”

李小天瞧这大汉生得孔武有力、肌肉虬结,显是个外家好手。笑道:“快快请起,对了,足下方才自报姓名时,为何要连称两声‘在下’?”

汉子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在下姓宰,名夏。是教头您的贴身侍卫,护您左右,保您平安的。”

李小天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我了然了,话说回来了宰兄,你此番寻我,所为何事?”

宰夏道:“陛下已在大殿等着了,请李教头立刻随我前去。”

李小天暗呼一声不好,想起昨日段正明应许与他的话语,看来这便是要给自己册封三军总教头之职了。自己睡得太香,居然忘了。他在现实世界里从小到大,当过最大的官也就是小学生分组组长。谁料今朝摇身一变,居然也是有“仕途”的人了,且平步青云,前途大好。

宰夏带路,李小天匆忙跟在他身后,他醉心于即将降临的神仙日子,是以这二人并未多语。走了不多会儿,到了一处大厅外,宰夏脚步收敛,低声道:

“教头,咱们到了,您请,属下这便告退了。”

李小天谢过了他,正了正衣帽,大迈步地走了进去。

大理不比大宋,国力低微。皇宫也要逊色,但土木之兴,仍可称道瑶台琼室。李小天只见好大一间屋子,富丽堂皇、雕栏玉砌。左右两侧分立文武百官,段正明改换了龙袍坐在主位,神情不怒自威,居高临下地看着自己。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李小天来得太迟,文武百官听他脚步,都纷纷移目向他看来,他只感压力从脊梁骨爬到脖颈子上。好在段正明为人儒雅随和,并没责难他什么,而是笑道:

“诸位,这位,就是当今丐帮总帮主,也是我侄儿的救命恩人,李小天,李帮主!”

在这般重要的场合,这人迟到不说。看见皇帝也是闷闷的没个动静,李小天身份又实在敏感至极,诸多大臣不快之情油然而生。右侧居首一白衣文官出声道:

“陛下,听闻这位李帮主,将就任我大理的三军总教头?”

段正明看他,道:“正是,不知郭羽你有何见教?”

郭羽站了起身,离桌行至中央,直截了当指着李小天,道:

“要郭某说,我大理三军总教头之位,无论如何也不能交于这位李帮主。”

这郭羽其人,完全没在《天龙八部》中出现过。但李小天那混迹孙吧多年的嘴,也是不许有人在口舌之辩上胜自己一头的,眼下丝毫不惧,微笑道:

“在下敢问为何么?”

郭羽狂言道:“自我太祖神圣文武帝立国以来,至今一百五十余载。我大理历代皇帝,都向大宋忍让恭顺、俯首称臣。昔日里大宋兵强马壮,我大理择明主而侍,毫无怨言。可如今大宋强敌环伺,北有大辽、西夏。南有吐蕃、大理。现辽国强盛、而宋疲软,如若不然,也不至此时都不发兵讨辽,将那失地收回!当下应当是联辽抗宋!免得在大辽南下攻宋之际,受其连累!”

他这番高谈阔论,众人议论纷纷。有暗自摇头的,也有两眼放光的。李小天瞧他身后正襟危坐的保定帝,见他不怒不笑、反向自己投来个值得玩味的眼神。

李小天有了这份底气,清清嗓子,开始发挥起自己功底来。道:

“郭兄之语,半点不假。”

郭羽没想到他会赞同自己,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接招,吞吞吐吐地道:“既然自觉有理,就不该在此多待,一个宋人,怎能任我大理三军总教头?若传扬出去,我大理国名声何在?”

李小天不慌不忙,道:“郭兄多读诗书,当个文人墨客尚且足矣,若谈国事,就...”他说到这儿,轻轻摇手。

说话说一半4000 ,这是现代人通晓的道理,几近常识。可郭羽一个古代人,如何懂得这许多话术?当下中了这计,一张脸气得涨红,喝道:“李帮主牙尖嘴利,郭某佩服得紧。可郭某再何等不肖,此刻仍居这文官一职,莫非李帮主眼界开阔,自认为文武双全。你这大宋的帮主,对这大理的文官位子,也是手到擒来?”

李小天微微一笑,道:“我一介武人,不擅口舌之辩。只道书生误国,眼界短浅,不知实干。所行所做俱为利来利往,所言所思均是门户之见,止增笑耳。”

郭羽那张脸胀成酱紫色,道:“李帮主言语里将郭某贬得一文不值,依在下看法,李帮主是大宋英雄,郭某一异国儒生而已。别提教头了,就是郭某这文官位子,也该让出才是!”

