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天涯仗剑行 > 立春 第十五章 波澜将起无天阁

天涯仗剑行 立春 第十五章 波澜将起无天阁

作者:赶车一族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7: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世间,总有一些人生就异象。

有的人长得高,有的人力气大,有的人学得快,有的人看得远,有的人生的美,有的人头发多,有的人手脚长,有的人跑得快......

有些先天的因素自出生可见,比如公子重耳双目重瞳,汉室玄德臂长及膝,李氏玄霸尖牙利齿。

有些异象则在人慢慢长大后才逐渐显现,比如天生神力,膂力过人,智计百出,过目不忘。

当这些先天的因素能够被利用成为优势的时候,又被称为天赋。

张仪纵横,三寸不烂之舌。

霸王扛鼎,自幼天生神力。

诸葛擅谋,奇计妙术频出。

温侯射戟,勇武天下无双。

李广射虎,平明白羽没石。

去病十七,武功冠军成就。

玄霸抡锤,癫狂恨天无把。

怀英入相,刚正断案如神。

自玄宗朝始,更有太白子美,房谋杜断,道子剑圣,颠张醉素......无数风流人物竞相出世,才令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天赋才情,名垂青史!

武学一道,更是欲穷尽人身变化之妙,为常人所不能之事。

修为高深的武者能伏虎擒蟒,勇武事迹在民间传颂。

宗师出手,内气离体,隔空伤人,在普通百姓看来如同神仙一般。

更不用说那些悍勇猛将,万军丛中视若无物,比如神荼、郁垒、关二爷等已经是传说里的人物。

力降十会,以快打慢,箭无虚发,来去如风......这些形容虽然凭借年深日久的练习也能做得到,但身具天赋之人却能以更短的时间,更少的精力达到常人所不能及的地步。

比如胖大厚重之人,学摔跤外功,总能凭借体重优势压过对手。

比如四肢颀长之人,练兵器拳脚,击长之能就比同样修为的人天生强出几寸。

还有身材矮小之人,习轻身功夫,藏形匿迹就要轻巧的多,更不用说天生黝黑的昆仑奴,夜间行路身上都不用穿夜行衣。

这便是起点高低不同。

当天赋被进一步挖掘,真正做到超越凡俗、天下无双的地步,绝技、极意、神通往往水到渠成,信手拈来。

在听到方泰之能后,罗孚感叹:“当真年少英才,省却十数年之功矣!”

意思就是常人练就绝技,往往需要勤学苦练兼灵光乍现,而如方泰这般身具天赋之人,却能在修习射艺枪术同时,年纪轻轻成就矩天目这等天赋绝技,等于省了十数年的功夫。

当真是天眷之人。

林乘墉接着之前的话题道:“易容术并非天衣无缝,除非自幼修炼缩骨功、童子功这类偏门技法,否则每个人的肩宽、臂长、腿长、身高等等都无法随心所欲的改变,即使用了义肢、高跷、垫衬之类,也必然有破绽可寻。有阿泰矩天目在前,任那人如何变化都逃不过了!”

芮玉荣又想到一事:“就算阿泰哥能找出那人,但分辨起来总需要时间。而且阿泰哥刚才也说他们见过面,总不能让他进春神祠吧,这不就自投罗网了么?”

方泰接话道:“若是不进春神祠,我找个高处远远观望也是可以的。到时候找着了,叫个生面孔去给你们传话就行了。”

安陆拍拍方泰肩膀道:“二哥你在广场外压阵,我叫个趟子手陪着阿泰去袄教寺庙的尖顶上盯着。那里高有十丈,离春神祠不过一条街远,视野遍及广场各处,定然漏不了人。”

“如此也好,玉荣侄女儿在广场内寻人,阿泰在高处瞭望,双管齐下。无论哪边找到人都不要轻举妄动,传话到我处,再想办法把人引出来。”罗孚点点头道。

“如此,就只剩下那个凶手为何会指使彭大有等人在镖局接头的原因了......”林乘墉皱眉道,“我进门时看六叔你们正在忙碌,今天早上有人托镖么?”

安陆欲言又止。

罗孚叹口气道:“我本欲隐瞒,奈何天意难测,竟让你们也遇到了那人。”

“那人?莫非今天早上托镖的,是那个凶手?!”

“按你们今天所经历的事情来看,恐怕确实如此。”

“我出门的时候,曾见到一名黑衣男子将进镖局......”

“正是此人,他自言姓尚,不知名讳。”

“黑衣男子,与那个伙计所见进巷杀人的描述一致......那他来托什么镖?”

罗孚叹了口气,回身一指桌子上的匣子:“正是此匣,与你爹当年所运之物一般无二,要送的地方也是蒙舍诏!”

林乘墉一惊,汗毛倒竖。

方泰和芮玉荣也是吃了一吓,原本几人还在商量如何去南诏,如何找线索,可如今线索正安安稳稳的摆在面前,不由得让人感叹: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罗孚接着道:“今日那人找上门来,点名要咱们元吉镖局走这趟镖。我记得这个和当年一模一样的匣子,故而发问,那人倒是没有隐藏,直言当年就是他们托的镖。”

“他们?这人有没有说他的来历,镖货又是什么?”林乘墉急问道。

“镖货我们验过,是一封信件和一匣子丹药,随后当着面贴了封条。之后我在言语中试探,问他背后是否是朝廷,他未曾反驳。”

“朝廷?爹爹当年果真是在为朝廷做事么?那这人或许是关中风云阁的人?唔,不对,风云阁素来都是以正道之首、江湖衙门自居,不至于招揽邪道之人做事。”

“自安史之乱后,各方节度使哪个手下没有些江湖异士,比如当年的李嗣业将军,南霁云都督都是草莽出身。或许这人正是哪家节度使麾下,只是不知他背后之人招揽这等邪道所图为何。”

“德宗即位后,仁政频施,大有中兴之相。这人背后无论是谁,只凭惊目劫这等狠辣手段,就可知他们所为断然不是天下百姓,世间正道。若如二叔所言,这天下恐怕要再起波澜。”

林乘墉叹口气,接着问道:“此人虽然承认爹爹当年是在为他们做事,但爹爹又是否了解这幕后之人,可曾和几位叔叔言说?”

罗孚掏出早些时候从那人处要来的腰牌,递给林乘墉道:“这是今天那人给的信物,牌子背后还有狍鸮二字,想必这便是那人的名号。但几年前我在你爹那里见到的与之不同,大哥他也从未和我提及。这人虽然说当年请你爹走镖就是他们,但如今看来背后还有隐情,此中或许李代桃僵也未可知......”

林乘墉摩挲着石头腰牌,看着上面狰狞的纹路,一时无言。

爹爹为之效力的是谁?凶手背后又是谁?他们为何偏偏找上自家镖局?频频送往南诏的货物又是什么?

林乘墉拿定主意,开口道:“开封!无论如何,这狍鸮今日是拿定了,镖货也无关紧要。待擒住这人问出口供,再从长计议。”

安陆随即抽出长刀劈烂锁头,将封条扯断,打开匣子,露出满满当当近百个瓷瓶,中间插着一封信件。

罗孚将信件取出,信封上并无字迹,又拿出信瓤展开,上面抬头便是一句:恭请大军将凑先生罗栋敬阅。

罗孚、安陆、林乘墉三人面色一变,芮玉荣不明所以,开口问道:“大军将?怎么不是大将军?还有姓凑的,怎么名字这么怪?”

方泰接口道:“大军将并不是大唐的称呼,而是南诏的官职。他们那边不通汉仪,故姓名也大有不同。这封信是寄给南诏国领兵施浪诏的将军凑罗栋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墉哥儿你们......呀!原来就只我不知道啊......”芮玉荣噘着嘴说道。

在芮玉荣眼里,方泰原本是个隐士高人的弟子,性格老实不太擅长言语。但今日,无论是矩天目之能还是这亲口说出的异国秘闻,都让芮玉荣对方泰刮目相看。

与此同时,少女心中还有些小小的讶异与不服气。

原本以为是个不通江湖事的新手,却藏着天赋绝技,又掖着连自己都不知道的异国事情,可见这人不像看上去那么憨直!

方泰解释道:“我年幼时随师父游历,曾到六诏之一的越析诏求药,因此知道些南诏国的事情。”

罗孚愤然道:“十九年前,南诏伙同吐蕃攻破长安,掠杀人畜无数。郭令公、浑瑊将军、马璘将军等人将联军击退。吐蕃势大,频频扰乱边境,朝廷也迟迟无力处理安史之乱的善后。安庆绪、史朝义死后,田承嗣、李宝臣、李怀仙那些叛贼摇身一变又成了手握重兵的节度使,我等当年埋在邺城的弟兄都死不瞑目!

“四年前,南诏吐蕃犯蜀,被神策军李晟将军打回大渡河外。南诏国伤亡惨重,又不堪吐蕃征敛,因此南诏王异牟寻向朝廷乞降。这凑罗栋是南诏王的胞弟,也是当年到长安献降表之人。南诏夹在大唐吐蕃之间左右摇摆,不知什么时候又会暗下毒手,害我江山。南诏,弹丸小国,却是我朝毒疮,不可不防也!

“若这狍鸮背后真是朝廷之人,那天下又要生乱!”

众人深感其然,又接着往下看。

“与公长安相别十九年矣,共谋大业之言犹在耳。四载前,阁中炼制春神丹有成,欲与公共享,以助涨公麾下实力。

“怎料阁中反骨生变,烧尽丹方存药,一时天下只余百颗,尽在送往公处途中,奈何又被宵小毁去。

“余卑陬失色。

“作祟之人负隅顽抗,服丹与公勇士相争,虽尽坠崖无踪,然春神丹之能,公想必已尽知。

“所幸阁中人才辈出,重炼神丹。余甚念公之大业,重赚当年宵小同门相送,随丹献与公处,尚希息公之怒。

“此后公可遣人至阁取丹,望与公建长久之盟也。余不欲负公,望期公亦不负,犹记当年之约。

“九馗敬请戎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