他言语里处处提到大理大宋两国之间的差异,目的就是想在这朝堂之上激怒李小天,让他说出些狂词来,再治他几条罪名。谁知李小天是久经沙场的孙吧黄牌,根本不吃这套,只是摇手笑道:

“不敢不敢,大理国上下,能人无数。我才学粗鄙,如何能居之?只是郭兄满口空谈,着眼于一时强弱胜负,不知唇亡齿寒、兔死狗烹的道理,教我实在痛心。”

辩论至此已有了转机,李小天话中有理,既说了郭羽的不是,又维护了大理的面子。事先反对郭羽的大臣这时更加赞赏李小天,就连此前站在郭羽这边号召联辽灭宋的大臣也都面色凝固,段正明居中间位,表情微妙起来。

郭羽见情势对自己不利,抢白道:“依在下之间,契丹未必就矮宋一头,宋也未必高契丹多少。所谓唇亡齿寒、兔死狗烹,不过是李帮主危言耸听罢了!”

李小天道:“郭兄字字珠玑,可我且问你,宋被灭后,这功劳该如何分配?土地如何割据?是大辽皇帝与陛下将宋一分为二,还是大辽占多而大理占少呢?”

百官听到这话,都思忖起来:

大辽疆域广阔,养得起千军万马,就算举国之力灭宋后,还是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可大理地处偏僻,寸土寸金,如何打得起大仗?若真依郭羽之言,两国同时攻宋,辽国只断一臂,大理却会赔上性命。大辽若在宋破之时想覆灭大理,那也只举手之劳而已。把自己的性命交给别人处置,何其愚蠢!

郭羽无言申辩,李小天趁热打铁地道:“请诸位试想,若依这位郭兄高见,大理当真联辽灭宋,虽有一时之安。可此后呢?灭掉了大宋,大理便可偏安一隅?契丹北方蛮夷,不通法理,定要先取宋而后灭大理。到那时节...”

他话到这儿,心知要加上一剂猛药,才能将郭羽彻底驳倒,脑中思绪如飞,没一会儿就有了分晓,朗声道:

“浮屠文书俱做马下齑粉,佛陀金像全成废泥乱石。后人书中记载,大理国两面三刀,枉修佛法,引火烧身,罪有应得!”

大理国人人修佛,他这番话着实是踩到了痛处。诸位大臣一下子面色难看起来,李小天却还没骂过瘾,直接指向郭羽的鼻子,回敬道:

“以你区区不足三两之才学,尚效前人直谏明言,当真是井底蛙不知天地宽,我劝郭兄还是早早告老还乡,免得在这儿丢人现眼!”

李小天把这辈子的古文水平都榨干了,脑中回放的是记忆里古装电视剧里的名场面台词。他真搞不明白古代人,一句“蜜麻麻石蜡”能解决的,非得长篇大论的说教,让人烦恼。

再说那郭羽,遭了李小天这顿劈头盖脸的骂,整个人先是气极反笑,最后面无表情,张口结舌,竟如失魂落魄般。段正明让他回座,他也不肯,有大胆武官离桌看了一眼,答道:

“陛下,应当是癔症了。”

段正明不喜郭羽素久,李小天帮他除去一个麻烦,他嘉许与其,却不好直说,只是让侍卫将郭羽送回府中。

料理完郭羽的事后,段正明向众人扫了一眼,道:“诸位,对李教头,可有甚不满?”

大臣们折服于李小天之才干,摇头如拨浪鼓般,段正明也满意李小天那番表现,命人将自己事先为李小天备好的衣服端了出来。

有个头发花白的太监双手捧着个黄稠包裹,向李小天走去,李小天接过,将其打了开来,发现里面装饰齐全:

一对刻佛生莲金环,一身绣虎玄色战袍,有条葱绿玉带摆在正中,左护法是开山一对铁手套,右使者是破天一柄精钢剑。

这身行头,对于教头来说,实在太也贵重。但李小天还是恬不知耻地接过了包裹,道一声:

“谢陛下。”

段正明轻轻点头,李小天会意退了。

李小天走出很远,有个鬓发斑驳的大臣才缓缓开口道:

“陛下,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此人必不能放回大宋,须以高官厚禄而聘之。”

段正明深以为然,但是听到部下进言,还是笑了,心想索性在此君臣互相透底,便道:

“众爱卿可有意见?”

大臣们相顾无言,片刻后,异口同声地道:

“回陛下,没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